《(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用的是方言,加上了许多奇怪的词汇,所以也不怕听出端倪来。老猫看了任红昌一眼,没看出她听明白了多少。不过没有具体时间点的话,其实预言也很少有价值。老猫双手环胸,伸出一只爪子,摩挲着下巴,“你这么一说,还是曹老板最正常吗?那要不就再待价而沽一段时间吧。反正迄今为止,也加了两三道保险了。孙策的话,时间太短,要扭转走向的话花费力气过大,而且还不一定成功。”况且,还有一句话老猫没有明说,我们这么去,凭着跟周瑜的交情,必然成为打破江东这个天平的砝码,到时候还没到建安五年,江东就得乱。
  任红昌满头黑线,你们两个这么坦荡的在我面前谈跳槽真的没问题吗?之前对天子不敬也就算了,反正大家都知道他是怎么样一个过河拆桥的货色。大家都跟郭嘉这么熟,真的不担心我这里去汇报吗?
  “你说刘协会搞出五百刀斧手对付我们吗?”糖猫还是比较纠结这个问题。
  任红昌:为什么会有五百刀斧手出来啊!?
  “他敢派,我就敢跟曹老板汇报。在自己阵营中心有这样非己方势力,绝对是心腹大患。别忘了我还有望远镜呢。”老猫突然想起她还有秘密武器呢。
  “对了,红外线成像。”糖猫想起老猫的那个望远镜还有红外线功能,要是有人藏着,通过红外线成像一个都跑不了。所以穿越的时候,有老猫这样一只类似外挂的存在,基本可以无视八成以上的阴谋诡计。“老猫啊老猫,没有你,我该怎么办?”糖猫扑上去,对老猫蹭了蹭,抱了抱,论安全感的话,其实与她来自同一时代的老猫带给她的安全感远胜于某个存在某种不安定感的袁熙。糖猫知道,正是因为老猫的存在,才让她有这样的底气,能够试着任性一点,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她知道,只要老猫在的话,永远都有她回来的地方,而她也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彻底融入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妥协。否则,作为一个女子,穿越之后,除了借着医术谋生外,她最大的可能是不断的对这个乱世妥协,最后嫁作人妇,成为这个世界庸庸碌碌的一员。
  “凉拌啊~”不过好像老猫完全没有意识到糖猫的纤细情绪,只是拍了拍糖猫的头,做出安慰的模样,把糖猫噎得不轻。
  “滚……”糖猫飞踢一脚,踹向老猫,= =###“我就知道,对你这么说是浪费表情。你配合一点行吗?啊!”把老猫的情商纠正这个重任还是交给周公瑾吧,喵是无能为力了,老猫你感性一点会怎么样啊怎么样!
  ————————————————这是终于做好准备面圣的分割线————————————————
  次日上午,两只猫到达约定的地点,与早已等候在此的荀彧回合,再面圣。按理说,身为博士的他们,是有资格直接应对的,不过作为暂时性两只猫的直接上司,考虑到他们为年底总结所作的重要贡献,荀彧还是选择在自己最为崇拜的堂兄荀悦入宫为圣上讲学之时,带两只猫见皇帝一面。因为老猫和荀爽相处愉快,所以作为慈明的子侄以及得意门生,无论是他还是堂兄都必须对老猫这个明面上不存在的“师弟”多多照顾。
  而此时,老猫和糖猫则在心中吐槽荀彧,你是黄石公吗?(张良的师傅,叫他捡鞋之后,让张良早上来,每次都比张良来得早,害得张良半夜起来通宵排队,才获得限量版兵法《太公兵法》一册)以荀彧的地位,这两只本来是打算早到等荀彧的,谁料到早了一刻钟还是荀彧等他们,这种谦谦君子之风让人感动不已。甚至老猫私下里对荀彧的评价也是像麒麟般的男人,各方面品格无可挑剔,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作为汉臣,他尽了最大的心力保护汉祚,作为曹操的谋臣他为曹老板固守后方,举荐人才,外加又是美男子,临死前还把自己所有的决策书信都烧掉,不在乎虚名。绝对是360度无死角,就连司马懿在史书上评价他为堪比颜回的真君子。要不是汉献帝不停的做死,荀彧也不会那么左右为难,搞得最后病死还流传出被曹操害死的传言。简直就像《十二国记》中的麒麟,是人间美好品德的象征。
  跟着令君进宫,这两只猫脸上连作假的诚惶诚恐也不愿多做,只是抱着观光客的心态游览着这一千八百年前的夯土皇宫,经费不足,建筑工艺限制等诸多原因,使得这里的建筑多是建在高出地面两三层的夯土台上的平房——一层是叫平房吧?此时的曹操势力不过是一个中等的诸侯,也供不起太华丽的行宫。至少,与他的司空府邸相比,许都的临时行宫,称得上是美轮美奂了。皇宫的建筑是为了以庄严肃穆的气氛培养对君权的崇敬心理,认为君权至高无上什么的,但经过多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两只猫,是不会被封建王朝的气势所压倒的。因为比起明故宫来,这座宫殿明显不够看,而里面的皇帝,也并没有对她们生杀予夺的权利。所以老猫表示,宫殿建得还不错,挺有这时代的风格,但要是能清场并开放游览,那就更好了。
  有人说,汉朝不应该被推翻,而是应该中兴,是曹氏代汉引来的五胡乱华,行走在宫中,听着衣袂(音同妹)摩擦的轻响,闻着从令君身上传来的香气,这是一个美好的朝代,跟任何异族没有关系。老猫想起这样的谬论,不禁面露讥嘲。看样子汉献帝请回家来,还是个要谋夺家产的恶客啊。就算曹操是个像岳飞那样愚忠到近乎傻的忠臣,将兵权全部上交,以刘协的才能,又能控制得了几分,就连虽然有点小鸡肚肠但至少文武双全的曹丕也不得不放弃青州兵和徐州兵,任其荒废,更何况一个在关键时刻只会牺牲臣子的天子了。曹操的基业全凭势力一寸一寸打下,收服也是依靠个人的人格魅力,就连她都不会服气汉献帝,更何况其他手下呢。要汉献帝真有这个才能,贾诩就不会只是提供帮助而非效忠,郭嘉就该直接投奔献帝而非对曹老板说出“真吾主也。”
  说到底,引发最终五胡乱华的,还是从前汉时期就遗留下来的豪强门阀,他们和外戚或宦官结合在一起,操控着朝政,除非科举制的不断推进将门阀走向终结,否则正是拥汉派和曹老板死忠的对掐导致了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一统天下,在内耗中消耗了实力,引来外族的入侵。谁知道有着出卖臣子不良记录的献帝,到时候是不是会考虑出卖国家利益,做一回儿皇帝呢。毕竟对于这种人来说,皇位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是否和异族合作,在他的眼里,无足轻重吧。
  其实,按照老猫的思路来看,要让她甘心做一个臣子,贡献自己的力量,至少要是莱因哈特那种水平的皇帝才行,按照这个标准,其实三国的人已经被筛得差不多了。什么因为出身高贵所以受人尊敬什么的,这汉朝的天子往上查血缘只能得到老流氓一枚,真心让人觉得高贵不起来。
  注1:刘辩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父亲是当朝皇帝汉灵帝刘宏,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皇子辩出生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宋皇后被废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
  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
  灵帝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协。群臣奏请灵帝立皇太子时,灵帝认为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想立皇子协为太子,但因何皇后在宫中受宠,而且何皇后的兄长何进任大将军并在朝中位高权重,故立太子之事久拖不决,一直到灵帝驾崩时都没有立太子。
  注2:霍光(不详-前68年),字子孟,汉族,西汉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名将霍去病异母弟,昭帝上官皇后外祖父,宣帝霍皇后之父。先后任郎官,曹官、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大司马、大将军等职位,封博陆侯,谥号为宣成,是以又被尊称为博陆宣成侯。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宣帝地节二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
  霍光本人身高七尺三寸(约折合1。7米),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很美,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他常被人和伊尹并提,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插花一句,从这点来看,老猫如果男装版的话,着名的美男子神马的,也是可以get一下这样的称号的。                        
作者有话要说:  年初五红包发放,祝大家新年能得到赵公明的青睐!
还有,在过年前就更过一张风起建安,以后大家要经常回去刷,也是月更的。
想让老猫贡献忠诚,除非真的是类似莱因哈特一样的皇帝才行,无论如何,汉献帝离这样的素质实在是相差甚远了。
最近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怀旧贴,发觉果然D是一对CP,一对CP喜欢的,最近最萌的是司马不平和赵燕翎,耶律皓南和杨排风,朱重八和硕明霞,小江和雪雨。怎么没有一对是HE的节奏?= =b
修改和谐之窗。

☆、镜中万华——承君一诺

  ——————————————————醒目——————————————————
  此为历史按照正常记载发展进程中的某种可能性,前提是赤壁之战依旧周瑜胜利,孙策在预定的死期死去。基本上是类似于不小心选错一个选项导致的分叉
  ————————————————D写于半梦半醒,不负任何责任——————————
  周瑜与程普进军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周瑜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曹仁只好退走。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仁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但孙权不同意。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孙权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
  建安十三年,周瑜与程普进攻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周瑜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杀敌,曹仁只好退走。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仁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
  “都督。”这是看到主帅脚步虚浮后大惊失色的吕蒙。
  “收声。”周瑜不动声色的借着吕蒙站稳了脚步,“扶我回大帐。”
  军医被私下请到了主帅的营帐,周瑜此时的体温超乎寻常,伤口也有撕裂的症状,吕蒙私下问军医的结果,说是伤口感染,之前就未痊愈,接下来是否能恢复,就看他自己的意志了。这也是这个年代常见的现象,战场上直接死亡的远没有死于术后感染的多。“都督,要不要到传讯给主公。”
  “不必,子明,我若有不测,江陵的一并事物就由你暂代,务必不要让曹仁有可趁之机。”周瑜倚在床边,镇定无比的安排着各项事务,若不是脸上由于发烧而显得潮红,双唇因失血过多而泛白,根本看不出异常之处。
  “我现在知道,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然而第二天,周瑜的烧奇迹般的退了,而原先有些化脓的伤口也开始收口了。军医说是个奇迹,但随后的十几天内,他的伤情一直反复,称得上是缠绵病榻,甚至在某天的早上还吐了血。染血的绷带和衣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