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良心和利益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这种优越的平衡性是猫科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收买人心了,从理论上说应该是这样,具体做法——恩,似乎应该参考一下电视剧?老猫摩挲着下巴,一脸严肃的思考到。
  对于提出这个建议的老猫,糖猫不甚华丽的犯了一个白眼,总共不过是这几种手段,满足最基本的温饱要求,在这个年代就足够有余了。
  人心人心,几钱一斤?
  由于颖阴并不是什么大城市,房价自然不可能像两千年后这样高的离谱,也许是那时候的官府还未有意识到密切联系房地产商,相互帮助,互相配合,由此为地方经济和自身荷包做贡献,促进当地GDP快速发展的好处。两只猫所居住的院落虽然只是中等大小,但是光是在外院就有足够的房间安排下这些不速之客们。至于内院,那是两只猫的工作生活区,对人类来说,擅自进入的话绝对会是极度危险的地方。
  除了准备好替换的干净衣服,郭四另外周到的准备了专用的木桶和丝瓜精,对于糖猫的洁癖,他也是深有体会。要是没有使“他”满意的话,绝对会被丢出门去的。然后,由老猫的化学实验室友情提供肥皂的半成品,皂化反应的原理固然知道,但是在这个化学实验课基本上都是老师报答案说原理的时代,如何成功的把猪油和这个时代浓度不高的天然碱弄在一起,制成可以使用的肥皂,却是让这个纯理论派伤透了脑筋,虽然现在小有成就,但是凝固的效果始终不太好,虽然那清洁效果基本合格。不过,糖猫私底下表示她情愿去用皂角。
  洗刷的干干净净之后,意外的发现几只人类的幼崽都长得似模似样,尽管是还没有进入可食用期的正太,但是一样进行乞讨的话,明显是长得比较好看的更能激发别人的同情心(比如《大唐双龙传》里的徐子陵),而日常同学交往中,以貌取人的也不在少数,人会下意识的排挤长得太过爱岗敬业的。按照老猫的标准来划分的话,就是不至于影响到她的胃口的那种。
  加上这个署名为“饭团”的少年A,幼崽的总数是七只,凑一下天罡北斗阵没有问题,这是糖猫的意见,总计是五只公的,两只母的,不知不觉之间,这里的人数就上了两位数。
  也许是以省钱为第一要义,郭四弄回来的衣服都是麻质的,按照现在的说法,织数还很低,里面冲的是经济实惠比较常见的本土植物木棉,而不是保暖效果更好但脱棉籽比较麻烦而更贵一些的棉花。上襦下裤,不是士族就没有笼裙的必要,耐磨的草鞋,令人五体投地的是这个时代的鞋子居然不分左右(实际上到民国为止,鞋子都是不分左右的),然后没有袜子,最低的生活配置。即便如此,对于这群孩子来说,也比之前好多了,要知道,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有很多人有钱做襦而没钱做裤的。而对于有一顿没一顿,还要提心吊胆,防止自己一不小心被捉去,做成人肉干的小孩子来说,能够吃饱穿暖,那就是最高的要求了。——实际上与现在我的梦想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样,扼杀了人的想象力啊。
  不过据郭四表示,因为大家普遍采取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成衣的价格要比老猫想象的高出不少。
  司马懿说的很有道理,当连基本的生存都没办法保证的时候,所谓的梦想与荣耀不过是一个一点都不好笑的笑话罢了。
  在糖猫检查卫生合格之后,这几只才被允许带到了饭桌之前,既然穿的暖和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了。“玉盘珍馐直万钱,”这句听上去拉风无比的话,实际上想要实践却没有什么技术困难。这句典故的原型,《晋书》中记载的何曾,号称“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吃的比皇帝还要好的“美食家”也不过是一个不是开花馒头不吃的井底之蛙罢了。有了糖猫的生物实验室使用培养皿和琼脂进行培养的酵母菌友情赞助之后,每天上万钱绝对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真的要卖出去的话,出现某些穿越文中一个包子卖一两白银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这也是袁熙和司马懿这两只为什么会选择到这里蹭饭的原因。馒头这种东西绝对是这个年代的高科技产品啊。除了馒头之外,更为杯具的是饭,大家都知道,大米是主食,而且还是梗米,问题是这个年代的贵族也不过吃的是梁米(也就是高档的小米),两只猫一点都没有继承红军小米加□□艰苦奋斗的意识,原来在华家村的时候反正有相应的试验田两只吃一吃勉强足够,现在日进斗金了,就毫不客气的从荆州那里买回了上等的蝉鸣稻,才满足了在这个年代吃上雪白的大米饭的基本要求。而至于一般的人家,平常吃的无非是麦饭、粟饭、和豆饭(也就是大豆煮成的饭),如此讲究之下,无怪乎郭三郭四私底下猜测两只猫原来不知道是哪家贵族改头换面了。
  对于几只人类幼崽来说,近年来旱灾蝗灾和水灾频发,有树皮草根啃啃就不错了,看到这大米饭和白面馒头,少不了有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的感慨。
  由于酵母自身的特性,尽管现在用石磨所磨出的面粉和二十一世纪的精白面粉有太大的差距,但大多数时候都能够达到食堂里卖的豆沙包的松软程度。然而,以杏花楼的肉包子为目标的糖猫对此却不甚满意,因而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蒸上一笼,现在临时整整热,送进了几个又饥又渴的人类肚皮。
  四菜一汤,两荤两素,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光是汤上的一层油花,抵得上小过年了。
  在饭桌边上的人变成了两位数,在这一天。
  对于郭三郭四来说,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两只猫收留这群孩子的真正意图。在郭三看来,这纯粹是糖猫突然良心发现,喜怒无常的老猫一时兴起的结果。
  至于心思更为慎密一些的郭四,虽然觉得平常懒得出奇,冷血的要死,估计真有人死在“他”面前,也会因为觉得太麻烦,而连眉毛都不高兴抬的老猫(小子,真说出这话你就死定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了性子。平日里,许都附近进进出出的难民不知有多少,也没见她做出悲天悯人的样子,现在这样实在是有些反常。至于糖猫的立场,按照他的理解,不用猜就知道是一时兴起用来练手和别有所图的几率是一半一半。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么久之前的是居然还被记载账上,真是太低估“怨还十倍”这句家训的意义了。最终,他还是得出了这是老猫迁就糖猫的结果。
  一直到当天晚上,这群孩子坐在温暖的炕上抱着棉被的时候,一直有一种不切实感。尤其是对于范湍来说,这次的行为也是冒险一搏,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说按照常理,一个普通的奴婢(按照他的外形,再怎么都算不上美婢或者壮奴)价格一般是一到两万钱,但是近来年景不好,大部分农民都选择卖身给豪族做佃户,其他流离失所的流民自插草标的也不在少数,所以相形之下,也很难达到这个价格。严格来算的话,就是一万钱,也不过足够他们这群人吃上一年而已。而且他们就算是有些钱也不一定保得住,活下去的话,恐怕有些问题。不过要是吃食的标准折合成猫家这种饮食标准的话,估计只能吃上两三顿而已,更不用说其他的什么衣服等杂物了。
  老实说,按照他们的标准,这哪里是什么下人,就算是普通人家过年,也吃不到那么好的东西,光是食物的话,绝对到达奢侈的标准。有些东西,就算是豪族家的少爷小姐,也不是想吃就吃得到的。只是越是这样,范湍的心里越是感到不安,这么多年的乞讨流浪的生涯让他饱尝酸辛,历经艰难,更是教会了他天上没有掉馅饼的这种好事,真是这种敏锐的危机感让他得以多次死里逃生,免于成为他人盘中餐的命运。只是这次似乎有些失灵了,明明觉得这两只猫的行为有些奇怪,却始终没有危险的预感。
  “哇——是棉被!!大哥,是棉被耶!”年纪最小的小妹率先扑了上去,抱着炕上崭新的棉被打了几个滚。在糖猫的特意吩咐下,郭四特地把这几只都领到了四人一间的通铺,而不是条件相对更好一些的单人间。
  看着炕上多出来的棉被,范湍向着郭四投以询问的眼光。
  “李少爷说了,”郭四轻咳一声,模仿着糖猫的语气,“‘反正给你们单人间也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缩到一间去,还不如直接丢到一间里,省得费工夫打扫。'就是这么一回事。”说着,他看向明显没有分开的意图的一群孩子,暗自感叹糖猫对人心的把握程度。
  如此生疏的称呼让范湍暗自上心,照理说,如果是家仆的话对于一家之主应该是称呼主人的,可是这么客气的居然与主人不是同姓的仆人到真实少见,古怪的一家。这是范湍的真实感受。
  实际上关于“主人”这个称呼,也是有小小的周折。按照郭嘉的想法,这郭三郭四算是送给两只猫的,遵循没有人身自由的仆人的惯例,确实应该叫两只猫“主人”。不过,因为老猫联想能力丰富,不断冒出的女仆系漫画的画面顿时将她雷得是风中凌乱,外焦内嫩,皮香肉脆(?),顿时满头黑线的租着了他们这种可怕的行为。于是,与糖猫私底下一合计,便决定还是让他们生疏一点好。叫老爷的话,年纪没到,叫大人的话没有官职,因而才会有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称呼。
  不过,这两只猫没有想到,她们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所给出的标准,在古代人看来却好的多了头,达到了是别人要担心她们是不是别有居心的程度。
  别有居心?似乎是这么一回事吧。
  即便是限于校规,从周一到周五一直需要盯着白菜皮的乖猫,她们的生活也始终需要烦恼,明天里面衣服穿什么,明天的早饭吃什么,鞋柜里的鞋子少说,一个礼拜里都不会有重复,这样成长的她们,始终不是太能理解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真实含义,也不曾体会过一件衣服老大穿,穿不下了老二穿,接着老三……这么以此类推的事情。留下他们是糖猫的一时兴起,提供标准是马马虎虎,只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是能够降低他们的警戒心了。
  不得不承认,知恩图报,仍旧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美德。至少不会出现扶个人四万五,“你不推倒她怎么会扶她”这样的奇怪言论。被小心吩咐绝对不要主动扶老人过马路,不要主动让座,看到有人跌倒也不要上前,见到有人受伤也不要帮忙。要不是存在监控录像,看到孕妇跌倒而好心扶起来的男子恐怕又要承担医药费。人人按照《保护救助者自己的救助标准程序》,小心翼翼的瞻前顾后。而在这个年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相信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年代。范湍暗自琢磨着,只要“他们”不威胁弟妹的安全的话,他一定安安心心做一个奴仆,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在研究关于徐州之战和东汉物价的问题,感觉有些卡,所以有些迟,抱歉。
下面的东西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好,时刻遵守,保障自身的安全喵。
保护救助者自己的救助标准程序
  1、 通知家人、亲友前来处理:
  我蹲下身:“老太,你好,你还记得家里的电话或子女亲友的手机号吗?我可以帮你打电话叫他们来。”
  老太努力回想:“哎哟,摔的有点头晕,记不起什么电话号码了。”
  ▲▲▲《救助老人安全宝典》用醒目的粗黑体大字写明:最佳救助方式,通知家人亲友!如无法联系,继续以下程序▲▲▲
  2、 问老太姓名及子女职业:
  我:“老太,请问你姓什么?”
  老太:“我姓徐,哎哟!”
  我惊得连退三步:“什么,你难道就是网络江湖传说中着名的徐老太!?”
  ▲▲▲《救助老人安全宝典》用醒目的粗黑体大字写明:徐老太,中止救助程序!
报警处理。▲▲▲
  老太:“错了,我不是徐老太,哎哟!我姓许,允许的许。”
  我抹了抹汗:“哦,听错了,是许老太。请问你有子女吗?从事什么职业?”
  老太:“我有一儿子,在电力公司工作。”
  ▲▲▲《救助老人安全宝典》用醒目的粗黑体大字写明:子女在pol。ice局、法院、检查院等强势部门工作,中止救助程序!报警处理。▲▲▲
  问清老太姓名及子女职业情况,确认救助程序可以继续下去。
  3、 我又从背包里掏出一张纸,书曰——
   自愿接受救助声明
  本人XXX,性别(男/女),XX岁,XX市X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