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猫在努力做了心理建设之后,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心态走进了客厅。
  “失礼了,令君大人,让您久候了。”老猫强打起精神,向荀彧施礼,不管怎么样这点上不能让人抓到把柄了。“太白他年少无知,如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看到俺文章里被误杀的口口君,请一定要提醒D。
那个,很囧的发觉自己这文章居然在古言频道,世界好神奇。
俺最近小腿水肿的很厉害,不太适合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更新可能没有之前那么快了,请见谅。
答案揭晓,是荀彧喵,大家猜到了吗?

☆、第十九章 荀彧之邀

  “失礼了,令君大人,让您久候了。”老猫强打起精神,向荀彧施礼,不管怎么样这点上不能让人抓到把柄了。“太白他年少无知,如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从外表上看,荀彧是一个三十出头的有为青年,实际上是保养的好的缘故,他真实的年龄是三十六岁,早已走在奔向不惑之年的康庄大道上了。看上去高高的(虽然只是捉着,但能长成向刘备那种上身长,下身短的类人猿模样,估计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了),瘦瘦的,白白净净,斯斯文文,标准的读书人的模样。若是在现代,再带上衣服金丝边眼镜的话,那就是个标准的知识分子,若是放到学校,少不了加上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之类的头衔。这种人往往本身具有一定的实力,无需也不屑靠拍马屁的手段来达到自己晋升的目的。由于出身世家,讲求教养的缘故,即便真是有什么看不顺眼的地方也不会明白着说出来。
  如果按照这个时代人的眼光的话,令君留香可是与掷果潘郎(注1)齐名的美男子,虽然后面那位现在连细胞都不是。荀彧按照这个时代的眼光的话,就是长得很帅,而且擅长调香,喜欢熏香,但又不至于过于女气。按照留香的说法,不会是楚留香的祖师爷吧?
  不过当然,那只属于人类视角,在两只猫的眼中,这只顶着官印的物质只关系着她们今后的生活水准和发展方向,至于是不是帅大叔之类的,不属于她们的关心范围。
  史书上多评论荀彧风骨清奇,这一点倒并非是无迹可寻。至少在这待人处事的态度上,就比那总是眼高于顶的孔融要高明不知多少倍。由于荀彧本身的身份以及历史地位,加上老猫自己又披着正太皮,她之前对荀彧所施的是弟子礼。若是对方是孔融的话,那必然是毫不避讳的大剌剌的受了。而荀彧却必然,他伸手虚扶了一把,阻止了老猫将继续行礼。
  实际上,从之前与他的叔叔荀爽的话中,荀彧已经推断出一些基本的构想。凡是某人自身的修为已经到达某种境界,自然不会去在意俗世的一些繁文缛节,也只有那些水平不太高明的,才会在意别人尊不尊重自己,是不是把自己放在眼里。荀爽与老猫之间,不仅算是忘年交,也是实质上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就是再怎么算,这叔叔实际上的徒儿也是与他同辈,他当然不会受“他”这一礼。但是这件事情荀彧不会自己说破。
  不过对着老猫,荀彧少不了考验一番,话说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么。由于荀爽的看重,荀彧所闻的,反倒都是也文科的问题。
  糖猫顿时对老猫投以万分同情的一瞥,考数学题目也就算了,哪怕是考一般的文学常识也没有问题,只是这儒家经典,那可是大大的麻烦。这些东西早就被时代所遗忘,十年多的语文教材里能有个一两篇已经是了不起了,阅读分析的古文部分,这圣人云所占的比例也是极小。加上老猫有摆明了喜欢纵横家,对于这种东西,更是不会在乎了。
  其实,只要拜读过金庸的作品,见识过黄老邪的惊才绝艳的人,估计都不会对那门子学说有啥好感度,虽然说张丹枫(注2)也不错,但糖猫的本命终究还是令狐冲。
  对老猫来说,值得庆幸的是,荀彧是出生于世家,而这个家族的历史悠久,他的的祖先也是赫赫有名的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荀子(名况,又称荀卿)。而荀彧的爷爷荀淑,是荀子的第十一世孙,比起孔融这种淡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血缘来说,他们与荀子的关系要近许多。更何况荀淑本身就有“神君”之称。比起只会让让梨子从而混了一个神童的名号,教会了千千万万小朋友从小就要虚伪的孔融,这位老人家可是敢于和那个历史上有名的“跋扈将军”(注3)对着干的人物,出言讽刺,那是经常,真是BH的人生不需要理由,风骨才学,高下之分,显而易见。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本人虽然博学,但是不喜欢研究章句——也就是历来科举考试中最为WS的一门:XX句子是出于哪本书的哪一篇哪一段,上下文是什么,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就以上主题写出一篇?字的作文。类似这样的无聊题目。他的这种作风,还被当时的一般儒学家所批评。
  所以,有什么样的老子,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在荀淑的指导方针之下,他的子孙对典籍的掌握主要是把握其要义,而不是像之后的那些所谓理学家或者是其后的语文老师一般死抠字眼,非要把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意思挖掘出来不可。这种方针实际上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儒家发展的一个方向。
  实际上也多亏了他们是荀子的后人,比起那个在后世名满天下的孟子来,老猫对荀子的印象可要好得多。原因么,龙堂续(注4)研究的可是荀子。按照老猫一贯的习性,少不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就像因为喜欢周瑜去看了《三国志》一样。
  荀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着名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的老师,也正因为他的这两个出名的学生,使得他是不是儒家学者的这点上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后世书生争相为孔孟之道做注,而很少有有肯为《荀子》做注的。关于他的儒家身份这点,老猫自己就曾和语文老师进行激烈的争执,最终还是被某本参考书给推倒了,因而记忆犹新。
  性恶论(注5)是荀子的主张,是区别于孟子的一大标志。与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义”不同,荀子主张以“礼”,也就是社会上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本性,而不是整天说的“你要做个好人”然后就天下大同了。对于这样的观点,老猫就喜欢捧着脸,满脸陶醉的说道“好萌,好有爱喵~~~”纵横家的学说最讲使用,往往可以翻手为云,覆手变雨,这荀子的学说自然更对老猫的胃口。
  更为有趣的一点,荀子认为自己与子贡才是孔子学说真正的继承人,而不是子思与孟子所代表的“思孟派”。说起子贡,现代人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地位可不低,本名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的得意门生,“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算是孔子的那么多门生中个人成就比较大的一个。
  说起子思,名孔汲,那是孔子之孙,孟子的师傅,据说类似于《中庸》是他的着作,其他的就咳咳,那啥……不过是一个清谈之士罢了。孔融所学的正是他这一脉,因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于孔融这个孔子的后代,荀彧也说不上有多大的尊重了,在执政方针上也往往与之相左。
  而对于天命上,“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更是一个萌点,因而对于荀子的学说,老猫自然好好感度UPUP了,在经济上,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的主张,按照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见识绝对是非凡的了。比之后世动不动就祖宗规矩你敢动就是不孝的“腐儒”们,荀子的学说不知要好上千百倍。
  基于上述原因,在思想上,老猫和荀家所坚持的理念有不少地方不谋而合,因而才会与荀爽相处愉快。
  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荀彧的询问中,老猫还能勉勉强强的应付自如。毕竟唯才是举这点方针上,荀彧的立场是与曹操一直的,否则,这立于朝堂之上的,估计都是想孔融和刘备那种顶着祖先那淡薄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血缘来攀龙附凤,挂着虚无缥缈的名声来使人尊重,整日里只会混吃混喝扯淡兼等死的那啥了。
  没有人可以轻易的说自己一定比那些古人们聪明,智商高低那可基本上是天生的,但只要真正的学好了学校里教的那些林林总总,再怎么说在眼光上都有近两千年的优势,在加上现代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相应的阅历,老猫总算是通过了荀彧的考验。
  话虽如此,老猫也觉得筋疲力竭(话说,D也是),这种感觉就像是原本在初三的时候一日之内联考五场的疲劳感相当。所有可以先想到的知识,从历史发展到兵法要义,从史地政到理化生,全部被用来弥补文化断层所造成的空缺。这种感觉,活脱脱像是被轮回了一次喵~~~
  其实,那个,实际上是老猫过度紧张了,荀彧出言询问的时候,不过是为了考较一下老猫的学问和RP,其实并不指望着老猫她全部答出来,本来只要尽力而为就是了,况且老猫又披着标准配置的正太皮。虽然这个年代不知道为什么,神童多的遍地都是,尽管还没到随便丢一块石头就能砸到的地步,但密度已是大大的超标了。但是总的来说,这里的神童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自身的见识,总会受限于自己的年龄和这个时代。像老猫这种,估计是要被当成是妖怪了。
  总之,这场考试的结果,老猫很吃力,荀彧很吃惊,一句话总结就是两败俱伤。
  说到最后,考试问题总算是告一段落,荀彧也终于开口,说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你们两有没有兴趣做博士?”
  这句话一说,顿时除他之外,在场的两人两猫全都处于呆滞的状态。
  注1:掷果潘郎,潘安,晋朝人,美男子,大家都知道。
  注2:张丹枫,《萍踪侠影》的主角,标准配置的白衣书生啊,PS,请华丽丽的无视那个天雷的电视剧版本。
  注3:跋扈将军,梁冀,东汉时外戚专权的代表之一。其妹为是汉顺帝的皇后。永和元年(136年)成为河南尹。汉顺帝时因皇后的关系,梁商成为辅政的大将军,梁氏一族左右国政,141年梁冀代父亲成为大将军,顺帝死后,2岁的冲帝即位不久就去世,梁太后(即梁冀之妹)立8岁的质帝。因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的将军”,次年即被他所毒杀,另立十五岁的桓帝。此后他更加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且大封梁氏一门为侯为官。
  为人比较诡异的嗜好是养兔子,专门霸占两天作为兔苑,用来养很多兔子,比起圈地运动这种羊吃人的运动,兔吃人的时间要早了一千多年。当然还喜欢强抢民女,称她们是“自卖人”,就是传说中自己愿意卖身为奴的那种。
  到延熹2年(159年),梁太后逝世,早对梁冀专权乱政不满的桓帝,借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人之力杀死梁冀,其全族都一并被杀。
  注4:龙堂续,田中芳树作品《创龙传》的主角之一,南海红龙王敖绍的转生,华丽而毒舌的美青年,四兄弟中的老二。
  注5:性恶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须要“师化之法,礼义之道”,通过“注错习俗”、“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才可以为善。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D码的好痛苦,荀彧乃也很难处理啊。
总之是交代了一下荀家的背景以及孔融的学说,算是铺垫吧。
基本上是参考了维基,SO……应该错误不多吧。
看在D这么辛苦的份上,看完的同学麻烦拍个爪吧。

☆、第二十章 猫的回应

  说到最后,考试问题总算是告一段落,荀彧也终于开口,说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你们两有没有兴趣做博士?”
  “哈?博士?”糖猫顿时觉得这篇文章是不是跑题了,就连这个时代也出来了博士——这只是穿越的!糖猫顿时显得激动起来,“天王盖地虎!”
  “?”荀彧显得一头雾水,“此话怎讲?”
  老猫无奈的伸出爪子捂住脸,叹了一口气,然后迅速的遮住糖猫的嘴,“哈哈……她抽了,不要理她。”向着荀彧这么应付着,有迅速的在糖猫的耳边轻声提醒道:“这个时代也有博士的喵!”
  随即老猫又迅速的扭过头来,“那个,我们可以考什么博士?”明经(注1)——那个经真的一点都不清楚,明律——虽然汉朝废了秦律三千,但是这么多年累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