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6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件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而且充满很多不确定的变数。”刘延庆抚须轻叹,额头上的皱纹全部挤到了一起,让他看上去愈发的苍老和憔悴。刘延庆详细解释了一番,其中牵扯到很多北方诸蕃之间的渊源和仇怨,但归根结底一句话,李虎的目的就是打算让契丹人复国,让契丹人和北方诸蕃结盟,从而阻止女真人利用北方诸蕃的力量威胁中国北疆,女真人失去了结盟北方诸蕃的可能,那么在北方局势中就处于劣势,这样契丹人和北方诸蕃就可以发动攻击,继而把女真人的主力吸引到北方。女真人的实力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虎烈军渡江南下,横扫东南。

  “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女真人知道我们帮助契丹人复国,并结盟大漠诸蕃,以便形成对金国的包围后,女真人必定要反击,而反击的手段无非两个,一个是破坏我们和大漠诸蕃结盟,一个是与我们议和,以阻止契丹人复国。”董小丑把案几上的地图推到了岳飞等人的面前,“现在你们很清楚了,大帅在北疆所作的这一切部署,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给我们赢得南征的时间,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还没有做好南征的准备,尤其军需这一块,更是一筹莫展。”

  “枢密院的打算是,近期内对山东发动攻击,一方面做出全面攻打金国的态势,以配合大帅在北疆的部署,一方面欺骗女真人和东南叛逆,让他们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以掩护我们即刻发动南征的真实意图。”

  岳飞眉头紧皱,急切问道:“南征的具体时间定下来了吗?”

  “这要看中原战场能否取得预期战果。”折可求说道,“首先,我们要攻占山东,切断女真人和东南叛军的联系;其次,我们要攻占江淮,和荆襄的大军形成两路夹攻之势,力图一战平定东南。”

  “这么说,在未来六个月的时间内,我们要连续攻占山东和江淮两个地方。”王渊脸色凝重,语气犹疑,显然没有信心。

  “枢密院打算在中原战场投入多少兵力?”

  “二十万。”刘延庆说道,“在攻打江淮之前,枢密院要从长安、西北、代北和河东四地抽调五万到六万大军赶赴中原。考虑到大军南征之后,还要以重兵戍守黄河防线,所以在大军南征之前,还要再调五万大军进入中原。”

  王渊、岳飞和赢秦三人互相看看,彼此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虎烈军的总兵力只有四十多万,西征过程中虽然俘虏了不少西夏军队,但大部分用于补充各军损失,还有一部分隶属于党项大王府,河西的投降夏军则整编到西北虎烈军里,并没有额外增加军队建制。目前虎烈三十三个军,虎烈一系十个军,虎卫军一个军,京城卫戍军两万,包括殿前司马诸班直、殿前军和侍卫马步军,总兵力四十六万。枢密院调集二十五万大军进入中原,相当于把一半多的兵力投进了南征大战,可见朝廷平定东南的决心之大。

  “此刻大帅正在北疆,我们突然攻打山东,会不会影响大帅的整体部署?”赢秦担心地问道。

  “以我们的估猜,大帅在契丹人没有复国,没有和大漠诸蕃结盟之前,肯定要设法和金国议和。”董小丑想了片刻,说道,“女真人非常猖狂,虽然去年我们击败了他们,但完颜宗望在最后一刻刨开了黄河大堤,给了我们沉重一击,导致我们未能乘机扩大战果,收复河北和山东。女真人占据了河北和山东,等于拿到了取之不竭的财富,所以他们很猖狂,仅仅几个月之后,便乘着我们西征的机会发动**,试图夺回代北。以女真人的这种心态,他们会主动议和?在北方诸蕃没有形成联盟,没有对他们形成实质性威胁之前,女真人的攻击重点依旧在中土,他们绝不会放弃联手东南攻打我们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在女真人把注意力放在北方的时候,给他们狠狠一击,让他们顾此失彼,不得不低头求和,从而给大帅在议和谈判中赢得先机。”

  王渊、岳飞和赢秦三人连连点头,知道了枢密院要求他们率先攻打山东的意图。

  第八十一章 我就怕他不贪婪

  当天晚上,罗思南在汉王府召见了中原战场上的三位统帅。

  陪同在座的有大帅府长史原野,汉王府长史胡涂和新晋户部侍郎长孙康宁。三个人都是第一次见到长孙康宁,对这位突然崛起的长安权贵十分重视,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和怠慢。长孙康宁现在不仅仅是虎王的亲戚,罗兰的准岳丈,更把握着长安朝廷的经济命脉,没有这位富甲天下的人物,不管是西征还是即将开始的中原大战,都将陷入军需不足的窘境。

  原野把枢密院的攻击策略简要说了一下,“罗、刘、折三位使相的意思是,先让岳帅攻打山东,王留守率军攻打应天府以牵制东南叛军,驼帅和王彦统率的虎烈第八军戍守黄河防线。”

  罗思南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问道:“中原战场目前有多少兵力?”

  “有十四万大军。”岳飞马上说道,“折可存、罗兰、韩世忠、海拉苏、阿巴顿陆续率军返回,加上洛阳大都督府的兵力,总兵力已经达到十四万。”

  “开封府呢?”罗思南转头望向王渊。

  “开封府都是地方军,考虑到。战事紧张,戍边任务重,即使在农忙季节,也保持三万左右的常备兵力。”王渊回道,“如果有战事,紧急调用,那么兵力可以达到五万以上。”

  “辛苦你了。”罗思南脸露笑意,“这一。年多来,你不但镇戍开封,治理黄河,还训练了一支精良的地方军,可谓功勋卓著。”

  王渊急忙谦逊了几句。说实话,。这一年多来,王渊的功绩的确非同凡响。年初翰林大学士宗泽巡视开封,对王渊所做的一切赞不绝口,回京后更是上表极力称赞。由此也可以看出,李虎当初把王渊放在中原战场、让他镇戍开封的决定非常正确。王渊这样卖力不仅仅是为了戍守国祚,为了向李虎表现自己的忠诚,同时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进入中枢。李虎当初向他承诺过,要让他回朝为相,而王渊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建立多少功勋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岳帅,攻打山东的事由你全权负责,大帅府和枢密。院不会有任何干涉,但你必须记住,攻克山东的前提是守住中原,守住汴京,所以,你要和王留守仔细商讨攻防之策,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更不要大意轻敌。”

  岳飞郑重点头,心里却不以为意。罗思南从他脸上。的表情就看得出来,岳飞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这次西征,罗兰、折可存等一帮将帅都立了战功,这让岳飞和一帮镇戍中原的将帅心里极其不平衡。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也避免不了,但如此一来,必定影响到中原大战。岳飞和一帮将帅立功心切,在排兵布阵和攻击过程中必然出现争功冒进的事,而这种事一旦失去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罗思南本想让董小丑亲自到中原指挥,但长安。离不开董小丑,尤其现在汉王府和议事堂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董小丑如果离开,罗思南担心双方矛盾激化,大打出手。

  两个月前,罗思。南力荐长孙康宁主持户部,结果遭到了李纲、李复、赵明诚等人的一致反对。后来董小丑出面调解,把原户部侍郎胡涂调任汉王府长史,让长孙康宁接任户部,这样虎烈人在尚书省的控制权没有进一步扩大,也算是汉王府让步了。按照罗思南本来的意思,她要把胡涂调任吏部侍郎,但在李纲的坚决阻扰下,最终没有成功,这令罗思南极度恼火。

  这次李虎决策,要帮助契丹人复国,李纲也是坚决的反对派,而其原因就是李纲坚决反对马上发动南征。大军要南征,国库窘迫,只能依赖以长孙康宁的富商巨贾的赊贷,如此朝廷就要向富商巨贾做出更多的妥协,牺牲更多的利益,甚至要在国策上做出重大让步,这在李纲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是祸国殃民的事,所以他坚决不答应。

  好在国策是军政分离,而军政分离有利于集权,弊端就是相权受到极大的限制,发动战争的时候因为军政协调不利容易出事,但此时此刻,却正好有利于汉王府抛开议事堂,断然发动南征。不过,罗思南虽然有巨商富贾的支持,但更需要朝廷和地方府署的支持,毕竟战争需要调用所有的国力,没有朝廷府署和地方官府的全力主持,战争不可能完成。

  李纲和部分大臣不支持南征,和汉王府对着干,这时候枢密院的协调作用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想象董小丑的重要性。

  董小丑不能离开长安,枢密院里还有刘延庆和折可求可以统军,但刘延庆在虎烈军里的威信太低,他到中原战场只能起反作用。折可求也是一样,而折可求刚刚从西征战场归来,他到中原战场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罗思南更不敢委派。

  罗思南忧心忡忡,情绪有些低沉。她打算明天找董小丑再谈谈,是不是尽快从西北把杨可世和兰州的主力调过来,以兵力上的优势来缓解将帅之间因为矛盾而带来的危机。

  “说说看,你们对军需有什么要求?”原野指着长孙康宁,说出了今夜的主要目的,“乘着我们的财神爷在这里,你们有要求赶快提。”

  岳飞、王渊和赢秦看到长孙康宁就已经知道罗思南连夜召见他们的目的,所以匆匆打了一个腹稿。这时看到原野把话题打开,三个人毫不客气,当即狮子大开口。

  长孙康宁早有准备,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一一记下。

  今夜罗思南把他请到汉王府,和虎烈军里代表三方势力的统帅见面,算是第一次把他正式介绍给虎烈军方,这说明罗思南已经信任他,并且把他纳入到了虎烈核心权力层,这可是长孙康宁梦寐以求的事,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赢秦是云朔军的主帅,李虎大山会盟的老班底;王渊是西北悍将,很早就效忠李虎,有传言说李虎非常欣赏他,有心将他培养为第一个武人出身的宰执;至于岳飞,他的地位特殊,他就象铁鹰一样,算是李虎的家里人,将来他和罗兰一样都是新王朝的中流砥柱。今天虎烈军这三方势力齐聚汉王府,长孙康宁有机会和他们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南征大计,可见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他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就看他能否帮助这三位统帅赢得南征大战,建下盖世功勋了。

  长孙康宁给了罗思南和三位统帅一份满意的答案,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长孙康宁提了一个建议,他将派一个代表亲赴前线,随时听从三位统帅的调遣,为大军的军需及时解决一切力所能及的事。这个建议当即赢得了罗思南的赞许。

  接下来的商谈非常顺利,气氛也非常融洽,直到子夜,众人才告辞离去。

  “鹏举,你替我送送他们。”罗思南把王渊等人送出房门,接着走到岳飞身边,低声吩咐了一句。

  岳飞心领神会,躬身领命。出了府门,王渊、原野等人各自离去,长孙康宁却磨蹭到最后,拉着岳飞又东拉西扯了几句。岳飞估计他想说什么,于是试探着问了一句,“侍郎打算让什么人到我的帅帐听命?”

  长孙康宁目露惊讶之色,颇为意外,他没想到岳飞心思竟然如此慎密,一眼就看透了他的用意。长孙康宁有些尴尬,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

  “如果是至亲,我可以安排,南征的功勋自然少不了他。”岳飞也不想兜圈子,直接把话说白了。

  长孙康宁大为感激,深鞠一躬,刚想说两句感谢的话,岳飞已经把他扶住了,“你是子歆的岳丈,都是一家人,这种事即使我不安排,子歆也会安排,只是……”岳飞略略皱眉,下面的话好象有些难以出口。

  长孙康宁心知肚明,马上说道:“我会找个合适的机会禀奏王妃。”

  岳飞笑着点点头,“子歆的婚期可曾定下?”

  “王妃说,要等汉王回来再定日子。”长孙康宁正为这事焦虑。俗话说夜长梦多,而汉王归返之期至今没有准确的日子,一旦中间出了什么变故,那就前功尽弃了。

  岳飞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从今夜罗思南的安排来看,长孙康宁已经正式进入虎烈核心层,罗思南显然非常看重他,但长孙康宁的野心很大,从安排子嗣投机取巧从军以捞取战功来看,这个人的欲望恐怕会越来越大。

  “子歆目前驻扎在开封。”岳飞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从西北回来就直接去了中原,至今还没有见到你家小娘子吧?”

  岳飞话中有话,长孙康宁听出来了,但他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