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轰……”

  撤退的军队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啸叫声里崩溃。了。

  “轰隆隆……”

  虎烈马军在黑暗里狂奔,杀声如雷,天地。为之震撼。

  =崩溃的常胜军恐惧到了极致。

  那只在火海里。飞腾的雄鹰出了惊心动魄的厉啸,它张开了一双血淋淋的利爪,迎面扑来。

  逃在最前面的马军意识到如果继续向北,他们将遭到迎头痛击,他们将被这只暴戾的雄鹰撕成碎片,于是他们再次调转马头,向西南,向雄鹰扑来的相反方向逃亡。

  马军的调向正好撞上了逃亡步军,两军互相践踏,愈混乱。

  逃亡步军向前就要被虎烈军撕裂,向后又被自己的马军践踏,无奈之下,他们调头向东南逃亡,而东南方向正好是西北军的战阵。

  “放箭,放箭……”

  杨可世瞪大双眼,连声狂吼,“杀了他们,给我杀……”

  箭矢如雨,近万名士卒张开弓弩,肆意射杀。

  西北人的马军一直藏在黑暗里,蓄势待,当金军崩溃后,刘光世带着这支军队杀了出来,大约六千名骑卒一路狂吼,如决堤江河,如下山猛虎,如嗜血猛兽,一头扑向了战场。

  =这是一场血腥的厮杀,从子夜杀到凌晨,又从凌晨持续到黎明。

  郭药师在扈从的保护下,拼死杀出了重围。张令徽、刘舜仁等常胜军将领在激战中拚尽全力,各自逃生。

  李虎带着虎烈马军四处砍杀,一直杀到了黄河边上。李虎拒不收降,一万多名常胜军的马步军将士被赶进了黄河,溺水而亡,伏尸数里。

  海拉苏带着虎烈第九军向北追杀五十里,然后再杀回来,沿途诛近万级,尸横遍野。

  岳飞、林冲、罗兰、杨可世、刘光世等各自指挥虎烈军、西北军横扫战场,濮阳方圆三十里之地的敌人被一扫而空。将士们数月来积累在心中的仇恨在这一战中彻底爆,他们杀,拼命地杀,把所有的敌人全部杀死。

  大金国常胜军大约四万余名精锐在这一战中尽数覆灭,最后逃回大名府的不足三千人。

  =宋军濮阳大捷。

  李虎报捷白马天子行营,报捷汴京。

  宗望于十九日得到消息,震惊不已。

  这天完颜?母率军赶赴濮阳,在黄河上看到了一具具伏尸,触目惊心,随即急告宗望,并飞赴大名府。二十日夜,完颜?母赶到大名府,与郭药师相见,获悉濮阳大战经过,随即急告宗望,并奏报燕京。

  常胜军经此一役,折损过半,导致东帐军实力大损,士气遭到重挫。东帐军有三支主力,完颜?母的猛安谋克,完颜挞懒的六部奚军,然后就是郭药师的常胜军。常胜军在滹沱河、葫芦河两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濮阳一战中又损失四万多精锐,如今只剩下三万多人了,就此一蹶不振。

  =濮阳大捷让李虎达到了阻敌于黄河一线的目的,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对金军来说,却是近一年来的重挫,完颜杲为此急召宗望、宗翰,重新议定攻击策略。

  九月二十八日,完颜杲、宗望、宗翰相聚于真定府。

  宗翰攻击太原受阻,西帐军主力现在扼守于太行,而虎烈军还在攻击,试图夺回承天军堡寨和井径。

  宗望则受阻于黄河,东帐军主力若想突破黄河天险,需要更多的兵力。

  这次,完颜杲带来一个好消息,西夏人已经决定于今年冬天攻击陕西,这将威胁到西北安全,李虎为此不得不抽调兵力回援陕西。宗望也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从大宋投降官员那里获悉,八月初童贯在汴京动兵变,并且成功救走了老皇帝赵佶,带走了汴京朝廷所有的官员。这些人逃到了东南,要重建大宋,大宋正在分裂。

  大宋分裂对金国来说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当初女真人之所以能迅灭亡辽国,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大辽的分裂,耶律淳在燕京称帝等于在岌岌可危的大辽国祚上插了致命一刀,然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大辽就被摧毁了。今天大宋竟然也走到了这一步,可以预见,大宋正在步大辽国的后尘,败亡之期指日可待。

  唯一阻碍大金国摧毁大宋占据中土的就是李虎,这个人不除,中土就有可能三分,而大金国只能在三足鼎立中占据其一。

  那么,是先诛杀李虎,还是先摧毁大宋?先诛杀李虎,大宋就赢得了喘息的时机,而先摧毁大宋,先就会导致中土分裂,而中土分裂显然有利于金国统一中土。从黄龙府的策略来说,也是先摧毁大宋,所以,当前金军的目标还是汴京。

  宗翰有不同看法。大宋的老皇帝逃到东南重建朝廷,虽然分裂了大宋,但确保了大宋国祚的延续,也就是说,即使摧毁了汴京,也摧毁不了大宋国祚,所以,再打汴京,意义不是很大。另外,从大宋老皇帝逃亡东南这件事可以看出,大宋事实上已经放弃了长江以北的国土,这是一种很消极的防御策略,由此可以看出大宋人懦弱无能,胆小怯战,这样的大宋不足为虑。

  宗翰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敌人是李虎,一旦让李虎羽翼丰满,那么大金国即使想统一黄河流域也是难上加难。

  中土太大,若想全部占据,肯定要分两步走,一步是先统一黄河流域,一步是南下横扫长江流域,而统一黄河流域的要条件不是占据中原,更不是占据汴京,而是占据太原。攻占太原,才是当前金军的要目标。

  他的意见和黄龙府的策略相悖,当然被否决了。从完颜杲和宗望的角度来说,先占据太原,那主要功劳是宗翰和西帐军的,这不符合皇帝和他们的利益,即使宗翰说得有道理,也不能实施。

  宗翰也没有坚持。以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势,无法影响黄龙府的策略,他只能跟着黄龙府的策略走。黄龙府要打汴京,认为这样可以先摧毁大宋,那他只能遵照执行。

  宗望拿出了新的攻击策略。

  西帐军一部分戍守真定和邯郸,以阻挡河东虎烈军杀进河北,一部分则南下黎阳,以重兵威胁,从而牢牢牵制住戍守黄河防线的虎烈军。

  东帐军则从大名府方向东进,杀进山东,占据大宋人的京东东西两路。拿下了山东,向西可以配合河北共击中原,南下则可以横扫江淮,直逼长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金军解决钱粮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中原大战做好准备。

  “如果我能在两个月内攻占山东,那么十二月,我们两路配合,可以直杀汴京。”

  十二月,李虎的日子难过,西北方向党项人要进攻,代北方向金军要进攻,中原方向将遭遇金军主力,而在江淮或者荆湖,东南宋廷的军队也要开始进攻了,李虎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支撑。

  宗翰接受了这个建议,他希望到了今天严冬,李虎顾此失彼,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重兵戍守关洛,这样西帐军就能顺利拿下大同和太原,从而为大金国统一黄河流域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十二章 我是你的孩子

  濮阳大捷虽然把金军阻挡于黄河北岸,鼓舞了军民士气,但这一场胜利无法扭转眼前的严峻形势,尤其当太原传书,金军以重兵攻击河东之后,虎烈军主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已经无法南下中原作战,而戍守中原的兵力又太过单薄,事实上无力阻止金军突破黄河防线,这迫使汴京的临时朝廷不得不一再催促皇帝,早日到洛阳重建朝廷,以稳定天下民心。

  九月底,皇帝和李虎商议,是继续率军亲征还是驾临洛阳。

  汴京谁都不想去了,昔日繁华的京都在连遭打击后已经体无完肤,面目全非,混乱不堪,随着迁都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逃亡,这座天下第一城名存实亡,很快它将成为中土对抗北虏侵略的前线重镇,战火将在中原燃烧。

  “去洛阳吧,我们有许多事要做。”

  李虎说道,“朝廷重建,牵涉到一系列的国策修正和政策拟制,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大宋中兴,远比在中原阻御金贼重要。”

  “黄河防线能坚守到年底吗?”

  皇帝忧心忡忡,“如果金贼越过了黄河,我们能守住东京吗?”

  “战场上的胜利需要实力为。后盾,而实力不仅包括武力,还包括正确的国策和雄厚的财力。”

  李虎正色说道,“没有正确的国策,即使打了胜仗也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败亡。同样,没有雄厚的财力,我们拿什么养活百姓?拿什么支撑战争?现在不要考虑黄河防线了,也不要考虑东京能否守住,还是把所有的精力投到朝廷重建上。”

  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十月初一赶。赴洛阳,同时书告李纲、刘延庆,把皇后、王子和后宫迁往洛阳。

  =三十日晚上,李虎赶到岳飞帅营,拜见岳飞的母亲。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岳飞。十几次派人寻找家人,这次总算老天开眼,找到了母亲姚氏和两个孩子岳云、岳雷,但夫人刘氏却在逃难过程中走散,不知所踪。

  金军第一次南下攻占汤阴的时候,岳母和一家人。随着逃难人群避入深山,吃尽了苦头,后来听说虎王到了河北,才带着孙儿下了山。她知道岳飞在虎王帐下效力,只要找到虎王就能找到岳飞,于是辗转回到家乡,不料金军再次南下,百姓蜂拥而逃,仓惶之中她也跟着过了黄河。谁知过了黄河就看到了虎烈军的军营,将士们听说她是岳飞的母亲,急忙把她送到了岳飞的帅营。母子相见,悲喜交集。

  李虎对岳母那是敬仰至极。老爹故事中的岳母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现实中的岳母同样是一位知书识礼、深明大义的母亲。李虎第一次见面就觉得非常亲切,大礼拜之,然后借着自己和岳飞是兄弟的由头,也跟着岳飞喊母亲,以母亲之礼待之。

  岳母初时颇为惶恐。李虎名震天下,王者之尊,身。份尊崇,她觉得担当不起。岳飞倒是已经习惯了,这些年来虎烈军上上下下都视他为虎王的弟弟,他也接受了。这种事你不接受也不行,虎王说了算,没得选择。岳飞为了安慰母亲,私下说了一些虎王的秘密。岳母没想到李虎的身世如此复杂,命运如此坎坷,对李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惶恐之心渐去。

  这几天李虎每。天都要来问候岳母,嘘寒问暖,陪着说说话,聊聊家常,“母子”之间的感情突飞猛进。

  今天晚上岳飞有事外出,李虎陪着岳母吃了饭,又陪着岳云玩了一会儿。岳云六岁,小家伙长得很英俊,李虎非常喜欢他。岳雷只有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呀呀学语。李虎抱上了就不放,爱不释手。

  岳母坐在一边,笑容满面地望着李虎,心里却不好受。她已经问过李虎,李虎有六位夫人,三个孩子,其中王妃罗思南给他生了个儿子,耶律明月和李羽翎各自生了一个女儿,但李虎常年征战在外,儿子虽然四岁了,却有将近两年时间没有看到,这不能不让人倍感忧伤。

  “母亲,我明天起程回洛阳,我打算带你和两个侄儿一起走。”

  岳母愣了一下,心想你走了,谁来抗击金贼?旋即又想到李虎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主掌军国大事,除了打仗外还要处理国事,当然不可能一直留在前线。

  李虎看到岳母迟疑不决,知道她舍不得离开岳飞。一家人失散近一年时间了,好不容易重聚,哪里舍得再次分开。

  “母亲,这里是前线,不安全。”

  李虎柔声劝道,“这两个孩子更需要照顾,云儿要读书练武,雷儿也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长大。”

  岳母点了点头,“这里是军营,鹏举还要带兵打仗,我和孩子们住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

  说到这里她一脸歉意,“只是,这太麻烦你了。”

  “你千万不要这么说。”

  李虎连连摇手,“我是你的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

  母子又闲聊了几句,李虎起身把岳雷递给岳母,起身告辞。

  =李虎刚刚走到辕门处,岳飞带着一帮扈从飞马而来。李虎把此行目的说了一下,岳飞有些舍不得,但肯定要把母亲和孩子送走,总不能一直留在身边。他非常感激李虎,但兄弟之间,这种感激的话没有必要说,牢牢记在心里,用生命和鲜血来报答这份恩情。

  “我把黄河防线交给你了。”

  李虎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不由自主地想起妻儿,心情有些郁闷。过去在辽东举大旗的时候,幻想着可以过安逸的日子,但一晃十年过去了,自己风里来雨里去,就没有一刻安定的时候。现实和梦想差得太远了。如今事情更是多得像山一样,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最让人担心的还是这条黄河防线。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