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而自己也把他遗忘了。
“秦桧……”李虎低叨了两遍,极力把对他的憎恨埋藏到心底。这个憎恨来源于老爹的故事,即使老爹的故事是真的,秦桧投降卖国包括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那都是大宋南迁之后的事。今天的秦桧地位不高,声名不响朝政根本没有影响力,也没有做出人神共愤的恶事,自己必须以平常心来对待他,再说现在不过是个殿中侍御史,是个到洛阳来宣旨的小官,和自己的地位相差太大,没有必要为难他,更没有必要杀他以绝后患。
李虎很快调整了情绪,把思绪集到汴京和秦桧带来的圣旨上。这次童贯没有约见自己是很快派人来宣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汴京迫于形势不得不妥协,向自己低头了?或者贯打算将计就计,先把自己骗到河北战场,然后马上带着皇帝南下江宁?
=
屋外传来脚步声。跟着门推开小丑陪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李虎定睛望去。秦桧大约三十六七岁。材削瘦。长相俊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坚毅而充满了睿智。给人地第一印象非常好。李虎愣了片刻很难把眼前这个人和故事里地卖国贼联系到一起。
秦桧一次看到李虎。虽然早就知道李虎很年轻此刻站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切身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强大地权势还是心存畏惧。董小丑介绍之后。秦桧举步上前身行礼。极力保持着笑容。不卑不亢地说了几句场面话。
李虎从最初地惊愣和迟中恢复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矜持地笑容。然后不冷不热地请他坐下。
“秦御史带来了什么好消息?”李虎问道。
秦桧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递给了李虎。
这封信是童贯写的。汴京同意了李虎的所有奏请,把陕西六路和河东路的财政大权授予大元帅府,允许大元帅府派人到川蜀和京西、荆湖等地督领和,同意柔福公主出任监当使臣,到川蜀、京西和荆湖三地监察财政收支情况。至于给虎烈军调拨三个月钱粮以及武器的事,童贯也答应了,但考虑到汴京的实际情况以及河北战局的危急,童贯希望李虎先带着军队进入河北,然后汴京再把这批钱粮武器直接送到河北战场。
在书信的最后部分,童贯着重说到了皇帝御驾亲征的事。皇帝已经做出决定,御驾亲征,行营就放在大名府。八月初一,皇帝将率军出汴京。
=
李虎看完书信,随手递给了董小丑。
这件事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人不得不怀汴京另有图谋。难道皇帝和童贯打算提前南下江宁?汴京想把自己骗到河北战场,唯一的办法就是答应自己所有的要求。仔细想一想,皇帝和童贯也没有理由不答应,反正他们要南迁江宁,要和金国划河而治,要放弃半壁江山。西北在他们的放弃之列,这块地方不是李虎的就是女真人的,现在汴京答应李虎的所有要求,将来李虎为了西北就会和女真人打得头破血流,这对大宋有利。
大宋放弃半壁江山是以退为进之策,最终大宋还是要杀回来的。李虎和女真人争霸中原,既能给大宋赢得喘息时间,又能为大宋的反攻提供便利和机会,皇帝和童贯完全没有必要在西北这件事上和李虎纠缠不休。
汴京满足了李虎,那么李虎就要兑现诺言,即刻率军进入河北战场。李虎到了河北战场,和金军杀到一起
和童贯就可以顺利南迁了。
“你回复陛下,我的军队马上渡河进入怀州,然后迅速赶赴、大名府一线。”李虎沉吟良久,缓缓说道,“但河北战局非常危险,为了确保陛下的安全,我要亲自护驾。”
董小丑、黄涉、柴云等人互相看看,当即明白了李虎的意思。皇帝答应了御驾亲征,但是否兑现,谁都不知道,即使兑现了,皇帝出了汴京,但他不过黄河,依旧可以乘着河北战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急速南下,所以,李虎借着护驾的名义亲自赶赴行营,一来可以监控皇帝,防止他突然南逃,二来可以部分控制战场指挥权,三则可以督请朝廷迅速给虎烈军调拨钱粮武器,免得上了皇帝和童贯的当。
前几天,李虎等人曾打算暂时不到河北参战,但现在河北战局一天比一天危急,而汴京一反常态,答应了李虎的所有条件,连讨价还价的意思都没有,显然是害怕了,要提前逃跑了,这时候,李虎也不得不改变计策。
但这里有个头痛的问题,就是西北人和童贯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西北人肯定要杀童贯。内部如果乱了,前方就没办法打仗,李虎为此决定亲赴行营,先把局面稳住,既不让皇帝逃跑,也不让西北人杀童贯,维持三方鼎立的局面。
=
听说李虎亲自赴行营护驾,秦桧的脸色马上就变了。
李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一笑,“你告诉陛下和童使相,虎烈军主力由董副帅统率到河北作战,我带四千虎卫给陛下护驾。虽然四千虎卫少了一点,但陛下还有殿前司马诸班直,实力也还可以,完全可以保证陛下的安全。”
秦桧不敢说么,他不过是个宣旨的使臣,位卑言轻,哪敢在李虎面前说三道四。
李虎当即写了份奏章。秦桧宣旨毕,匆忙返回京城。
当天晚上,李虎召集部议事,详细部署。
董小丑赶赴怀州,与虎烈军主力会合,待李虎的命令。
黄涉、逍遥率虎烈第五军和部分官员留守洛阳。
李虎率虎卫军赶赴郑州,等待汴京的反应,如果皇帝迫于威胁,御驾亲征,那么李虎就直接赶赴皇帝行营,反之,李虎将进一步威逼。
李虎书告郸李纲、岳飞,虎烈军很快就要进入河北战场作战,虎烈军和西北军要齐心协力,为此必须竭尽全力援救姚古。
李虎再告隆德府的罗青汉,接到命令后,马上进入河北战场。
=
七月三十日,汴京。
李虎的主力大军过了黄河,但李虎本人却带着军队逼近汴京,这让朝廷上下惶恐不安。
河北战局对宋军非常不利。根据最新消息,岳飞败回邢州,目前正在金军的攻击下,步步后撤,而姚古和他的大军生死未卜。现在女真人的大军马上就要杀到了,被围,大名府也就危在旦夕。大宋的西北军一部分戍守黄河南岸,一部分北上阻击,但实力远远不够,能否守住黄河一线,目前只能指望李虎的虎烈军主力了。
皇帝和中枢大臣们仔细商议后,不得不接受事实,按照原定部署,于八月初一离开汴京,御驾亲征。
皇帝非常害怕,向童贯问计。童贯似乎料到李虎有此对策,胸有成绣,“陛下,御驾亲征只是个形式,你只要离开汴京,做出亲征的姿态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赶赴前线,但李虎现在不依不饶,非要亲自给你护驾,那你只好北上了,不过陛下可以放慢北上的速度,一天走个十里、二十里就行了。河北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李虎哪里有耐心陪你慢慢走?要不了几天,他就会先期北上。”
“这个朕知道,朕担心的不是这个。”这种小花招皇帝当然知道,他担心的是李虎会一直盯着他,让他无法脱身,耽误了南下江宁的时间。
童贯最担心的也是这个,但他知道李虎之所以亲自护驾,就是要牢牢盯住皇帝,也就是说,皇帝和朝廷南迁江宁的事可能泄漏了。童贯一方面冒着和西北人激化矛盾的危险,不停地逼着西北军和金军作战,一方面把张邦昌拉出来主持与金国的议和,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混淆视听,以掩护他暗中实施南迁大计。此计一旦暴露,结果可想而知,不但他保不住,恐怕就连皇帝都保不住。
童贯决定到龙德宫去一趟。
第二十章 汴京风雨
上,童贯回到府邸,直奔书房。
书房内,童师闵陪着张师正、辛兴宗正在说话。
看到童贯进来,张师正、辛兴宗急忙站起来行礼。
童贯冲着两人挥挥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坐到了案几后面,神情凝重,一直不说话。张师正和辛兴宗互相看看,察觉童贯心事重重,心里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张师正是胜捷军的都统制,屯驻京师;辛兴宗是京东路禁军的都统制,屯兵滑州。因为皇帝要御驾亲征,枢密院召集京畿各路大军的统帅到京城具体部署,辛兴宗因此返回京师。这两人过去都是西北军的底层军官,从童贯到西北主持军事以来就追随童贯,算起来前后也有二十多年了,可以说是童贯的绝对心腹。
童师闵递给童一杯茶,然后坐在侧首,低声问道:“听说汉王要到汴京,是真的吗?”
张师正和辛兴宗同时望童贯,眼露关注之色。这个消息今天下午才传出来,汴京当即震动,人心惶惶。李虎屯兵洛阳,对汴京虎视眈眈,此刻河北战局紧张,西北军陆续北上抗金,京畿兵力空虚,根本不是李虎的对手。
“虎烈军主已经渡过黄河,到了怀州。”童贯喝了一口茶,低声说道,“汉王带着四千虎卫正在急赴汴京,说要给皇帝护驾。”
“护驾?”童师闵嗤之以鼻,“他要护驾,就应带着虎烈军去河北打仗。以我看,他护驾是假迫皇帝是真。”
“如果汉王胁迫了皇帝,那南边的事么办?”张师正急切问道,“四千虎卫虽然无足轻重,但李虎凭借这四千虎卫足以震慑汴京,逼迫皇帝渡河北上。皇帝不渡河,虎烈军主力就不会进入河北战场,他们随时可以南下攻打汴京。现在西北军主力已经进入河北战场以有效阻击金军,有他们替李虎挡住金人,虎烈军拿下汴京根本不成问题。假如李虎真要打汴京我们如何抵挡?”
南迁宁地事。童贯在谋划之初就告诉了张师正和辛兴宗。这两支军队对童贯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殿前司马诸班直和京城卫戍军也控制在童贯手上。但这些军队在天子脚下早就**透顶。内部派系太多。盘根错节。童贯急切间无法牢牢控制所以像南迁这种大事。若想成功。最后还得依靠胜捷军和京东禁军。
辛兴宗地京东禁是在西北军地基础上建立地。辛兴宗过去是西北军将领。后来率军在河北、山东等地平叛。招抚了大量地义军。补充和扩建了京东禁军。因此这支军队地战斗力比京城卫戍军要强太多。
因为童贯要依靠胜捷军和京东禁军做好南迁地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张师正和辛兴宗都直接参予了南迁地事情近期形势变化太快。汴京更是危机重重。童师闵不得不一再推迟南下地时间。而张师正和辛兴宗更是小心谨慎。唯恐泄漏了这个天大地秘密。
“使相李虎突然要到汴京来。要胁迫皇帝到河北战场不是听到了什么?”辛兴宗显然想得更多。“皇帝要南迁江宁地事不是泄漏了?”
辛兴宗说话地声音不大。但听在张师正和童师闵地耳中如同惊雷。当即把他们吓得骇然变色。如果南迁地消息泄漏了。其后果比议和还严重。议和好歹还算消极防御。但南迁就是逃跑。弃京而逃等于弃国而逃。这个罪责谁能承担?就算李虎把他们杀光了。汴京也没有任何异议。相反。还要鼓掌庆贺。
童贯两眼微眯。良久无语。过了一会儿。他轻轻放下茶杯。叹了口气。“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
“前段时间,西北人要争夺权柄,但又要防备李虎,而李虎为了保持汴京的稳定,避免和西北人对峙,于是默许我控制权柄,这样汴京就形成了三方鼎立的局面。如今金虏大举南下,西北人在河北战场上屡战屡败,导致西北军主力不得不北上支援,这样一来,三方鼎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而西北人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向李虎求助,甚至可能向李虎低头。”
童贯说到这里停下了。童师闵、张师正和辛兴宗三人却是心如重铅,背心处阵阵发寒。
“李虎带着四千虎卫逼近汴京,胁迫皇帝御驾亲征,这是一种姿态,逼迫西北人做出选择的姿态。如果西北人继续和李虎对着干,那虎烈军主力就在黄河北岸踌躇不前,西北军必将遭到重创,反之,西北人愿意为李虎所用,遵从李虎的命令,那么汴京局势就是我和李虎直接对峙。这种情况下,我还敢阻止皇帝御驾亲征?皇帝还敢反抗李虎的胁迫?”
“使相,皇帝如果御驾亲征,给李虎所胁迫,我们就死定了。”张师正目露惧色,忍不住打断了童贯,“使相,乘着李虎还没有到汴京,我们带着皇帝即刻南下吧,否则我们一个也跑不掉。”
童贯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不屑,“到目前为止,西北人的实力还非常强大,还足以抗衡李虎,他
会对李虎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