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的野兽,除了咆哮和团团乱转外,束手无策。

  天亮之后,毛军和张孝纯来了。张孝纯做为河东路帅司长官,自王到了太原后,身不由己,陷进了皇统之争。张孝纯位卑权轻,朝中也没有大靠山,他要想在仕途上再进一步,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跟着王混,要么结束仕途,他想做个骑墙中间派左右逢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张孝纯很明智,选择了王,并且赢得了王的信任。王到了太原,同样需要依靠河东路的官员建立自己的班底,张孝纯是河东路帅司长官,这些年和虎烈府又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而且他不是西北人,这符合王的需要,于是一拍即合。

  金军南下入侵,汴京形势大变,太子登基,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化让张孝纯意识到,他地人生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么跟着郓王再进一步,要么就此结束仕途甚至结束生命。

  王北上大同后,他在太原主持西北大元帅府,对虎烈军进入太原一事,他极力反对。虎烈军进入河北战场,为什么一定要取道太原?河东路主力都在大同,太原兵力空虚,李虎一旦背叛,那么太原必定失守,而大同的河东军主力也将成为虎烈军的俘虏,大宋在女真人和辽东汉人地联手攻击下,必将遭受空前浩劫。王听不进去,他更相信童贯,谁知事情的发展竟然和张孝纯的担心一模一样。

  看到张孝纯,王地情绪稍稍平静了一些。他很羞愧,向张孝纯求策。

  张孝纯脸上的表情很沉重,甚至有些痛苦。在过去的一个时辰内,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道关坎,他必须做出选择,不是他个人活着和死去的选择,而是大宋生存和败亡的选择。毛军和张孝纯打过不少交道,很熟悉了,毛军见到他,直接把虎烈府的策略说清楚了,你做个选择,要么我们一起把王推上帝位,要么让大宋在外敌的攻击下分崩离析。

  张孝纯选择了前者。把王推上帝位,虎烈府代替汴京朝廷主掌权柄,事实上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打得虽然是赵氏大宋地旗子,但天下已经是李虎的天下了。相比起来,任由女真人和辽东汉**害大宋,甚至摧毁大宋,那还不如让李虎做个权臣,控制大宋权柄。李虎和虎烈府的实力毕竟有限,控制和治理大宋,仅仅依靠虎烈府原来的人马显然不行,李虎肯定要大量任用大宋官吏,这就是变数,只要时机合适,可以推翻李虎,可以让皇帝重新控制权柄,这样不但保住了赵氏大宋,保住了大宋江山,还消灭了李虎。

  张孝纯把李虎地未来构想和自己地对策详细说了一遍。王勃然大怒。他做傀儡也就罢了。但他绝不能容忍李虎夺他赵氏地江山。这显然是李虎地缓兵之计。只待李虎稳住了形势。他这个傀儡地日子估计也就到头了。

  “殿下。我们必须认清眼前地形势。”张孝纯知道说服郓王很困难。但必须说服他。否则大宋就要遭到一场空前浩劫。大宋可能就此败亡。中国可能就此成为北虏地牧场。

  “殿下。李虎是完颜阿骨打地女婿。是耶律淳地

  西夏地李乾顺是他地大舅子。北方地女真人、契丹汉人有着非常深厚地关系。只要李虎愿意。由他出面。北方诸蕃完全可以结成一个大联盟。这个大联盟西起贺兰山。东至黄龙府。实力非常强大。足以摧毁大宋。”张孝纯望着郓王。问道。“殿下愿意看到大宋被摧毁?”

  王听到这话。脸色当即就变了。心里地怒火也瞬间被消灭了。他想起了童贯。童贯为什么非要拉住李虎。原因就在如此。北虏一旦结成大联盟。南北对峙。南方大宋明显就不是对手。大宋能否保住半壁江山都是个未知数。

  “殿下还记得五胡乱华吗?还记得南北朝?如今北方诸蕃非常强大。你希望看到中国再遭受一次五胡乱华地浩劫?”

  王闭上眼睛,连连摇头,嘶哑着声音说道:“从现在地形势看,已经有这种趋势了。”

  “汴京肯定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会想方设法拉拢李虎,阻止北方诸蕃结成大联盟。”张孝纯说道,“不管怎么说,李虎是汉人,虎烈府也是以汉人为基础,而北方汉人在两百多年前,和中国人一样,都是大唐的子民,再往前追溯,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骨肉兄弟,都是一家人嘛。只要大宋承认和接受北方汉人,那么,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

  ”

  良久,郓王长叹,呆呆地望着窗外灰的天空,一言不发。

  张孝纯继续劝说。抛开北方诸蕃结成大联盟这个最大的威胁不说,就说说现实的可以看到的威胁。首先,王肯定保不住了。既然李虎翻脸了,决心不挑起内战,那汴京当然欢迎,和李虎握手言和,共抗女真。小皇帝因此可以巩固皇位,迅速稳定国内形势,李虎也能如愿以偿占据太原。其次,李虎和汴京保持亲密关系的时间肯定很短。李虎的野心已经暴露了,汴京也绝不会任由李虎威胁大宋的安全,战争肯定要爆发。这场战场一旦爆发,女真人就要乘火打劫,党项人也有可能顺势而下,整个黄河以北的疆域未必能保住,一旦黄河以北全部沦陷,中原就成为战场,到了那个时候,局面就彻底失控,第二次五胡乱华的黑暗年代也就来临了。

  李虎显然不希望大宋被摧毁,所以他要控制郓王,利用郓王来获得大宋军民的支持,继而夺取大宋权柄。这个办法对王其实也有利,最起码郓王可以做皇帝,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谁说傀儡皇帝就不能扭转乾坤?历史上傀儡皇帝扭转乾坤的例子太多了,只要这个傀儡皇帝有本事,无论是外戚、权臣或者阉宦,最后都死得很惨。眼前就有个例子,那就是西夏李乾顺,他为了夺回权柄,甚至杀了皇太后,把梁氏外戚和党项宗室、权贵一扫而空,最后用汉人来帮他治理王国,所以说,做个傀儡皇帝只是个开始,只要抓住机会,一飞冲天也不是难事。

  王浑身冰凉,内心里的巨大悲愤让他痛苦不堪。张孝纯说得很有道理,描叙的前景也很华丽,但要想把这种华丽的未来转为现实,太难太难了。

  “昔年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大成。”张孝纯滔滔不绝,连续举例,以激起王的斗志。

  “你让我考虑考虑。”形势变化太快,郓王一时间还无法接受,更没有从震骇中恢复,他需要时间理出头绪,给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

  “殿下,你没有时间。”张孝纯苦笑道,“金军正在攻打汴京,西北军主力和各路勤王大军都在京畿一带,陕西兵力空虚,而李虎的大军马上就要向隆德府、晋州和绛州推进,一旦虎烈军渡过黄河,攻克长安,拿下西京洛阳,那么,太行山以东就是李虎的地盘,而河北山东就是金国的地盘,大宋只能退守江南,固守半壁江山了。”

  王骇然变色,汗毛倒竖,连打几个冷战。

  确实没有时间了,谁能想到,一个看上去非常强大的王国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殿下……”张孝纯撩衣跪倒,心里的锥心痛楚让他难以自制,泪水禁不住滚了出来,一时哽咽失声,“殿下,现在除了你,还有谁能挽救大宋?”

  王呆若木鸡,脑海里一片空白,嘴唇轻微颤抖着,就是无法说出一个字。

  第四十五章 为了孩子们,我要努力

  在西北有三个王。宗室王赵楷,虽然官拜西北大u西北没有根基,实力最弱。

  藩镇汉王李虎,官拜云中路制置大使,实力最为强悍。广阳郡王童贯职官是太师,实职是两河燕山宣抚使,他在西北主掌军事二十多年,根基最为深厚,麾下还有两万胜捷军,实力虽然不能和李虎相抗衡,但足以震慑西北。

  童贯到达太原后,西北人曾私下对三个王有个评价,郓王是外来的和尚,李虎是过江强龙,而童贯则是地头蛇。外来的和尚想念好经,必须求助于地头蛇,过江强龙想在西北这湖水里吃饱喝足,必须和地头蛇和平相处,否则必定两败俱伤。

  但从目前形势来看,西北人的这个说法被颠覆了,李虎这条过江龙太凶悍了,不管是外来的和尚还是地头蛇,都被他吞进了嘴里。

  童师闵非常害怕,他在童贯的羽翼下长大,虽然出身贫寒,只是沾了战死沙场的父亲的光,在机缘巧合之下被童贯收养,自此飞黄腾达,但童贯的身份地位太过显赫,他在众星拱月之下当然受到影响,为人处不可避免地沾上了一些衙内的恶习。衙内和世家子弟还是有本质性区别,像童师闵这种衙内在童贯的庇护下走上仕途,贪赃枉法的事当然干了不少,养尊处优惯了,顺风顺水,突然间面临死亡的威胁,当然非常恐惧。

  童贯不能和范仲淹、韩琦这种大世家相比,也无法和蔡京这种新贵世家相比,他是内侍,凭借皇帝的信任成为大宋权臣,换一个皇帝,他狗屁都不是,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替罪羊被盖上奸侫的烙印遗臭万年,所以他一直想建功立业,想西征,想北伐,只要成功了,这就是他的功绩,即使他倒台了,后来的皇帝也无法抹杀的他的功绩,而他的家族和后人将因为这个功绩而世代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雄心壮志是一回事,实现理想是另外一回事,有好想法未必能成功,好心也未必能办成好事,尤其在大宋这种制度下,在汴京这个官场上,做什么事都要受到挚肘牵制,即使是皇帝自己都不行,更不要说童贯了,所以他奋斗了二十多年,虽然封了个王,算是如愿以偿,人生也走到了最高峰,但实际上,一无所获,至于功绩,更是寥寥可数。如果换一个皇帝,就目前地形势,想找一个替罪羊,童贯的罪责可以说是罄竹难书啊。

  小皇帝在汴京大开杀戒,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童贯耳中。

  童贯在汴京的亲信太多了,京畿一带也到处都是他的故吏,至于西北军里,对他感恩戴德地军官就更多了,尤其一些中低级军官,对他非常感激。童贯是西北军统帅,如果有战功,理所当然是他的,这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童贯要建立自己地势力,要在西北扎根,否则他怎么能如臂指使的指挥西北军?所以他必然要提拔一帮人,压制一帮人,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他的奏章就举足轻重,这得罪了相当一部分西北将门。不管童贯对中低级军官不错,基本上能赏的都赏,能提拔的都提拔,因为这些人常年戍守西北,确实不容易,而且大都是行伍出身,被西北将们子弟压得死死的,根本没有出头之日。童贯不遗余力的提拔他们,事实上等于打击西北将门,这也是童贯得罪西北将门地一个重要原因。

  小皇帝铲除老皇帝的亲信,这在童贯的意料当中,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必然,没什么可抱怨的。当然了,这对他来说,是个噩耗,他二十多年的努力化作乌有,而且,他和蔡京两人,肯定要为大宋遭受的这场浩劫承担全部责任。老皇帝不可能背负这个责任,所有的罪责都将由老皇帝的亲信大臣来承担,如果小皇帝坐稳了皇位,那么童贯和蔡京都将在国史中登上奸臣名录,从此遗臭万年。

  蔡京在努力。他把老皇帝搬到了东南。重建朝廷。以期牢牢控制大宋权柄。童贯也在努力。他把王搬到了大同。以便和老皇帝南北呼应。确保老皇帝把皇统交给郓王。继而保住自己和子孙后代地功名利禄。然而。李虎是汉虏。童贯这么做。无异与虎谋皮。非常危险。事实证明。他做了一件错误地事。

  “你为什么会信任李虎?”童师闵看到童贯平静地坐在案几后面。悠闲地摆弄着棋子研究残局。好象没事人一样。实在忍受不了

  口问了一句。等一下李虎很可能就要把他们拉出去闵不得挣扎。想知道老爹还有没有挽救地办法。

  童贯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如果你现在在汴京。你地处境会比现在更好吗?”

  童师闵苦笑。低头轻叹。童贯看他一脸绝望。笑意更浓。“来。到这里来。”童贯指指案几对面地软垫。“时间再向前追溯二十年。你地父亲战死沙场后。你母亲随之病故。你成了一个小乞丐。你能活到现在吗?或者勉强活下来了。你地处境会比现在更好吗?”

  童师闵坐到童贯地对面。想了很久。脸上地表情渐渐平静。眼神也渐渐淡然。

  “当年,我去拜祭阵亡将士,站在你父亲地坟前,听说你孤身一人在老家行乞,我的心很痛,我不知道能为你父亲做什么,我下意识地告诉他们,我要找到你,把你养大。”童贯捻动着手上地棋子,思绪沉浸在往昔的记忆里,语调苍凉而苦涩,“或许你爹娘的在天之灵保佑你,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你,当我看到你的一霎那,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