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计策,夏军一分为三,一部分在贺兰山北部抵御

  ,一部分在灵、夏两地阻击宋军,主力则集中于兴庆京师。

  汉蕃大臣们据理力争,各不相让。

  如果按照李察哥的计策,那么夏军主力将南下攻击,夏军被李察哥牢牢控制。反之,如果按照梁乞申的计策,夏军一分为三,其主力集结于兴庆府,皇帝李乾顺则能趁机控制部分军权,这对削弱和遏制李察哥非常有利。

  李乾顺理所当然地采纳了梁乞申地计策。

  宗室王李安惠出任北路统帅。宗室王李仁忠镇戍京师。晋王李察哥则出任南路统帅,负责攻击大宋。

  大敌当前,内讧只会导致国祚败亡,李察哥从大局考虑,不得不接受了皇帝的安排。他要求到贺兰山阻击虎烈军,但皇帝和梁乞申认为大宋的主攻方向在横山、天都山一线,南路战场更重要,拒绝了他的要求。

  =

  六月下,太原。

  童贯、王安中和折彦直听说虎烈军已于本月十五发动了对夏攻击,知道劝阻无效,随即匆匆返回太原商议对策。

  虎烈军孤军深入,西北军要不要予以策应?

  王对李虎一意孤行的做法非常愤怒。汴京要杀李虎,打算和金人联手攻击,而李虎此刻把主力调去打西夏,正好给了金军机会,也给了汴京调集西北军北上占据云中路地机会。

  “汴京如果知道这个消息,会不会下旨叫我们攻击大同?”这是王最担心的问题。

  “官家当然会下旨。”童贯说道,“白时中、张邦昌、李邦彦这些人之所以极力主张消灭李虎,并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外患,也是为了消除内忧啊。”

  童贯这话说得很含蓄,但郓王、折彦直等人一听就明白了。现在汴京地皇统之争对郓王明显不利,汴京的文官们为了打击和遏制武将,首要之务就是削弱西北人地实力,而把李虎赶尽杀绝,或者利用这个机会离间李虎和西北人的关系,正是打击武将地最好办法。

  “官家曾打算调遣西北军到河北山东平叛,但因为虎烈府和大宋的关系越来越恶化,西北军戍边之责非常重,此议随即作罢,而这直接导致河北山东的叛乱至今未能平定。”童贯继续说道,“此刻如果汴京下旨,叫西北军北上攻击大同,而你们延误不前,其后果可想而知。”童贯盯着郓王那张因为愤怒和恐惧而变得非常苍白的面孔,加重了语气,“尤其对殿下来说,更为不利。”

  王脸颊的肉轻轻抖了几下,然后咬牙说道:“李虎是个疯子,他到底想干什么?他难道不知道攻打西夏是自陷绝境?”

  “李虎正是要自陷绝境。”童贯微微笑道,“置之死地而后生,李虎被团团包围,不得不左冲右突杀出一条血路。”

  “难道非要打西夏?”

  “难道殿下希望他攻击河北?”

  王面色一僵,无奈摇头,“那么,他如何求得生路?”

  “现在的问题是,金军会不会攻打大同?何时攻打大同?”童贯的目光转向折彦直,“金军的动向和我们接下来要采取的对策紧密相关。”

  折彦直自然知道童贯的意思,但他不相信童贯,他也不敢暴露西北人的想法,所以他保持沉默。

  “李虎一动,则代北形势大变,代北形势一变,则天下大变。”童贯说道,“目前形势下,金军南下攻击幽燕的可能最大,如果金军攻占了幽燕,则必下河北。现在河北的军队和叛军正在交战,一片混乱,根本无力抵御金军,所以我们希望李虎不要动,在代北牢牢牵制金军,可惜汴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拿出了一个错误的策略,逼得李虎不得不绝地反击。”童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句实话,李虎没有背叛大宋,没有南下攻击河北,已经是大宋的运气了。”

  “父皇信任你,你可以向父皇进言……”

  “我现在一句话都不能说。”童贯苦笑道,“殿下现在主掌西北军事,得到了西北将门和虎烈府的拥戴,如果此刻我劝谏官家不要诛杀李虎,意味着什么?我在主掌西北军事二十年,西北军很多将领都是我一手提拔的,我在西北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这件事上我必须保持沉默。”

  王和折彦直、张孝纯等人互相看看,都没有说话。这算是童贯的一个表态,一个忠诚于郓王的表态。

  =

  第九十三章 阉帅之计

  我们的对策要以假设金军南下寇掠为前提来制定。把话题转移了,继续讨论最急迫的事,“如果金军南下,西北军要急赴京畿,虎烈军则要速返大同,但虎烈军会急返大同吗?”

  “虎烈军主力如果不回来,继续在贺兰山作战……”童贯停了一下,目光从众人的脸上缓缓扫过,“只要李虎攻克了克夷门,杀进贺兰山腹地,李虎就能大肆掳掠,他就可以在贺兰山继续作战,这时候,大同怎么办?”

  “金军为了确保南下掳掠顺利,肯定要以重兵攻击大同。大同若失,河东则危,如果河东丢失,金军东西两路同时南下,则京畿必定不保,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确保大同的安危。”

  王频频点头,似懂非懂。折彦直和张孝纯则听出了童贯的话外之意。

  这个阉帅不愧在西北打了二十年的仗,不但远见卓识,而且对形势的判断和预测非常准确。他到太原来,正是为了挽救危局,当然,也是为了挽救他自己。童贯现在主持河北平叛,镇戍北疆,如果金人南下,他的罪责太大了,一个脑袋根本不够砍。

  “我们只要守住了大同,就能守住京畿。”童贯把案几上的地图拖到王面前,手指地图上的居庸关、紫金关、倒马关,然后沿着太行山一直划到了黄河岸边,“虎烈军、西北军可以越过太行山,直杀河北,金军必败,如此京畿固若金汤。”

  王这时想通了,“我们要北上大同,帮助李虎守住大同,是吗?”

  童贯微笑点头,“汴京下旨,请殿下率军北上攻杀,殿下何必拒绝?又何必阳奉阴违?相反,殿下应该尽快奏请汴京,恳请官家下旨,允许西北军抢在金军前面进入大同。”

  王迟疑不语,转头望向折彦直。虎烈府和汴京的关系几乎处于破裂状态,李虎和太原虽然保持默契,但从李虎执意攻打西夏来看,李虎对太原并不信任,对西北军应该非常戒备,他会允许西北军进入大同?

  折彦直皱眉沉思。他的目标不是大同,而是汴京,西北军必须在最合适的时候保护郓王南下汴京,如果西北军一部被拖在大同,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赶赴京师。

  “汴京地计策是以李虎固守大同。和金军打得两败俱伤为前提。但现在这个前提不存在了。李虎带虎烈军主力打西夏了。大同地防守兵力严重不足。所以李虎此刻绝不会和汴京闹翻。而我们也更不会和李虎闹翻。我们都需要守住大同。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和虎烈府完全可以合作。”童贯地语气非常肯定。“等到汴京下旨了。王可以急告李虎。征询他地意见。相信李虎不会拒绝。他知道太原地目标是什么?”

  童贯这最后一句话让郓王和折彦直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很明显。童贯估猜到太原地目标是汴京。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太原必须确保大同地安全。李虎地确不会拒绝太原地建议。

  =

  “大同有了足够地防守兵力。李虎就会继续在贺兰山作战。”童贯指指地图上地贺兰山。神色渐渐凝重。

  贺兰山是他地一个心病。一个未了地心愿。他在西北打了二十年地仗。最大地梦想就是收复贺兰山。但北伐成功了。西征却屡屡无功而返。这让他非常遗憾。如果临死之前。能看到宋军收复贺兰山。那自己这一生就非常圆满。再无遗憾了。

  “以李虎一个人地力量。肯定无法占据贺兰山。我们必须在南线予以配合。”

  “这不可能。”王摇头说道,“汴京不会同意,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

  “如果西夏人攻击我们呢?”童贯问道,“难道你要放弃横山、天都山防线,把这些地方统统还给西夏人?”

  “我们可以守住。”

  “如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童贯手指地图,俯身说道,“李虎杀到贺兰山,将把贺兰山和兴庆府一线的夏军牢牢牵制住,这样西夏人在南线的兵力就没有优势。我们可以把主力集结到泾原路,直杀灵州,以最快的速度逼近兴庆府……”

  “不,不……”郓王急忙摇手,“汴京不会同意,再说,如果金军南下入侵,或者河北山东的叛军逼近京畿,我们拿什么去勤王?”

  童贯停了下来,站直身躯,两眼盯着郓王,目光异常凌厉。

  “殿下,如果西北军主力东进勤王,西北安全怎么办?你还有多少军队可以用来戍守边境?”

  这句话击中了郓王的要害,他之所以对李虎愤怒不已,原因正在如此。如果李虎固守大同,他根本不需要考虑边境的安全问题,因为李虎地存在可以威胁西夏人和女真人,西北边疆固若金

  李虎攻击西夏,破坏了太原的策略,还迫使太原集兵力支援大同,整个战局的主动权完全颠倒了。

  =

  “殿下,你凭什么认定西北军一定会东进勤王?”童贯再度逼问。

  王面红耳赤,心慌意乱。他情急之下说漏了嘴,又给童贯连续逼问,当即慌了手脚。

  “殿下只是担心官家和汴京的安危。”折彦直急忙解围。

  “京畿屯有重兵,周边还有西京、南京以及江淮、荆襄各地的禁军,汴京根本没有必要千里迢迢从西北调兵。”童贯笑笑,凌厉的眼神渐渐散去,“这句话,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说,尤其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大宋除了叛贼,还有其它敌人吗?汴京有危险吗?没有,所以现在说勤王,事实上就是造反。”

  王骇然心惊,低头不语。折彦直也是心虚,不敢和童贯对视。

  “殿下,这是一次机会,最好的机会。”童贯放缓了语气,“如果你攻克了兴庆府,收复了贺兰山,建下盖世功勋,这天下就是你的了,你知道吗?你可以堂堂正正地回到汴京,名正言顺地入主东宫,你就是大宋未来的皇帝,你知道吗?”

  屋内寂静无声。

  “但是……但是汴京已经和金人约定,要攻击大同,如果金人乘势南下……”郓王鼓足勇气,抬头望着童贯问道。

  “我已经告诉殿下了,请你让河东军先行北上,确保大同的安全。

  ”童贯笑道,“大同安全了,金军还敢南下吗?即使他们攻占了幽燕,南下河北,他们也敢深入,最多掳掠一番匆忙撤走,根本威胁不到汴京。也就是说,汴京不会有危险,京畿不会告急,西北军没有机会东进勤王。”

  王至此总算听懂了,而折彦直和张孝纯则暗自心惊,不得不佩服童贯,这个阉人地确太厉害了。

  “汴京会同意我攻打西夏?”

  “殿下,汴京为什么不同意?”童贯知道自己说服了郓王和折彦直等人,心情很好,说话的语气也轻松了,“李虎主动打西夏,自陷绝境,汴京正在鼓掌欢庆。此刻你要求派兵北上大同,汴京肯定会答应。他们不知道你地真正目的,以为大同到手了,接下来自然要求你诛杀李虎。”

  “殿下趁机献计,要求十月攻击西夏。十月的时候,李虎在西夏已经打了四个月,疲惫不堪,我们把他拖住,继续打,等到攻克了贺兰山,李虎还有多少实力?你这番话汴京必然深信不疑,而且白时中、张邦昌等人正愁找不到机会重创西北军,你突然给他们这样一个好机会,他们岂肯错过?”

  “这一仗打赢了,天下就是殿下的了。”童贯笑道,“李虎虽然保住了大同,但实力大损,短期内无法威胁到我们,不得不倚仗殿下的庇护,而西北军将士建下盖世功业,对殿下更是忠心耿耿。殿下有西北军和虎烈军做后盾,还怕不能主宰天下?”

  王怦然心动,“如果打败了呢?”

  “此战必胜。”童贯非常自信,“我留在太原,为殿下出谋画策。”

  =

  王接受了童贯地建议,并即刻拟定了具体计策。

  王奏报汴京,要求派遣河东军进驻大同,同时提议配合李虎,于十月前后攻击西夏。

  王书告李虎和大同虎烈府,把西北战局构想详细告之,恳请李虎和虎烈府尽快予以答复。

  =

  大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七月。

  =

  七月初一,西夏,白马强镇军司。

  白马强镇军司位于温池附近。温池是西北戈璧滩上一个巨大的盐池,方圆两百余里,浩瀚无边。军司治所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