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哥闭上眼睛。心痛如绞。“当年我们汉人造反。靠地是什么?靠地是一往无前地勇气。靠地是这颗不死地心。”李虎用力拍着胸脯。激动地说道。“我们要杀虏复汉。我们要为汉人而战。我们要为汉人地尊严和荣耀而战。结果我们成功了。”李虎一把拽住马哥地手臂。冲着他大声叫道。“我们都能成功。你们契丹人为什么不能成功?我给你军队。给你钱粮。给你铠甲和战马。你去战斗。带着契丹人勇敢地战斗。”

  马哥冷却地血在李虎地吼声里慢慢沸腾。他猛地睁开眼睛。急促地喘息着。颤抖着声音问道:“你要给我军队?”

  “我给你军队。”李虎郑重说道。“你知道这些年你为什么屡战屡败吗?因为你失去了勇气。失去了自信。如果你不能重铸勇气。不能找回自信。你还是要失败。我即使给你十万大军。你也无法击败女真人。你知道不知道?”

  马哥那颗死去地心突然活了。他猛地站了起来。冲着李虎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谢谢虎王。我懂了。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屡战屡败了。从此以后。我不为皇帝而战。也不为大辽而战。我是为契丹人而战。我不会再打败仗了。绝不会。”

  “你记住。没有契丹人。就没有大辽。”李虎坦然受了一礼。然后大声说道。“大辽倒了没关系。只要契丹人还在。那就有希望。只要契丹人活着。契丹人总有一天可以重建自己地王国。”

  当天晚上,李虎把董小丑、罗青汉、毛军、高宝龙、李纲、原野等人召集到一起,和耶律马哥共同商议对策。

  毛军、高宝龙过去都是耶律马哥的部下,原野在龙化的时候,也曾见过耶律马哥,几年后大家再次见面,感触颇多,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

  “我要感谢你。”李虎对耶律马哥说道,“野牛原一战,你的部下都成了我的部下,除了毛帅、宝帅外,胡涂现在是虎烈府的支使,高缘、楚逍遥、阿巴顿、海拉苏、李猛……”李虎说了一大堆军帅、正将的名字,“现在他们都是我虎烈军的鼎柱。如果没有野牛原一战的胜利,也就没有我李虎的今天。

  ”

  耶律马哥有些尴尬,心里有些难过。这是多少年前的

  当时谁又能想到李虎能有今天的强悍实力?

  李虎话锋一转,马上说到了当前的天下大势。

  大宋的河北、山东爆发了饥民叛乱,其国策将由外转内,未来一段时间必定是外结北方强蕃,内平国内叛乱,以集中力量稳定局势。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死了,吴乞买继承大统,黄龙府的权力要重新分配,女真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会愈发激烈,金国的国策也将由外转内,但考虑到目前金国在北方的有利优势,这段调整期应该很短,接着女真人就要继续征战,以便尽快统一北方。

  西夏人自李乾顺主政后,屡遭重创,先是国内矛盾引发宋夏战争,然后大宋人频繁西征,接着大辽突然败亡导致联辽抗宋的基本国策失去基础,这次又遭虎烈军和西北军的两路夹击,国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出意外的话,西夏的国策也是由外转内,对外结盟议和,对内励精图治,以图尽快恢复国力。

  大辽重建的希望基本上丧失,耶律延禧即使到了大漠也会成为大漠诸蕃争相诛杀的对象,他已经完了。大漠诸蕃中,阻卜人实力最强,占据的地盘最大,乌古敌烈人其次,黑车子室韦等蕃族的实力相对较弱,大漠已经陷入争霸大战,此刻,任何外力进入大漠,都会对大漠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从目前整个天下大势来看,虎烈府的生存暂时没有危机,但再往后一看,危机四伏,必须预作准备。

  马上就会影响天下大势发展的是金国。

  金国的西北方向是大漠。当年契丹人征服东北,就是从大漠东进的,也就是说,如果让大漠出现了雄主,那么大漠军队为了扩展必定进攻东北,所以女真人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还是为了中外一统之大业,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大漠。

  能否征服大漠,直接关系到金国的兴衰。如果金国征服了大漠,它就可以统一北方,否则,它就只能偏安于东北一隅,这样它的发展就很困难。它若北上,会受到大宋人的牵制,南下则会受到大漠人的挚肘,所以从整个北方局势来看,或者从历史来看,金国的首选就是北上征服大漠,先统一北方和中国形成南北对峙,这是北方一代代雄主必定要走的路,是成功经验。

  金国这个策略如果要实施,首先它要结盟大宋,确保东南边境的安全,这也是金国一定要夺取平州路的目的。其次,金国要破坏宋夏盟约,以西夏人来牵制大宋,但这个盟约目前看来破坏的难度很大,因为西夏人给打惨了,打不动了,而西夏人为了确保宋夏盟约,肯定要建立牢固的汉夏盟约,以虎烈府的实力来钳制大宋,迫使大宋不敢再用兵西北。

  西夏和虎烈府的盟约一旦牢固,大宋和虎烈府之间就会保持某种默契,双方谁也不招惹谁,这样一来,虎烈府的胆子就大了,虎烈府为了生存。势必要破坏金国征服大漠的计策,如果金国征服了大漠,虎烈府和西夏的日子就难过了,败亡的日子指日可待,所以虎烈府曾想帮助契丹人重建大辽以阻止金国征服大漠,但目前看来这个计策不行了。

  “我的想法是,让耶律马哥建立一支高举抗金复国大旗的契丹军,在金山(今大兴安岭)和大盐一带活动。”李虎站在地图前,给众人解说自己的构想。

  “金山和大盐的东南部就是上京首府临潢,而上京一带的契丹人非常多,有利于马哥迅速扩大军队。”

  “另外,这里距离长春也非常近,可以直接威胁黄龙府。女真人在北征之前必须消灭契丹军,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延缓女真人北征的时间。”

  “契丹军的目的是抗金复国,而不是在大漠重建大辽,这可以有效缓解契丹人和大漠诸蕃的矛盾,甚至可以得到大漠诸蕃的帮助,因为大漠诸蕃也担心女真人杀进来,如果有这样一支契丹军替他们阻击金军,他们当然会帮一把。”

  “契丹军一旦打出抗金复国的旗号,并在金山和大盐一带取得战果,必定会吸引大漠、上京和中京一带的契丹人、奚人,甚至其它蕃族,他们会纷纷投奔契丹军。”李虎说到这里,望着耶律马哥笑道,“只要契丹人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勇气,那么契丹人就有希望,重建大辽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失败了呢?”高宝龙毫不客气地问道。

  “那就撤回来,撤到代北,我们联手抗金。”李虎毫不犹豫地说道,“只要契丹人还在战斗,只要契丹人的大旗没有倒,只要契丹人没有放弃,我们就有机会击败女真人,夺回我们的家园。”

  注释:

  金山:今大兴安岭。

  大盐: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额吉纳尔苏木附近。

  第六十三章 威胁

  可求到了,他向李虎详细讲述了郓王、西北军和虎烈)'的利益关系,此刻,一是要留下郓王,二是要威胁汴京,迫使汴京不敢从西北调兵。

  李虎把谭稹的信拿了出来,“河北、山东的暴乱越来越大,而暴乱越大,持续的时间越久,后果越是严重。”李虎叹了口气,想到老爹故事里的靖康之难,心头一阵颤栗,“如果金军南下,河北、山东无力抵御,女真人饮马黄河,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将死于战乱,我们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折可求惊讶地望着李虎,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真心话还是别有所图?

  “使相,百姓是无辜的。”折可求苦笑道,“江南平叛,百万百姓抛石荒野,他们有什么罪?平叛其实就是屠杀,而屠杀的对象就是百姓,屠杀百姓难道就不是千古罪人?使相,你必须清楚一件事,百姓为什么造反?你也是造反起家的,你也知道百姓造反的原因,所以平叛解决不了问题,你杀了这一股,马上又会冒出另一股,杀不胜杀。老百姓需要什么?不过是一口饭吃,一件衣服而已,但现在朝廷逼得百姓没活路了,造反了,屠杀能解决什么问题?”

  李虎望着折可求,不说话。

  “平叛的唯一办法不是屠杀,而是修改国策,让百姓能够活下去。”折可求有些激动了,“但现在朝政把持在哪些人手里?内侍、贪官,把持在这些奸佞手里,大宋根本没有希望。我们只有把这些人赶出朝堂,国策才有可能修改,国策修改了,与民生息,百姓才有活下去的希望,百姓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们还造什么反?”

  李虎犹豫良久,问道:“时间来得及吗?叛乱的规模如果越来越大,后果不堪设想。”

  “使相知道汴京为什么招抚宋江,而斩杀方腊吗?”折可求问道。

  这件事李虎还真的不清楚。按道理汴京可以原谅宋江,为什么不能招抚方腊?

  “方腊称王称帝,他的目的是要推翻大宋,取而代之,而宋江不过是替天行道,不过是铲除奸佞,要求均贫富而已,这两者造反有本质性区别。”折可求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听说河北、山东的造反者有称王称帝的,所以朝廷的平叛还是以招抚为主,给官做,给饭吃。相信要不了多久,叛乱就会渐渐平息。”

  折可求很自信,但李虎和他的看法却截然相反。宇文虚中在书信中也一再提醒李虎,此次叛乱,极有可能演变为王朝更替。现在的大宋,和历史上每个王朝的败亡非常相似,内忧外患一起爆发,大宋若想力挽狂澜,首先就要从根子上进行改革,但当今的皇帝和他所信任的大臣不可能损失自己的利益来拯救国祚,所以必须做好王朝更替的准备,必须把郓王留在西北,必须确保西北的稳定,否则将来必定束手无策,兵败如山倒。

  李虎地心里有个悲惨地故事。眼前地时局又危机重重。而李纲、宇文虚中、折彦直这些人高瞻远瞩。对未来局势地推演正好和他心里地故事不谋而合。这让李虎胆怯。恐惧。不得不想方设法来解决危机。以阻止那个可怕地故事变成现实。

  他非常想派兵南下平叛。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折彦直和折可求不同意。宇文虚中和李纲也不同意。他们不但想利用这个危机来攫取权柄。甚至想利用郓王来夺取皇统。这太可怕了。如果说汴京地皇帝和蔡京、童贯等近侍大臣一手把大宋推到了深渊地边缘。那么郓王和折彦直、宇文虚中等人却正在把大宋推进深渊。名义上是国策之争。其实就是权柄之争。而权柄之争地华丽外衣就是皇统之争。皇统决定了。权柄也就拿到手了。其后国策也就可以改变了。但问题是。汴京会束手就缚?将来郓王登基了。国策又怎么改?是有利于官僚还是有利于百姓?

  在这场斗争中。李虎这个藩镇。这个带着辽东汉人回归大宋地汉王。突然间被汴京和西北这两股势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未来一段时间虎烈府地决策将直接影响大宋形势地发展。李虎要么成为千古罪人。要么留芳千古。他必须做出选择。但现在他有选择权吗?

  李虎没有选择。他只能接受折彦直和宇文虚中地建议。留下郓王。威胁汴京。

  李纲亲自起早书信。这封信很长。从过去到将来。每一步每一种可能都写了出来。经过分析和判断。最后总结为一句话。在叛乱没有平定之前。汴京不可能更改皇统。郓王如若回京。必有性命之忧。

  此次西征。郓王和西北将门、虎烈府地两股武力结合到一起。严重威胁到汴京文官利益。所以皇帝更改皇统地阻力无限增大。皇统更改地

  大,文官和武将的利益冲突越大,文官们为此肯定要TT势力,而暗杀郓王显然是最致命的一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牺牲一个宗室王的性命算什么?再说这种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司空见惯。郓王只要踏足汴京,必死无疑。

  为了确保郓王留下,李纲在书信中也做出了威胁。如果郓王一定要回京,虎烈府和西北将门将在边疆遥相呼应,虽然西北将门可能迫于汴京的镇制不敢公开威胁汴京,但虎烈府可以,李虎可以公开威胁汴京废黜太子,甚至以武力威胁汴京马上更改皇统,如此一来,郓王想不死都难。

  折可求带着这份书信急赴大同,他将会合黄涉,一起南下说服郓王留在西北。

  折可求刚刚离开,马扩从燕京十万火急送来消息,汴京下旨,命令谭、王安中砍了张觉的脑袋,以平息金人的愤怒。另外,他从郭药师那里听到传闻,宗望蓄意离间虎烈府和汴京,金人有可能图谋燕云,南下寇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