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之王。

  岳飞眼前豁然开朗,他顿悟了,他辛辛苦苦练了十几年的枪,这一刻顿悟了,终于窥探到了长枪的真谛。^^^^人枪若想合一,必须用鲜血来融铸。

  “杀……”岳飞吼声如雷,长枪幻做了万千波澜,如同惊天潮水一般,以摧枯拉朽之势直冲敌阵。

  没有对手,没有一合之将,金兵就象秋天里的落叶,在狂飙中无助地飞舞,在狂飙中化作黑夜里的幽魂。

  岳飞疯狂了,他声嘶力竭地叫着吼着,他拼命地催动着战马,长枪在厉啸中肆意吞噬着生命。

  高宝龙瞪大双眼望着岳飞,他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新兵,而且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地新兵,如果他真的是第一次上战场,那他和李虎一样,都是神人。

  王大忠和谢一刀也是暗自惊骇。他们从岳飞身上看到了一股气势,一股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一股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虎王的兄弟就是与众不同,这才是真正的神人,要不了多久,这个人必将成为义军最强悍的战将。

  岳飞一枪挑飞了眼前的敌人,再一看,眼前没人了,要回头杀了,就在他紧勒战马准备掉头的时候,前方号角冲天而起,又有一队马军杀了过来。****金军一拨一拨地攻击,绝不给你休息的时间,直到把你打累打倒打死为止。

  “重整队列,重整队列……”高宝龙纵声狂呼,“再战,再战……”

  号角吹响,铁卫和渤海人以最快的速度重整队列。在他们的后方,刚刚冲过去的金军马军也在重整队列,一队渤海马军正迎头杀来。此刻战场已经被金军所控制,在女真人潮水般地攻击下,汉军也不得不随着金军地攻击节奏而调整部署,否则侧翼就会被金军攻破。这是一场消耗战,汉军眼睁睁地掉进了女真人的陷阱而毫无办法。岳飞在剧烈地喘气,刚才太紧张了,全身力气都用上了,他有些脱力的感觉。

  “你杀了十四个人,你地体力消耗太大了。”王大忠靠近岳飞,冲着他大声叫道,“你要保存体力,尤其你的战马,它需要体力才能坚持下去,才能有爆发力。上了战场我们短时间内下不去,很长时间才能换一次马,所以你要控制战马的速度,要保持它的体力,知道吗?”

  岳飞知道,刘训练他们的时候就常常换马连续作战,但他上了战场就把这事给忘了,他紧张得除了杀人什么都不知道了。===

  “注意战阵配合。”谢一刀也策马上前和他并辔而立,“作战的时候若想保持体力就要充分发挥战阵的威力,兄弟们要互相保护互相支援,这样才能节省体力,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生命。”

  岳飞连连点头,一边拼命地喘气,一边想挤出一丝笑容,但现在他连笑的力气都没了。他很感激,他忽然发现这些蕃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他们勇敢,他们无畏无惧,他们是生死兄弟。战场之所以锤炼人,之所以能把仇人变成兄弟,就是因为这份生死相依的感情,岳飞在这一刻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感情,非常珍贵的感情。在他们的身边响了起来,“杀上去……”

  岳飞一拳砸到马颈上,战马腾空飞了出去。

  高宝龙率先起动,看到岳飞从后面追了上来,长枪横摆,把他拦住了,“保持队列……”高宝龙厉声叫道,“保持速度。”

  岳飞急忙减速。他这样不顾一切地跑下去,战马很快就会累趴下,战马不行了,无论你多么厉害,也无法挡住千军万马的冲击。

  “跟在我后面。”高宝龙冲着他做了个手势,示意岳飞在自己的侧翼跟进。岳飞第一阵杀得太猛,英俊的面孔都变成了紫褐色,显然是体力不支。高宝龙担心出事,高举左手又做了个几个手势。他的一帮扈从们突然加速,把岳飞裹在了中间。岳飞知道高宝龙的用意,对他非常感激。战场上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一阵他只能藏在战阵中间避免剧烈的厮杀,以尽快恢复体力。

  两军再遇,激烈的厮杀再度展开。阵中士卒举起弓弩,肆意射杀。岳飞持弓在手,箭无虚发。弓弦持续发射,弹性大减,尤其力大者,极易把弓弦拉断。岳飞还是太紧张了,用力过度,刚刚射出十几支箭,“嘎崩”一下把弓弦拉断了。他带着备用弓,抽出来再射,但仅仅射了七支箭,他又把弓弦拉断了。急切间岳飞四处张望,想向周围的士卒借一把弓。在这四顾之际,他忽然发现阵中的弓弩手大都血迹斑斑,显然是在前一阵厮杀过后,体力透支,趁着重整队列的机会,集中到阵中恢复体力,一下阵再杀。这个小小的发现让岳飞意识到,打仗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它很复杂,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李虎不过给了自己一个机会,若想有所成就,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高宝龙带着这支队伍连杀五阵,随后在援兵的掩护下,撤出了战场。

  岳飞浑身浴血,多处受创,战袍已经湿透,人几乎脱力了,手上的长枪都举不起来,坐下的战马也是摇摇晃晃,好象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身体上的痛苦其实不算什么,最让岳飞痛苦的是那些死去的袍泽,前一刻他们还在和自己并肩作战,但这一刻,他们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们的尸体就那样躺在战场上,任由铁蹄践踏。

  这一仗让岳飞刻骨铭心,他走进了战场,他杀死了敌人,他的袍泽也被敌人所杀,这就是战场,血腥而令人痛苦的战场,但这距离他读懂战场还有十万八千里。

  岳飞告别了高宝龙,随着铁卫回到了李虎的身边。

  离开李虎杀进战场的时候,岳飞意气风发,杀气盎然,等他活着回来再见到李虎的时候,他有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心痛,痛得他想远离战场,远离战争。

  第四十六章 飞扬跋扈的老大们

  李虎什么话也没说,带着铁卫们回到了镇川堡。岳飞这种人就是为打仗而生的,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光芒四射。李虎相信岳飞经过大同会战后,很快就能成为一员悍将,假以时日,他必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希望大家还是兄弟,而不是对手。

  此时已经是十七日凌晨丑时初了,张关羽、董仲孙、赢秦、独孤风、李锦、高宝龙、高缘等各军主帅陆续赶到堡内拜见李虎。

  李虎向他们说了两件事,一是辽夏联军已经赶到杀虎口,并埋伏于关口的塘子山和大堡山,另外就是童贯已经下令,命令河东军即刻赶赴大同。

  这两个消息让将帅们非常高兴,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不愿意投奔大宋,但到了这个危急关头,也只有投奔大宋才能找到活路,即使不愿意也没办法。

  董仲孙看到李虎的脸色很差,人也没什么精神,估计是疲劳过度,“总帅,你在镇川堡好好睡几天,我们几个保证把金军挡在镇川堡外面,让你美美睡一觉。”

  “谢谢你的好意,我也想好好睡一觉,但我没那个命啦。”李虎笑道,“我要去杀虎口,这里由董帅指挥。董帅没到之前,你们听毛帅指挥。我告诉你们啊,毛帅叫你们怎么打你们就怎么打,不要自作主张。如果镇川堡丢了,金军直杀大同城下,那我们就无法扭转战局了。”

  张关羽、董仲孙、李锦等人满口答应。不过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毛军根本就是不屑一顾。毛军是镇川堡战场地临时统帅,不打仗的时候大家你好我好,一旦打起仗来,那就翻脸不认人了。今天这一仗其实已经出问题了。独孤风和李锦在毛军的命令还没有下达之前,就已经冲到镇川口了。还有张关羽和董仲孙,毛军叫他们把没有遭到金军攻击的三座堡寨里的守军撤到镇川堡,但这两位理都不理,认为毛军胡扯淡,如果明天金军开始攻击那三座堡寨怎么办?

  “你去杀虎口?”张关羽问道。“那里不是董帅指挥吗?”

  “我要把宋军放到杀虎口战场。”李虎解释了一下,考虑到杀虎口战场由辽军、夏军、宋军和汉军联合作战,所以还是自己亲自去指挥比较妥当。

  接着他再次说到了此次会战的的目标。“此仗能否打赢,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杀虎口重创金军。而杀虎口一战的胜利,必须靠你们在镇川堡战场牢牢牵制住金军主力,迟滞他们支援杀虎口,所以你们不要顾惜伤亡,竭尽全力给我打。白登山大营里有五六万新兵,你们即使把人打完了,我也能迅速重建军队。”

  这句话李虎不知说多少遍了,今天这一仗各军主帅也的确玩命了,虎烈第三军打掉了一半。而上半夜的激战中,神龙军和雷霆军地损失也非常大,但独孤风和李锦硬是顶住了金军的疯狂攻击,没有让女真人前进一步。

  “毛帅。接下来怎么打?”李虎问道。金军距离镇川堡越近。这帮人地火气就越大。不听指挥地事肯定会出现。所以李虎打算在离开之前。先把这几个时辰内地攻守之策大概拟定一下。免得毛军指挥不动。

  “马上从第二道防线撤到第三道防线。”毛军明白李虎地意思。不假思索地说道。“明天早上。撤离第三道防线。我们把军队集结于镇川堡。利用镇川堡地防御阵形和堡内地防守器械。和金军持续厮杀。”

  “老子从白天打到晚上。死了好几千人。好不容易把第二道防线守住。你现在竟然说要撤退。既然要撤退。你为什么不早说?你成心坑老子啊?告诉你。老子不撤。”独孤风当即跳了起来。指着毛军地鼻子怒声咆哮。

  张关羽冷笑。斜眼瞥着毛军。冷森森地说道:“毛帅这是什么意思?总帅刚才还在说。要我们在镇川堡一线牢牢牵制住金军主力。你现在一撤就是五里。直接把镇川堡前沿防御全部丢弃。理由是什么?”

  “打。是因为金军攻得太猛。我们依靠防御阵势。可以大量消耗金军。打击他们地士气。只是长时间打下去。我们损失太大。承担不起这个损失。但金军承受得起。所以我们打一段时间后就要撤。”毛军也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慢条斯理地解释道。“这段时间。我们在镇川堡花了不少力气。挖宽了护城河。加固加高了城墙。修建了箭楼和其它一些防御设施。在堡内我们还部署了八十台抛石车。一百五十台弩炮。还有其它一些守城器械。就凭这些东西。再加上十几万军队。我们完全可以把金军挡在镇川堡。”

  毛军说得有道理。今天这一仗金军越打越猛。到了晚上竟然连夜进攻。不眠不休。女真人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他们地伤亡非常大。大概是义军地三倍以上。所以相对来说。义军还是赚了。和一个疯狗打架。当然要见好就收。免得被疯狗咬了一口。血本无归。

  张关羽和独孤风等人对毛军的解释很不满。这话说起来是很中听,但说白了就是怕死,就是想保存实力不敢打。

  高宝龙、高缘、吴雄等人都支持毛军地计策。张关羽这帮人嘴上说为了保住大同,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保住自己的财富,反正军队打完了总帅会给他们补充,那他们还怕什么?把人打完了不但没有罪责,还是功劳,那为什么不打?

  “毛帅是镇川堡战场的临时统帅,他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李虎说话了,无条件支持。其实他也认为毛军太谨慎了,义军完全有实力在金军逼近镇川堡之前,和他们拼消耗。义军死一万,金军死三万,这仗为什么不打?但这话不能说,如果李虎否定了毛军的计策,毛军更搞不定这帮飞扬跋扈地老大们了。

  十七日凌晨丑时正,李虎带着铁卫营离开了镇川堡,急驰杀虎口而去。

  毛军下令,撤离第二道防线,在第三道防线和金军再战。太原,他要求河东经略安抚使张孝纯亲自率军赶赴大同,但前提是,李虎必须接受他的条件,所以,他请张孝纯先期赶到宁武关等待刘的消息。

  李纲当时正准备返回大同了,听到这个好消息欣喜万分,马上随张孝纯同赴宁武关。

  这时汴京也来书信了。西府宰相郑居中书告张孝纯,此次北上大同,大宋和金国的盟约也就废止了,从长远来看,这对大宋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为了预防万一,皇帝和朝廷没有公开下旨,而是授予童贯调兵权,让童贯下令调军北上大同,如果出了事,责任由童贯来承担,当然,张孝纯也有连带责任。

  童贯北伐失败,他骑虎难下了,还要进攻,而皇帝和朝廷主战派大臣出于面子和利益考虑,也是坚持再次北伐,但此刻皇帝和主战派大臣们的信心给这一场败仗打没了,所以他们转而指望李虎,指望李虎在大同击败金军,然后实施两路夹击。

  这个后果很严重。假设李虎击败了金军,抢在宋军前面攻占了燕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