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中丑笑了笑说道:“起灵大哥,你们出来以后画了一幅平面图,描绘的是一个沉在湖下的寨子,距今可能有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了。
但后来却发现,湖底的寨子和一座现实存在的寨子,有着无数的高度相似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起灵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这里最奇怪的是道路的高度相似,村子一旦形成,特别是山里的村子,道路都是依山势而形成的,这是在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改变的东西,所以古人、才会有“古道西风”一说。
对于这样的山路,村民做的最多只能是返修,不可能把整条路都废掉,更不能像现在扒墙拆屋,穿山钻河,重新开一条。我们在很多山村里走的道路,大部分在两晋的时候就存在了,所以这才是最奇怪的地方。”
虎木寅伸手又给起灵递了一串烤肉,笑着问道:“在巴乃当地的传说中,这里的村子原来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羊角山的山里面。
说不定真像是传说说的,这湖水下面的寨子、就是巴乃的古寨,只不过村子不是被火烧的,而是被水淹了,然后逃出来的瑶民、就到外面相似的地方,再按照记忆中的样子修了一个村子,反正这里的山和外面的山都差不多啊!”
一个仍然穿着比基尼的姑娘,迅速的跑过来,头枕着起灵的另一条大腿,闭着眼睛嗲声嗲气的说道:“瓶瓶哥哥,嫣嫣也要吃“笨笨牌红烧肉”。”
古丽卓玛、直接把小脚伸到姑娘的鼻子上,笑着说道:“吃吧,这个味道更好。”
小姑娘隐隐的闻到一股酸味,一睁眼看见一只又白又嫩的小脚、在自己的鼻子上摇来晃去,爬起来在起灵的脸上、狠狠的亲了一口,瞪了一眼古丽卓玛,转脸就跑了。
古丽卓玛哼了一声,直接就用脚擦了擦起灵的黑中透红的脸,嘴里说道:“今天不许洗脸,我看谁还要亲,哼,再亲我再给你擦。”
在起灵的唯唯诺诺中,大家笑倒了一片。
舒子北笑着想了想说道:“那么,当地人应该就会知道,曾经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村子。
这种传说的核心就是为了隐瞒,也就是说,现在的村子是假的,是为了不让别人发现真实的村子已经消失,而特意建造的。
也就是说,在玉矿开采之前,这个湖是不存在的,即使已经荒废了,就算后来被湖水淹了,村子也还是在这里。
但是为什么这里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呢?又是谁想要隐瞒这件事情呢?”
苟戊戌心里想着“笨笨牌红烧肉”,笑着说道:“更有意思的是,这张图稍微一加工,整个村子的平面图,竟然是一只动物的样子,有眼睛和爪子,通过读者的仔细辨认,这个动物竟然真的像是一只麒麟。
我们现在可以在卫星地图上面,看到这只麒麟,而且这个麒麟的样子,和起灵大哥身上的很像,据说是依据地形而建,这个麒麟就是地图,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候西申想了想说道:“虽然有的人说,按照记忆中的村子建造新的村子,不可能建造的如此高度相像,但是有了起灵大哥身上的麒麟,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我想,起灵大哥身上的麒麟,应该既是地图又是设计图,这还真是有一点‘越狱’的味道了。哈哈,或许说这也是以前、进入张家古楼的通行证吧。”
原三生笑了笑,狡猾的说道:“你们说的和问的都有道理,吃饭吧,吃完饭咱们就去看看张家古楼,我要让你们看看,这里到底有多奇怪。”
第一百一十章 何妨携手同归去
更新时间2014…7…11 10:04:12 字数:3679
2013年9月15日13:30广西张家古楼
原三生看着肉足肉饱的队员,拍了拍手,笑着说道:“好了,大家把东西收拾收拾,我们准备出发,动作快一点,我们还有十个小时的时间,强巴断后。”
起灵替古丽穿上袜子,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莫名其妙的看着原三生,心里想:“这湖里这么多的水,这么下去还不是都死翘翘了?”
原三生没有理会这些诧异的人,转身向湖边走去,施施然的踏上湖面,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湖心,伸手就把蚩尤的令牌扔了出去,嘴里大声叫道:“麒麟何在,麒麟何在,麒麟听——令。”
湖水一阵翻腾,慢慢的从湖心分开一条道路,只见一只神气活现的巨兽,自水中摇头摆尾的走了出来。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麒麟集马头、狮眼、虎背、麝鹿身、龙鳞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嘴中吐火,声音如雷。
麒麟,中国传统祥兽,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神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宠,雄性称麒,雌性称麟。
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民间一般用麒麟主太平长寿,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了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于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麒麟是中国古人神化里的宠物,这种造型、是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宠上。
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原三生伸手把蚩尤的令牌收了回来,拿出旋龟的灵珠,扔在了湖里一处仍然冒着水的泉眼里,笑着说道:“麒麒啊,别来无恙啊,我下去有点小事,五个时辰以后回来,在这里给我们看好啊,等我回来再和你聊一聊。”
大家稀里哗啦的跑了过来,姑娘们嘻嘻哈哈的给麒麟拍照留念,为了能够真实的证明麒麟仍然活着,还有的姑娘使用了手机的拍摄功能。
原三生走得很快,前面是一间样式古老的木楼,垮塌在脚下的深沟里,只剩下了一个大概的架子,上面覆盖着棉絮一样的沉积物。踩在污泥里慢慢前行,看到这种木楼不止一间,前面还有交错的架子,甚至还有破败的瓦房。
顺着这深沟的坡度望下去,石阶,篱笆什么都有,所有的这些都静静地站在污泥中,摇摇欲坠,看起来就像是、一些城市正在改造的棚户区。
沟口一直到沟底的部分,这么一条斜坡,都是覆盖着沉积物的木楼,湖底竟然像是一个藏在水下的峡谷,寨子就依山而建在这个峡谷的南坡。
起灵抓住古丽的手,紧紧地跟在原三生的身后,大声问道:“原哥,麒麟能坚持五个时辰吗?它怎么还能分开这里的湖水呢?”
原三生没有回答,身后的舒子北笑着说道:“传说牛魔王的“避水金睛兽,驭之可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达也”,比较忠实于主人,但似乎只能辨识容貌,不识气味。
避水金睛兽,貌似麒麟,龙口、狮头、鱼鳞、牛尾、虎爪、鹿角,全身赤红,能腾云驾雾,会浮水,性情通灵,疑似龙族,因龙生九子各不像龙,而又一定程度上具有龙的样貌与法力,故推断麒麟应当为龙族分支。
如果真的是龙族的话,那么麒麟分开这里的湖水,那就是小菜一碟了。”
更多的木楼出现在大家眼前,幽冥一般的水下古寨,规模应该和来时的巴乃一样,只有五十六户人家,大部分都是当地典型的高脚楼。
但是大家能够从细节上看出来,没有后来的违章建筑,这些高脚楼显得非常的古朴,瑶族的特征也更加明显。
四周都是干净的石滩,唯一有变化的地方是在石滩下方,靠近寨子边缘的地方,那里有好几根沉底的巨大朽木。
这几根朽木,应该是当年生长在村外的大树,位置就在原来起灵高脚楼的边上。
现在所有的树枝和叶子全部都腐烂成泥,只剩下粗大的树干还没有完全腐烂,无数从它身上掉落的枝桠,堆积在大树根部的周围,形成了一大片的树枝堆。
大量的树枝纵横交错,而且被水中的石灰质,覆盖得犹如岩石一般。这些树枝的内部,已经腐烂得犹如泥粉,强巴用登山杖敲了敲,这些树枝就断成了好几截。
走过村头可以看到,在巨大朽木的边上,寨子边缘的另外一处地方,立着很多犹如墓碑一样的石碑。舒子北立刻有一种将这些石碑、竖立在东北大学宿舍楼门前的冲动。
石碑上结满了绿色的水锈,看起来在这些石头之中,本来有一些石灰的成分,石灰在水中慢慢的溶解了,把石头腐蚀的、坑坑洼洼的全是洞。
现在,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上面的字,但这些应该不是墓碑,这是瑶族村落特有的一种石碑。
杨未土缓缓地说道:“古瑶有石碑定法的传统,瑶民在遇到一些需要集体讨论的事项时,会召开“石碑会”,会后立一块石碑于寨中,称为石碑律。这就好比是瑶族的法典,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瑶族人把这种石碑叫做“阿常”。”
越过石碑群,因为和村子的距离越来越近,湖底那些破败的高脚木楼和木楼间的小道,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里的高脚木楼修建得十分密集,两到三层的木楼中间,有一些只能三人并行的青石小径和石阶穿插其间。
这些腐朽的木楼、可能是顺着水流的方向,都往村子的中心倒去,看上去随时都会坍塌,有些房顶,滑塌在另一幢楼的柱子上,形成一道道“门”的样子。
起灵抽出来登山杖,连砸带捅,把所有的不安全隐患一一去除,这些常年泡在水中的木头,实在是腐烂的太厉害了,随便一碰就会变成粉末状。
穿过几幢破败的高脚楼,眼前出现一幢非常巨大的、复合式高脚塔楼,由好几幢高脚楼组合在一起,大概是瑶族大家族的塔楼,应该是寨子中最富裕的家族聚集形成的。
这座塔楼果然和别的高脚楼不一样,它的外沿竟然是石头结构,而且,那瓦顶的飞檐,翘向天空,竟然像是一座来自歙州的徽式建筑。
静静地看着这一幢古楼,就会发现更加蹊跷的地方,这座徽式的古楼,完全被包在四周的高脚楼内,而且楼顶瓦片的颜色一模一样,似乎是被高脚楼刻意的保护起来,从外面看,根本看不见里面有一幢这样的古楼。
再看这徽式建筑的规模,更显得是奇怪异常,整体呈口字形状,口字中间是天井,四周是三层的楼房,天井和外墙全部用条石修建而成。
这幢不伦不类的古楼、应该是一幢幽深大宅子的前院,它的大门对着的就是街道,从大门进来后,穿过照壁,两面应该有回廊通往后进的宅院。
但是奇怪的事情出现了,“郎才女貌科考队”,围绕着这幢古楼转了一圈,发现这里只有这么一幢独楼,四周都是青石板街道,好像后院部分被一刀切断了,整个古寨就只剩下了一个脑袋。
花钱如流水的姑娘们,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这就好像睡不着觉的人是去看演唱会,刷卡买票,在门口验完票,然后穿过大厅,走出通道,却突然发觉宣传海报上的舞台没有了,这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局了。
原三生让教授们,用登山杖搭了个简易的安全通道,进入大门,大家发现,临街前楼的内部已经完全腐烂了,木质的地板全部成粉末状,抬头往上看、能直接看到最高层的楼顶,以及楼顶之上的蓝天白云。
大量的杂物堆积在楼底,一片残破的景象,整座楼的内部空间,犹如路边拆得只剩下骨架的老楼房,又或者是一个巨大而简略的脚手架,只是墙上没有那个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画着红圈的“拆”字。
接着看到的是天井中间的照壁,这就是立着的一面砖石结构的墙,风水中,财气从前门进来,不能让它直接就从后门出去,中间必须有一面墙壁挡一下,叫做绕梁,使财气走得不至于太快,从而能够在院子里多转悠转悠。
大家往照壁上面一看,基本上都烂没有了,照壁下面横放着一块三尺长的牌匾,起灵小心翼翼的抹掉上面的附着物,牌匾的颜色彻底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突起的轮廓,隐约能分辨出四个字——“樊天子包”。
起灵应该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块牌匾,下意识的问道:“原哥,‘樊天子包’,这是什么意思啊?”
龙辰乙笑着说道:“网上的回答是,樊古国名,嬴姓。樊国有湖北樊城和河南信阳等两种说法,其中应该以河南信阳说为是。
马世之先生,认为樊国、在今河南信阳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
1978年,在平桥南山嘴、清理了两座樊国贵族墓,依铭文知道为春秋早中期的、樊国国君及其夫人墓。1981年在这附近又清理一座樊国铜器墓。出土器物有浓厚的楚文化风格,是樊与楚关系相近的佐证。
樊国历史,文献失载,由出土文物资料推测,至迟在两周之际或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