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他却是看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东西。。。支持力度!
很明显,面对着如今远东最大帝国……清帝国南方全线沦陷之后,奥匈帝国,不,也许仅仅只是有些人。。。有些人已经看到了远东大变局的光景,加上有他主动投诚,怕是有人已经忙不迭的准备开始物色远东代言人了!
而他,绝对是最佳的人选之一!
几艘船的船上船员、水手都是卡尔安排来的洋人,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中国水手在其中,不过大多都是做些拖地之类的脏活累活!没办法,这年头跟在洋人船上混饭吃的国人当真不少,不过国势不兴。。。连累的国民也跟着直不起腰杆来。。。
“快点。。。快点搬。。。别偷懒。。。”
“那边,小心一点,别沾了水。。。”
“喂喂喂,你那边的火炮注意点,你们几个小心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午李汉亲自来视察的原因,总之临时招募的数百民夫工作十分卖力。洋行的货船是上午九点多才抵达的枝江港,现在码头堆积的子弹、火药、大炮,军衣、辎重等运输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了。。。剩下的只有一些口粮跟止血药草等,船预定在四点前出发,晚上本来不适合行船的,不过为了隐蔽,这时候却顾不得了!
“大帅,龚大龙头又来了,正在分军政府驻地里等你。他带着几个弟兄捆着一人过来的,据说是方才来时忘了跟您说了,这又把人给带回来了!”陈天祥从后面出声打断了正站在那艘五千吨级的货船上往远处江面眺望的李汉的思绪。
“哦?也罢,随我去看看吧。”
“是!”
“见过大人,我已经安排了几位跟我最久的老兄弟,骑乘快马赶往四川拜访我那些老关系去了!”
两人才刚回到枝江县分军政分府驻地,就看到了在等待的龚春台了!
“老哥多费心了!”
他看出来了,这龚春台只怕现在身体不是很好,至少那长途跋涉的旅程就不是现在的他能够负担起的,对此倒也并不强求。
瞧见屋内还有他带来的两个弟兄跟一个被捆绑着的人物,他愣了一下,一时之间没摸清楚,这龚春台是什么意思!只好闷声问道:“老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龚春台笑道:“大人,我可给你送来了一份好礼物,那,你看,就是他了!”
见李汉看了一眼被他捆绑上的陌生男人不解,他只能继续说道:“大人不知道他倒也不奇怪,说来我之前也不认识他。至少有些凑巧,他要北上却是乘坐我手下的船,结果有个贪心的帮众看他不像是好人,趁机摸了他的包裹,才发现他的身份可不简单!他叫靳云鹏乃是第19镇总参议!”
“19镇!”
李汉眉头微皱,这19镇他并不陌生,这段时间来军政府一直在收集十九镇的情报,原因无它,十九镇驻扎在云南,如今已经大半落入了蔡锷手中,成为了他问鼎西南第一都督的王牌劲旅。
“还不止这一点呢,”龚春台笑道,“我手下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贴身信件,乃是他与汉口清军第一军总统官冯国璋的来往书信,他却是要北上投效冯国璋而去的!”
“哦!”
他摩擦着下巴,眼睛却是盯着那被捆缚在一旁的靳云鹏多看了几眼。。。如果他的记忆没错的话,这位主未来也是位纵横民初官场的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当过两任国务总理。。。只是,如今落在了他手中,却是要好好计较一番,好算一算,如何才能从他身上获得最大利益!
想罢,他笑着抱拳跟龚春台道:“多谢老哥将人送来,我不日便将他审讯之后,送去武昌问罪。。。”
龚春台等自然连称不敢,稍稍又停留了一阵,便起身想他告辞,只留下了被捆缚着的一脸狼狈的靳云鹏!
第三百零一章 劝进(上)
不理会国内局势风起云涌,京城这边也分外精彩。
11月11日,直隶战事不断,刚刚就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调兵遣将,虽说还未解决直隶三路革命军,却也将北方军政府的三路大军分别困于‘承德’、‘唐山’、‘保定’几处,眼看在努力一把就要将直隶作乱的三路大军彻底解决了!
这一日,终于将自己的亲信跟北洋系的老人都安插进内阁,并且踢出了所有原摄政王一系势力的他自然是志得意满,方才从已经改组的内阁总理衙门出来,回到自己在锡拉胡同老宅子内。这一处他置办了多年的产业,早在三年前他被狼狈驱赶出京城的时候,也给爱新觉罗的一帮所谓宗贵抢夺了去,最后让一位连他都记不清楚的皇亲低价买去。
如今他不但重新复出,官爵反而因为朝廷有求于他而更上一层,连带的一群所谓皇亲宗贵们如今见他也是畏之如虎。听闻他又回来了,袁世凯抵达京城的第二天,这一处原本属于他的宅院就被重新收拾一新,不但将房契等送到他面前,连带的还有数万两的银票…可见他如今混得是有多春风得意了!
不过这几日来老袁的烦心事可着实不少,南方越闹越乱,眼看着已经无法收拾了。偏偏清廷调往南方抚乱的近十万清军如今都被困在湖北境内,战局宛若陷入泥潭一般不可收拾。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他手下三杰之中冯国璋坐镇湖北滠口调度战事;王士珍亲临信阳指挥,只有段祺瑞最近才被他调回直隶,联手曹锟应付直隶战事。可是若是如此,湖北战事已经整整持续一个月,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才方攻陷了武昌三镇之一的汉口,距离平乱湖北也不过才迈出一步而已。
而且因为河南之乱,如今王士珍已经明确来电,要暂时进攻武胜关,先将大军调往四处扑灭河南举义义军,还要面对北上的湖北北伐军。
战火绵延到直隶也是令他懊恼的另一件事了,若不是吴禄贞等作乱,他早就趁机清平了朝廷里摄政王载沣的势力了,他可现在还记得呢,当年载沣将他逼出朝廷时的仇恨。
这几日每日回来袁世凯都要召集府上的几员心腹,商讨局势。今日自然也不例外,才方入了院子,他便命人快速去请如今已经候着点来他府上等候的几人了!
这两个心腹并非寻常人物,乃是跟随袁世凯多年的旧人,一个叫阮忠枢,字斗瞻,举人出身,奏章写得花团锦簇,是袁幕的总文案,另一位叫尹铭绶,字佩芝,前任两广总督谭钟麟的孙女婿,翰林院编修,虽从未入幕袁府,但与袁世凯是莫逆之交,也是他的智囊。
袁世凯在书房落坐,端起一杯热茶,放到嘴边,小饮几口之后,面上火气去了几分,又读了几份有关曹锟、段祺瑞等发来的较近的直隶战报,果然精神好了许多!
“芝泉善指挥,第二十镇素有他之旧部,调他北上抚乱果真合适。你看,张敬舆的锐气已消,最多再给芝泉三五日,便能平息第二十镇之乱了!”
他放下段祺瑞派人送来的书信,笑着跟两人道了一声,“张敬舆我素知道,其人性子稍显懦弱,非是成大事之人。他之所以举事,内里想必少不了吴禄贞捣乱,哼。。。早晚收拾了他!”
阮忠枢一旁赞道:“仲珊在保定做的也不错,所说之前不备受了些挫折,不过如今他能指挥几路,将燕晋乱党压制在保定处,连老家石家庄都被他攻陷,成了无根的飘萍了!”
尹铭绶点头,面上有些古怪色:“令吾奇怪的是,为什么山西乱党突然安生了下来,眼看大人就要指挥各部消灭掉保定乱党,也没有救援的意思?难道这里面另有蹊跷?”
提到曹锟,袁世凯脸上突然一沉闪过一丝心痛,冷哼一声却不说话了。北洋六镇都是他之心血,便是清廷赖以为能够指挥得动的第一镇中,也有他秘密发展的心腹,数量之多,绝对影响要超过满清的那帮自以为是的宗贵们。可以说,这次他能够重新复出若不是在六镇之中他的影响力要远超清廷之想象,也不会是如今这模样。是以,某种程度之上,六镇新军在,则他的内阁总理之位无忧;六镇新军有失,以他对爱新觉罗的那帮宗贵们的了解,平息了各省兵乱之后,自己免不了又要来一次被驱逐出京了!
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各自败掉了北洋六镇一个精锐协的李纯跟曹锟,他恨不得派人之前过去取了两人的顶上首级来泄恨。虽说湖北战乱至今,冯国璋倒在汉口的北洋新军已经不下一个协,但是他到底是北洋老人了,前期战斗总是想方设法的督促其余各部清军为他做前军,像李纯、曹锟那样真正整编制的被消灭却是没有。
直隶大战后无论朝廷胜负,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他都是失败者。因为根据下面领兵之将的不完全统计,如今除开被清廷宗贵拉到京城驻守的第一镇之外,已经第三镇、第六镇、第五镇、第二镇各有一个协的兵力损耗,他辛辛苦苦编练的北洋军,已经在战中被消灭了两镇了!
不过,他之心腹王士珍已经亲笔上书要保李纯,对于王士珍他多有倚仗,便暂时压下来处罚李纯的想法;曹锟也算是戴罪立功了,知道自己给老帅损兵折将,这段日子来每战必亲临前线指挥,看在他屡次挫败吴禄贞北上之功,他也不好战时换帅,寒了下面军心士气。
也是因为不好发作,他心中生气时难免的。老袁纵横清末官场几十年,哪里还不清楚山西那些事,哼了一声道:“山西姚、阎二督不和我有耳闻,他不愿支援保定更好,命令下去。娘子关那边先别动,除了先前入晋的各部外,暂不派遣新军入晋了。叫仲珊击中兵力,先行拿下贼首吴禄贞。。。。”
尹铭绶笑:“大人,张绍曾。。。”
瞧见袁世凯走了一步臭棋,他在旁边点了一句,顿时袁世凯面上一惊,起身冲他鞠了一躬,道:“宫保险些误了大事,还好有你二人助我。不错,我却是走了一步臭棋。张绍曾的第二十镇无险可守,其人性格软弱,比起吴禄贞,他却心中还惦记着朝廷,对付起来却要简单的多了。”
“不错,大人可潜一有大威望之人前去唐山见他,告知他大人奉行立宪之决心。然后敦促芝泉强攻他部,只要他一松口,则滦州兵乱解矣!”
袁世凯轻抚胡须,眼中闪过几个合适之人,“不过他手下却有几员果要革命之将,那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都是同盟会成员,铁杆的革命者,却是不得不除!这时就交给芝泉去办吧,他做事我放心!”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了一声‘是’之后,阮忠枢显然有些心事,跟坐在他对面的尹铭绶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见他点了点头,方才起身站了起来,道:“大人今日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了,为何情绪不高呢?”
袁世凯叹气,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我这内阁总理可算是从朝廷的那帮宗贵手中强抢过来了,你当他们真就放心了?这几日来,没少有人跟我找麻烦。那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海军大臣载洵、军谘大臣载涛、还有那禁卫军统制良弼、江宁大臣铁良等,这几日来处处与我为难,尤其是那溥伟,我听说他还将手伸向了北洋新军,哼。。。难道我袁世凯保的不是他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吗?早晚收拾了他!”
二人都是他之心腹,前几年他落难,这两人也是始终跟他不离不弃,因此得了他之信任,有些话也愿意在两人面前说。
这几日来,袁世凯没少在他两人面前抱怨,愤怒京畿之地的军队他指挥不动,尤其是禁卫军更是在统制良弼的带领下,公然违抗他之调令,迫使他最终不得不从东北跟山东调兵,结果有情报。。。胶东半岛跟东三省的局势这段时间不甚明朗。一帮子目光短浅、贪生怕死的所谓权贵,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南方祸乱还未平息,恐又要引来虎狼觊觎。他袁世凯自认有些贪恋权势,却还未到置家国利益于不顾的地步,但是清廷却做到了!
阮忠枢道:“朝廷最忌讳的就是有臣子人望太高,盖过朝廷,大人之前不也是因为新君继位,老太后去后遍观朝野一众大臣之中仅有老张大人能与你相媲美。而张大人年迈体衰,朝廷将他调来京城之后便随手安排满人任了湖广总督。只是大人,北洋六镇新军多少将官出自您麾下,更添洋人与您亲近,如今这世道是旗人横行,咱们汉人再怎么忠心,那也是他们的奴才,叫咱们做事可以,但要把权交给咱们,那是缘木求鱼。前几年大人入京之后圣眷衰了,最后不得不被迫离京返乡,怎一个凄凉。如今若不是南方祸乱无人可平,难道紫禁城里的那帮爷们会想到大人的好吗?”
这话说到袁世凯的心中去了,他叹了一口气,只是饮茶却不说话。
“大人也不必灰心。”尹铭绶摇了摇头。“自从朝廷新政开启,大人夙夜誓心,勤勉辅政,废科举、兴实业,练新军、倡立宪,新政蒸蒸日上,成绩有目共睹,天下如今谁人不知大人威名?连洋人的报纸上都说大人乃是‘开明之巨手’,如今立宪风潮日急,大人一向主张君主立宪,正是天下归心的时候,待平定了南方祸乱之后,大人威望更胜一筹,看他一帮小人还敢再动大人不成?”
“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