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安禄山一阵干笑。
幸好是在灯光下,要不然自己尴尬的脸色。肯定会暴露在女人地目光之下。
阿史德颉利发不愧为曾经的突厥大臣,他的帐篷,其实也不必突厥可汗的王帐小多少,只不过布置的更简朴一点罢了。正中帐篷外面,有大量的奴隶仆役,躬身伺候。
安守忠帮安禄山掀开门帘,带着几名护卫一起进入大帐。
此时大帐中间。已经坐了几个人,正中的那个一身宽大黑袍地美艳中年妇女。正是安禄山这个身份的生身母亲阿史德氏。
“妈姆!真地是你!”安禄山单膝跪下,恭敬一礼。
“咯咯!小兔崽子!进来见老娘,又不是去打仗,还带那么多兵干什么?”阿史德氏扫了一眼安守忠等亲卫。
安禄山有一个突厥老娘的事情,并没有对外隐瞒。反正这样的事情,在唐朝并不少见,皇族的血亲中。就有外族人,更不要说那些纯粹的外族将领了。真正隐瞒的,仅仅是安禄山和阿史德颉利发的甥舅关系。
在以前地时候,有一个在敌国当大臣的舅舅,对于安禄山的仕途,当然不会有利。如今既然这个人已经成了自己人,那关系就不必再保密。所以安禄山这次准备揭开双方的关系,至于理由。当然是阿史德颉利发以前不小心找到了安禄山的老娘,明白了双方的关系,才在和安禄山商谈合作的时候,求证这件事情。现在探访阿史德颉利发府后,安禄山就会证实双方的确是甥舅。
“呵呵!”安禄山尴尬一下,挥手让安守忠他们出去。里面都是妇女家眷。他现在这样带了护卫进来,确实有点不合适。
“儿子是怕老娘又和上次一样心怀不轨,仅仅以防万一而已!”安禄山说地很随意。
面前的这个母亲,虽然感觉很亲切,但实在很难让自己产生稚子般的依赖感。小时候就经常彼此开玩笑,现在重新说说,反而有点更亲切的感觉。
嘴上是这么说,对于她旁边的几个妇人,却还是非常尊敬。不管怎么样,她们都是自己名义上的舅妈。其中还有身后阿史德小姐地母亲。礼节不能少了。
“哼!想不到已经当了大将军,竟然还是这么胆小!要不要再躲到老娘怀中来哭几声。告告委屈呀!”中年妇人的脸上也充满了戏虐。
对仍然站在安禄山身后的阿史德小姐招招手,让她依着自己坐下。
“哪能呢!儿子是已经有三四个儿子的人了,要躲也躲自己老婆怀里,怎么可能还会躲到你那里去!”安禄山也不客气,直接找了把胡椅,在上面坐下。
“哦!已经给我添孙子了吗?也是,都这么多年了,凭你的风流个性,只有三四个娃,那还算少了呢!”妇人先是微微一惊,但随即却是一脸的释然。
“嘿嘿!那当然!儿子现在已经有十来个女人了,如果真的想生,再来十几个也没问题!”这样的话题,安禄山很乐意自夸。
阿史德氏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乖巧依偎在自己身边的阿史德小姐,轻柔的抚着她地秀发。突然脸色一变:
“臭小子!你是不是从来没把老娘地话放在心上,当初让你娶小心心,你也答应了!亏我几次阻拦她的婚事,你到好,在那儿抱着美人生孩子,竟然看都没来草原看一下!让心心空等了你好几年,你到底有没有把当初地承诺放在心上?”
“呃……”安禄山一阵语塞。
就算是猜,也能猜到阿史德氏说的心心,就是她身旁那个自己的表妹了。当初应付性的说要娶这个表妹,但从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有这么一个虎视眈眈的娘舅,外加从来没有认真关爱过自己的老娘,对于这么个表妹,实在不可能太放心。本以为自己几年没反应,小姑娘早就嫁人了,现在听口气,这么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竟然还没嫁人呢。
“这个,呵呵!哪能呢!儿子这次来,就准备向舅舅提亲呢!”安禄山立刻随机应变,看看能不能挽回。
只是这么一个大姑娘。到了现在还没嫁出去,脸上又一直带着面纱,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长的太丑,嫁不出去。不过如果老娘一定要将一个次品塞给自己,那也只有接受了。
安禄山看向女人地目光,不由带了几分担忧。
“咯咯!这才像话!”阿史德氏脸上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
阿史德小姐受不了安禄山灼灼的目光。再没有谈判时爽朗的作风,羞涩的将脑袋埋进了阿史德氏怀中。
“咦!你那是什么眼神?”阿史德氏立刻反应过来。狠狠的瞪了安禄山一眼。“我们家心心,可是草原上的一朵花!如果不是因为长地太美丽,怕被王公子弟看到,上门来强求,才不会带一个面纱呢!白白便宜了你这么个小子,竟然还不信!”
“哪能呢!哪能呢!”安禄山连忙摇头,
眼睛却是盯着阿史德小姐的脸上直打量。身材确实不错。关键是脸蛋呀,如果脸蛋看不到,怎么能一定说是美女。
“哼!臭小子!就知道你不会相信!来!心心!摘下面纱,给那臭小子看看!”阿史德氏再瞪了安禄山一眼,轻声安慰怀中地阿史德小姐。
美丽的女人,对于自己的容颜自然十分在意。安禄山不信任的目光,深深刺激了女人的心情,阿史德氏没说两句。少女就已经乖乖的摘下了面纱。
“……表妹!好一个美人!”安禄山喃喃的道。
确实是一个真正地美人,可能没法和杨玉环杨怡两姐妹相比,但绝对是和李灵儿玉真公主她们一个级别的。而且这一切,还都是在昏暗的牛油灯下看到的,姑娘的实际面容,应该还在这之上。
深明这一情况的安禄山。自然立刻发出了真心的赞叹。
“呵呵!傻小子!便宜你了吧!”阿史德氏的目光,充满了慈祥。
“谢谢母亲!谢谢母亲!”
这样地近亲结婚,就是好办。都不用什么媒人,婚事就定了下来。安禄山赶忙重新拜见阿史德氏附近的几个舅妈,现在她们都已经成了安禄山的岳母了。
至于近亲生孩子的问题,安禄山早有准备。自己这么多儿子女儿,不再生不就得了。
后突厥虽然灭了,但战争并没有就这么结束。
突厥怎么也是曾经挎弓百万的大国,现在几百万百姓还是有的。为了不让他们在唐军抵达之前反抗,安禄山都是以伊然可汗地名义。下各项命令。这所有的一切。直到信安王顺利击败梅录啜,才有所改变。
离突厥牙帐五里的地方。安禄山带着数千名安东骑兵,在伊然可汗、阿史德颉利发等各个突厥大臣的簇拥下,一起迎接行军大元帅信安王的到来。
虽然安禄山的附近,只有老实的护从安守忠跟随,但是远远驻立的每个唐军将士,都把敬佩的目光,投向了安禄山。
投向了这位不但有勇武本领,更有睿智才能的将领。
正是这位自己跟随地将军,带领自己不废一兵一卒,就轻易突入突厥牙帐,俘获突厥地可汗和贵族,创下伟大的功勋。
他们可以想象,随之而来地,将是什么样的荣耀和享受!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跟随了那个将军,是拜那个将军所赐!
“呜……”在响亮的号角声中,一眼望不到头的唐军,缓缓的向安禄山这边开拔过来。
信安王李祎还没等安禄山策马上前迎接,就已经主动带着手下的文武亲信,快马一鞭,提前冲了过来。
“哈哈哈!安将军呀安将军!想不到你竟然真立下了这么一个盖世奇功!老夫代表朝廷,代表几十万将士,谢谢你的功德呀!”这个老成持重的名将,眼中的激动,就连是个跟他毫不熟悉的人,都能分辨出来。
“这全都是王爷决策有方,如果不是王爷在正阵战中击败了突厥军,单凭末将的实力,根本没多大作用!”安禄山连忙谦虚。
“哈哈哈!将军不必谦虚!老夫身为主帅,这次确确实实沾了你的光!等回到京师,一定为你请功!到时候封爵进王,不在话下!”信安王毫不掩饰自己发自内心的赞美。
这个持国名将,是为大唐能再出一个真正的名将感到高兴。
“呵呵!元帅说笑了!元帅亲自击杀梅录啜,击溃数十万突厥军,安禄山才是真正沾你的光呢!”安禄山再谦虚了一下,“元帅还是快让大军驻扎吧,现在突厥牙帐中的形势,可不是很稳定呢!”
“哦!突厥人又准备投降后反叛吗?”信安王胡子一翘,眼睛冷冷的扫过伊然可汗等人。
这个老头虽然对手下一直非常好,对于敌人,却是从来不讲情面的。
“拜见信安王大元帅!”伊然和阿史德颉利赶忙一起上前行礼。
这个胆小的伊然可汗,看到信安王老练的鹰眼,心中早已经暗暗发颤,此时连忙澄清道:
“大元帅莫误会!小王和父汗一样,一直是非常敬服大唐的!现在只是一些刁民,不愿意归顺大唐,等天兵一到,他们自然就不敢再反对了!”
他说话的样子非常谦卑,让身后跟随的突厥王公大臣们,全都微微皱了皱眉。只有信安王身后的登利,却是面带笑意。
信安王本人也是一愣,想不到突厥的这个可汗,竟然是这么一个软角色,比登利确实不如了很多。早知道这样,就应该让他当安北都护呀。
“哈哈哈!好!突厥牙帐,总共不过十五万人,如果他们真的不服从,本帅也不介意用中原的百姓,来建一座新城。”信安王说的十分爽快。
“是!是!”伊然一脸的惊吓。
众突厥王公,也全都无语。
二十万唐军,和十万民夫的驻扎,给总人口才十多万的突厥牙帐百姓,很大的镇压。本来还因为得知大唐将吞并突厥,民情有点激愤,但看到这么多的唐军到来,这些本来就已经没多少强壮男子的百姓,立刻乖乖选择了沉默。
开元二十三年六月底,唐军征讨突厥军大元帅,带着十几万的俘虏,抵达突厥牙帐。一面下令突厥各部放下武器投降,一面废除突厥可汗伊然,任命登利王子为安北大都护、突厥可汗,同时任命阿史德颉利为副大都护,伊然为副都护。
消息传出,本来不少已经臣服的突厥部落,再次发动叛乱。
但是他们的精锐武装,大多都已经在梅录啜和信安王一阵中战死,少数逃窜的,却又因为缺乏物资兵器,基本没法真正作战,这样大规模的叛乱,到了年底前,就大都已经消灭。不过经次一来,草原上的马贼到是多了不少。
这些都是后话,略过不提。!~!
..
第九章第三十五节班师回长安
第九章第三十五节班师回长安
国家和民族,在民智开放的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民智未开的时候,经常只是作为统治者统治拉拢百姓的一种手段而已。愚民百姓,活下去还是一个困难,哪里有功夫真正去考虑国家、民族。
而且对于那些每天都在辛勤劳作,以图养活自己的平民老百姓,一个好的君主,一个好的朝廷,远比什么民族,什么国家来得重要。国家和民族,只有在百姓能过上一个好的日子时,才会被百姓主动接受。如果外来人想打破这个安定的生活,不需要外力,老百姓自己,就会为了“国家和民族”,主动起来斗争。
和平年代,统治者灌输的是君主观念,到了遇到外来危机时,就以国家和民族来鼓动百姓为自己效命,效果当然不会好。愚民愚民,并不仅仅是指那些人,更多的,指的是一种政策。人,毕竟是一种利己的存在,以现代的眼光,去苛责那些受到愚弄的百姓,那并没多少意义。
当大唐正式吞并了后突厥王国后,突厥百姓的反应,远比安禄山想象的要平静。
该放牧的还是继续去放牧,该酿酒的还是继续去酿酒,老百姓并没有因此有什么群情激奋,要死要活的。
实在是因为,最近几年的后突厥,正在走入了没落。不公平的分配,多次对外战争,让百姓苦不堪言。虽然毗伽可汗曾经想过励精图治。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上,后突厥没落地趋势,却已经不可避免。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现在的,还是变差了。如今世界经济的中心是大唐,突厥向大唐开放。靠向大唐,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于那些生活正在逐渐变差的突厥人来说。突厥并入大唐,或许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当然,连续两次大败,死伤超过几十万的实际情况,也已经让突厥没有这个实力去反抗大唐了。最坚决地反唐分子,都已经在信安王那一战后,或者战死。或者被处死了。剩下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心志不坚地人。不管是有眼光的突厥人,还是有野心的突厥人,都认为现在不应该对突厥牙帐前的几十万唐军发表不满。
开元二十三年七月,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也带领一万大唐骑兵,以及扈从的各等族几千骑兵。顺利从南面突破,来到了突厥牙帐。一路之上,俘获逃亡的、已经变成马贼的突厥兵达几千人,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