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伪钞帝国-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华帝国的特种部队,直接教官就是皇帝李卫国。

    一直以来,神策军特种部队都非常神秘,战斗力强悍,却高度保密,就连中华帝方内部,知道的人也不多。

    特种部队,被李卫国寄予厚望。

    其装备,基本上都来自李卫国的亲自设计,专门的兵工厂进行生产制造,有别于其他军械装备。

    比如卫国式步枪,中华帝国神策军装备的制式卫国式步枪是单发射击,即拉一下枪栓射击一次。

    而特种部队,以利刃为例,其成员使用的卫国式步枪,则是半自动步枪。可单发射击,亦可以连发射击。外形上却跟制式的卫国式步枪一样,看不出什么区别。

    单兵武器,除了步枪之外,神策军装备的机枪只有暴血重机枪,体型较大,需要三名战士一起操作使用。

    而利刃特种部队不但有重机枪,还有轻机枪。

    其中重机枪不是暴血重机枪,而是雷电重机枪,由李卫国设计,经过帝国科学院耗时五年,不断改进改良后,最终设计定型。

    雷电重机枪同样只装备给特种部队使用。

    雷电重机枪延续了暴血重机枪的暴力和凶悍,依然采用大口径点五零英寸,即12。7毫米弹药。因为这种弹药有火力强、杀伤力凶残、弹道平稳、极远射程的优点,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结构。

    该枪设有液压缓冲机构,枪管和节套后坐时,液压缓冲器的活塞被推向后,压缩缓冲器管内的油液,使其从活塞四周的油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前逸出,对后坐产生缓冲作用。枪机复进时,枪机尾部的凸起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加速子释放液压缓冲器簧,推动枪管和节套复进。闭锁卡铁在楔闩上的闭锁斜面的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枪机下的闭锁槽中,枪机闭锁。

    雷电重机枪总重量约38公斤(空枪)、58。2公斤(连三脚架),全长1653毫米,使用12。799毫米人员杀伤弹或者破甲弹,射速450…580发每分,有效射程1800米,最大射程7400米,供弹方式为弹链供弹,安装了可调机械照门。

    重机枪作为特种部队的火力支援时使用,小队格外配备了轻机枪。

    轻机枪也是李卫国亲自设计,帝国科学院秘密研发和改良。

    不过李卫国没有直接设计后世大名鼎鼎的ak47,m16,56式等著名突击步枪,李卫国也很小心,既要提升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战斗力,还要防止被敌对阵营获得技术,毕竟只要俘虏缴械几支轻机枪,就可以进行山寨和仿制了。

    因此,李卫国留了后手,最终只设计了一款大概一战二战期间出现的老式轻机枪,连捷克式轻机枪也没敢轻易制造,只设计了类似mp28的冲锋枪。

    李卫国并没有见过真正的mp28冲锋枪,只能靠他自己的想象,把很多先进的零部件故意做的很反锁,从而降低冲锋枪的性能,即便被敌国夺了去,也不会给中华帝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不过,最终李卫国设计出来的冲锋枪,还是比历史上德国mp18、mp28先进的多。

    对此,李卫国也是没办法,把先进技术改良为落后技术,这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啊!难度很大有木有!

    最终成型的单兵轻机枪,或者叫做早期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被李卫国命名为闪电。

    跟雷电的名字差不多,雷电是因为火力猛,射击时如雷轰鸣,所以叫雷电。闪电是冲锋枪,使用7。62毫米口径轻机枪弹,枪长900毫米,空枪重4公斤,30发弹匣供弹,射速400发每分,有效射程150米。(未完待续。。。)

 第459章 英军惨败

    轻重机枪,这是特种部队必备武器,否则没有凶残的火力,怎能跟正规军抗衡。

    不过,轻重机枪只是一方面。

    李卫国对特种部队可谓煞费苦心,将他说知道的先进武器装备,能够在十九世纪末期就可以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拿出来了。

    特种部队的单兵装备,除了半自动步枪和轻重机枪外,标配的近距离格斗自卫手枪自然不必细说了,威力最强的,还当属狙击步枪。

    狙击步枪,很早之前就出现了,这也是李卫国最优先展的单兵武器装备,早于轻重机枪。

    最开始,李卫国将有限数量的狙击步枪,仅用于刺杀敌对阵营的重要人物。

    李卫国很小心,避免狙击步枪过早的被西方世界知道,因此在选拔狙击手的时候,以忠诚度为第一优先原则,但凡有一丝怀疑的人,都不可能成为狙击手。

    随着历次战争,中华帝国神策军每每取得辉煌战绩,当中不少都是狙击手的功劳,他们在战斗期间,射杀敌方灵魂人物、高级指挥官、炮兵、机枪手等,打乱了敌方指挥系统,使得中华帝可以更轻松的赢得胜利。

    西方列强阵营当中,不乏能人,很快意识到了中华帝的这支秘密特种部队的存在。

    不过他们并没有往狙击步枪上面怀疑,而是认为中华帝方单独培训了一批神枪手,在战斗中,神枪手挥巨大作用。

    美利坚南北战争期间,南军统率就是被神枪手射杀,从而扭转局面的,这已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了,西方军事专家们藉此推断,中华帝中所谓的特种部队,就是一支精锐的神枪手部队。

    这些年来,西方各中,也开始大力培养神枪手,他们也模仿中华帝国,把神枪手叫做特种部队狙击手。

    只不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狙击手不但是神枪手,还得靠狙击步枪,二者结合起来,才叫狙击手,再配合现代特种作战理论,才能称之为特种部队。

    实际上,把望远镜和步枪结合起来,就可以组成最原始的狙击步枪。

    这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西方世界各方却都没有想到。

    所以,西方各列强军队当中,他们的特种部队狙击手,使用的依然是传统步枪,只不过枪管精度经过特别甄选,精度最高的配备给狙击手,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这样一来,西方列强的狙击手虽然也诞生了,但攻击距离全靠狙击手的眼睛,哪怕最好的猎人狙击手,他的视力也不可能过2oo米。

    而中华帝国的狙击手,除了拥有猎人的视力之外,还要借助狙击镜的帮助,使其可以清楚的看到更远距离的目标。

    六十年代时,李卫国设计的最早型号的狙击步枪,使用的狙击镜很粗糙,放大倍数只有1。2~2。o左右,进入七十年代后期,中华帝国在光学设备加工制造方面已经完全不用依赖西方了,自产的镜片可以达到3。5倍清晰度。

    到了九十年代时,中华帝国在光学方面,已经彻底甩开西方列强两条街了。就连德意志帝国最强的蔡司,也不得不派人前往中华帝国,向皇家光电制造集团学习了。

    中华帝国皇家光电制造生产的最新型的光学瞄准具,已经在海军舰炮瞄准系统上得到了体现。中华帝国海军舰炮在远距离命中率高于西方各国海军,最大的功臣便是先进的光学瞄准具。

    而李卫国亲自设计的带有刻度值和风偏调整,15倍距的狙击镜得以制造了出来。

    狙击枪名为卫国式狙击步枪,外观上跟卫国式步枪、卫国式半自动步枪基本一样,却别只是多了一个滑轨,上面多了一个狙击镜。

    狙击步枪内部结构略作调整,普通卫国式步枪弹容1o,是7。62标准步枪弹。而狙击步枪只有5,且只能单射击。为了精确射杀目标,子弹口径虽然也是7。62,但子弹长度明显加长了,里面装填了更多的,这种步枪弹,在内部秘密称之为狙击步枪专用特种弹药。

    平时,狙击手就算扛着狙击步枪在外面走动,其他人也看不出他的狙击步枪跟他们的有何不同。

    除非近距离仔细看,才会注意到上面的导轨,但也不可能明白那个导轨是干嘛用的。

    而狙击手,只有在战斗时,身边没有别人的情况下,才会允许将狙击镜装到狙击步枪上面。

    当狙击镜和步枪结合起来,才会变成狙击枪,狙击手才会名副其实。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密,各种规矩,都是李卫国亲自制定。

    虽然看起来很那个,但是不得不说,是有效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西方各国还没有真正的狙击步枪诞生。

    卫国式狙击步枪,加上狙击镜、弹夹和两脚架后,全重7。9公斤,长1。3米,7。62口径,标尺射程15oo米,有效射程1ooo米,最佳有效杀伤距离为4oo~8oo米,是一款优秀的中距狙击步枪,凝结了李卫国多年的心血研制,并经过多年的战场实战检验,证明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狙击步枪,深受军方喜爱。

    段祺瑞率领的三百特种兵战术,单单只是狙击手就占了五十人,这个比例可谓很高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狙击枪携带方便,不像重机枪需要分解后几个人携带,更加灵活。

    特种兵的单兵装备还有各种手镭,包括闪光弹、烟雾弹、催泪弹、照明弹等等,战术匕、特种地镭、侦查装备、伪装装备等。

    除了单兵武器之外,特种部队是最先配备迫击炮的部队。

    这一次段祺瑞的利刃突击队,就带来了8门迫击炮,用于山地作战时的火力支援使用。

    单从装备上看,利刃突击队虽然只有3o1人,但其火力却相当于西方传统部队一个团的火力。每一个特种兵战士,都是以一当十的兵王,在加上装备技术和特种战术,战斗力抵得上一个师团,并不是夸张。

    段祺瑞和他的利刃突击队,只是先头部队,中华帝国志愿军,恐怕还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抵达。最有可能是从埃塞俄比亚战场上抽调,但前提是布尔人战败,只有布尔人战败了,中华帝国才有借口出兵帮忙。

    这样一来,段祺瑞的作用就很关键了,他既不能让英军赢得太顺利,又不能让布尔人胜利,考验他的指挥作战能力,以及对南非战场整体上把握的大局观了。

    不过,段祺瑞心中以及有了策略。

    他要先打掉英军的后勤补给线,让英军担心后勤供应,前线不能全力进攻,最好跟布尔人两败俱伤。

    约翰内斯堡将上演一场空前的大会战,布尔人将坚守约翰内斯堡,有中华帝国的军帅顾问团帮忙,必然是高筑城墙,深挖堑壕,广布碉堡和地镭了。

    这种战术,中华帝国的军事专家们最拿手了,因为已经有了美西战争期间的哈瓦那战役。

    落后的西班牙军队,凭借中华帝国的帮忙,硬生生的拖垮了美利坚,逼得格兰特不得不放弃古巴,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漫山遍野的地镭啊,怎么挖都挖不完啊,累得美军最后吐血也没办法。

    实际上,这种战术最早就是中华帝国采用,在最初的几次中英战争中,中华帝就是利用这种战术坑死了英军。尤其在关岛战役期间,面对几十万英军的猛烈围攻而不陷落,最终载入世界各国的军事课本,被引为经典战例,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布尔人同样知道这个战术,因此他们非常重视中华帝国的军事援助,并在中华帝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在约翰内斯堡附近构筑了防御阵地,虽然时间仓促不可能修建要塞防御工事,但堑壕、机枪碉堡、铁丝网、地镭区却可以迅布置,尤其是地镭,布尔人除了把中华帝国援助的地镭全部投入之外,还直接支付了五十吨黄金,用来购买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其中光地镭一项,就高达1oo万颗。

    用德兰士瓦总统的原话说:“如果英军敢进攻约翰内斯堡,就用一百万颗地镭欢送吴王英军去天堂。”

    对于弱国一方而言,地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本小,见效快。而对于强国而言,这种地镭战术,则是强国的噩梦,美利坚就吃了大亏,直到现在,美军一想起在哈瓦那的密密麻麻的雷场,就头皮麻,双腿软。

    段祺瑞相信,只要布尔人在中华帝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在约翰内斯堡周围设置大量的雷场,就足以让英军吐血了,短时间内,绝对难以攻破。

    因此,打击英军的后勤补给线,就成为一个让英军尾难顾的好方法。

    “报告,现一支英国车队正在驶来!”

    正准备打猎,猎物便送来了。

    段祺瑞当即下令战斗准备,三百名利刃特战队员迅分散开,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山上。

    嘣!

    一声巨响,前头的英军卡车触镭,瞬间爆炸,腾起一团火红的蘑菇云。

    “敌袭!快后退!”

    一名英军军官看起来很机灵,现前面卡车被炸,立即意识到有埋伏,急忙令后队车辆调头退出去。

    只是他想到的,段祺瑞自然早就想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