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刘铭传的大力政策扶植下,数百万中华帝国国民从大陆迁入澳洲,补充澳洲损失的人口,调整澳洲人口比例。
经过十年时间,澳洲终于被中华帝国彻底消化,成为中华帝国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基地。
刘铭传立下大功,李卫国下旨封他为一等忠勇伯,并调他回帝国总参谋部,担任作战参谋总长,负责制定军事作战计划。
“陛下,目前帝国控制下的世界铁路,只有两处有危险,分别是巴格达至伊犁段,容易遭到来自北方的沙俄军队和来自印度方向的英格兰军队夹击;另外一处是阿拉斯加州至滨海州段铁路,容易遭到来自北方的沙俄军队攻击。”
“阿拉斯加方向的世界铁路,虽然经贸总量不高,但战争爆发后,阿拉斯加将受到来自加拿大的英美联军威胁,帝国军方需要借助世界铁路输送兵力和物资,以确保阿拉斯加安全,就必须防止沙俄军队从远东方向发动进攻。”
“而西亚和中东部分世界铁路,则问题复杂,波斯帝国不在帝国掌控之中,北面有沙俄军队,南面则是英军,战时很容易被英俄军队切断,那么帝国跟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之间的陆上交通线就断了。”
听完这些,李卫国反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应对这个局面吗?”
刘铭传回答道:“臣以为,与其坐以待毙,等着英俄军队来攻击铁路,不如主动出击,在里海东岸设立一座永备军事要塞,这样俄军想要南下攻击世界铁路,就不得不担心来自里海要塞的军事威胁。同时,这一次出兵巴尔干,臣建议向奥斯曼帝国索要一块红海东侧的海军基地,最好在靠近吉布提附近,那里扼守红海出海口。得到这处基地后,作为跳板,向红海对岸,攻击埃塞俄比亚,夺取吉布提海军基地。此前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宣告失败,帝国正好可以打着帮助同盟国的旗号,名正言顺的出兵。只要夺取吉布提港口,就可以扼守红海咽喉,让英国人的苏伊士运河失去作用。在战争时候,英军必然调集重兵前来争夺吉布提,就没有精力北上攻击世界铁路了。”
“不错!一环勾一环,环环相扣!陛下,臣附议!”
一旁的吴庸听到后连连点头。
李卫国也是眼前一亮,仔细分析一下,却有道理,于是责令兵部详细制定方略,尽快出台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出兵巴尔干半岛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
协约国集团顿时紧张起来,连连向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提出警告,要求两国不要卷入巴尔干战争。
然并卵,中华帝国并不鸟协约国集团,第二天就从塞浦路斯基地出动了海军地中海舰队,进入爱琴海,炮击希腊雅典,同时塞浦路斯第十七混成旅团在海军舰队掩护下,抢滩进攻雅典门户卡莉西亚,希腊守军虽完全抵抗,奈何中华帝国海军舰队火炮凶猛,陆军战斗力强悍,不到一天时间,卡莉西亚即告失守,中华帝国军攻入雅典,摧毁了希腊叛军指挥中枢,俘虏了希腊国王,随后希腊国王被迫下令,召回巴尔干联军中的希腊军队,退出讨伐奥斯曼帝国联盟。
大英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在第三天才赶到爱琴海,虽然两国海军的力量超过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很多,却只是发出警告,没敢真开炮,眼睁睁的看着中华帝国海军将大量军队和军用物资运上岸,控制了雅典。
随后,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北上,穿过君士坦丁堡进入黑海,继续炮击黑海沿岸的保加利亚军队。
五天后,中华帝国神策军各战区的新兵在伊犁集结完毕,第一轮共计五万余人,组成五个新兵暂编镇,然后乘坐世界铁路,开赴巴尔干地区作战。
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军队也集结了一个师,同样乘坐世界铁路,进入巴尔干地区作战。
中德两国军队直接干涉巴尔干战争,顿时令全世界都紧张了起来,生怕协约国和同盟国立即开战,爆发世界大战。
不过最终被证明协约国还是不敢,英法美俄等国只是口头上进行战争威胁,却没有动手,眼睁睁的看着中德两军不断的蹂躏巴尔干同盟军。
第441章 袁世凯来了
“中华帝国神策军不再是世界最强,从神坛上跌落了!”
英国泰晤士报相当兴奋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在巴尔干南部作战的中华帝国神策军战况。
“德意志帝**在巴尔干半岛北部作战,五战五捷,打得巴尔干联军落花流水。反观中华帝国神策军,在强大海军的炮火掩护下,迅攻占了雅典,但只是昙花一现,随后中华帝国神策军进展缓慢,目前依然在希腊境内作战,面对希腊游击队,中华帝国神策军打得很辛苦,一个月时间,平均每天向前推进2。5公里,还有比这更慢的蜗牛吗?”
“跟德意志帝**队相比,中华帝国神策军已经不再是世界最强,从神坛上跌落,至少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德意志帝**队要更强一些!”
“中华帝国最近二十年间将精力都花在了海军力量建设上面,就如当年的大英帝国一样,海军力量太过强大,远6军。”
面对英国人的臭美,中华人迅反击,中央日报立即表评论员文章进行反驳。
“英国人真是井底之蛙,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
“虽然中华帝国神策军在巴尔干战场上的表现一般,甚至可以说不尽人意。但如果走进军营,就可以看出,这一次上战场的都是入伍不足半年的新兵,且以学生兵居多。当这批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战的学生兵经历一次血火考验后,他们就会迅成长起来,而且成长高度远想象,未来都是将军的材料。”
“这是中华帝**方的高瞻远瞩,是在借巴尔干战争进行全国大练兵,绝不是目光短浅之人可以理解的。”
中央日报反击后,英国人顿时集体噤声了,被人家指着脑门骂目光短浅,这脸丢大了。
德意志帝国皇帝和军方领导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中央日报这段评论后,纷纷摇头叹气,表示应该也派新兵上战场的,这可是难得的一次练兵机会。
俾斯麦叹道:“还是中华帝国有战略眼光,花费巨大代价从国内调集新兵,送往欧洲作战,一是熟悉欧洲战场环境和欧洲人的战争方式,二是借机会进行练兵,让新一代的士兵快成长起来。”
德皇也感慨道:“要知道,中华帝国目前已经普及高中教育了,也就是说,中华帝国这一代的新兵,其文化水平最低也是高中毕业生。尤其几年前中华帝国实行新的义务兵役制,规定所有在校学生都要一段时间的服兵役,那么这一代的新兵当中,甚至还有大量的大学生甚至更高学历的新兵参战。如果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经历的血火考验,那么一旦成长起来,绝对非常恐怖啊!”
俾斯麦点头道:“是的,一支由初中生文化组成的军队,可以轻松碾压一支由小学生文化组成的军队,一支高中生文化组成的军队,可以碾压更多的由初中生文化组成的军队,如果一支军队完全由大学生文化组成,那么将是无敌的,越是有文化的军队,战斗力越是成指数倍增加,中华帝国庞大的人口,庞大的教育投资,如今这种优势终于得到体现了。”
德皇于是决定效仿中华帝国,迅将前线的德军精锐调回,然后从国内调集新兵参战。
此前德军只是想在巴尔干打出德意志帝国的威风来,如今风头已经出了,巴尔干同盟军一见德军就闻风丧胆,因此可以换上新兵作战了。
中德两国都将巴尔干战场当做锻炼新兵战斗力的训练场了,这令全世界各国都傻眼了,尤其是巴尔干同盟军,简直视为奇耻大辱。
“什么?只用新兵来对付我们?”
“法克!要不要这么欺负人!”
巴尔干同盟军司令顿时大怒,号召巴尔干人民团结起来,把中德两**队赶出去。
于是,原本陷入低潮的巴尔干联军,重新爆出惊人的战斗力来。
这正是中德两**方最希望见到的结果,毕竟将来最大的敌人是协约**队,他们的战斗力肯定比巴尔干同盟国强大,所以巴尔干同盟国越是爆战斗力,就越接近协约**队的战斗力标准,对两国的新兵而言,都是最好的磨砺。
不过,德军新兵面对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这对德军的炮火优势非常有利,一顿炮弹砸过去,巴尔干盟军便损失惨重,几乎失去守卫阵地的能力。
而中华帝国神策军的新兵们,却在打山地战,机械化优势完全挥不出来,战斗进度非常缓慢,不过却是真正在考验新兵们的战斗力养成。
希腊虽然是地中海国家,周围全都是山地和岛屿,虽然中华帝**能够迅攻克雅典,但那是在海军舰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雅典城市规模大,道路宽阔通畅,使得机械化车辆得意挥优势,这两个因素成为迅攻克雅典的关键。
但是,从雅典再向其他城市进军时,问题就来了,周围全都是大山,道路交通不便,中华帝**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大规模展开,而希腊游击队则在山林中四处偷袭,给中华帝**造成不小的损失和伤亡。
虽然雅典通往周围的两大城市科林斯和哈尔基斯的6路通道非常不利,但这两座城市都在另一侧的海湾之中,于是中华帝国海军再次出动,重新装载6军步兵,分别开赴科林斯湾、派塔利湾,再次上演海6军联合作战。
在科林斯和哈尔基斯的希腊军队奋起反击,他们得知雅典就是这样陷落的,所有早有准备,在海岸线上部署了大量的军队和反登6障碍,用血的代价挡住了中华帝国海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炮击,中华帝国6军接连三天的抢滩登6战斗均以失败告终。
不过,很快希腊军就犯了致命性错误,他们抽调了在山区的游击队兵力,补充反登6作战的损失,以为中华帝**重点进行抢滩登6作战。
结果,三天后,中华帝国6军从雅典兵分两路,突破了希腊游击队的封锁,突然出现在科林斯和哈尔基斯两座大城市的后方。
同一天,中华帝国海6军再次动第四次大规模抢滩登6作战,牵制了希腊守军主力。
同时,从后方突袭的中华帝**分别成功的攻入科林斯和哈尔基斯,十几万希腊守军腹背受敌,最终全军覆没。
中华帝国神策军并未接受希腊败军投降,本就是训练新兵的血性,所以指挥部拒绝敌人投降,让神策军的新兵们放开手脚进攻,争取每个士兵都要杀人见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科林斯湾和派塔利湾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海滩周围都变成了红色,一望无际。
中华帝国和平太久了,很多新兵从出生就没经历过战争,更是第一次上战场杀人,心理承受力最弱的士兵,看见死人和血会紧张的大吐特吐,心理承受能力稍微好些的士兵,闻到血腥味和屎尿味混起来时才会忍不住大吐,大部分正常心理承受力的士兵们,经过第一次杀人见血的紧张和恐惧之后,则很快适应了战争生活,将平日里的训练和实战结合起来,战斗力获得大幅度提升,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不过,整个希腊战役当中,最令中华帝**头疼的便是斯巴达半岛,那里全都是山区,地势险要,就算是中华帝国海军的舰炮,也无法越过高山,轰击斯巴达山城。
大量希腊军队和游击队退入斯巴达,进行最后的抵抗。
历史上,曾有斯巴达三百勇士,他们是无敌的,被斯巴达人奉为神话。
科林斯城占领军指挥部,中华帝国神策军358团团长叶志少校,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这叶志乃是历史上在甲午战争期间有名的逃跑元帅,率三十万清军进军朝鲜,结果被一万日军打垮,酿成了甲午中日战争最凄惨的一次惨败,后被清廷斩。
客观的讲,叶志年轻时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更是镇压捻军的第一功臣,随后被李鸿章大力提拔,替代丁日昌成为淮军统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叶志的话,可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当中的萧何,就是淮军。
叶志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时期,正是淮军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后的巅峰时期,但随着淮军集团的整体**,叶志后来的二十年,叶志也跟着**了,等到了甲午中日战争爆时,淮军已经烂到根子了,就算叶志再牛b,带着一群大烟兵打仗,别说三十万,就是给他一百万大军,也是必败无疑。
但这一世,叶志的人生轨迹改变了。
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