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同志创立的第三国际毫无可比性,而且德国国内眼下最有影响力的政党就是社会党等等因素。由威廉二世兼任英国国王倒是在情理之中了。
而拿破仑四世对此的意见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反对,但是反对并不等于开战。
现在罗马帝国的摊子已经太大了,内部并不团结外部挑战也不少。不仅有南美洲的叛乱还有奥古斯都和恺撒的明争暗斗,而且拿破仑四世还梦想着在未来建立罗马——俄罗斯共君联盟,现在已经出兵介入俄国的内乱。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帝国根本不可能和陆上力量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开战。况且,英国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罗马帝国上下根本没有人愿意掏钱去替英国的经济危机埋单。
当然,在德意志帝国和英国建立共君联盟关系之后,罗马和德意志帝国的蜜月期就算完全过去了。西方世界上现在有了两个对立的军政联合体——罗马帝国和英德共君联盟。
另外还有已经再次放弃神圣罗马帝国名号的奥地利帝国。正在闹革命的俄罗斯和大西洋对岸的社会主义美利坚等三个立场尚不明朗的国家。
这样的西方局势很明显是符合大中华帝国利益的!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不是去破坏而是要设法维持这样的局势。然后静静等待罗马东西帝国的分裂或者拿破仑四世再出什么昏招……
“雄儿,朕请你过来是想和你说一下易货贸易的事情,这也是恩格斯提出的。”
朱济世没有再和儿子讨论欧洲局势,拿破仑四世会不会干出蠢事不是大中华的“二圣”需要考虑到,但是一个很可能是今后全世界国际贸易规则的易货贸易体制,却需要两人细细商议——至少在朱济世看来是这样的。
“儿臣总觉得这个易货贸易操作起来有些繁琐,不大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朱国雄微微摇头,“恩格斯先生怎么就没有想到贸易便利的问题呢?”
恩格斯的密电全文都已经给朱国雄看过了。其中介绍易货贸易的内容所占篇幅甚大,显然是恩格斯想推销给朱济世的国际贸易新准则。
“恩格斯想要的是一种不依赖黄金、白银,也不创造顺差和逆差的国际贸易规则。”朱济世淡淡地道,“虽然易货贸易操作起来有些麻烦,但是只要把国际易货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也就容易进行了。”
“父皇是赞成这种新的贸易规则的?”朱国雄已经听出了父亲的话外之音。
“这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规则,可以让大中华的人民处于竞争之外……”朱济世想了想,觉得儿子不一定能听懂自己的话,又解释道,“我大中华帝国是人口、资源、市场、土地都不缺少的。工业化也上了轨道,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国家长久的兴盛和国民普遍的富裕。”
“易货贸易可以让大中华国运长兴。百姓安乐?”朱国雄低声反问道。
当今的大明天子,将要上大中华皇帝尊号的朱国雄谈不上有什么雄才大略,但是对于国家经济的了解,却远远在朱明再兴之前任何一位皇帝之上。不过即便是他这样的经济专家,也不可能想象历史上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下,制造业从先进发达的经济体向贫穷落后的经济体转移的大趋势。
后世国际经济贸易的游戏规则是人口不能自由迁徙,但是货物和资本却能相对比较自由的流动。这必然会造成资本从先发富裕同时也是高成本的经济体流向后发贫穷但是各种成本相对较低的经济体——除非先发的经济体可以向1848年革命前的英国学习,长期无视底层民众的福利,把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日不落帝国的本土变成一个大贫民窟……不过在三个社会主义大国横空出世的当下,谁再敢这么干,可就是纯粹在找死了。
见朱国雄对自己的判断有所怀疑,朱济世又侃侃而道“英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搞了两三百年所谓自由贸易,还把英国本土打造成了世界工厂,可结果又是如何呢?两三千万英国贫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自由贸易和世界工厂的利益全归了豪商。而国家大难临头的时候,一干豪商却卷款而走,将他们的资本和经营商业的经验带去了罗马帝国,丝毫不管国家民族的前途。”
“如果英国不是战败……”朱国雄还是摇了摇头,国际贸易的规则可关系到颇多方面的利益,必须要谨慎从事。
“资本总是要追逐利润的,朕是商人出身,对资本的特点是再熟悉不过了。雄儿,知道英国学者邓宁格是如何评论资本的吗?”
“儿臣知道。”朱国雄点点头,当即背诵道,“资本会逃避动乱和纷争,是胆怯的。这当然是真的,却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
这段对资本的评论,被马克思加入了他的不朽名著《资本论》,而朱济世和朱国雄都是读过《资本论》的。
朱济世笑着点点头,“为了300%的利润就不怕死刑倒是未必,真正的大商人都是很爱惜性命的,但是在法律所允许范围之内攫取最大之利润,则是每一个商人都具有的本能。在长途海运成本日益低廉的时代,生产必定会从成本高昂的地区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区。而人口必然会从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转移到生活较为富裕的地区。
如果将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变成一个资本、货物、人口完全自由流动的超级自由贸易区,那么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收入水平的差距一定会缩减到最小。可将来的世界如果真的变成这样,朕辛辛苦苦建立大中华帝国又是为了什么呢?”
“父皇的意思……儿臣明白,大中华帝国是一个封闭起来的乐土,只属于我华夏子民。”对于父亲的理想,朱国雄如何不知道。现在被朱济世稍一提点,已经明白了这个“易货贸易”的好处。
“资本、货物、人口的完全自由流动只存在于大中华帝国内部。而对外的资本、货物、人口流动必须进行管制,只有这样大中华的土地、资源才不至于让外人进来享用,财富也不会因为贸易而流往他国。而这个易货贸易的办法正中父皇的下怀,只是儿臣有一点不明白……”
“不明白恩格斯和英国革命委员会为什么要提出易货贸易?”朱济世微笑着看了看儿子——虽无雄才大略,但不失为聪明之君,而且眼界开阔,熟知天下之事。对于这样的继承人,朱济世还是非常满意的。
“如今的英国已经失去了殖民地,而且本土狭小,资源匮乏,难道不应该追求自由贸易吗?”
“追求和得到不是一回事儿!英国革命委员会可以求,但是你和拿破仑四世会给吗?”
朱国雄摇摇头。
“既然求不到,不如退而求其次,用易货贸易和我们还有罗马帝国开展平衡外贸。而且恩格斯还拉上了德意志帝国……估计英德会组成一个关税同盟,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然后以英德联盟的名义来和咱们还有罗马帝国讨价还价。雄儿,你会和英德联盟做买卖吗?”
“会。”朱国雄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英德联盟和罗马帝国的平衡对大中华帝国是有利的,大中华帝国只能用贸易向英德提供支持。可是……英国工业怕仍旧会大幅萎缩的。”
“短期而言必然如此,但是看长期恐怕也未必不能找到出路。”朱济世笑着摇了摇头,他可是分明记得后世英国本土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了。“英国工业过往一直是靠外需维持的,将来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为主,虽然不如国际市场那么庞大,但也有将近3000万人口,其实也不算小了,3000万人口市场为什么不能支撑起拥有几百万工人的英国工业呢?”(未完待续。。)r527
。。。
37 14591812357015
第1509章 内需才是根本
3000人口的市场说大不大,说小其实也不小了。虽然不能和拥有7亿5000万人口的大中华帝国市场相比,但是相应的,在英国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也远远比不上将来完全实现工业化后的大中华。如果几百万英国工人的产出不能在3000万人口的英国市场中消化。那么将来1亿或是2亿劳工支撑起来的生产,又如何在大中华市场中消化?
“父皇的意思是英国将来可以通过内部需求支撑起产业?英国革命委员会能用社会主义解决生产过剩的难题?”朱国雄微微皱眉,生产过剩的理论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出现了,现在更是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社会主义理论家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按照他们的理论,资本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他们在使用相对剩余价值榨取手段时,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自身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导致社会上的商品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得到增加,而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必然导致商品销售市场的相对缩小,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出现。
同时,他们也将生产过剩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作为经济基础,不再适合经济基础现状的体现。是低层次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更高水平的生产力的证据。
“嗯,”朱济世低声,“社会主义的办法应当是能解决生产过剩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朱济世虽然不是学经济出身。但是也知道后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没有经济过剩问题存在的。
而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发展到后世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只是单纯的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简而言之,就是由社会(政府)控制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从而让生产和分配更加合理,让劳动者可以拥有更多的产品同时付出较少的劳动。这样一来,生产过剩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应该有大量的工业品可以用于出口。也不可能累积起大量的黄金外汇储备,对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也仅限于互通有无毕竟一个国家很难拥有所有的工业原材料、生产所有的产品,总是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得到一些东西的,但是主要作为财富象征品的金银和外国纸币,肯定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量收集储存的……至少这个时空的恩格斯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提出的新型外贸关心是不以获取贸易顺差为目的的。
“父皇,这是不是说,我们大中华帝国的工业也只能立足于内部市场?”朱国雄的经济学水平明显高于军事外交,稍一思考就发现了问题。
目前大中华帝国的工业总量虽然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被7亿5000万人口一平均。人均数字就不是那么多了当然,在拥有了半个地球之后。各种各样的资源人均一下也不是那么少了。所以未来的大中华帝国实际上也不需要通过外贸获得多少外部的资源,出口工业品的意义除了积累没有什么大用的金银和外国纸币,也就是让国内的资本家发财了。
“除了立足于内部,我大中华的工业还有别的出路吗?”朱济世淡淡地道,“现在是7亿5000万人,将来早晚是15亿甚至20亿人……如果按照英国的城市化率,至少有10亿以上的城市人口,工商之繁盛将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如果不能依靠内部市场,全世界哪里还有市场可以消化?而且我们把商品卖给外国之后,打算换取些什么呢?我大中华帝国都已经占了半个地球,什么资源没有?而且还拥有北美的天选之国,农产品也不可能短缺。我们还需要有什么呢?”
难道是花花绿绿的纸?
“父皇说的是,看来将来我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品也只能靠内部市场消化。”朱国雄并没有露出什么忧虑烦恼的表情,“好在我大中华诸国需要建设的地方还有许多,数十年之内是不会有过剩之虞的。”
“的确如此。”朱济世微笑着点头。
有半个地球的土地、资源,自然就有半个地球需要建设。真不知道要砸多少亿吨的钢铁、水泥下去,才能把半个地球建设起来。现在考虑生产过剩,的确有些为时过早。
“不过恩格斯在社会主义英国实行的办法,咱们还是要留心观察,必要的话还需借鉴一二。”朱济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茶盏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