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的是,这句话刚刚说完,姚和玉便拱了拱手开口道。

“雍王殿下,陛下娘娘在此,臣岂敢胡言,鸿胪寺的职责便是接待外使,但是如今突厥来使已然不在鸿胪寺当中,加之东宫有召,故而臣与鸿胪寺上下这几日一直在东宫当中随同太子殿下推定和谈的细节,至于封禁鸿胪寺之事,又是从何谈起?”

大殿当中一片寂静!

李贤只觉得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疼,没想到李弘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第三百四十一章:反转

姚和玉这个人,虽说有些胆小怕事,但是实际上却是皇帝的亲信之人,只是因为能力的问题,才一直呆在鸿胪寺这个没有实权的地方。

而且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都没有替东宫开脱的动机!

这么一想,众臣的脸色皆是变得精彩起来……

如果说太子殿下将鸿胪寺彻底封禁,其中的一干人等尽皆扣押,自然是越权而为,说的严重一些甚至可以说的藐视皇威。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今他不是扣押,而是召见呢?

虽然这一次的和谈事宜主要是由礼部负责,但是既然鸿胪寺身负外事之责,自然是绕不开他们的,而太子殿下又是这次和谈的主持者!

那么东宫召见鸿胪寺的官员商议和谈之事又有何不妥?

只不过这次召见的官员数量多了些,商议的时间长了些,但是这都属于可控范围之内,跟越权封禁鸿胪寺完全是两个概念,难不成太子殿下废寝忘食忠心国事也错了吗?

“既然如此,为何不见尔等上禀政事堂,若不是被软禁在东宫,又为何整整三日无一人出现在长安城中?”

李贤不甘心的声音再度响起,甚至带着几分嘶哑的味道。

事已至此,他哪还不知道这是李弘设计的圈套,之前他只道东宫将鸿胪寺的所有官员都关押了起来,哪能想到李弘竟然将他们全部堵在了东宫当中!

“回殿下,和谈之事重大,加上这几日突厥人的态度有些反复无常,是以鸿胪寺上下官员这三日都奉太子殿下令谕,在东宫当中商议对策,不过说是软禁却是有些过分了,殿下从未禁止过我等的自由,只是事情紧急,我等自当为国分忧,自愿暂留东宫罢了!”

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有些胆小怕事的姚和玉这一次竟然这么硬气,直接便当面驳斥了雍王殿下,一点面子的不留。

不过不管怎么,姚和玉也是鸿胪寺少卿,所以就算李贤气的跳脚,也不敢太过失礼,只是那副俊朗的面容看起来却是不免有些难看。

难不成就这么放弃了吗?

李贤的心中有些不甘,抬起头,却正好看见李弘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一副得意的神色,顿时让李贤怒火直冒,直截了当的开口道。

“就算鸿胪寺的官员未曾被扣押,那突厥的可汗又去了何处,难不成太子哥哥的东宫就连突厥人也继续收容吗?还是说,有人在大理寺见到的不是阿史那伏念?”

无论怎么说,长安令的禀奏当中,的的确确是有人在大理寺当中见到了突厥可汗的身影。

如果是是鸿胪寺的官员,李弘尚且能够用商议朝事来搪塞过去,那么突厥人被尽皆关押在大理寺当中,又是怎么回事?

只是话刚一出口,李贤的心中就升起几分悔意,如今他既然已经知道这是东宫布下的局,那么以李弘的聪慧,又怎么会对这件事情毫无布置呢?

不过说都说了出来,已是覆水难收,所以李贤也只好继续硬着头皮硬撑着。

“呵呵,没错,如今鸿胪寺当中的突厥人的确是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不过这是因为如今鸿胪寺中已经不在安全,孤为了保护他们,不得已才将其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

虽然李贤的口气咄咄逼人,但是李弘却是丝毫不惧,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动一分一毫,只是轻笑一声开口道。

“笑话,鸿胪寺周围有东宫六率的人马重重保护,能够出什么……事情?”

听得李弘的话,李贤不屑的一笑,却是朗声开口道。

只不过话说到了最后,却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声音也变得有几分心虚……

“此事严尚书应当知晓,便请严尚书来说罢!”

看见李贤如此神情,李弘的脸上不自觉的冷了几分,淡淡的开口道。

而一旁的严善思则是苦笑一声,上前说道。

“启禀陛下,此事乃是臣看护不利,太子殿下之所以会将鸿胪寺当中的突厥人全部移居到了大理寺,乃是因为就在三日之前,鸿胪寺中又发生了一场刺杀!”

严善思的口气十分沉重,甚至带着几分羞恼的意味。

毕竟鸿胪寺乃是礼部的地盘,现在竟然有人胆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杀人,简直是无法无天!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他说话的时候,李贤的脸色陡然一变,不过瞬间又恢复了原状。

而众臣则更是炸了锅,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上一次突厥可汗遇刺的案子如今还没有调查清楚,如今竟然又冒出了一桩案子……

“刺客行刺的是谁?可曾得手?”

李治的口气倒是仍旧能够保持平静,毕竟他早已经知道了此事,只是声音当中却是不免多了几分阴沉的味道。

“回陛下,刺客的目标是突厥可汗的长子阿史那达曼,臣看护不利,竟致刺客得手而去,阿史那达曼当场不治身亡,正因如此,太子殿下方才当机立断,为防刺客再行刺杀,将所有的突厥人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

严善思说罢,深深的拱手不起。

而李弘也是同样拱手道。

“父皇,此事干系重大,一旦传扬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打草惊蛇,故而儿臣不得不暂时封锁消息,抓紧追查事情的真相,请父皇恕罪!”

大殿内一阵沉默!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真相竟然是如今的惊人!

突厥可汗的长子竟然被刺杀成功,并且当众不治而亡,这简直是对大唐毫不掩饰的挑衅!

“陛下,此贼简直无法无天,视我大唐律法如无物,实在是罪不可赦,老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查,无论是谁,犯此大罪都绝对不可姑息!”

片刻之后,尚书省左仆射戴至德第一个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紧接着,郝处俊和许敬宗也对视一眼,脸色凝重的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

既然大佬们都表了态,剩下的大臣们自然不再犹豫,纷纷上前说道。

“陛下,臣等附议!”

如此一来,大殿当中还站着的,就只剩下李弘和李贤二人,不同的是,李弘的脸色肃然,隐约带着冷峭之意。

而李贤的脸色则是白的可怕……

第三百三十四章:惊变

要说这件事情的原委,没有人知道的比李贤更加清楚了,那个刺杀阿史那达曼的刺客根本就是他李贤的人马。

一旦被查出来,可以说对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到时候别说是夺嫡了,就连自己的性命恐怕都难以保住。

作为一个唐人,李贤最清楚,对于大唐来说,勾结外敌乃是最最让人愤恨的一个罪名,一旦被人扣上了这个罪名,必然会引起公愤。

尤其是现在和谈的事情,早已经被李治当成了重中之重,自从东征的大军出发之后,户部已经不止一次的向皇帝诉苦,说是急需一笔岁币充实国库。

这个时候李治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尽快解决和谈的诸多事宜,可是偏偏突厥可汗遇刺的事情如果不查清楚的话,和谈必然会无比缓慢……

一念至此,李贤才明白了为什么对于封禁鸿胪寺的事情,李治竟然会如此容忍了!

只要能够查清楚案情的真相,即便是有所越权,恐怕李治也顾不得了,想必东宫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如此大胆!

想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李贤的心头却是越发沉重了,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听从青衣男子的建议,不要跟阿史那伏念合作……

“嗯,此事的确是无法无天,视大唐律法如无物,绝对不容姑息!不过弘儿,既然你已然封锁了消息,想必也早已开始着手清查此案,如今可有进展?”

李治的眉头紧锁,声音中也带着几分愤怒,前一句话一出,更是让李贤的脸色一白。

而一旁的李弘则是深吸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道。

“父皇英明,事发的当天,儿臣已然紧急召见了大理寺卿张文瓘和大理寺丞狄仁杰,命他二人彻查此案,想必如今已有结果,恳请父皇召他二人进殿,陈明真相!”

不知为何,听见李弘的这句话,许敬宗却是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太子殿下素来稳重,为何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当中竟然如此凝重,莫非……

许敬宗抬起头却正好看见李贤一副苍白的脸色,当下心中浮起一个猜测,顿时脸色也是一变……难不成今天的这场朝会,竟然会是两位一决胜负之时?

不过无论如何,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挡的了的。

不多时,张文瓘和狄仁杰二人便匆匆走进了大殿当中,尤其是狄仁杰,一身风尘显然是刚刚赶来,之时脸上的一丝兴奋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臣大理寺卿张文瓘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臣大理寺丞狄仁杰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从二人一进来,李弘的心便放下了大半,今天的事情,他早已经和张文瓘商议过,也推演了数次,唯一的关键之处,恐怕就是狄仁杰能否在这三日之内拿到切实的证据,证明事情的真相了!

但是看他们如今的神情,恐怕是没什么问题了!

“平身吧!”

李治此刻的声音倒还显得有几分平静,只是这份平静之下究竟掩藏的是什么,恐怕就无人可知了。

“太子说突厥可汗遇刺一事你们已经彻查,如今可有结果?”

没有丝毫的废话,李治直接便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一句话。

“回禀陛下,此案已经彻底查问清楚,案情奏报在此,请陛下御览!”

狄仁杰定了定神,从袖中抽出一份奏本,恭敬的举过头顶,而李治旁边的吴良辅也是急急忙忙的走了下来,将奏折呈给了皇帝。

一时之间,大殿之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奏本之上。

倒是李贤的脸色又变得苍白了几分……

几乎是以所有人可见的速度,李治的脸色随着翻看奏折而变得越来越难看。

“逆子!”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皇帝看完奏折之后,竟然会如此的暴怒,甚至连脸色都涨的通红。

直接将手中的奏折砸在了桌案之上,蓦地一下直接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一口鲜血喷出,直接昏了过去……

“陛下!”

“父皇!”

众臣皆是大惊失色,失声叫道。

就连李弘也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如此发展,着实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而李治这么一昏过去,大殿内的所有人震惊的同时,却也同时骚动起来……

“放肆!御林军何在?”

就在此刻,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的武后陡然站了起来,声音威严的叫道,随着武后这一声暴喝,原本随侍在殿外的御林军则是猛然间布满了整个大殿。

一时之间,大殿之中瞬间便安静了下来,之剩下武后的声音回荡其中。

“吴良辅,立刻护送陛下回宫,婉儿,即刻召太医院入宫侍驾!”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武后一介女子竟然能够如此镇静,着实是让人佩服。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吴良辅便已经带着一干内侍将皇帝扶进了内殿当中,而武后身旁的一位女官则是匆匆忙忙的离开大殿,赶往了太医院。

随侍的御医也一同跟着进了内殿当中。

这个时候武后方才缓缓转过身子,口气有些冷厉。

“陛下龙体微恙,今天的朝会到此为止!国政暂由太子署理,众卿这便散了吧!”

武后的声音平稳,但是细心的人仍然能够听出,这份平稳之下带着丝丝的颤音。

而且说完之后,武后仍旧稳稳的站在原本的位置,并没有像平常一样退回后宫当中。

“谨遵母后懿旨,儿臣告退!”

深吸了一口气,李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大殿内的气氛才算是缓和了几分。

一干大佬立刻随着李弘的声音继续说道。

“臣等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说罢,所有人才慢慢的退出了含元殿当中,而等到所有人退去之后,殿内的御林军方才缓缓退去,只是却是将整个含元殿重重防卫起来……

“殿下……”

看着众臣默默离去的身影,戴至德却是一脸凝重的走到了李弘的身边,眉宇之间带着几分担忧之色,轻声叫道。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李弘却是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所有人,便转身朝东宫的方向离去……

第三百四十三章:暗流涌动

这一场朝会可谓大臣们能够经历过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了。

先是群臣进谏,弹劾太子,甚至于雍王殿下一度于含元殿上说出了当废东宫的惊人之语。

紧接着,太子殿下竟然匠心独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