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巡回銮始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巡回銮始末-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督刘致盛京卿电
  保护中外人民产业,已电商香帅,得覆即办。顷接罗星使复电,称:“遵告沙侯,据云:‘英政府注意保全人民产业,绝无侵占之意,水师只在口外,不致分兵喧扰,承示竭力保护,殊心感。’云云。”
  ◇鄂督张致刘岘帅盛京卿电
  来电均悉。请即刻飞饬上海道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重。并请声明敝处意见相同。杏翁思虑周密,敢恳帮同与议,指授沪道,必更妥速尤感。但恐各领事必须敝处派员,拟即派陶道森甲迅速赴沪与议。惟请告上海道及盛京堂,先与速议,不必候陶。
  ◇赫总税司乞援电函
  驻津各领事,官兵鉴:京中情形已十分危急,请火速发兵援救。西历六月二十四号晨八点钟发。信到即付来人银五百两正。赫鹭宾启。
  ◇又(同日)
  天津各国统带官鉴:旅京西人俱受困于英使署内,势甚危急。火速!火速!西历六月二十四号下午四点钟发。赫鹭宾启。
  ◇荣相电复各督抚书
  李钦差,刘制台,鹿制台,王抚台,松抚台,俞抚台均鉴:来电敬悉。以一弱国而抵十数强国,危亡立见。两国相战,不罪使臣,自古皆然。祖宗创业维艰,一旦为邪匪所惑,轻于一掷可乎?此不待智者而后知也。上至九重,下至臣庶,均以受外欺凌至于极处,今既出此义团,皆以天之所使为词。区区力陈利害,竟不能挽回一二,因病不能动转,假内上奏片七次,无以免。力疾出陈,势尤难挽。至诸王贝勒群臣,内对皆众口一词,谅亦有所闻,不敢赘述也。且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满汉各营卒中亦皆大半,都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虽两宫圣明在上,亦难狃众。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嗣再竭力设法转圜,以图万一之计,始定总署会晤,似可稍有转机,而是日又为神机营兵将德国使臣击毙,从此则事局又变。种种情形,千回万转,至难尽述。庆邸仁和,尚有同心,然亦无济于事。区区一死不足惜,是为万世罪人,此心惟天可表。恸恸!本朝深恩厚泽,惟有仰列圣在天之灵耳。时局至此,无可如何,沿江沿海势必戒严,尚希密为布置,各尽各心。禄泣电复。
  ◇袁中丞致烟台各领事电(西历七月二十号)
  各国领事官鉴;今晨十点钟接到总督十八号飞递公文,内有美公使密电一件,已为转递华盛顿。敢告。
  ◇袁中丞致江督刘电(华历六月十九日)
  刘制台鉴:闻各使及眷均无损害,惟各使馆合围甚急。消息隔绝,虽迭经□探,竟无十分确耗。
  ◇某省派驻保定坐探委员电(六月初九日)
  宪台钧鉴:都中兵丁已占踞兵部署西什库,闻英使署被攻甚急。月朔,天津制造局不守,外兵乘势修接铁路,我兵断陈家沟桥以止之。团匪纷纷携带炮火劫抢军械,头目王姓以无颜见人,吞烟自尽。静海团张德成有众二万,拟报效,非奏明不可,直督允其请,将择精壮者为十营。河东南门一带尽成灰烬,城内官商有向英缓颊之议,未识何如。省城附部教堂二日前均焚,洋人死十余。臬司近奉廷寄,□□。
  ◇又(九月初十日)
  宪台钧鉴:内趣合肥入觐,发国书于俄英日修好。董军已发津,初五日以后未战,留张春发,陈泽霖,会同直臬剿□□□□□□□。藩司初九奉旨来京陛见,臬司兼署藩篆。
  ◇袁中丞致驻烟美领事电(西历六月二十号)
  贵领事鉴:顷接京信,知西历本月十一号各处依旧平安,惟乱兵意在杀教,故仍力攻东城。
  ◇某省派驻保定坐探委员电(华历六月十二日)
  初八日未接战,因两军兵士均劳苦之故。现在马军十三营驻河东,练军驻马家口,每夜彼此遥击,未分胜负。团民三万余,衙署庙宇公所悉被占据,询其何日出仗,佥称时未至,不轻举。□□□谭文焕,徐国祥为心腹,良言难入。近闻有不肖巡道拜团首为师生。京城各宅大半为董军所劫,前门内外死人数万。英使馆环击两旬,坚不可破,现已深沟高垒以困之。
  ◇英公使致驻津英领事书(西历六月二十日)昨日下午四点钟,各公使接到总署公文,内开“北洋大臣接到驻申领袖领事官来文,称明晨二点钟之前如不将大沽炮台让出,洋兵定必攻取等因。据此显见各国果有瓜分中国之意,为此奉函,照请贵公使等限于二十四点钟内一律离京,逾期恐为匪徒所伤,敝政府实难保护”云云。细阅来文,华人之欲戕害外人,其意已在言外。但不知领袖领事究竟有无发此公文?
  如果属实,则责任甚重,各使馆应宜早为预备。今日更决意先令妇稚等数百人来署避匿,并议定各使署如至万难支持之际,亦均来此躲避。随后,各公使公覆总署云:“来文所称各节,本大臣等均无从索解。即开战一节,亦只据贵署所言,谅各领事万不能有此举动。一切务请端庆两邸面议为祷。”此文去后,并无回文。遂由德公使带同参赞(此处阙文)亦受重伤。彼时逆料四点钟后华兵必来攻击,因此即将英国大旗高悬。刻尚不知有无救兵来京,即有,亦不知刻在何处。信到时,即望发给投书人洋一百元。
  ◇鄂督张致盛京堂电(七月初一日)
  鄂境一律平静,营勇均听约束,武汉并无猜忌洋人之事。
  前月汉口洋人曾有炮对汉口之谣,妄诞可笑,旋邀英领事过江面与解说,现在均已释然。祈告各领事,嘱将西报更正,并以后切弗刊刻无稽谣传为祷。
  ◇又(七月初三日发)
  近日洋人自汉回沪者,多系山陕河南教士矿师,路过此间,皆云一入鄂境深蒙地方官保护周妥。于帅自北方事起之时,以安靖地方,慎重保护,通饬属员。裕帅于过境洋人,皆派马队护送,可见并非不认真保护。近来南阳市教,或因边远,猝不及防,然各洋人早已由豫回汉,当不致伤损。至湘省初闻津郡讹传,人心不免摇动,致有衡澧之案,经敝处将京津确情及保使保商谕旨转知,俞帅亦极认真弹压。长江上游,断断不致有事。所可虑者,沪上造谣之人太多,中西各报辗转钞译,大半失实,甚至毫无影响,摇惑观听。惟望于见领事税司及中西官商时,告知此处实情,而勿轻信谣传为祷。
  ◇驻沪某西官致晋抚毓中丞电
  太原有毕姓教士,与其妻若子,又友一人,共四人,如能送到汉口或上海者,其家属愿谢英金五千镑,合洋五万元。一经送到,即由本署照付。
  ◇又
  山西全省教士共六十余人,如被戕害,当惟贵巡抚一人是问。
  ◇又致陕督魏制军电
  兰州泰州等处,共有教士三十余名,请速饬地方官护送至四川,再由四川派人护送至汉口,所需费用,本署均愿认还。
  ◇日本公使致驻津领事电(西历七月二十三号发)
  董军不时前来攻击,某等惟竭力死守,并由本处武随员统率水师兵暨民团等奋勇接战。至天津所派专差已至,得悉日本第五队兵月尽当可至京。此时某等虽可支持,然殊不易。华军自十七号起,未来攻击。今将所死伤之数列下:计死者武弁两人,义兵一人,水兵五人;受伤者参赞一人,学生一人,水兵六人,其余稍受微伤者甚多,则均不在此列。
  ◇江督刘致英水师提督西摩尔电
  前因领事面言美拟调兵保护租界,英亦不得不调兵。当以美英或有成约,切嘱务宜从少。贵军门为保商务起见,本大臣为保地方起见,皆欲力求安静,是以遇事无不推诚相商,通融办理。今贵国调兵来沪,各国既均不欲,是美国并无先欲调兵之意可知。目下沪上民心甚为惊惶,各口亦复因此震动,若各国复援例而来,民间更不知若何骇异。不得不请免调以示镇静。
  务望设法妥筹,已行者若何折回,未动身者即行阻止。
  ◇美廷覆李中堂电
  所请停战一节,须俟敝国前者所请贵国各款切实遵行后,方能照办。
  ◇英政府致驻沪各领事电
  此次京津开战,初非意料所及。本国派兵赴华,只为剿办团匪起见,并不欲瓜分土地。惟日后须索偿兵费而已。上海为中外互保之地,决不作为战地,务令中西官合力保护。其长江一带,如有匪徒扰乱,亦须会同华官剿办,并令各商民切勿轻信浮言。
  ◇英使臣致英政府密码电(西历八月三号发)
  使署台垒刻已加筑坚固,署内共有妇稚二百余人,自七月十六号以后,华兵不时前来放枪攻击。
  ◇法公使致驻沪法总领事电(八月九号发)
  如因李中堂为议和大臣之故,致联军不能直入北京,深恐在京西人生死之权,均在华人掌握。
  ◇鄂督张江督刘致驻沪英德法俄美日六国领事电
  顷接烟台来电,内开“联军十九据通州,拟攻东直门。”
  等语。查现在并未得我两宫出京确信,如联军果攻京城,炮火所至,势必震惊宫禁。万一有意外危险,则从此全国人心愤激,自此将不知祸之所止。况南方保护之局,各督抚均系奉旨办理,倘各国不顾两宫,则何以处南方之督抚?万望贵领事飞电联军各兵宫,切实询明,将如何办法,万万不可震惊我皇太后皇上,使南方各督抚及各省民心不致激成大变。务望二十四点钟内电复。万急,至盼。
  ◇鄂督张致英总领事电
  北方匪乱以来,长江一带商务大坏,中西咸受其累。北京自联军入城以后,人心不安,各处哥老会匪纷纷起事,藉保国为名,扰乱焚掠。虽经三江两湖各省派兵剿捕,然和局一日不定,即人心一日不靖。贵国通商数十年,沿江沿海各商埠始克有此繁盛,若贵国不早日联合各国倡议调处,匪乱日甚,扰及各埠,如天津情形,恐非数十年不能复原。甲午中东一役,英不肯早作调人,致让俄占先手。而今日俄势至盛,英若迟延观望,必致事变百出。长江虽经江鄂两省竭力支持,然久不停战,各处匪徒乘机而起,则大局将糜烂不可收拾,徒遂各国瓜分之计,知非英之所利也。以一中国当七八强大之国。停战数月何碍?英向重商务,无割我土地之心,且承外部厚意,询及江鄂两督意见。美与日本,与英意见相同。近见各国来电,语意尚觉和平,敢请迅速转电外部,趁此时首先倡议停战,邀商美日两国派全权使臣与李中堂即日开议和局,则大局幸甚。
  ◇直藩致东南督抚电(七月下旬某日)
  銮舆二十一日西幸,世变至此,愧悚忧愤,难安寝馈。收复京城,请还两宫,实为最先要着。请诸公亟图之。再以后奏报折件,宜探明行在投递,切勿递京。
  ◇荣相致东南督抚电(保定八月初四日发)
  北地驿都不靖,保定无险可守,各省京饷势难贮存,宜探明山陕沿途驻跸之所交割。
  ◇李中堂致某省疆臣电
  查各国外部转复电语,及洋报所述驻京各使词意,与谕旨间有不符。此事殊难议结。昨已奏请派庆王,荣相,刘张两制军会同筹办。应请我各国驻使委婉向外部解说,从中转圜。至上海各总领事,除某某并未来晤,似别有意见外,其已晤者,曾嘱其电商本国,均称无在此议事之权,俟稍有转机,当航海驰赴京津相机会同商议。
  ◇美外部海约翰致李中堂电(西七月三十号)
  李中堂鉴:如贵政府不使敝国与驻华公使通信,则护送公使赴津之事可毋庸议。再保护各使臣,乃中国政府之责。中国须先能保护各国使臣,并使之与各政府通信,然后可以论及出京一事。
  ◇美政府又电(西八月一号)
  贵大臣鉴:各使馆与其政府通信,乃使馆应有之权。中国不能以此求情。须俟各使臣能与其国家通信,中国能保各公使无险,然后可议他事。
  ◇上海德国总会致德亲王侯亨络熙电
  王爷均鉴:旅沪德人闻俄人欲于未和之先将北京驻兵退回。
  如吾国亦仿照办理,深恐此后吾国商务及民人产业等项将不得安静。乞王爷代奏朝廷,请为留意。旅沪德商谨电。
  ◇庆亲王致各督抚电
  洋兵进京,两宫两狩,本爵奉便宜行事谕旨,会同李相议和,即须开议,宗社安危,关系重要。希严饬各属竭力保护在华洋人及教士教民。如有匪徒滋扰,立即尽法惩治,勿任再生枝节,致误大局。奕劻谨电。
  ◇东抚袁致各督抚电
  有密旨,令庆邸回京,催李相北上,会同议款。初六日,驾仍在大同。世凯谨电。
  ◇李相致俄国外部大臣电
  贵大臣鉴:本大臣能请皇上复辟,而不能保端,刚之必诛。
  再如德国在扬子江一带生事,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