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河山-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许是对他胡乱指挥的报应,在他乘坐的炮艇贴着长江边,一路走走停停以躲避中美空军轰炸,终于走到九江的时候,却被因为长江上实在已经没有什么目标值得可以轰炸,正闲地闹心的,在长江两岸到处寻找负责封锁长江航

    架美军攻击机现,并一路尾随追着好一痛乱炸。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美军飞行员也许是心不在焉,也许是技术本身就不怎么过关,更有可能认为这三艘小炮艇实在不值钱。结果一阵水面、空中激战下来,除了岗村大将乘坐的那艘炮艇被击沉外,其余地两艘连毛都没有伤到。

    被眼疾手快的副官在炸弹命中之前,一把推进江里才逃过一劫,在初夏实在称不上温暖的江水中泡了半天的岗村宁次大将被捞上来之后,果断的取消了原定在九江登陆与小林浅三郎中将研究一下与湘北战局相比,更加艰难的南昌战局地想法,直接一溜烟跑回了南京。

    他是拍拍屁股走人了,他扔下的一堆烂摊子,却差点没有把冈部直三郎大将气的吐血。岗村大将虽然下达了撤退命令,但是与当面中队正掐的热闹,咬成一团的几个师团的屁股那有那么好调地。

    还没有等几个师团抽出身来,已经感觉到日军萌生退意的当面的中队,手疾眼快的,先于日军展开了全面的反击。被岗村大将下令急速从前线撤回的64师团更是被对手的58、79军两个军死死的缠住,几乎是寸步难行。别说反攻通城了,就是自己还能不能全身退回麦市都不知道。

    58军是军精锐,79军则是土木系精锐,两个军的战斗力在中都算地上中上。特别是58军这支军部队。经历过护法,北伐数次战火洗礼,依靠国内最优秀的军校,云南讲武堂培训出来的优秀军官,军的战斗力在国内各派系军队中,绝对属于中上。

    尽管经过多年抗战的冲杀,原来以机枪多闻名于全国,装备算的上精良的装备损失余烬,原来优秀的基层军官也伤亡极大,但是军的战斗力仍然不可小视。

    在58、79~两个军向想要开溜的64师团起反击地同时,在新墙河一线,那位陆军总司令用从长沙新调来的精锐第1将虽然给68师团重创,自身也在日军步坦协同地冲击之下伤亡惨重的13军替换下来。

    刘家辉这一抄日军地后路,原来的先利用层层阻击大量杀伤日军,然后依托长沙坚城,在围歼进攻日军部队地作战计划全部被打破。第。0军在留在长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那位陆军总司令又不能在其他各军苦战的时候,将这么一个装备精良,齐装满员的精锐军扔在后边看热闹。只能提前北调,接替之前伤亡不小的13军,对68师团起反击。

    刚刚抵达新墙河一线的第1没有进行任何休整,不待配合作战的从湘南调来的一个战车营抵达,便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和13军唯一剩下的建制还算完整的第配合之下,强渡新墙河对当面之日军68师团起全面反击。

    与13军已经在成了血肉磨坊的新墙河一战激战数日,116师团配属过来的一个联队基本被添光,师团本身伤亡也已经极大,部队已经异常疲劳的68师团,那能经受起自开战以来就一直养精蓄锐的第1的猛攻。123文学网()仅仅抵抗了一天多的时间,阵地便被冲的淅沥哗啦。

    而在南、东两个方向起反击之后,固守岳阳的第与经洞庭湖水运抵达的37军,在九战区司令长官的亲自指挥之下,对当面之日军起全线反击。不仅一举将当面日军向东击退了五十多公里,将当面之日军一口气一直赶到了洪湖一带,并趁势收复临湘,威胁到新墙河一线日军的退路。

    而面对三个军攻击的133师团更惨,与132师团一样,由在河南会战期间已经烟消云散,此时刚刚同样组建完毕,正在苏南养伤的70师团在出战前的留守部队,也是70师团在河南会战之后剩下的唯一建制完整,还有战斗力的几个中队与65师团一部,加上大量新兵和朝鲜籍士兵组建的133师团,到此次会战起的时候还尚未组建完成。

    不要说原本就没有的师属炮兵,就是按照编制仅有地大队属炮兵还远未补充完毕,实有数量与编制相比缺口极大,只有不到编制数目的一半。而轻武器短缺情况比132师团还严重的133师团在中队的全面反击之下,日军在湘北的几个师团中,先崩溃。

    日军在去年一年损失地武器装备实在太多。不算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损失,仅仅在中国战区的河南会战期间,所损失的武器数量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

    而自身的武器生产数量却因为美军飞机大规模地,几乎是没完没了,不择手段的轰炸下,使得大量兵工厂被炸毁,以及因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航运被美军用水雷、潜艇、飞机切断,已经出现的严重原材料短缺使得原来就不太宽余的武器产量非但没有上升,反到是出现了大量的下滑。今年地武器产量连去年同期的一半都赶不上。

    武器损失量太大,产量又跟不上去。同时因为新编师团组建过多,库存武器已经见底。为了满足需要,日军甚至连日俄战争时期的,架退式火炮和村田步枪都拉了出来。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部队扩建的趋势。

    为了为即将到来的本土防御作战做准备,为了给国内那几十个刚刚组建编号已经达到二百多正向三百迈进,组建很长时间之后,因为没有武器而一直赤手空拳,准备用于本土防御作战的新编师团和海岸防御师团凑足武器,早在今年年初,日军大本营就将除了已经失去直接交通联系的南方军外,其余的中国派遣军以及关东军所有库存武器收缴一空。

    在库存武器收缴上去之后,为了填补被抽调了大量部队被抽调或是损失,兵力出现不足而为中国派遣军新组建的几个师团就出现了无武器可用地局面。除了作为主体的原有混成旅团或是野战补

    外,其余的由在华侨民中征召以及国内调集的新兵的步枪都没有配齐。有限的武器都被用来重新组建去年损失的部队了。

    尽管岗村宁次在接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的职务之后,为了改变这种新师团因为武器短缺而迟迟形不成战斗力的局面,一方面向东京大本营申请补充,希望大本营至少将运走的库存武器在运回来一部分。

    一方面不顾南京伪政府地那些官员坚决反对,将除华北之外,其他控制区内的所有伪军和警察武器收缴大半。可惜地是这些武器中除了在组建时,为了显示亲善,而配备的少量日式步枪和日军在作战中缴获之后又转交给伪军使用地武器装备之外,大部分武器基本处于不堪使用的状态。

    而且这些武器所使用地79子弹,库存数量又是严重不足,每支步枪平均下来只能摊上六十子弹,轻重机枪子弹不足一个基数,就这还是将伪军中所有能用的弹药全部收缴上来才凑出来的。这个结果让岗村大将极为失望。

    现在的日军早就停止了为伪军提供装备,当初为了武装这些伪军,而仿制中队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生产的智式轻机枪因为原材料的问题早已经停产。

    至于弹药,当初为了控制伪军,日军始终禁止伪政府自行设厂生产。而日军数量并不多的补充,又因为这些伪军大部分训练不足,一遇到战斗便胡乱放枪,消耗的弹药数量极为惊人。尤其是这些伪军通常被缺少武器弹药的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当成了武器、弹药和兵员的补充点之后,往往的补充数量根本达不到损失数量。

    即不准自行设厂大规模制造,本身又早就停止了对伪军的武器弹药供应,即便部分依靠日本人的势力,割据一方的伪军将领私下自行设厂制造的少量弹药,因为工艺和材料的问题,质量也差的很,产品方不方,圆不圆的,大部分不堪使用。

    再加上大部分伪军将领为了敛财,不则手段,大肆倒卖武器弹药,弄的伪军各部弹药始终极为紧张。即便是岗村大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收缴上来的可堪使用的弹药数量极为有限。

    在收缴伪军武器达不到使用标准的情况之下,岗村宁次只能将希望放在了东京大本营身上。好在东京大本营为了满足中国派遣军起此次会战需要,最终同意给中国派遣军下拨一部分武器装备,并从关东军紧急抽调了一批武器装备拨付给中国派遣军。但是武器装备运到之后,结果却让岗村宁次大将更是失望到了极点。

    这些武器装备中,老式地已经淘汰的三十年式步枪占据了绝大多数,甚至还有为数不到的年龄都快赶上岗村宁次大的老式村田式连步枪。机枪也是老式的明治38式重机枪,以及原来只做为本土防御,放在永备工事中固定使用地式和九八式水冷重机枪。就连这样的武器数量都还不多。

    而从关东军调拨过来的武器数量不大不说,大部分武器已经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来岗村大将才知道,本身武器也出现大量短缺的关东军,将满州的武器装备全部收缴上来。调拨给中国派遣军地就是从满州手中收缴上来的。

    这一点关东军的做法到是和岗村大将异曲同工。只不过作为日本人一手从头组建的满州不仅在战斗力上远胜于关内伪军,其全套的日式装备也比关内伪军那些杂牌装备好的多。

    即便对将圣战进行到底有着极大决心和勇气地岗村宁次大将在面对补充过来的这些破烂装备,在私下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日本的确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地步了。

    补充过来少量的武器装备,根本满足不了中国派遣军补充在河南战役失利之后,重新组建被歼部队,以及组建的一大批新编师团、旅团所需要。尽管岗村宁次在开战之前多方收罗,但是新组建的几个师团,特别是今年年初新组建的师团中,武器装备仍然缺口很大。

    就这样还是照顾132、133师团这两个参战的师团,此时担任上海地区警备地,也是进年初刚刚组建的1611师团,甚至连轻武器都只配齐了一半。火炮更是一门没有。轻机枪和掷弹筒只有编制的五分之一。甚至重机枪只有可怜的二十挺。而这些武器全部调拨给了配合12军作战的。02团,1611师团留在上海的1C11旅团,除了哨兵使用的用来装点门面的几支步枪之外,基本上是赤手空拳。

    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刚刚开始组建,尚未组建完毕,武器装备短缺极为严重,被直接拉上了战场的133师团在会战开始表现就不佳,作为打响湘北会战第一枪地133师团在面对守备毛田的26军。倾尽全力激战两天,非但没有能突破守军防线,自身反到遭受到极大地伤亡。

    用133师团长野地嘉平中将的话来形容,缺枪少弹,又训练不足没有炮火掩护地部队在支那军密集的机枪火力和如雨地迫击炮弹中,成片的被击倒。133师团的勇士为了天皇、为圣战耗尽了鲜血。

    但实际情况是不是象这位师团长所说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反正据前往133师团督战的中国派遣军高级参谋事后描述,133师团进攻极为乏力,甚至可以用半死不活来形容。

    除了偶尔为之的英勇表现之外,一遇到中队火力压制,不是趴在地上龟缩不前,就是回撤的速度远比进攻速度快的多。

    其伤亡大多数都是在中队反击的情况下造成的。

    仅仅两天的激战下来,进攻乏力的133师团便阵亡大队长两人,大队长以下伤亡近两千人。其建制最完整的步兵第99旅团基本被打残了。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还不如几个独立混成旅团。

    这个软柿子,围攻133师团的三个军长表现出极大的20军因为之前伤亡过大,只投入了一个师的兵力之外,其余两个军将所有部队全部投入反击,湘北全面反击的第一轮炮火就是落在133师团头上。

    以至于野地嘉平中将前边刚接到岗村大将全线撤退的电报,还没有来得及调整部队,后边他的部队就被中队包了饺子。成为此次会战湘北战场上第一个合围的日军师团。

    面对着如此残破的战局,远在武汉,在12军主力没有撤回来之前,手中仅剩下一个师团的冈部直三郎中将,也回天乏术。他唯一能做地除了命令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突围之外,就是命令12军以最快的速度回师武汉,

    冈部直三郎中将面对着在中队全面反击之下,被打的叫苦连天,呼叫援军的各师团长,却只能干瞪眼。为了挽救危急中的前线地这几个师团,虽然不放心,也不敢放弃武汉重地,但是在内心认为这几个师团要远比武汉重要的冈部直三郎大将,面对这个形势,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也只能将武汉的防务暂时移交给现在正在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