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我要做首辅-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商人,都不是光聪明就行的。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需要情商。赵老爷子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词,但是不妨碍他以一辈子的经历发现这个自己怎么看怎么好的孙子的缺陷在哪里。
  他还真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这个小孙子的聪明劲,但是也第一次发觉他的确不适合走官商这两条路,他神色复杂地拍了拍赵荣熙的肩膀,道:“其实研究员也挺好的,至少,很受尊重。”连皇室都要给与尊重,更遑论一般的官员,还没有官场倾轧的风险,还真是不错的。
  赵荣熙不知道为什么祖父突然就改了态度,不再显得那边的不情愿,但是这不妨碍他高兴。无论如何,祖父同意了,父亲也就不能说什么了。
  赵家两祖孙不知道,科举考试中除了他再无满分之人是有原因的,那是林瑜特地在最后一个大题出了一道超纲的题目,就是为了找那些真正的天才。赵荣熙用来应付家人的那句话并不完全是错的,至少,在他解出那一道大题之后,他的卷子就出现在了林瑜的案几上。
  这一道大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阅卷官没有得到答案,以防出现作弊。别的地方也就罢了。若是给科研院招进一个鱼目混珠之人,那才是笑话呢!
  可以说,赵荣熙这个满分是林瑜亲手给出的。皇家科研院去亲自上门谈话招人,那是常事,别的被招进来的人也是这般,但是在之前又做了一张卷子还真是只有他一个,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或者说,除了出卷子的林瑜以及前去招人的两个心腹,没有人知道这一点。
  这个国家从来都不差天才,赵荣熙的名字却从未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林瑜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世界不同的缘故,还是他的才能被八股给埋没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还不算太晚。
  像赵荣熙这样看出了林瑜用意的人不止一个,但是他们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人脉消息给堆积出来的了。但凡不愿意将自己的钱庄生意就此断在手中的商人纷纷动了起来。
  “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林瑜带着林如海坐在醉仙楼隐秘的包厢之中,听着外头商人的商议,对身边的林如海道,“堂叔觉得如何?”
  “若非听到他们的谋划,实在是难以想象。”隔壁的包间里头不过是一些商人而已,别说是王室宗亲了,就是一般的读书人谁又能想象得到千百年来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的商人们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有了这样的力量呢?听听吧,这些人念叨地都是一些什么人的名字,俨然囊括了大半个朝堂,就连有个皇后孙女儿的常柯敏也出现在了他们的口中。
  常柯敏自然不会去理会这些人,但是说句实在话,既然这些人能这么说,至少是有门路搭上去。这已经足以表明某些问题了。
  “只要人的欲|望在一天,贪腐就只能遏制而不能根治。”林瑜倒是看得很开,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只有利没有弊的事务,相比于贪腐来说,商业对整个国家的贡献也是真实的,“依法治国,以德育人也就罢了。”
  林如海顿了一下,犹豫道:“这儒家,真的就一点都不堪造就了么?”别人不敢说的话,他在私下里还是敢问问的。他也是受着儒家的教化长大的,很难说一点好感都没有。只是,如今他贵为亲王,又是皇家惟一的宗室,自然要以林瑜为马首是瞻。
  “如今的儒家肯定不行。”林瑜斩钉截铁道,“堂叔也是度过经义,你觉得那些经义对治理国家真的有多少的用处?”他是不否认儒家教化之功,但是教化和治理国家是两回事情。数百年一轮回的王朝更替已经证明了儒家这一套行不通。
  林如海沉默了一下,有时候他仍旧有些转不过弯来,毕竟还是日日办公,还是上朝,恍惚间他还以为I自己依旧是原本那个任着巡盐御史都需要战战兢兢的人。但是,旋即身上的朝服提醒他,一切都不一样了。改朝换代了,皇帝不一样了,他也变成了货真价实的世袭亲王。
  按照林瑜的想法,还在学院读书的林琨以后最好能够出去博一块封地,封王建制,而自己的爵位以后就交给黛玉。初听到这样的打算,林如海得承认自己有些难以想象。
  “当然,如果你们愿意的话,黛玉以后做一个女国王也是好的。”林瑜那时候这么对怔楞的林如海道,才将这个堂叔的魂给拉了回来,猛摇头。封国建制自然好,但是这一走不知道要多少年。私心来讲,他也舍不得黛玉一个姑娘出去吃苦。
  看着面若冠玉的林瑜,林如海心中敞亮了一些,无论他以前学的是什么,现在的他就是这个汉朝的皇族宗室,自然要紧紧跟着当今皇帝的步伐。他轻松了一点,像是林瑜写在汉律最前面的话,问道:“那是以法家为主?”只是这样的话,也不知道如今天下还找得出几个正宗的法家弟子。
  林瑜摇摇头,道:“我不愿意用任何一种学科治国,这样有失偏颇。”外间的商人已经离开,利于难得能出宫一次,也就没有急着回去,现在整个醉仙楼已经明处暗处站满了他的护卫,林瑜也好说说自己的想法,“遥想秦时何等的威严,但是二世而亡,至少说明了法不可过于严苛。”儒家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太过于追求人性之善,认为人人都可以经过教化向善,没有人比来自于后世林瑜更明白,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空想而已。
  就在前一段时间因为征召令而在山东闹出的隐户之案,那些面上一个个德行无双的正人君子,私下里却都是以人为畜,定下的佃租高得吓人,逼得那些佃户不得不再向他们借高利贷,乃至于最后卖身,给他们常年做苦力,甚至于没有一件好衣。
  这件事一爆出来,不像是原本还仅仅在一个地方流传,京城日报可是为他们的坐了一会免费的宣传。这些人表里不一的伪善行径叫全国人都看了个明明白白。
  “是以国无法不明,无商不荣,无器不盛,无武不强,无德不立。”林瑜的意思很明白,“治国由专人去做,研究学问的么,就让他们专心研究学问好了。”
  不能让法家只捧着律法,去丈量全国上下所有人是否循规蹈矩;不能让儒家捧着经义,天天大喷口水空谈治国;不能像墨家那样考虑着怎么均天下之财富,不能让兵家拿着刀剑威逼,更不能任由商人一味的逐利。
  林瑜到底想要一个怎么样的儒家,当今好些儒学大家不得不抛弃了自己研究了大半辈子的学问,重新开始埋首经义,他们也渐渐向京城的方向汇聚,只希望能够获得一星半点的消息,不至于真的让儒家消失于他们这一代。不得不说,林瑜对他们这样传承的精神还是认可的,还遣人专门拨了一个院子让他们居住生活。这让这些儒学大家感激涕零,皇帝还没有彻底放弃儒家!
  但是,也仅止于此了。在他们没有拿出像样的成果之前,林瑜是不会让他们靠近皇家学院一步的。
  几个商人的事情不过是适逢其会,正巧被出来走走的林瑜两人给装上了,他们谈论的内容和赵家祖孙一般,都是为了银行。钱庄不能开了,生意中的大头活生生被挖掉,他们怎么能不肉痛。这些手中有钱庄的商户只好联合起来,群策群力,想一个对策出来。
  之前银行开始准备的时候,他们已经收到了消息,也曾经想过办法试图阻止。但是,事实证明林瑜打定了的主意是不可能改变的,他们的联合宛如螳臂当车一般可笑。
  现在他们再一次联合在一起,倒不是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事实上太平年间敢公然和官府做对的还是少的,近百年来也就出了林瑜这么一个罢了。
  这些商人可没有林瑜的胆子,更何况朝堂上已经有了一些允许他们开办银行的风声。既然有路可走,自然不会去走一条死路。
  只是现在商户怎么开银行,需要哪些条件一切都还不是很明了,这些商人才会聚集起来,试图通过朝堂上的人弄清楚,以后也好做也应对罢了。
  自从本朝建立以来那些滚而落的人头也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分寸,太过明目张胆的东西他们是不敢送的。现在也就按照这些官员的脾性寻摸一些他们的爱物罢了,都是一些不太好定价的东西。说贵也贵要说便宜,原料还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还真是难为他们了。”林瑜笑着摇了摇头,道,“什么都挡不了他们想要送礼的心。”
  边上的黄仲看了看林瑜还算不错的心情,上前道:“是不是请兄弟们去盯着?”要真说起来,这些小东西还真不能算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一定超过千两,但是谁让他们正好撞到林瑜的面前呢?
  “算了,把证据留下来就好。”水至清则无鱼,那些消息本来也是他授意流出去的,这次也就不必多计较了,只是证据还是要保存好的,以防哪天有用呢!
  回到宫中的时候,林瑜就接到了海关那边的奏章。一般这样的消息是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既然现在出现了,就说明白安觉得他需要看一看。
  “英国的使臣和倭国的使臣都到了?”还在正巧都选择了从新建的松江府码头登陆,林瑜看了看海关官员奏章上的内容,想都不想批了一个‘照章处理’后,就令人放上了送去鸿胪寺的一叠之中。
  至于什么英国国王的亲笔信,还是来了再说吧。林瑜不甚在意,倒是这样的一个消息的出现,让他想起了正在组建中的未来前往欧洲的使团,也不知道现在的进度如何。


第115章 
  从松江府出发,前往京城已经有了专门的海运航路以及轮船; 这是速度最快的一条线。当然; 如果你想沿途欣赏一下这个古老的国家的风光的话,最好还是选择京杭大运河。
  原本的京杭运河上面的漕运承担着整个国家南北运输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更加快捷也更加灵活的海运航路开辟之后; 这一条运河渐渐不再做这样的用处。而辰龙也带着从水手转变成海员的手下; 由江河入海; 从翻江龙正式升级成为了过海龙。
  原本在林瑜下令停下漕运的时候; 就给那些漕运上的汉子想过出路。海运本就是日后交通发展的一个大头; 林瑜成立了海运公司,交给辰龙打理。原本跟随着他的心腹还有好些的汉子继续过起了水上的日子,现在让这些人回岸上种地的安分日子; 他们也已经不大习惯了。正好,皇上依旧需要他们; 海上的补贴比以前在漕运上还要好。而且,不比那时候; 他们名义上都是伪朝漕运总督的治下,干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活。现在的他们能够正大光明地说一句; 都是正经为皇帝陛下效命,也不用朝不保夕,福利还高得很。
  “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德; 否则; 咱们这样的汉子哪里有这样的好日子过。”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毕竟自古以来哪有见到以卖苦力为生的人有一个好下场的; 年轻的时候就攒不下什么钱来,更别说年纪大了之后,做不动活了,还不是死路一条。说话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瞧着五大三粗的样子,却是一个识字人,“不仅给咱们高薪水,还给认字,以后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公司里头还给发薪水,哪个朝代能有这样的好事?”
  他自己就是个知道好歹的,在别的人只知道拿着薪水去花花的时候,每堂课都不落的凑上去听。要说他还真不是什么多聪明的人,现在也就是能读懂报纸的程度。但是,教书的先生也说了,他这个年纪,能学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后来,还特地交了一点的钱,报了个夜班,学会了数算,如今也不用再扛包了。每天只要抱着个文件夹,看好了货就行。
  自然,他本来也就是航运的老手,就算是从内河换做海运,也就是学一学的事情。现在的日子好啊,以前的话人家有一两手,还不是要珍藏密敛起来的。现在公司的十几艘大船上有好些退下来的水师水手,他们也是经过皇帝的各种各样的夜班、培训的。自然对将自己的本事交出去不再排斥。就算他们不交,人家也有办法从别的地方学到,还不如做一个人情呢!
  是以像中年男子这样的认得几个字能当一个小管事在海运之上说少不少,但是说多也还真的不多。中年男子还琢磨着,将夜班中小学的课程全都学完了,就去考一张证出来,以后就能接着学中学的内容,等退休之前能再往上升一级,这也算是他小小的野心了。
  “咱们这样是不错的,不过那些个往外跑的,那薪水。”接话的人是这一条船上的副手,他砸了砸嘴,伸出一只手来示意道,“是这个数!这要是找到了好东西,还要赏金,可真正是名利双收。”
  “人家那是搏命来的。”中年男子可不羡慕,他现在拖家带口有儿有女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