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抛头露面,光明正大的亮出名号的那一日了。所有的潜艇兵老早都盼望着这天。
现在,何二水就站在505的指挥舱里,抱着潜望镜,指挥着这艘大型潜艇缓慢上浮。
夜间的新加坡港没有往来船只,也没有巡逻的护卫艇和驱逐舰,英国人认为他们现在安全得很,丝毫不为庞大的联合舰队感到担忧。
这样一来何二水的压力就减弱很多了,时不时的指挥着潜艇进入港内侦查一番,然后再瞧瞧溜出港口,到了外面上浮换气。
潜艇里光线昏暗,就靠几盏红色的灯泡照明,但何二水仍是在这个期间集中全副精神,仔细的用潜望镜的目镜观察着四周,时不时的还原地抱着潜望镜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旋转。确实是没有半点的危险!
海面上好好的月光,周围没有看见任何可疑的水面物体,于是,刘洋利索地下达了上浮阶段的最后命令。
‘一号、二号水柜全速排水!全体艇员注意,潜艇即将上浮!‘
刘洋话音一落,潜艇里立刻变得更加安静了,每一个人都侧耳倾听那坚硬艇壳上传来的任何一丝响动,各舱室的指挥官也认真做着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众人就都听见了艇壳上传来的砰砰声音,这是海浪击打艇壳时所发出的响声。这表明,潜艇已经安然的浮出了海面。
刘洋收起了潜望镜把手,将头上那顶白色海军软帽戴好,然后通过艇内的铜管下达了下一个命令。
‘全体艇员注意,即将打开水密门,注意各舱的情况,随时报告!‘
这时已经有一个少尉军官第一个爬上了登舰梯,将指挥塔上的舱门打开,并用力向上推开。立刻的,一股清新的空气立刻灌了进来,将这污浊不堪的艇内空气冲淡了少许。
就这样工作了整整一夜之后,505号潜艇趁着黎明的白皙,向着新加坡港的对面驶去。在新加坡海峡某一固定的海面处,在一艘瑞典籍商船的旁边上浮,很快的这艘排水量高达一万五千吨的巨轮左侧船舷就裂开了一个大口子,一艘不到百吨的快艇从中被放下了海面,然后迅速向着兰芳疾驰去了。
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炙热的太阳让新加坡持续了多日的高温又上升了一点,还不到八点,这房间里的温度已经快到三十三摄氏度了。
英国海峡殖民地辅政司的威廉。爱德华。麦士威总督饶有兴致地研究着手上的这挺轻机枪,这是昨天才到的一种新式装备。是英国人从暹罗战场上得来的一种新式武器。
它轻巧,灵活,容易携带,容易更换弹匣和枪管,却有着重机枪的杀伤力和火力密度。这是一项堪比马克沁重机枪的伟大发明。
英**队在暹罗战场上,在马来半岛战场上,都吃够了这东西的苦头。
现在大英帝国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轻机枪也出世了,并且被白厅第一时间送到了新加坡。
虽然各方面性能,英国货都不比中国制造的低一些。总督阁下的爱国心也让他认定自己手上的这支轻机枪不逊于中国货。但是麦士威总督阁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货是不错的。至少,它是这个东方古国现代工业发展的一个小小证据。
从心底里讲,麦士威是很尊敬那个战争皇帝的。这是一个有着长远目光的英明君主。
不过短短两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工厂已经开始小成气候,已经能够生产各种各类的工业制成品,来在东方和世界上与西方同类产品争夺市场了。这挺轻机枪或许不算是什么高科技的产品,但谁也不可否认的是,它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
如此凸出的结果,不能不让人佩服那个东方古国的主导者。没有那位皇帝陛下的高瞻远瞩,这个国家的工业绝不会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就像去年退休的那位李大人,他也办了十几年的工业,结果却在皇帝陛下面前一败涂地,没有半点抵抗能力。
连续三个‘五年工业发展计划’,必须承认,这是非常有创造性的计划,由中枢政府出面,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对本国的轻重工业发展制订出一个明确而详细的计划——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个于中国来说具有战略性计划里的所有重点工业项目无一不是相互配合的。这很像是在建造房屋,在施工之前,先设计一份蓝图,然后按照蓝图进行建设。并且在建设中吸取经验,对原计划的某些不足之处做出修改,但是基本的框架是不变的,目标不变!
这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发展的另一条工业发展路线。中国人用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就赶上了西方百年发展的成果。主持这一切的,都是那位被世人奉为战神的中国皇帝。
对中国了解越多的人,‘五年工业发展计划‘,越能够认识到皇帝陛下的超凡。麦士威甚至觉得,这位令全世界人憧憬的战争之神,其工业建设上的能力和长远目标,对于中国那个老旧落后的国度,是远比他的战争才能更加珍贵的财富!
“如果这位皇帝陛下的胃口再小一点就好了。”麦士威遗憾的想着。如果中国不贪图南洋,不企图独霸南洋,而是一直在荒漠的中亚和西伯利亚与俄罗斯帝国争夺土地,那对于大英帝国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有利。
那样的中国将会是大英帝国最好的盟友。而中国对俄战争的胜利越多,其自身的越强大,大英帝国的利益就越大。可惜,这位皇帝陛下不仅富有才华,而且野心勃勃,他想恢复中国往日的荣耀,成为整个东方世界的领袖和主宰。
这就是大英帝国的利益所不能容忍得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新加坡港的警报声!
偷袭的这一日终于来到了。刘暹还在淞沪停着,他不可能亲自到兰芳去,所以那里的天气情况就只有好国内的气象学家们来预料了。
偷袭当日和前日,晴,微风!
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一艘艘飞艇满载燃料,为了渡过那1100长的飞行距离,他们不得不牺牲掉一部分空间来装带燃料。飞艇巨大的气囊中填充了大量的氢气和氦气。就跟军舰、轮船的水密舱一样,为了最大限度的消减成本和提高安全,中国的飞艇气囊分成了内外两部分,里面的气囊填充便宜又十分已得的氢气,外围的气囊则填充珍贵但不容易着火、爆炸的氦气。
后者放到原时空21世纪是十分容易得到的一种气体,但是在19世纪末的时代,这种气体只有开采天然气和用硫酸处理沥青铀矿时才能得到的一种不活泼气体。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氦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干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为5。24x10…6。密度是0。1786g/l(0°c、0。1mpa),是人类发现临界温度最低的物质。
如果只是靠用硫酸处理沥青铀矿才能得到,中国是绝对没资本做到大规模使用的。还是在南洋的石油开采公司,中**方才能得到大批量的氦气。但是这些氦气从南洋运回到中国或是兰芳省,成本也要增加不少。因为这东西还没能做到液化,它自身的质量又太低太低。
六十艘飞艇在下午5点的时候飞了起来,用自身最高的25节速度。最快的向着新加坡港飞去。这是第一批飞艇,第二批飞艇部队在时隔一个小时候。趁着日落的余晖飞上天空,同时启程的还有南洋舰队的全部主力!
整个坤甸施行了封闭。任何船只不得离港,任何人不得使用电报。这是一个没有无线电,没有无线手机的时代,隔绝了电报,隔绝了船只,隔绝了跨海电话,就是某些人知道了不对,急死他们也没办法迅速的将情报适时的送达新加坡。
飞艇的速度每小时能有九十里以上,十二个小时可以飞到新加坡港的上空。也就是在明天的黎明时候,可能还会接着朝阳的第一抹阳光,将一枚枚三五百斤乃至更重的炸弹扔到洋人头上。已经抵到新加坡港外的十多艘潜艇,会配合着飞艇军一块进攻。肯定能让自大的联合舰队损失惨重,最好是受创的船只能把出港口给封住。
接下一个小时就是第二批轰炸,之后再过不久就是南洋舰队的到来。那些轰炸结束的飞艇不会再飞回坤甸的,而是继续向西飞去马来半岛那已经准备好的飞行基地。最多上午十点钟,第三波轰炸就会再度落到新加坡的头顶。到了天黑时候,伞兵就会出动了。一个个伞兵从天而降。夺取新加坡守军的海防炮台,夺取新加坡守军的物资仓库,甚至是麦士威总督的府邸,要拿下新加坡根本是水到渠成!
刘铭传亲眼看着两批飞艇部队起飞。亲眼目送南洋舰队离港。他知道,明天一天将会是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日子,同时从明天开始。西线的国防军们也会用出这场战争中他们的第一个杀手锏式武器——飞艇军+伞兵。
可以从头顶扔炸弹的飞艇军太不可思议了。战争的模式从地表发展到了天空,从二维发展到了立体的三维。想想看。当一批批伞兵降落到俄军毫无防备的身后时,那带给俄军的将会是怎样的一场噩梦?
刘铭传是国朝重臣。手中能够拿到最高级别的内参,知道俄国人在西线集结了多少兵力。那是不少于国防军的力量。开战一个月来,国防军并没有表现出势如破竹的势头,那西方的各国媒体已经在高呼——东方军队神奇不再了。不知道明天过后,他们还能否承受得了那如此巨大的反差?
夜色沉沉,海风卷着细浪拍击着海岸,冷冷的月光下,海面并不平静。
这里是与新加坡一水之隔的马来半岛,刘永福的脚下就是柔佛海峡。宽度只有1。2~4。8公里(0。75~3哩)。似乎可以举步跨越。可是柔佛海峡的对面,却有着五万名——由英军和马来土著士兵组成的联军。
刘永福很擅长雨林作战,但他的部队也因为主要用于热带山地雨林作战,而没有太多的重装备。他所率的第19师是一个标准的轻步兵师,大炮只有常规步兵师的30%,且几乎没有100mm口径以上的重炮。这支部队就跟四川、西藏的两个山地步兵师一样,都是装备了大量轻重机枪和半自动步枪,却缺少重炮。在国防军的序列中,其火力密度是与海军陆战部队和伞兵部队并肩的弱者前三甲!
当然,第19师这样的武备也是比之太平军不弱的。可靠着这样的装备去强渡柔佛海峡,那明显就是让手下士兵送死。既然朝廷有统一的安排,刘永福才不会去争着跟英国死磕呢。
他今晚难以入睡。内心激动的他精神十分亢奋。他想亲眼目睹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场空袭作战的诞生。他要亲眼看着一艘艘飞艇落到自己的跟前。
石达开对于飞艇和轰炸也十分感兴趣。但他年纪大了,可撑不住熬夜,干脆在司令部里架了一张行军床,也就就睡在这儿了。等到四五点钟再醒来看风景。而他的卧室隔壁就是指挥部的电报室,飞艇轰炸的消息可以第一时间传回国内,绝对不会耽误时间。
现在,石达开就睡在那张行军床上,几名19师的参谋则坐在门外,就着一盏马灯研究地图。自从昨天起,马来半岛的军队就开始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有的人都不敢马虎,也都清楚,对新加坡的战争要打响了。其中指挥部的两军参谋们尤其谨慎,干脆值班就坐在门口研究地图。
时间很快就到了凌晨三点三十分,离黎明还有好一段时间,石达开醒了。问到刘永福在哪,得知刘永福在凌晨两点时候去了离指挥部十里地外的飞行基地。
石达开没打算去飞行基地,而是洗漱过了,喝了一碗小米粥,就登上了海峡附近一处阵地的观测气球上。快了,轰炸就快要来临了。
就在这时候,刘永福也离开了飞行基地,正乘坐一辆汽车向着海峡阵地赶来。偌大的飞行基地里装满了东西,除了那块广大平坦的降落起飞场外,其他的地方,水池、维修车间、储备库、宿舍,等等。
连场外一些地方都堆满了许多铁皮油桶,这些油桶里装着石油与棉絮的混合物,只要塞进去一颗小炸弹,等它们从天空上落下,那就是一颗颗大大的燃烧弹。
四点过去了,石达开、刘永福都紧张了起来。但是天空漆黑,他们什么也望不见。
此时负责这趟空袭作战的飞艇军2团团长李鑫就坐在他的座驾里,不停地将头扭来扭去,透过高倍望远镜向前方的天空和陆地张望。虽然天色还依然黑暗,视野并不是非常良好,但是在这个高度上,无论是陆地的灯光还是天空中的灯光。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李鑫是李士恩的长孙,前者已经退出军队多年,并且在去年下半年病逝了。
李士恩可谓是开国一班功勋中最早离世的大将。但在军中人脉依旧丰厚,李鑫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就挂上了上校军衔,还进了有太子撑腰的飞艇军当中。
前方,黑色的海岛地线已经遥遥在望了,从望远镜里看过去,李鑫判断一些大小、位置,不差的话就该是宾丹岛了。这是一个跟新加坡位置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