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逍遥王爷-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李世民的表现,李渊心中赞叹了一番,他更喜欢现在李世民喊自己爹的称呼,而不是以前那略微疏远的“父皇”!
  
  第三百三十六章 波起(九)
  
  既然几人都支持自己的话,李建成自然没有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既然给商人以地为,那么就可以让他们为大唐的建设出一份力。可以让他们出钱,而后给他们相应的荣誉爵位。”
  “当然,勋爵,男爵,子爵这三个爵位,可以用捐钱购买。伯爵以上则要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拥有,而且他们的爵位是荣誉爵位,并没有实际的领地和权力。除非他们贡献极大,将荣誉去除,成为实际的爵位。”
  “太子殿下,如此一来不是卖官鬻爵?”裴寂皱着眉头,似乎有些不解。不仅是他,就连唐俭几人亦是同样的神色。
  李建成淡淡一笑,不紧不慢的解释到:“裴大人,为国建设,可以有恨多种表现形式。出力,出脑,出钱。倘若某地发生灾情,让百姓募捐,贡献卓越的朝廷给予表彰。而如今我们给那些出资支持大唐建设的商人荣誉爵位,道理不是相同?”
  “太子殿下有理,是臣等愚昧了。”
  “另外,官府掌控的一些东西,也应该放手,例如盐等百姓必须之物。”
  “太子殿下,盐本稀少之物,且对于北方突厥,吐蕃等势力来说,也是稀有物品。若开放给民间,怕是会有商人因此与敌对势力相通。”
  窦威面色担忧的说到,走私这种事情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少,所以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古时,盐与钢铁、粮食三种都是官府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百姓将他流通到北方的势力手中,那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北方人原本就生得彪悍,若再有精制武器的辅助,那战斗力就会上升好几个层次。
  “窦大人所虑甚是。”李建成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然则,北方少数民族虽对我中原虎视眈眈,那却是少数人的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追求的只是温饱而已。我们又怎能因为少数人的原因,而置大多数人于不顾?”
  听了李建成的话,窦威脸上却是有些尴尬。
  “当然,建成也知道,窦大人或许会认为建成迂腐。”
  “太子殿下,臣不敢。”
  “呵呵。”李建成淡淡的笑了笑,“窦大人是不敢,而非不想。当然,建成非是迂腐,而是既然要追求天下,那么便应该有仁人之心,心怀天下。将天下万民都看做自己的子民,这样才是一位合格的当权者。”
  “臣等受教了。”
  李建成看着几人一字一顿的说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以后,盐和粮食等物已经不再珍贵。建成手中有法可让盐的产量增加,至于粮食那就更不是问题。宋兄从印第安归来,得到了新的粮食作物,同时亦有来至占城的占城稻,自此以后无须为粮食问题担心。”
  “太子大才,臣等不及。”
  见到几人的举动,李建成颇感无奈,没有几句话就要这样一通好话,他们难道不累么?“几位大人无须如此,在建成眼中,几位大人如同叔伯,与晚辈言谈何须如此客气?”
  “不过,太子殿下,若提高商人税务,那岂不是让那些商人疏离我大唐,与别的势力合作?”
  见李建成如此和善,客气,裴寂几人也不矫情。唐俭分析其中的利弊之后,不解的问到。
  李建成听了他的话,眼中寒光一闪,轻松的说到:“唐大人所言极是,建成也曾经考虑过。不过,这些税务对于那些商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与日后建成所给的好处相比,却是大巫与小巫之间。”
  “建成也知道,朝廷之中许多官员家族之下都控制着许多的商会,而几位大人手中也不会少,当然建成说这些并不是责怪几位大人。”
  见到几人惶恐的样子,李建成轻声安慰着。
  古时朝廷大员,看似风光,其实他们的俸禄根本就不够他们一家大小的花销。家里的吃穿用度,加上朝廷赏赐的奴婢,小厮等,以那点微薄的俸禄根本不够看。所以,那些官员的手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着自己的商会,不然早就饿死街头了。
  李建成看似温和的话语,却是带着些许威胁的意味:“建成知道这些,所以也不会阻止几位大人施为。但是,至于其他大人手下的商会,建成想几位大人不会通知他们吧?”
  裴寂等几人额头冷汗直流,连声称不敢。
  心中却是很惊讶。李建成先前一番和善言语,让他们以为这太子是个好脾气的人;可是,后来李建成的一番胡萝卜加大棒,顿时让他们知道,眼前的太子根本不是一个好捏的角色。
  如此这般,他们对李建成的敬畏之心更甚。
  同时,他们心中只能暗暗祈祷,希望新的政策发布之后,那些与自己交好的官员,不会做一些让自己将来后悔的行为。
  裴寂几人心中思索的时候,李建成则也在想着事情。
  “成儿,你是否有什么问题,尽可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谈。”从李建成发言开始,一直没有发话的李渊,见李建成一副皱眉思索的样子,于是轻声问到。
  而李渊发话之后,裴寂等几人霍然一惊。
  刚才与李建成对话之时,被李建成的气势索引,他们都忘记了李渊还坐在一边,仿佛没有他一般。想到这心中一惊,眼光偷偷的瞥了他一眼,却发现李渊没有丝毫的不悦之色,脸上反而还带着欣慰的笑容。
  看到李渊的笑容,几人心下一松,此时他们才越发觉得,李建成在李渊心中的地位,恐怕已经到了他们也不敢想象的地位。
  或许,李渊都有直接退位让贤的想法吧。
  想到这,他们心中的震撼更甚。
  他们却是不知,李渊确实有这个想法,只可惜某个只喜欢平淡过日子的家伙,没有这样的想法。要是让他们知道的话,肯定会惊得他们眼珠子跳出来。
  边上的李世民有些羡慕的看着李建成和李渊的温馨之状,而李秀宁则一脸笑容的看着两人,神色间很是喜悦。
  李建成被李渊一叫,这才想起来,自己如今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有着这么多人的支持,自己又何须如此?
  想到这,李建成就释然了,不过,李渊却是不知,自己的一番话,让某个已经很是懒惰的家伙,变得更加的懒惰了!
  要是知道这个后果,而时间能够再来一次,李渊肯定自己不会多说一句话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波起(十)
  
  望着眼前几人,李建成理清了一下思路,缓缓的说到:“建成心中所想,是否要施行纸币制度以及开启钱庄。”
  “纸币制度?”裴寂不解的问了一句。
  “钱庄?”唐俭亦是纳闷无比。
  见到周围几人疑惑的神色,李建成自然知道他们不明白,因此也耐着性子给几人解释起来。
  “如今商旅之间交易,往往有大宗的单子;或者需要到外地采购物品,那需要的金钱数量庞大,而且有的地方盗匪猖狂,商旅的安危也没有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排忧解难。”
  几人同意的点了点头,为官者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有义务为人民解决问题,而不是如蛀虫般只会剥削人民的心血。
  “所以,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使用一种更加轻便简易的货币来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成儿,莫非就是你说的纸币?”李渊好奇的问到。
  “恩!”李建成点了点头,随后接着解释到:“纸从汉时蔡伦制造、改进,人们只将它当做一种书写之物使用,而没有从别的方面想象。例如,当我们在纸上印有某些数字之时,再辅以某些特定的图案,就可以代表某些指定的数额金钱。”
  听了李建成的话,众人眼睛一亮,这想法确实可以,纸币轻便,而且制造之法不会困难,使用起来自然比金银更简便。
  说到这,李建成的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可是,这也很容易造成假冒纸币的产生,这也是建成犹豫是否要施行这个政策的原因。”
  听得李建成的话,几人也都露出一丝苦恼之色,他们也不笨,被李建成这么一说,自然想到其中的利弊。
  使用简便自然很好,但是一旦被不法之徒滥用,造成纸币的泛滥,那对于整个大唐经济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特别是经过李建成解说,经济膨胀的问题,更是让几人心惊肉跳。本以为假币的产生很严重的几人,在听过李建成的述说才明白,问题不仅仅是他们想的那一些。
  “大哥,如果我们将大唐境内所有造纸的作坊统一管理,那不就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李秀宁皱眉思考良久,激动的说到。
  李建成先是眼睛一亮,随后又再次暗了下来,“可以是可以,但是倘若其他势力插手,那就不好控制了。”
  “太子殿下,臣以为可以现在长安城内施行纸币政策。我们慢慢发现其中的漏洞,而后加以改善,随后再向长安周边城镇扩散,最后蔓延至整个大唐。”唐俭也提出个很有建设性的做法,李建成想想也是。
  纸币与粮食这些东西不同,想想民国时期,为了挽救经济蒋委员长每日每夜毫不停歇的发行纸币,结果造成了一袋纸币只能换一盒火柴的后果,即使是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之下,依然没有起色。
  最终,蒋委员长的国民政府黯然收场,带着败军离开大陆,龟缩在台湾岛上。
  因此,在如此情况之下,唐俭的提议确实很合理,先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最终辐射至整个大唐势力。
  许久没有说话的李渊也跟着发话,他的话让李建成又是一阵高兴。
  “成儿,你可以去问问鲁妙子大师,看他是否有什么办法想出他人无法仿造的方法。”
  听到此话,李建成眼睛异常闪亮,自己怎么把大唐这个伟大的多项专家给忘记了,想必有他的帮助,一定可以想出一种区别真假币的方法。
  李建成终于知道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困扰自己的问题,却在几人的努力之下,片刻之间解决。虽然这些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让他一人来解决,可能要思考良久,可能还不一定适用。
  “大哥,那钱庄又是什么意思呢?”从开始一直聆听到现在的李世民,终于在纸币的事情讨论完毕之后发话了。
  对于李世民,裴寂等几个大臣也是很满意的。
  之前在太原之时,李建成鲜少在家,因此裴寂、唐俭等几个大臣最常接触的就是李世民。对于李世民的能力,还有气质都是深感满意,在他们看来,李世民成为下一任的皇位继任者是板上钉钉的事,虽然他的上面还有一个李建成。
  然而,经过今日的接触,他们才发现,真正惊才艳艳的却是李建成这个长子,李世民与的能力与之一比,却是黯然失色。
  如此,下一任的皇位继承人却是有了变化。不过,这些却不是他们能够管的,帝皇家的事,他们不想也不敢管。
  “钱庄,顾名思义就是让百姓存储钱币的地方。”
  钱庄的起源却是要追溯到明朝时期。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
  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
  嘉靖八年(1592),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1577),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