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朱重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朱重八-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乎杀了个干净,现在想要找出来几个实在是颇为不易。

这天,朱元璋正在处理政事,忙得不可开交,突然听到探子进来报道:“朱八大哥,我们在寻找本地读书人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个诗社,这里面有一个家伙非常讨厌,一天到晚就在诗社里讲一些怎么对付我们的方法……别的读书人都拍手叫好,看来是要被他教坏了,这样的人要不要抓来杀掉?”

“哦?还有这种事?”朱元璋哑然失笑:“他讲些什么?”

探子哪里说得清楚,晃着脑袋道:“他之乎者也的,我也听不甚明白,只知道是对我们朱军不利的话,因为听了的人都说……说……咳……说什么这个看法很对,贼人的弱点就是这个……”

朱元璋知道自己手下这些探子就算能识两个字,也听不懂之乎者也,倒也不怪罪他,笑道:“那你带我去听听看吧。”

朱元璋化了化装,穿上了儒生的衣服,让马小天只带了两三个兄弟,也化装成仆人的样子,红娘子见有热闹可看,也打扮成小丫鬟模样,她一去,马信玉也不干了,硬吵着要去,还好他不需要化装,天生就一读书人的样子,朱元璋感觉有个读书人跟着也好,说不定可以借着他应付许多场面,于是也把他带上,一行人便出了延安府衙,向着城北的一个诗社行去。

到了地方才发现这里根本不像诗社,倒像是一个农家大院,原来混十万占据延安之后,杀了不少读书人,许多读书人就逃到这里,借着农家大院的掩护,躲过了混十万的迫害。这个诗社自然不会有名字,若不是探子发现,别人想破头也想不到这里是什么地方。

朱元璋等人走到门前,就有一个农夫出来阻挡道:“你们好面生,来这里做什么?”

马信玉上前揖一揖,低声道:“晚生白水马信玉,读圣贤书的……听闻这里有秘密诗社,特来以文会友。”

那农夫眼神一闪:“这里没什么诗社,你听谁人乱说来的?”

马信玉低声道:“晚生有一个书院里结识的好兄弟,被混十万那混球杀了,晚生恨不能救他,在他临死之前告诉晚生这里有一个书院,请晚生方便时予以援手……现在白水朱八占了此城,我和朱八都是白水人,骗得了他的信任,混进此城中,想来接藏在这里的兄弟们逃出延安府。”

他这么一说,那农夫倒是信了三分,再加上马信玉满身书呆气,又信了两分,便有五分相信了。

马信玉又道:“请你相信晚生,晚生若是贼人,何需与你多说,带了贼兵来早将这里一举夷平。”

那农夫心想,这倒也是,他若真是坏人,知道了这里有个秘密诗社,早就带贼兵来把我们干掉了,没有必要这般做作。

于是农夫让开了门,将朱元璋一行人放入院中,低声道:“院子里面正在讲学,您自已进去吧。”

朱元璋一行人进入内院,只见一个装草谷的大仓库里此时坐了五六十个读书人,正在听最前面的一个人讲课,此人大约二十七八岁年纪,穿一身儒衫,满脸正气,看起来就是饱读诗书之辈,此时他正对着前面坐下的读书人道:“咱们虽被流寇所困,但是……只需在这里撑得一年半载,官兵必破此城,到时候我们就能得救了……”

马小天听了他这番话,心中暗笑,低声道:“他哪来的自信官兵一年半载就能打败我们朱军?”

红娘子道:“看他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他应该不会胡说吧……是咱们朱军有什么重大的破绽吗?”

马信玉却不低声说话,他直接扬声道:“这位兄台,晚生初来乍到,就听到您有此高论,斗胆一问,为何官兵必破此城?”

那人楞了楞,见有新来的人,顿时清神一振,喜道:“原来又有新的兄弟到来,快坐下,本官见到又有人脱出了贼人的毒手躲进此地,心甚尉之。”

听他自称本官,朱元璋等人倒是心中一惊,这人居然还是个朝廷官员?众人推了马信玉一下,马信玉会意,抱拳道:“晚生马信玉,失礼一问,您自称本官,莫不是……”

那人笑道:“本官乃是河南卫辉新乡人,名叫张缙彦,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得天子垂爱,任清涧知县,走马上任至半路,途经延安府,被贼人困住,躲在此地已有一年多,说来惭愧,本官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一眼清涧县城,实在是有名无实的县令,唉……惶恐之至。”

原来如此,马信玉等人这才明白了他的来历,心中均想:这人走马上任的路上被贼人困住,倒真是个悲惨的熊孩子。

朱元璋听到他的名字,倒是小小地吃了一惊,这人……不就是打开běijīng城门投降,放李自成入京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吗?

原来在正常的历史中,张缙彦自崇祯四年考中进士之后,先等了几年的缺,然后就任清涧知县,后任三原知县,再之后入京为户部主事,累迁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兵部尚书。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rì清晨,张缙彦打正阳门,迎刘宗敏入京,随后崇祯在景山吊死,大明朝灭亡,这位打开正阳城门的兵部尚书就此名留青史。

在这个时空中,朱元璋占了陕南,混十万等人割据陕北,结果使得清涧县落入贼手,甚至成为了混十天、横天王、蝎子块、朱八等人大战之地,张缙彦没法走马上任,他这辈子后来的事就再也不可能发生了。(未完待续。)

四五一、流寇的弱点

()张缙彦自报了名号之后,马信玉心里便想:原来是正牌子的进士,任清涧知县,难怪这些书生学子奉他为首。他也忍不住对这个人肃然起敬,于是略带着一点尊敬的味道问道:“请问张大人,您说官兵只需得一年半载,必破朱八救我们出去,却不知道这其中有何道理?”

他这一问显然投了张缙彦之好,大凡人讲故事,都喜欢有人在旁边问:“后面如何?”张缙彦讲学也是一般,喜欢别人在下面问为什么,他对着马信玉投来一个友好的眼神,然后清了清嗓子道:“流寇已经露出极大的破绽,转瞬便要完蛋。”。。

他这一句话当真可谓是危言耸听,马小天、马信玉、红娘子三人都吓了一大跳,心想:果然是我朱军出了什么岔子么?咱们自己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三人一起转头来看朱元璋,却朱元璋表情淡然,显然没把张缙彦这句吓人的话放在心上。马小天顿时就放下了心,他知道朱八哥的本事,既然朱八哥不怕,他就没啥好怕的。

但是马信玉却不同,他对朱元璋可不像马小天那么有信心,心中暗想:流寇若败,红娘子姑娘也难幸免,不行,我可得帮忙解决。他清了清嗓子问道:“请问张大人,流寇有何破绽?”

张缙彦心想:这孩子真懂事,我说一句他就问一句,简直是个捧哏的。他兴致高涨,笑问道:“大家可知道我们为何把贼人们统统称为流寇?”。。

马信玉赶紧问道:“为何?”

张缙彦道:“原因就在于一个‘流’字。贼军不停地流动,到处掠夺,使朝廷的天兵东西奔击,穷于应付……因此流寇之弊难以解决,成为我大明朝的心腹大患。现在,流寇们突然不流了,跑来占据了陕*西,想要划地而治,这便是他们的取死之道……”

他顿了顿,继续道:“本官并非胡说。便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唐末的大流寇黄巢何等厉害?两次攻陷长安,据说其人杀人八百万,搞得天下震动,其势几乎无可匹敌。但他为何最后却败战了呢?便是因为他占据长安。失去了‘流’字。因此才会被攻灭。”

听他这么一说,场中许多书生道:“然也!”

张信玉也来了兴趣,不由得问道:“咦?还真有这么回事。请问大人,流寇为何失去‘流’字便会灭亡呢?”

张缙颜便道:“流寇不光有个流字,还有一个寇字,但凡贼寇,都不事生产,不知创造,只知道一味的掠夺,他们需要通过掠夺来获取金珠宝,粮食兵器。而一个地方不可久掠,掠过之后必须换一个地方继续掠夺,若是停下来在一个地方掠夺,只能掠一次,便什么都掠不到了……前些rì子大家也看到了,混十万军在陕北待了一年多之后,已经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还有战斗力?因此混十万便被朱八给赶走,现在朱八又来占着这地方不走,我看他也在这里留不了多久,等天兵一至,必将他辗为齑粉。咱们到那时就得救了。”

他说到这里又顿了顿,道:“其实让流寇占个大城到也不失为一种消灭流寇的好办法!”他说这话的时候倒是没想到,原历史中,他就把běijīng城拱手让给了李自成,果然加速了李自成的灭亡。

(注:张缙彦的奏章原文为:臣任清涧知县,于兵情、贼势,亲见有素。盖贼之得势在流,而贼之失势在止;贼之长技在分,而贼之穷技在合;贼之乘时在夏、秋,而贼之失时在冬、chūn。本书为了读者读起来方便,将之改为了白话。)

众书生们又都道:“张大人高见!”

马信玉听到这里却终于松了口气,真是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朱军真有什么会导致覆灭的破绽,搞了半天是这个,咱们朱军和别的流寇又不一样,我们是要自己生产,自己创种的贼军,却不是那些低档的流寇。他的神情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恐惧之心一去,调侃之心便生,于是扬声道:“张大人……晚生才从白水赶来,一路所见所闻,却与您所说有些不同,还请大人指教。”

张缙彦也有兴趣听听,便问道:“你有何见闻?”

马信玉便将陕南现在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说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无优,又说起贼军招贤纳士,开府设衙,推广新式作物,cāo练士卒,办设粮行……哗啦啦一大通东西说出来,听得张缙彦的脸sè变幻无定,就似变sè龙一般,连变了十七般sè调。

然后马信玉才道:“张大人,这流寇若是要事生产,又该当如何?”

张缙彦脸sè如土,楞了许久,才呼地喘了口粗气,道:“这……这……这些贼寇……不,这根本就不能叫做流寇了,白水朱八,他……他分明是要仿效我大明太祖皇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这是有天大的祸心啊。”

马信玉道:“这样的流寇,用什么办法可以击败呢?”

张缙彦脸sè大变,支唔道:“这个……那个……这个……”他哪来的办法可以击败这种流寇?他若有真有办法,那就是经世之才,保证名扬青史了。脸sè数变之后,他突然对着马信玉道:“这位兄台,你说你自白水来,一路没有被贼人迫害?”

马信玉道:“晚生是白水人,那朱八也是白水人,他对本乡人不加留难,因此晚生才能zìyóu走动。”

张缙彦便道:“兄台可否带本官出去……出去看看……我想用这双眼了解一下贼寇的所做所为,以便研究出一个破贼的良策。”

马信玉用眼神向着朱元璋询问,朱元璋在他背后低声命令道:“带他出去看。”

马信玉这才抬头,对着张缙彦道:“既然是大人的要求,晚生拼了xìng命不要,也当达成。”

堂中五六十名读书人,大多在这里躲了一年多了,听说马信玉有办法带人出去溜弯,倒是兴致大涨,纷纷向他求恳,朱元璋暗中示意,叫他把这群读书人都带出去溜溜,让他们看看自己这个“贼寇”的志向!唯有如此,才可以将这些人收服。

其实读书人这种东西是最擅长见风使舵的,他们若当你是个贼,便不肯为你办事,但当他们发现你有坐拥天下的本钱时,说不定就会考虑来当一个从龙之臣了。这位叫张缙彦的家伙在原历史中就有向李自成投降的事迹,在这个世界要收服他也不难,关键是要让他知道,投靠了朱军之后是有前途的。这也是收服真正的人才所必需的手段,若是浑浑噩噩就被骗来做了手下,那往往都是庸才。

自此之后,马信玉便带着张缙彦和一群书生,离了书院出来观看外面的情况。这些书生躲了一年,已不知外面是什么样子,仅仅从买粮送米的人嘴里知道这里已经是白水朱八的天下,出来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他们看到朱军正在大量移民,鼓励开垦,都吃了一惊。

然后又随着马信玉去陕南转了一圈,果然看到陕南的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比当初朝廷治理下的地方还要平顺,这一下当真是大吃了一惊。后来便陆陆续续有读书人投入朱军的怀抱,第二年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参与了朱军在西安举行的科举,走上了在朱军中出仕为官的道路。张缙,这些是后话,便按下不表了。

就在朱军整顿陕北的时候,三十六营也没有闲着,崇祯九年十月,张献忠、老回回、另外无数小股义军头领拥众二十万,同时出兵攻打襄阳,大败总兵秦翼明,湖广震动,匆匆调大军来救襄阳。张献忠虚晃一枪,却并不强攻襄阳,与罗汝才、老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