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传奇-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这用银子的事情,郑勋睿也是彻底弄明白了,若是维持生活的开销,的确不需要多少,一年五十两银子,可以过上奢侈的生活,寻常百姓家里,一年开销的白银不足五两,但若是寻欢作乐,每日里都朝着秦淮河去嬉戏,怕就是金山也可以消耗殆尽的。

郑勋睿有良好的习惯,用钱方面历来都是理性的,偶尔也有潇洒的时候,但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决定,几百年之后的消费习惯,和如今肯定是不一样的,很多的百姓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其他方面不可能有多少开销,能够供养家中的小孩子读书,那就是了不起的开销,寻常家庭根本不可能承受。

迄今为止,郑勋睿对银子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对农户真正的痛楚也是不完全了解的,虽说历史书上面写的不少,但那都是描述,真正如何,需要自己去体会的。

回到会客室,郑勋睿倒吸了一口凉气,桌上的那些纸张都不见了,那上面有他写下的绝密的东西,万万不能泄漏出去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荷叶进来了。

“少爷,奴婢看见屋子里很乱,帮助您收拾了一下,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卧房去了,您有时候看方便很多的。”

郑勋睿点点头,迅速朝着卧房走去,所有纸张整整齐齐摆放在卧房的桌上。

他松了一口气,荷叶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换做识字的人,看见这些内容,岂不是要大为吃惊。

“荷叶,去将火盆端来。”

一直到天黑,郑勋睿将所有的材料看了一边,熟记于心之后,一把火全部烧掉了,他吸取了教训,日后这些东西,当时写出来当时就要销毁,大意失荆州,真的发生意外,那就无法挽回了。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读者大大给与动力,拜谢了。)

第三十章府试

九月初五是应天府府试的时间。

南直隶所属应天府的考生,只是经历县试和府试两次考试,就可以参加乡试了,其他地方就不一样,譬如说浙江省,考生在乡试之前,分别要经历县试、府试和院试,通俗一些说,也就是县里考一次,地市考一次,省里考一次,这些都是地方上的考试,被称之为小三元,应天府是以前京城所在地,不设三司,应天府府尹是三品大员,虽然比各省的布政使司低半格,但是高出地方知府两格。

可是从竞争方面来说,南京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以县试为例,上元县和江宁县,县试考生人数基本是一千人左右,其他地方县试人数能够达到五百人,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一些偏远的县,一百人都不到。

县试和府试,都是地方上的考试,说到底是为乡试做准备的。

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朝廷直接管辖的,主考官也是朝廷委派。

九月初一的时候,郑勋睿就做好了所有的准备,长时间的整理资料,很是消耗体力和精神,所以从九月初二开始,一直到九月初四,他什么都没有想,什么都没有干,就是好好的歇息,每日里天快要黑的时候,走出家门到四周转悠。

家里的房屋已经开始动工,府邸左边的一大块空地上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夯土垒墙,一些人在运输青冈石,几个石匠在认真打磨青冈石,打磨好的青冈石,很快被用在基脚上面,房屋底部的墙角,以青冈石为主。

九月初四的夜里,戌时的时候,郑勋睿就睡觉了。

丑时起身,简单收拾,坐上马车出发,前往应天府衙。

应天府衙在上元县境内,再说卯时必须要赶到应天府所辖的学府,府试在学府进行。

寅时二刻,迷迷糊糊的郑勋睿,感觉到马车停下来,周围嘈杂的说话声音瞬间传进来。

对于这种府试乃至于乡试时间的规定,郑勋睿是恨之入骨,考试本来就需要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可府试和乡试定下的时间,纯粹是折腾人,卯时就要在学府或者贡院外面等候,被检查身体之后进入到考场,辰时考试才正式开始,官吏还要宣读考场纪律,主考官还要训话,半个时辰之后,考试才真正开始,没有忍耐力的考生,早就顶不住了。

郑勋睿暗自庆幸的是,他的身体还是不错的。

已经是秋季,南方的气候好一些,但也感觉到丝丝凉气,天色尚未大亮。

下了马车,郑勋睿看见的就是黑压压的人头,还有一些人手里举着灯笼,想必来的时间有些长了,区别考生和下人很简单,凡是带着四方平定巾的,肯定就是考生,没有带这种软帽子的,那就是跟随的下人了,四方平定巾本来是生员才允许佩戴的,可惜到了如今,读书人基本都佩戴了。

郑勋睿的头上也有四方平定巾。

走到学府大门之前,考生早就排好队等候检查了。

郑勋睿大概估算了一下,至少一千多人,后面肯定还有考生正在赶来,看来参加府试的考生,人数可能在两千人以上。

县试和府试,都是三年两次,应天府有如此规模的府试,难怪不简单。

人数太多,郑勋睿没有遇见熟人,经过检查,进入考场之后,按照礼房承差的指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天终于大亮,郑勋睿也能够看清楚考场的情况了,和县试一样,考场也分内外,学堂里面考生大约两百人,其余的都在外面。

作为江宁县县试的案首,郑勋睿有资格进入到考场里面。

辰时,考试开始,一应规矩和县试差不多。

辰时二刻,所有考生可以动笔开始考试了。

郑勋睿看了看题目,脸上露出了微笑,不愧是刘宗周出的题目啊: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

这个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想想一辈子都提倡慎独的刘宗周,可能出其他的题目吗,既然主政应天府,那就肯定要求应天府的学子也要慎独。

这种认识有些偏激,不过人家是当官的,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古往今来的生存之道都是如此。

略微思索之后,郑勋睿开始动笔了。

“。。。慎独特具喜怒哀乐之情,即仁义礼智之别名。。。”

“。。。且当如何慎独,为己之婉叙,所谓乘椎轮于金根玉略之旁,夫人以为陋矣,服草衣卉于衮冕绣裳之朝,夫人以为悖矣。甚哉,时之不可以也。泥撬而山摞,夏葛而冬裘,适时则贵,失时则捐。昔冯唐终身不遇,而曰文帝好老、而臣尚少、武帝好少、而臣已老。岂曰非才,如不遇时何。。。”

“。。。天下之事,其始盖有一二巧者标新领异,以戒群听。其次则能者慕效之,又其次则拙者剽窃之。慕而效者,是为风气,剽而窃之,是谓流弊。。。”

“。。。人情贱同而思异,物穷则变,自古然也。故善趋时者贵先时,不贵后时,何独不然。国家以制艺取士,为体屡迁。太祖、成祖之际,学子研练经义,负声振采,浓郁葩花。仁宗、宣宗之初,稍患文辞,词丰义足,佼佼而有。而今之文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往往而复,乐此不彼。。。”

“。。。善趋时者,当以此时翱翔之骨,发铿锵之响,镕经史而铸伟词,揆以好异之人情,验以将变之风气,吾知必有合也。。。”

“。。。故以为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兴之学,独乃至善之所统会,所谓致知在格物,格此而已。。。”

“。。。独者,物之本,而慎独者,格之始事也,故曰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

同样是两个时辰之内,郑勋睿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篇艰涩的文章。

刘宗周是大儒,对文章的要求自然是不一般,可聪明的郑勋睿,将刘宗周尚未完全整理出来的观念,提前给他说出来了,这样的试卷,刘宗周要是看不上,那太阳就要打西边出来了,当然,这样做有讨好的嫌疑,但能够取巧的地方,郑勋睿怎么可能舍弃。

抬头看向前面的时候,郑勋睿隐隐看清楚了刘宗周的相貌。

面容清秀,自然透露出来威严,山羊胡子已经有些发白,此时的刘宗周,年届五旬,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可谓是集大成的时候了。

因为距离有些远,郑勋睿看的不是很清楚,加上写了好半天,殚精竭虑,也的确累了。

他是江宁县县试案首,可惜是今年县试的案首,本来是没有资格参加府试的,需要等到来年,所以这次来参加府试,基本没有什么熟人,虽说他的名声已经出去了,不少读书人都知道了,可大家相互之间没有见面,更谈不上认识了。

能够被编入到学堂之内参加府试,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恐怕是江宁县知县王铎的功劳,怕是还有杨廷枢的间接作用,当然自己在县试的时候,写的那篇文章的确是不错的,肯定引起了刘宗周的注意。

正如王铎所说的那样,文章里面必须要有实质性的内容,科举考试不是写散文,也不是抒情,更不是写小说,是标准的议论文,而且是针对时局的议论。

这方面郑勋睿有心得,但不敢过分的表露,否则他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从来没有为官,也没有真正了解百姓之疾苦,凭什么能够提出来那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岂不是让别人怀疑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选择文章的时候,郑勋睿耗尽了心思。

午时过去了,郑勋睿没有急着交卷,而是慢慢看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品味其中的意思,看着看着,他对古人生出了崇敬之情,用最为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所有的意思,的确是不简单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过了未时,还是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交卷,郑勋睿实在是忍不住了,他也知道这个时候需要低调,尽量是等到有人交卷的时候,跟在人家的后面,可看看众多的考生,都在奋笔疾书,或者是苦思冥想,怕是申时过了都没有人交卷的。

考场其实和牢房是差不多的,坐在位置上不能够乱动,不能够说话,不能够交头接耳,无聊透顶。

实在忍不住的郑勋睿,终于站起来了,拿着写好的文章,朝着前面走去。

众多的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早有准备的郑勋睿,若无其事,走到了刘宗周的面前,鞠躬之后,将文章放在桌上了。

郑勋睿恐怕不会知晓,虽说他没有看清楚刘宗周的具体模样,人家却注意到他了,就在他放下笔的时候,刘宗周就注意看了时间,尚未到午时,接下来的时间之内,郑勋睿再没有拿起笔来,说明午时之前就已经写完了文章。

对照了名册,刘宗周眼睛里面射出一丝的光芒,这个年轻的出奇的考生,原来就是江宁县县试榜首郑勋睿,没有想到府试的时候,也是不到两个时辰,就完成了文章,难道真的是天才吗。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读者大大的关注,拜谢了。)

第三十一章堪比少年甘罗

郑勋睿前脚离开,刘宗周就拿起了文章,粗略的看起来了。

作为明朝的大儒,刘宗周对儒学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也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望向其背的,这一次出了这个考题,说起来是不简单的,毕竟接受慎独和专门学习过慎独观点的学子不是太多,尽管说有些人也是在学习,但没有深入进去,最终表达出来的,还是全套儒家的思想,刘宗周不能够说人家是弄错了,毕竟他也是从儒学之中提炼出来的慎独思想,但对于这样的认识,他感觉到失望。

郑勋睿落笔的时间太早了。

儒学博大精深,自古至今,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学透了,刘宗周潜心研究,总结提炼出来慎独的观点,也需要不断的完善。

所以对于郑勋睿过早的完成了文章,刘宗周略微表现出来失望,当然他对郑勋睿在县试写出来的文章,还是很赞赏的,十五岁的年轻人能够写出来那样的文章,很不错了。

看的时候,刘宗周不是很在意,而且他也发现了,文章不是很长,大约在两千字左右,刚刚符合规矩,字倒是写得不错,看上去起伏有序,很是舒服。

慢慢的,刘宗周的脸色变化了,变得严肃起来了。

郑勋睿写出来的文章,竟然对他有了些许的提示,其中“故以为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兴之学,独乃至善之所统会”这句话,让他的脸色发白,如此经典的总结,道出了慎独的核心所在。

刘宗周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开始从头仔细看这篇文章了,他忘记了文章的作者是只有十五岁的郑勋睿了,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完全消化这篇文章,有些东西他是可以吸取的,充实到自己的文章之中去。

一个时辰过去了,刘宗周终于抬起头来。

已经过了酉时,慢慢开始有考生交卷了。

刘宗周看似是在注意每一个交卷的考试,其实内心想到的还是郑勋睿写出来的文章,他想到其中一些新颖的内容,包括对慎独准确的总结和把握,包括提出来的例证等等,仔细想想都是很合适的,从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