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在大明-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李家军更名为大顺军之后,有一条铁律永远不变,新兵入伍之时,必须背诵和谨记一套准则,像老兵一样,皇上的命令胜过他们的上司,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他们效命的永远是大顺朝皇帝,永远要捍卫大顺朝的利益,保护大顺朝百姓为己任!

    这一刻,一些文官的眼里难掩羡慕之色,相比于武将的宽松环境,束缚他们的条条框框太多了,上有皇上、检查部门、主管领导,下有百姓监督,手中的选票可以决定他们的去留与升迁。

    武将呢?

    只有兵部可以审讯他们!其他的衙门要想审问的话,或者是治罪,就必须先削去其军纪,其他衙门才可以带走人。

    最让这些文官羡慕的是,武将几乎没有其他的部门监视,只有一个隶属于兵部的军事法庭,但监视的也并不严。

    不像文官,或明或暗,都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他们!

    看着威风凛凛的刘希尧,众人不禁想起了关于军队的种种改革,其中所代表的好处,可谓也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创举,历朝历代都未曾有过,想起那些关于军队的政策,这些官员都有一种投笔从戎的冲动!

    凡是军人家属,都要受到地方衙门的特别照顾,若是有胆敢欺凌军人家属者,将会以重罪处之,刑罚是一般情况下的两倍!

    如此规定,不仅是针对普通权贵和百姓,就算是皇亲贵胄,皇帝的亲儿子,也不能轻饶,很有可能就会被剥夺继承皇位的资格。

    仅仅是最后一点,足可见军人在大顺朝的地位!

    还有那些伤残的抚恤金,阵亡的抚恤金,丰厚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身体残疾的军人将会被安排到轻松的职位上,烈士家属更是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就连地方官员也要礼敬三分。

    否则,就有丢官的可能。

    一时间,在李家军控制的地方,一股尚武之风渐渐形成,已经初现端倪,军人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受到百姓们的敬仰。

    一个个纪念碑出现在各地,宛若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在李家军所控制的州府县城,他们位于城池的最中央之处,上面铭刻着一个个军人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李家军战死之人。

    每个纪念碑周围不仅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清理出一个隔离带,必有两名士兵在旁边站岗,以示对逝去英雄的纪念。

    沸腾了,李家军控制的地方沸腾了,尤以最先控制的陕西之地沸腾的最为强烈,那些青年壮怀激烈,澎湃的想要入伍参军,加入李家军。

    每个人男人都以加入李家军为荣,以成为其中一员为傲,不仅是因为未来的大顺朝对军人有种种特殊政策,主要还是因为,加入李家军,使得他们拥有无上的荣耀感,可以成为一名国家英雄!


………………………………

第四百二十八章 阅兵

    两天之后,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和山东五地,仿佛所有的老百姓同时得到了命令,默契的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更是穿上了最好的衣服,家家或是张贴对联,或是悬挂大红灯笼,一副宛若过年的景象。

    更是有一些家庭,门前已经挂起了鞭炮,只待某一刻,五省的老百姓同时燃放烟花炮竹,庆祝这一天。

    啪啪啪。。。

    在五省同时响起炮竹的那一刻,北京城内正在举行着盛大的开国大典,人山人海,宛若一个移动的汪洋一般,到处都是人,相比于其他地方,要显得格外的喜庆。

    大顺朝的开国大典那是格外不同,一队队大顺军以徒步方阵的形势徒步前进,走过一条条街道,出现在围观的百姓面前,雄壮的场面,整齐一致的步伐,响起富含韵律的踩踏之声,仿佛每一步都踩踏上了围观者的心间,看得他们心潮澎湃的同时,更是屏息凝神而视,眼睛那是一眨不眨!

    Duang 。。。duang。。。duang。。。

    震撼的场面,从未见过的军人制服,统一的颜色,长裤与袖衣,将军人的魁梧身躯展示的一览无遗,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平常百姓人家,何曾有过这样的机会?

    可以近距离的看到大规模的军队,士兵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神情冷峻而凝重,以供他们检阅。

    殊荣,真乃是莫大的殊荣,让每一个能够看到这个场面的百姓,感到莫大的荣幸。

    同时,看到这样的军队,城里的百姓彻底放心了,有着这样的军队保护,他们可以安心的生活,过着太平的日子,无论是南方的明廷,亦或是北方的蛮夷,都将不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命。

    一举斩杀十万字,以碾压之势,荡平五地的官军,足以证明大顺军的实战能力和经验,绝非是花架子!

    不得不说,不愧是拥有着一个穿越者的灵魂,即便是在古代生活了这么多年,李自成还是拥有着一个现代人的天安门情节,尤其是在天安门前的阅兵。

    此刻,李自成一身的龙袍皇冠,正坐在天安门之上,看着一队队大顺军徒步方阵,脸上难掩的兴奋之色,两侧站满了文臣武将,一起看着这一幕。

    当然,毫无争议的是,最早跟着李自成闯天下的高桂英乃是大顺朝的皇后,主持后宫。

    随着一个个方阵的过去,或是步兵,或是骑兵,亦或是炮兵等等,在天安门一侧的一个人的神情很是不自然,阴晴不定,凝重非常,此人正是祖大寿。

    在各种呐喊与山呼之声,祖大寿的三子祖泽洪上前一步,趴在自己的父亲耳边,附耳说道:“父亲,皇上搞这么大的排场,这不仅是在检阅大顺军的战斗力,让百姓们瞻仰大顺军的威武雄壮,更是在震慑咱们这些明朝降将。儿子觉得,恐怕咱们的关宁铁骑处境将会更加艰难,不得不听从李岩的命令。”

    “父亲,儿子不服,虽然不明白大顺朝的军官阶位,代表的什么意思,为何划分为元帅、将军、校官、尉官和列兵,但我知道,你的中将之衔,这也太低了,在大顺朝近百人的将官之中,几乎是无足轻重。放在前朝,你好歹也是一名总兵,也就寥寥几人的官位比你的高。”

    “嘘。。。泽洪,瞎说什么呢?你还有完没完?”

    祖大寿立即打断了儿子的埋怨,打量了一下四周,见没有人注意到自己这里,这才压低声音的语重心长道:“有什么话,开国大典结束之后,咱们回到住处再说。”

    一语落罢,祖大寿还狠狠瞪了一眼祖泽洪,更是努了努嘴,示意祖泽洪看一下正在徒步经过的方阵。

    看着一个个大顺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肩上扛着的三眼铳,以及后面的众多方阵,或是迅雷铳,或是虎蹲炮,或是佛郎机,或是或是五雷神机,等等,清一色的火器部队。

    祖泽洪又怎能不明白?

    父亲这是警告自己,不要再动歪心思,如今的关宁铁骑,自己父子二人,就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肉!

    这样士兵素质如此过硬的军队,装备是那么的精良,全都是最先进、杀伤力巨大的火器,关宁铁骑更本就不是人家的一合之众,只需一个照面,或是被火炮轰成渣子,或是被鸟铳打成马蜂窝。

    祖泽洪老实了下来,面露颓然之色,无力的看着喜庆的开国大典。

    在这一天,五省都在欢度着这盛大的节日,庆贺大顺朝的开国大典。

    与此同时,一封封邸报飞入南京城内,出现在福王世子朱由崧的书案前,里面的内容让其怒吼连连,很是头疼。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嘛?李自成怎么就成了李晟了?他怎么可能让那些藩王参加大顺朝的开国大典呢?”

    “太子朱慈烺既然已经死了,永王和定王怎么可能还活着?”

    “这些贱民,国之将破,乱贼窃取大明河山,屠我百姓,他们居然还在今天庆祝大顺朝的开国大典?!可恨。。。可恼。。。”

    。。。。。。

    卢九德就站在一旁,看完一封封邸报之后,脸上的忧色越来越浓郁,忍不住地劝说道:“皇上,再埋怨也没用了,为今之计,为了应对闯贼所带来的威胁,您不能再拖着着了,应该尽快登基称帝,形成与其对峙的局面,方能稳住江南的官场,才能使百姓安心,才能统御文武百官收复北方失地。”

    然而,面对卢九德的鼓气,朱由崧却是一脸的挫败感,拿出了一封邸报,当着卢九德面,在空中摇了摇,有气无力地说道:“大顺军有那么多的人,更是有许多的军队装备有火器,咱们能打得过吗?”

    不能卢九德说什么,门外传来了一个爽朗的声音。

    “世子,事在人为,不可泄气,更不能轻言放弃!”

    总督马士英走了进来,也是未来的南明内阁首辅,看到朱由崧如此模样,畏惧李自成如虎,尽管心中连连叹息,但也不得不朗声说道:“世子,你还不是一无所有,只要你能够登基称帝,尽快组建新的朝局,就能召集天下所有的明军,云聚于此,就算是不能收复北方失地,也能与大顺朝划江而治,进行分庭抗礼,形成对峙局面,静待国力恢复之后,徐徐图之,再收回北方失地。”

    很显然,马士英的安抚之言起到了作用,提醒了朱由崧,虽然北方尽失,但他还有南直隶、江苏、福建、广州、云贵、江西、四川和湖广等地。

    想想这些,朱由崧顿时觉得,自己的家底还挺殷实,军队众多,只要政令畅通,就能召集到百万之师!


………………………………

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战部署

    几天之后,大顺朝的八大元帅汇聚于河南汝宁府的商城,更有诸如其他的武将,众人站于大厅里,在他们的前方悬挂着一幅江南诸镇的地图。

    一个个箭头标注而出,或长或短,或直或弯曲,分布在地图之上,由河南与山东直至南直隶和湖广的诸多州府县城,每一个箭头,都代表着一个李家军的大致行动路径,以及要攻占的目标。

    此刻,李过与田见秀站于最前方,背靠地图,面对着众人,前者更是朗声说道:“各位,根据线报得到的最新消息,可以肯定,朱由崧登基的日期已经定了下来,就在五月十五那一天,于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正式即位。”

    “到时候,也是咱们行动的时候,高一功兵出南阳府,率领大军攻打湖广的郧阳府和襄阳府,同时伺机而动,收编张献忠等人的起义军。”

    “刘宗敏,你兵出汝阳府,率军也进入湖广,与高一功协同作战,战败湖广最大的一支明军,左良玉所部,最后陈兵于四川边界,与陕西汉中府的陆世仪形成夹击合围之势,以犄角阵型进入四川。。”

    说到这里,李过停了下来,将目光投到了田见秀的身上。

    “好,接下来就由我讲述之后的布置。”

    田见秀接过了话题,轻轻点头,以示对李过的回应,放缓的语速也随之恢复了正常,声音变得更加有力起来。

    “刘芳亮,袁宗第,五月十五的那一天,你们立即兵出山东的兖州府,分别拿下徐州与淮安府。”

    “吴汝义,你兵出归德府,与我一起攻打凤阳府,至于李过,不用我多说,兵出汝宁府,负责攻打庐州。”

    说到这里,田见秀的话语一顿,蓦然地一个侧身,右手同时拿起指挥棒,一指地图上的南京城,掷地有声地继续说道:“到时候,五路大军汇聚为三路,呈合围之势,兵锋直指南京城,争取半月之内,兵临南京城下!”

    这一刻,刘宗敏与高一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失落,相比于攻打湖广,与陆世仪合围四川,他们更想一路南下,活捉朱由崧,那样更有成就感。

    毕竟,如今的南京城内,不仅有朱由崧,还有明朝的诸多藩王,捉住其一,都是莫大的功劳!

    然而,军令如山,二人也能听命。

    田见秀说完之后,李过看向了义子李来亨,沉声说道:“李来亨,你们那边可以行动了,一定要保证朱慈烺顺利进入南京城。同时,你就留在南京城内,密切留意南明朝廷的动向,将朱慈烺进入南京城的消息弄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彻底搅乱南京城,瘫痪南明的官场。”

    “是,元帅,末将这就让人行动,放出朱慈烺,末将会一路尾随,暗中护卫其进入南京城中。”李来亨双手抱拳,不卑不亢地答道。

    这时,高一功与刘宗敏一脸的忧色,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最终两人对视一眼,默契的微微点头,前者看向李过,意味深长地说道:“李元帅,我与刘宗敏拿下湖广,战败左良玉部,这些都好办。可是,皇上的舅父高首领就在张献忠等人的联军之中,恐怕。。。恐怕。。。。。。”

    只言片语间,足见高一功已经成熟了许多,不再像过去那么直呼李自成为姐夫,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