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在大明-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次召集诸位前来,就是想熟悉一下各位将军,彼此认识一下,希望众位能够相互配合,众志成城,勉力镇压这一带的乱匪,稳住山西的局面,不让在河南西部、西南以及陕西东南的乱匪向两省的腹地蔓延,将其围困于河南、陕西、四川交界之地。”

    “。。。。。。”

    当陈奇瑜在陕州与诸将相商之时,陕州以东,距此不过几十里的王屋山上,不久就收到了会议的内容,不管是陈奇瑜所讲,还是众武将会前的议论,全都进入了李过的耳中,负责主持王屋山根据地的诸多事务。

    王屋山根据地的某处山头之上,李过洒然而立,目视远方,看着一片片的麦陇,一股自得之意油然而生,全身都充满着干劲。

    王屋山根据地根据地已经步入正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行,根据地已经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不需要再借助外力。

    完全出乎李过的意料,没想到王屋山的基础建设居然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按照预期,也就大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根据地的最初建设。

    此刻,李过相信,随着朝廷剿匪的注意力南移,从陕西各个根据地运送的物质和人员将会源源不断的补充这里,助力发展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

    到时候,以王屋山根据地为起点,周围的根据地将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冒出,以遍地开花的势头发展,发展的速度更是会比王屋山根据地快一半。

    “李队长,从陕州那边传来的消息,之所以那么的武将聚集在陕州,全都是因为总督陈奇瑜的召集,安排河南与山西这边的防务。稳住这边的局势同时,更是抽调许多的兵力,准备赶赴河南、湖广、四川与陕西的交界之地。”

    “而且,根据陕西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陕西巡抚练国事正带兵赶往陕西以南,与四川、湖广交界之处。还有河南巡抚玄默,已经离开了洛阳,正率领诸将向西南行军。”

    一名士兵手拿着一封封信笺,缓缓讲述完之后,直直地看着李过,更是询问道:“队长,咱们要不要将这消息立即送到老大手里?”

    “嗯。。。用,但不用全部送过去。”李过沉吟了一下,随即解释道:“咱们得到的消息,多数来自于河南徐霞客先生与陕西宋应星先生那边。在将消息送来之前,想必两位先生也已经给了老大一份。”

    “那。。。队长,咱们只将山西与京师的消息送给老大吗?”

    。。。。。。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唱双簧

    湖广郧阳府一带,某个县城之中,李家军盘踞于此,各路起义军再次碰头,正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里开着会议,气氛极为的紧张而凝重。

    “各位首领,众所周知,朝廷设置了五省总督一职,第一任乃是名不见经闻的陈奇瑜。虽然从未与此人交过手,没怎么听说过,但从现今的局势来看,各地的官军相继向咱们这一带涌来,形势不容乐观啊。”

    一语落罢,李自成目光灼灼的环视左右,打量着众人,随即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继续待在这里,在郧阳府扎堆,无异于给官军可乘之机,将咱们全都围拢在湖广与河南、四川的交界处,从而一网打尽,毕其功于一役。”

    这时,有“曹操”之称的罗汝才站了出来,朗声附和道:“闯将说的不错,大家不能再在这里坐以待毙。朝廷在湖广这一带虽然兵力空虚,一些城镇非常容易攻打。但是,地方就这么大,根本就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一些城镇早已被掠夺一空,再呆下去,再次攻取,也没有什么意思,榨不出多少油水来,不值得咱们继续在这里冒险。”

    高迎祥不甘落后,相继发言:“各位首领,恐怕还不知道吧?不仅湖广巡抚唐晖与河南巡抚向咱们这边赶来,陕西巡抚练国事更是率军一路向南,渐渐逼近这里。加上一个郧阳巡抚蒋允仪在这里,抵抗咱们,做着困兽犹斗的防守,拖延咱们的行动,如果再耽搁下去,留在这里,形势将会越来越不容乐观啊~!”

    一时间,在众人的脑海里形成一幅画面,有那么三股官军自西北、东北、东南包围而来,西南又有秦良玉的白杆子兵虎视眈眈,陈兵于川东。

    合围之势,已经初具萌芽,轮廓越来越明显!

    一念及此,想到这些,众人不禁想起了陈奇瑜,不愧是初任的五省总督,果然够大手笔,人还未到,就野心勃勃的想要一举全歼各路起义军!

    同时,众人还想起了一句话,自古民不与官斗,朝廷一旦动员起来,集合各地的全部资源,将其统筹协调在一起,远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所能正面对抗的。

    “哎,各位别看我啊。”

    一看到众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自己的身上,李自成连连摆手,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一样,更是看向了高迎祥,朗声说道:“关于这种顾虑,并不是在下第一个想到的,而是闯王率先发现,并让我将各位叫到这里,大家一起商议此事。不信的话,你们可以问一下家舅。”

    “不错,各位首领,正是高某授意自成,将众位叫到这里的,商谈此事。”高迎祥径直接了过去,面露郑重而诚恳之色,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更是进一步的解释道:“想必众位也知道,前些日子里,高某攻打四川保宁府的广元,遭遇秦良玉的阻击,可谓是损失惨重,不得不借助李家军,传讯于各位。”

    然而,随着高迎祥的这一解释,大厅里并未有那种轻松与恍然的感觉,反而有一丝异样的气息在弥漫,有些人的目光在高迎祥、张献忠与李自成之间来回打量,游离不定。

    看到这种情况,张献忠与高迎祥顿时敏感的扑捉到了,并立即为之明悟,脸上显出尴尬之色,显得很是不自然。

    两人当然读懂了众人的目光,为何如此怪异?为何不断在自己与李自成之间打量?

    很显然,众首领都想到了几日之前的一些事情,两人都是一声招呼不打,直接进入四川,就是一阵攻城略地,将李家军丢在郧阳府孤军奋战。

    还好湖广之地兵力空虚,一些驻军早已被打得溃不成军,支离破碎,堪堪用于防守,这才没有给李家军造成过大的伤亡。

    现在舅舅与外甥儿一唱一和,再次合在一起,李自成居然表现的毫不在意,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怎能不引起各位首领的心中猜疑,暗暗称奇?

    张献忠也就算了,毕竟两人没什么关系,即便再如何的背弃盟约,再如何的使绊子之类的,都能理解。

    但是,高迎祥就不一样了,三翻四次的针对李家军,更是想吞并他李自成的一些小队,李自成却能无动于衷,处之泰然,关系依旧是如初的样子,就不得不引起众人的揣测。

    同时,众人越发的欣赏李自成的这份气度,胸襟广阔!

    “舅舅,你怎么不说了?”

    在这寂静而异样的气氛中,李自成洒脱的一笑,朗声打破了怪异的氛围,更是继续提醒道:“舅舅,开会之前,你不是说过吗?对于目前的局势,越来越不利的处境,你有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吗?”

    “对对,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不知不觉就发起愣来了。。。。。。”高迎祥的面部表情有一些僵硬,不自然的应和了一句,转而继续说道:“各位首领,以高某之拙见,要想打破目前的不利局面,咱们必须充分发挥流动性作战的优势,各自为战,攻打四川、湖广、河南和陕西的诸多县城。”

    “当然,在行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重点,才能最大程度的牵制住官军,让他们不能形成合围之势。即便是不能打破这种合围之势,也要尽可能的减缓它的合围进度,为各路起义军的突围赢得更多的时间。”

    “那,高首领,你认为咱们先攻打哪些县城,才能最大限度的拖住更多的官军呢?”张妙手适时地问了一句,插嘴如此问道,一脸的认真表情。

    “当然是河南!”高迎祥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吐出五个字,随即神色一敛,面露郑重之色,沉声说道:“当然,重点兵犯河南,并不是说所有的起义军都进入河南。”

    说到这里,高迎祥的话语忽然一滞,停了下来,将目光投在了李自成的身上,朗声说道:“自成,你将这一带的地图展示一下,让众位首领看一下。”

    “好的,舅舅!”

    很显然,李自成早有准备,回应一句之后,随即就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将其快速展开,钉在上堂的墙壁之上,众人的面前,随即站于一侧,就不再多言,等待高迎祥的发言,一副以其马首是瞻的样子。

    与此同时,高迎祥已经站了起来,来到地图的另一侧,右手在上面比比划划、指指点点的同时,更是从容不迫地朗声讲述道:“各位首领请看,在高某看来,趁着官军的主力还未到,咱们五大营大可以兵分三路,一路向南进犯金漆坪,渡河攻打商南;二路向东北行军,攻打郧阳,为再次拿下淅川做准备;第三路向东,进犯均州,往河南。。。。。。”

    在高迎祥徐徐讲述的过程中,众人听得十分认真,频频点头的同时,看到地图上未干的墨迹,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猜测。

    什么高迎祥之拙见?

    全都是狗屁,两人依旧是在唱双簧,其中的主导者还是李自成,负责各种谋划,高迎祥不过是再次动动嘴皮子,捡现成的而已。

    之所以这么做,众人已经大概明白了些什么,大概猜到了其中的原因,李自成这是想彻底奠定高迎祥的地位,在起义军之中首屈一指的威望。

    一旦日后再次推举总盟主,无人可与其相争!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陈奇瑜的部署

    一四月份的这一天,襄阳城的大牢里,关押着两个极为重要的囚犯,其中之一正是“前任”郧阳巡抚蒋允仪,另一人是他的副使徐景麟,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回荡着两人的交谈之音,透着淡淡的落寞之意。

    “大人,是末将对不起你,连累你官职不保,还有性命之危。”

    “景麟,此事的责任不全在你。虽然是你炮轰了中官陈大金与左良玉的援军,但他们也有相应的责任,不该携带那么多的妇女行军,让你误以为是贼兵来袭,才不得不令人开炮。换做任何一个人,只要是尽忠职守者,也会鸣炮示警,予以警告。”

    阴暗的环境里,看不到徐景麟的神色变化,只是听到他再次说道:“大人,左总兵也真是的,明知其中的原委,却不替大人你申辩,上奏其中的缘由。还有总督陈奇瑜,不分青红皂白,不查明其中的缘由,立即就迫不及待地向朝廷请示,派卢象升担任郧阳巡抚。而且,即便是治罪,那也是末将一个人的责任,不该、也没有理由殃及到大人你啊~!”

    “景麟,不要说了,有一些事情你不懂,你的事情不过就是一个诱因罢了,将事情提前了那么一点而已。本官剿匪不利,致使乱贼攻占了那么多的城池,乃是事实,本就是大罪,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迟早都会受到朝廷的问罪和追责,你就不用再在自责了。”

    “可是,大人,郧阳府和襄阳府的一些县城陷落,无法抵御乱军,实属无可奈何。不要说是你,就是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哪怕是天神下凡,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之下,谁也守不住啊。。。。。。”

    “景麟,就不要再说这些了,剿匪不力,这是铁的事实,你不要忘了朝廷的一贯做法和准则,只看结果,不问缘由,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是看看朝廷怎么处置你我二人吧,只能听天由命了。。。。。。。”

    与此同时,郧阳府均州城内,弥漫一股极其紧张的氛围,仿佛一场大仗即将到临,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到处都是巡逻的官兵,一队队游走于大街小巷之上,盘查着可疑的过往行人。

    驿馆之中,某个屋子里,陈奇瑜与卢象升两人相对而坐,后者手持一纸文书,正在快速的浏览着,刚一看完,陈奇瑜就迫不及待地询问道:“卢巡抚,包括你在内,本总督打算檄四巡抚参与讨论,商议以后的用兵事宜,该如何布局?如何才能彻底剿灭乱军?你觉得,这个会议选址选在何处最合适?”

    卢象升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露出思索之色,迟疑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答反问道:“大人,下官冒昧的问一句,大人是否听闻过一件事情,河南巡抚玄默上奏朝廷,讲述河南的局势一事。”

    “嗯,听说过一些,略有耳闻。”陈奇瑜轻轻点头,并没有任何的意外之色,眉宇间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继续说道:“本官在接到圣旨之时,也收到一份上奏给皇上的折子,正是玄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