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沦陷区大城市开设商号,购买后方急需的紧要物资,运往后方以支援抗战,同时把国统区内无关军政民生的特产通过这些商号销往沦陷区。这个主意很不错,但也有几分弊端。一来有资敌之嫌,二来是日本人对从国统区和日占区之间来往贸易的物资控制得比较严格,这事恐怕不太容易办吧?”半盏茶下去后,杜先生开始言归正传。
“杜先生,河南的特产很多,但像杜康酒、仰韶酒、汝瓷、钧瓷、汴绣、宋绣、信阳毛尖、木材、特产花卉、特产水果之类的东西,都无关军政民生,把这些东西运到日占区去换武器弹药和医药被服之类的紧俏物资,一方面可以说是变废为宝,一方面也解决了这些特产的销路问题,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和资敌完全是背道而驰,因此我们的这个行为也绝不是乘机发国难财。至于日本人的封锁嘛,这也好办,我手上有一些投诚过来的日本人,在加上杜先生您的照应,只要不高出太大的动静来,应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孟将军,日本人向来奸诈狡猾,怕是不能轻信。”
“杜先生请放心,这些日本人的手上早已经沾上了同胞的血,又都有把柄在我的手里,因此只要不被捕,是不会出卖我们的。当然了,为防万一,我和杜先生您在一起抽调一批精明强干的手下看在他们身边,那就更万无一失了。我的意思是,我们联合开的这些商号,表面上是这些日本人做老板,实际上他们手下的店员都是我们的人,谅他们也不敢三心二意。”
“孟将军考虑的真是巨细无遗啊!我杜某人虽然平素营生方式惹人非议,但在这抗日大局上,我杜某人还算是做到了问心无愧。这件事既利国利民,又有利润可图,那我自然不会再摇摆不定了。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杜先生微微点头,“孟将军你部队所在地,不仅仅是河南,就是周边的晋陕鄂皖川等省,只要有货,我都来者不拒。商号的开办由你我共同负责,货源和货物由你负责,运货渠道和销货出路都由我负责。你看怎么样?”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孟翔喜不自禁。能够再开辟一条新财源,自然是令人兴奋的。
“至于这收入分成嘛……”杜先生话锋一转,提到了很容易令人产生争执的这个问题。
“这件事基本都是杜先生您鼎力打理,晚辈不敢贪得无厌,分个二三成便心满意足了。”孟翔显得很老实。
“呵呵呵……”杜先生微笑着,“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活着的时候要靠它。孟将军,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开销,家里的余粮还算能糊口,要太多的钱也没什么意义,而你带兵打仗,养军的耗资可谓是花钱如流水,这一点我是很清楚的。再说了,你我相交,你一口一个晚辈,那我这个前辈还能和你这个晚辈抢饭吃?我也不倚老卖老了,就五五分成吧!”
“谢谢您,杜先生。”孟翔真的很感动。这件事对于孟翔来说,基本是无本买卖,国统区内那些不紧俏的特产,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代,肯定是价格低廉,自己只需要花点钱购买那些低价特产,就能转手到日占区内,不但能换来大笔的金钱,还能顺便走私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能够在这杯羹里分一半,确实让孟翔心满意足了。而对于杜先生来说,这笔生意只是他手上无数生意里的不算太大的一笔,赚多赚少无所谓,能够借机结识这个炙手可热的“国军精英将领”,获得新的人脉关系网,才是杜先生真正在乎的事情,让点利润自然也无所谓。
谈妥了这笔生意后,杜先生以为孟翔的目的已经达成,但实际上,孟翔还要乘机再卖个大人情给这位走私大王,从而能捞取更多的好处。“杜先生,听说您已经把您旗下的大部分生意和人手都转到了香港?”
“哦,是啊。虽说上海是我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又是我老家所在,但毕竟已沦陷于日寇铁蹄,继续留在上海,不但行动做事不方便,就连我这条命也不保险了。香港是英国人的地盘,日本人不敢放肆,而且香港又毗邻大陆,做事和以前在上海一样方便。”
“杜先生,晚辈在这里建议您最好未雨绸缪,早作准备。香港其实也不安全了,您的那些生意和人手最好都尽快撤离香港。”孟翔不紧不慢地道。
“哦?这是为何?”说到这个时,杜先生眼中一亮。
“杜先生,不知您是否愿意相信我的大放厥词呢?”孟翔微笑着反问。有时候,说话前故弄玄虚一下,反而能更好地吊起对方的胃口。
“呵呵,连蒋委员长都说你是具有敏锐战略目光的青年人才,你的话,我肯定相信的。”杜先生也打着哈哈。
“杜先生,根据我的判断,欧洲将在两三个月内会重燃战火,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都会再次大打出手,而在战争初期,德国军队会势不可挡,横扫西欧大陆,到那时候,英法等欧洲国家要么自身难保,要么自顾不暇,那这些欧洲列强在远东地区辽阔的殖民地便会成为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这对拥有世界第三海军的日本来说,既是巨大的诱饵,又是天赐良机,到时候,日本人肯定会对南洋地区动手,香港自然也不能幸免,会成为第二个上海。杜先生您早点把生意和产业从香港撤走,肯定能避免重蹈上海的覆辙。”孟翔自信勃勃地道。
果然,听到这番话,杜先生脸上立刻被凝重沉思之色给填满了。作为生意人,趋利避害本是基本功,因此听到孟翔这份关系到他身价性命的“未卜先知”,杜先生自然高度警惕。
沉吟了几分钟后,杜先生目光如炬地望着孟翔:“孟将军,你刚才这番预测有几成把握?还有,你认为香港会在合时沦陷?”
“九成把握!”孟翔其实有十成把握,但如果把话说得太绝对,反而降低了真实性,“至于香港,两年内必定沦陷。”
听完孟翔如此肯定的话,杜先生再度陷入沉思。
“杜先生,我有个提议。”孟翔乘热打铁地送上了一条财路。
“孟将军请说。”
“我提议杜先生您将您的生意产业分为三份,一份留在香港静观其变,一份转移到毗邻香港的澳门去,一份转移到西南地区。澳门相当于缩小版的香港,虽然小,但那是葡萄牙人的地盘,葡萄牙在这次战争中会一直保持中立,不会卷入战争,您在澳门的产业可以高枕无忧,而且香港沦陷后,澳门肯定会替代一部分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到时候您在澳门的生意也照样做得风生水起;至于去西南地区的产业,更加是个大好机会。杜先生,国府已经把西南诸省作为抗战大后方来建设了,加上中国沿海地区的沦陷,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的路上通道就是中国最大的出入口途径,您把部分生意放在那里,转到西南地区发展,必定如鱼得水。还有,杜先生,全国各地从沦陷区转移到重庆的富商权贵正在越来越多,重庆的地价也是水涨船高,您现在提前在重庆城乡结合部等地购买大块地皮,到时候重庆地价发展得寸土寸金,这其中的升值潜力可是不可估量的呀!”孟翔积极地给杜先生出谋划策。
果然,听到孟翔这几个拨云见日般的指点后,杜先生眼中几乎是精光闪闪。他是个生意人,对这方面的行道本就一点就通,因此不需要孟翔多废话,杜先生已经在醍醐灌顶般的醒悟中清楚的意识到孟翔指出的这几条道路确实都是不折不扣的发财路。只要自己能抢得先机,以后带来的利润是何等的丰厚。想到这里,杜先生兴奋得两眼愈发冒光。
越想越兴奋的杜先生激动难抑地站起身,几乎是有点失态地搓着手:“说得对!说得对!澳门、西南、重庆,条条都是黄金铺的路哪!”沉浸在财富迷梦中的杜先生猛地抬起头并用炙热的眼神看着孟翔,“孟老弟!多谢你的指点。你刚才这番话顿时是令我眼前豁然开朗呀!”
“杜先生不必客气,晚辈也只是借花献佛罢了!”孟翔微笑着。他知道杜先生已经彻底上钩了,别的不说,就冲他刚才那句“孟老弟”,就足以显示他已经在心里把孟翔当成自家兄弟了。能和杜先生称兄道弟,这其中的意义简直是非凡了。
“孟老弟,我虽然偶尔附庸风雅,但我骨子里还是个粗人。那些客套话无需多说,如果事情真的按照你估测的这样发展,老哥我绝不会忘记你这个人情的。”
“杜先生客气了。”孟翔笑盈盈地谦虚着,“对了,杜先生,南洋的陈先生等几位华侨领袖和晚辈我略有交情,以后他们从国外给晚辈带来的物资,还请杜先生在海关渠道这边多多帮忙。”
“这是自然。礼尚往来的道理,老哥我闯荡江湖这么多年是很清楚的。以后孟老弟和你南洋方面的物资人员来往,尽可有老哥我打理。”杜先生答应得很痛快。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孟翔站起身,“杜先生,至于我说的会不会变成真的,顶多两三个月就能见分晓了。”
“好,那老哥我就拭目以待了。”杜先生站起身,笑容满面地和孟翔握手。
怀着春风满面的心情,孟翔离开了范庄,结束了他这行满载而归的拜访。
第一百五十二节 世界大战
拜访完杜先生,孟翔用电台和陈嘉庚先生取得了联系。陈嘉庚先生在电报里告诉孟翔,虽然他已经开始把在马来亚和新加坡地区的生意产业、商铺人手逐渐转移到澳洲,但像李清泉、庄西言、胡文虎等其他华侨领袖和大部分的南洋华侨对孟翔声称的“日军在一两年内会大举侵略东南亚”的预言半信半疑,因此并没有采取多少行动。毕竟孟翔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他的预言,自然不会令人信服。
孟翔有点焦急,但他知道自己空口无凭,确实没法令人心悦诚服。想了想后,他回复陈先生道:“这样吧!甲公,我断定两个月内欧洲就会爆发大规模战争,德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进攻波兰和其他欧洲小国,同时英法意等欧洲大国也会卷入战争。如果我的这个预言成真了,那李先生、庄先生、胡先生他们应该会相信了吧?”
陈嘉庚显得很感兴趣:“困龙,你对你的这个预测有把握吗?”
孟翔十分肯定地道:“百分百的把握,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陈嘉庚回复道:“好。我现在把你的这个预测通告给南洋中侨胞,如果成真了,那对他们的动员工作肯定会轻松不少。”
孟翔道:“甲公,切记!一旦欧洲战争爆发。英法荷等列强大国基本会一败涂地,它们的本土都自身难保了,那他们在远东的殖民地必然也陷入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接下来日本人必定会大规模侵略东南亚。所以,你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撤离南洋,撤到澳洲大陆或者新西兰。”
陈嘉庚回复道:“困龙,我相信你的判断和预测,我会和他们据理力争的。况且,是真是假在两个月内就能见分晓了。你也不要着急,李先生他们也不会冥顽不灵,而是舍不得在南洋打拼半辈子的这些基业,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要给他们接受现实和下定决心的时间。”
孟翔又问道:“甲公,犹太人的问题怎么样了?”
陈嘉庚回复道:“我和几位南洋侨胞领袖与犹太人的几个组织进行了联系,欧洲的风声确实是越来越紧,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排斥和迫害行为也越来越严重,从今年前,每个月都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离欧洲,大部分去了美国,但还有很多人来到东方。我已经和那几位与犹太人领袖商谈过了,来到东方的犹太人部分去了上海,剩下的暂时来到南洋,由我们负责照顾和安顿。这批人现在总数已经有近万人,很多人都是技术人才,包括科研工作者、工程师、医生、药剂师、机械师、电工、钳工、车工、焊工、木工、冲压工人、炼钢工人、冶金工人、采矿工人、水利工人等各种行业的熟练技工以及他们的家眷亲属。”
孟翔感动不已:“甲公,让您破费了。但请您相信我,这批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无价的财富,我们现在的努力和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陈嘉庚回复道:“困龙,我相信你。”
结束和陈嘉庚先生的通话后,孟翔又找到一个老熟人,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这个波兰籍犹太人记者自从当初在兰陵镇和孟翔认识后,便成为了孟翔为数不多的白人朋友之一。此时的他是美国合众社的驻华记者,长时间跟在孟翔身边,充当第33集团军和180师的战地记者,尽忠职守地向国际世界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并且和孟翔的关系非常好。为了达到“放长线钓大鱼”的目的,孟翔也对他十分亲热,还额外资助他不少资金,让他参与拯救欧洲犹太人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