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们出于自身和家族利益,即使他们的目光足够长远能够预见到这一切,也不会去那样做。
不过,来自后世的吴凡,不在皇帝位不谋皇帝事,现在却要创造这个“如果”
诚然,一味地让民间学派思想不受控制地蔓延、传播,这对国家统治是极为不利的,尤其眼下这个世界还是冷兵器时代,人民与军队的劣势并不像后世那样天差地悬。一旦这些学派发展得足够大,就足以威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吴凡才让曹冲下令,成立一个专职的信仰部门,择取各路学派中坚定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思想加以融合,成为信仰中的信条;并在此基础神化某些事物,再把这些神化的事物置于各路学派之,以集纳人民的思想。
总之,就是让人民在国家与民族问题,深植“国家统一,同宗同源”的思想。对于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都无法容忍,不论这个学派有多大,门生有多少,一旦触及这根敏感神经,全国的人民,包括它自己学派内的门生都会对这个学派极度厌恶与唾弃。
然后,在控制住这一个大方向的前提下,允许民间存在不同的学派,允许全国下有不同的声音,允许人民就同一件事物发表不同的看法。
一旦这个氛围形成,民间对统治阶层势必就会在这个惯性下摆脱以往的唯唯诺诺,转而对官方的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的见解。这实际就是吴凡植下了一颗开启民智与民主制度的萌芽。
至于所要神化的事物,吴凡是早就想好了的:龙的传人,炎黄子孙
这八个字即使放在被无神论刻意引导的现代中国人思想里,其地位仍然不可撼动。何况眼下这个世界人们普遍还相信有神有鬼,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相信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等。在这种有神论的肥沃土壤里种下“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种子,其长势将会非常迅猛,再借鉴后世几大宗教的神化经验,很快就会成为国人思想中的砥柱根基。
在这一砥柱根基,再融汇百家思想。这就是吴凡所要创造的中国人的信仰
曹冲听得一知半解,甚至很多地方都搞不清楚吴凡的用意为何,比如为何要开启民智?为何要鼓励人民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是,他深信一件事:那就是八叔吴凡肯定不会害自己。
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因此曹冲在皱着眉头苦思一会儿无果后,却还是答应了吴凡的这个建议。
国人的信仰有眉目了,接下来就该谈如何削曹冲的皇权了。
这个问题包括很多方面。虽然就目前来讲,吴凡还不能把曹冲的皇权削弱到自己所勾勒的轮廓中的状态,但即便这样也包括了很多方面,说起来很是繁杂,吴凡也确实对曹冲说了很多,其中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1、成立元老院和众议院。
元老院的元老宣誓这里就需要信仰,如果没有信仰,宣誓也就没有约束力向皇帝效忠,由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或在全国范围内都德高望重之人担当。元老院一般情况下名额为一百人,最多不超过一百二十人。由皇帝亲自指定,但需要经过众议院投票通过;如果某位皇帝指定的元老未能获得众议院多数投票,那么此人就不能成为元老。
由入选的条件就可以看得出来,元老往往都是国家的大功臣,或是赫赫声名的名士。这些人基本物质条件都不差,相比之下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注重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因此由这些人呆在皇帝身边,基本不必担心会出现趋炎附势,谄言献媚的情况。而且元老并不是官职,没有实权,只是一种显赫的身份象征;既便触怒皇帝遭到贬职,也不会失去什么,这就更近一步使元老们怀有刚正不阿的秉性。
元老的职责类似于皇帝的参谋,他们掌握着全国各地方方面面的第一手信息资料,结合各部门和地方官府递交来的各种奏章,与皇帝探讨每封奏章的可行性。虽然能够成为元老的基本都是些正派人物,但他们的品行同样受到监督,这就需要谈到“监察司”,后面再做介绍。
元老院的作用实际就是在人民思想自由化的同时,强化皇帝的地位和威严。并且分化众议院权力,防止皇帝被驾空。
至于众议院的成员,自然就是议员。不过在眼下这个世界直接就用“议员”作为官名显然有些不够权威,因此吴凡将之命名为“参议官”。
参议官不需要搞科学研究,他们的职责相比脑袋是否精明,品德气节操守更为重要。出于这个标准,参议官沿用孝廉制度由地方向推举,原则每个州最少三人,最多不超过七人;由这些人组成众议院。
众议院的主要作用就是制约皇帝权力。它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因为参议官直接从人民当中推举而来。
除了元老任命需要经过众议院投票外,当皇帝以个人意愿下发某些命令比如发动战争,或是增加赋税等等,或是想要修改国家法令的时候,同样必须经过众议院投票通过。
除此之外,众议院的参议官还负责收集来自民间的各种呼声,包括中国历史各个封建朝代都难以杜绝的“告御状”实际,如果全国下治政清明,人民根本就不需要把事儿捅到皇帝那去,以及人民希望国家对民生政策的调整等等,再将这些呼声整理后直接递交给皇帝和元老院,并且敦促皇帝和元老院给予答复。
由于参议官的职责是与民间人士、各部门、以及地方官府直接接触,很容易滋生权力,贪污受贿等,这就势必需要一个有力的监督机制。
和元老们一样,参议官也受到来自监察司的严格监督。
元老的任期为终身制。不过,若是元老在位不作为,或是行为有负“元老”这个尊荣显贵的身份,监察司有权力将其提名,由众议院重新进行投票决定是否继续担当元老。皇帝对此无权干涉。
参议官的任期为三年,三年后视职责表现由参议长、监察司和地方官府决定其去与留。对于参议官的任命与罢免,皇帝没有任何权力干涉。这是一个完全代表人民意愿的部门。
皇帝可以下令强制解散元老院和众议院,但必须在解散后的三个月之内重组两院。否则,皇帝的合法性将遭到全国人民的质疑。关于这一点会被写进宪法,不得更改。
2、成立监察司。
这个部门异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两院能否廉洁高效的运作。而两院又是国家体制的根基,由此,可以说监察司对整个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部门,监察司既不屈从于政治,也不听命于信仰;以使公平与公正不受任何强势色彩的玷污。
监察司内任职的人员统称监察官。监察官由全国十大学派中的每个学派各派出五名代表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共五十人组成;监察长轮流担任。
监察司的职责虽然是监督两院,但实际,监察司内部的互相监督却是更趋严酷。因为监察官们彼此来自不同学派,而学派之间本来就无时无刻不在竞争门生,打压对方。
出于这一根源,十大学派保送来的监察官个个都是品学兼优,学派中的精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各自学派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形象。若是有、受贿、不作为等行为发生在他们身,累及其所在的学派声誉都将受到极大影响。这就不只是人民不高兴了,学派更是绝对不能允许这种现象发生。
而监察司的这一特点,实际就是日后多党制竞争制的前身。
监察官的任命和罢免,皇帝同样没有权力干涉。不必担心监察司是否会整体出现堕落的情况,只要人民心中的信仰不倒,人间正道即是沧桑,十大学派就必须保持着正派不阿的形象,以此广纳门生。
这也是为什么吴凡一开始就要曹冲下令成立信仰部门的原因。
一切皆因人民必须有一个好的信仰,以引导人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那些蝇苟之辈,唯利之心,仗势欺人之行为,人民深恶痛绝。当某人当街喊出“我爸”的时候,不用周围的人动手,他爸就会痛揍他一顿。
3、皇帝仍然是军队的最高指挥者。
但军队有明确的宗旨:以人民和国家利益为先,皇帝的命令必须以不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保证。
平时,皇帝调动军队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或是镇压内乱需要经过众议院投票表决。特殊时期,如国家领土受到侵害,则皇帝有权绕开众议院直接对军队行使权力。不过,皇帝仍然应该通过众议院投票表决,以显示自己尊重民意,博得人民拥戴。
4、修建“英烈祠”,“名人堂”。
对于为了维护、争取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的人,以其事迹之影响程度,可以由众议院、或元老院,甚至是由皇帝亲自提名,再经两院投票表决,决定是否将其生前最具体表性的遗物放置在英烈祠中,以供后人瞻仰。比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李广,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他们都有资格进入英烈祠。
英烈祠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英勇气概。那些在战场作战的将军和士兵们,一想到自己的英勇事迹可能被写入英烈祠中,供无数后人瞻仰膜拜,其所激发的战斗激情可想而知。从一点来讲,日本的靖。国。神社真的很有意义,日本士兵在战场的表现也确实令人佩服
名人堂的作用和英烈祠相似。不过安置在名人堂里的都是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巨大贡献的,但最后并没有因此而死去的伟大人物的遗物。比如我们现在都知道的吴凡,他就肯定有资格进入名人堂。
复回中原第319节夜探曹操
第319节夜探曹操
5、减免酷刑,减轻对人民的高压统治。
历史各朝刑法中的酷刑,无外乎应用在两个方向:定罪前的审讯和定罪后的惩罚。
相比现代司法制度,由于古代在相关技术与经验的落后,导致对罪犯的取证不可能如现代司法这般明细;甚至不乏有时候之所以把一个人认定为罪犯,依据的仅仅是差官的个人直觉。
此外,有的时候即便差官明知一个人就是罪犯,但却由于事发时的证据无法提取比如现代取证手段的录音或是录像等等,而罪犯又不肯认罪。这个时候,仍然免不了要用酷刑来使其就范。
而定罪后的酷刑惩罚,则是为了制造恐惧,在人们在内心深处植下‘一旦犯罪并被抓到就必定生不如死’的意识。以这种深层的恐惧感来威慑人民,使人民不敢轻易犯罪。
综合种种,虽然酷刑是极不人道的,极不利于全社会的民主意识觉悟。但是,在眼下这个时代却又不能完全将之取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吴凡才建议只将酷刑有所选择地减免,而不是彻底免除。
6、取消刑法中的连坐制度。相应地,增加对罪大恶极者的残害。
连坐与定罪后的酷刑作用基本一样,都是为了让人民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实际,连坐只能算作是酷刑中的一种,只因连坐对整个社会的遗害远远大于其它酷刑,因此被吴凡单独提出来。
在这条建议,吴凡以自身做则,将关押在洛阳大牢中的司马懿家人全部释放。这也是为什么吴凡在抓到司马懿家人后,并没有立即将之腰斩于市的原因。
但是,取消连坐后,势必会令人们对犯罪的恐惧心理降低。和平时期,风调雨顺的年代,或许还不会显露出什么问题。但若处在战争时期,灾害频仍的年代,就可能全国下遍地贼寇,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吴凡在这个问题虽然建议取连坐制度,但却同时建议增加对罪恶极大者的残害,比如凌迟,比如把竹签钉手指等等。
当然,对于并非罪恶极大者,则仍然依照第5条建议,尽量减免酷刑。
尽管如此,吴凡所建议的这个对罪恶极大者不但要施加酷刑,而且还要格外残忍的建议,却是在后世人权领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赞同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然而,出于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吴凡的这条建议在当时来讲,却是在取消连坐之后必不可少的。
7、官员犯法,与庶民并非同罪,而是加倍。
平民由于学识程度不同,对犯罪的认识也不同,说白了就是平民当中难免会有一些法盲。
但官员不同,能够成为官员的人学识程度肯定与普通平民不同,他们很清楚什么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知法犯法,甚至很多情况下是执法犯法,其所应该承担的罪责怎能与庶民相同呢?
吴凡这条建议的目的,就是严苛整肃官员队伍;治民先治官,治国先治本
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能够成为官员不仅仅是亲人朋都跟着沾光,还有一种无形的荣耀,让无数人挤破脑袋争戴这顶乌纱帽。如果哪个官员觉得这条法令让当官的太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