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们采集食物得时候,不小心被蜜蜂遮了,两人难过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好了,为了报复,干脆放火烧了有蜂窝得那棵树,意外的得到了很多蜂蜜,两人靠着蜂蜜就过了一个月,总算被人现,救了回来。这是中国蜜月得由来,是否真实,已经不可考。
既然不可考,那么是怎么流传开来得呢?说起来也是李忱嘴欠,在阿香和小虎结婚得仪式上,把这些传说当故事说了出来,还鼓励阿香和小虎去渡蜜月。结果,这事被阿香写到了顺天日报上,当作奇闻趣事,事情就这么传开了。
至于为什么两人非得跑去菲律宾渡蜜月,这也是和李忱有关,李忱真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
不要说现在了,连现代社会,菲律宾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曾经的“亚洲民主橱窗”,早就落后给后起之秀得亚洲四小龙,多年不见起色,不要说亚洲四小龙了,长年经济未见好转,连当年落后他们甚远得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都逐渐过他了。
现在更是糟糕,根本不是什么好得渡假之处。只是,他们会跑去菲律宾,都跟李忱有关,李诚泰是要去菲律宾调查,李意宁则是去开。
李诚泰是随着大军,会去调查菲律宾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等,当年生大规模监守自盗案,菲律宾行动被紧急喊停后,如今又恢复了,李诚泰便第一时间请命,要去菲律宾作调查。
而李意宁,也是跟着大军,前往菲律宾,不是去投资,而是代表大唐皇家商号,去开菲律宾得。
宰相审议得新的股份有限商社申请案,其中一个就是菲律宾开,跟开新大6一样,李忱决定引入商人得力量,借助集资,加快菲律宾开得度。
相比遥远得新大6,菲律宾的事情更急切点,因为这个模式李忱也不熟悉,只能像后世那样,摸着石头过河。
既然这样,进一点的,比较看得到的地方,总比遥远得新大6好学习。新大6那么远,出什么问题,都不好马上解决。菲律宾比较近,比较监督的到,有问题可以马上解决。
并且菲律宾也是新开,如果成功,也可以作为新大6开的样板。所以李意宁藉口事关重大,也要去菲律宾。
确实事关重大,菲律宾开牵涉了很多,像是新市镇营造。新大6得开,要花不少钱,既然是商社,就要自负盈亏,朝廷不可能补贴太多,虽然这其中有不少皇家股份。
但是一切,还是要照商业模式来,不然满清末年,那些官督商办产业,就是最好的榜样。
虽然是照商业模式走,可是这资金可是开销不小。李忱一直在想可以在哪些方式可以补贴,虽然他替新大6想了不少产业,不过够不够,还是两说。况且,他也只是照着后世得经验走。
他也不知道,这些经验对大唐适不适用,适不适合大唐国情和如今时代。像菲律宾,可没有什么毛皮。虽然他想过,可以使用种植园得方式,可是实际如何操作,都有待考验。
除了如何获得利益,持续开,还有,殖民该如何管理,派遣官员,或是让当地百姓自治,到一定程度后才派人管理?这些都需要实际运行来检验。这样一来,他需要自己人。一个他信得过得人,当他的眼睛去看。
除了信得过,还要有足够得脑筋,能够觉问题,觉当地潜在利益,所以,李意宁恐怕是最好人选了。
不过,话虽如此,李忱一开始也没想派她去,开菲律宾?菲律宾哪会是什么好地方。本来他想派一组人去,一个人办不到得,一组人可以吧,一个人负责一方面,在来总成,总是可以得。
可谁想到,这两个人这么奇葩,要很时髦得去渡蜜月也就罢了,还要跑去哪种鸟地方。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做好最坏得准备,反正大唐成立了丛林军,招募了不少生活在丛林得土著和居住当地得猎人,若真得被他乌鸦嘴到了,想方设法把人救回来就是了。
『这三省六部制,该改一改了。』,商团随着军队出了,宰相们紧急讨论确定了几桩投资案作试点,才休息一下,李忱又丢出了一个议题。他要改革大唐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李忱当年念书的时候,听到得总是赞美之词,说什么进步啦,三省间权责相对独立,又互相监督,相互制约,监督政治,并且巩固皇权啥得。
其实当考试有考到,李忱都是写好听得,其实他心里认为,这种制度,就是慢慢演变来得,当初创立者,肯定不是这么想,不过就是走一步算一步。这种制度如果真得很好,应该会持续上千年,像科举,被随了中国历史上千年之久。
三省六部多久?也就唐代几百年,到了宋代,就不是那制度了。再往后走,就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得是越得集权,集权皇帝,集权朝廷某个机构。三省六部,在宋代就已经是个名词了。
当他穿越到大唐以后,随着执政时间日久,他读书越多,也对大唐制度越了解,就越觉得,这种制度该改了,并且,不改这种制度也没用了,不要说持续大唐一朝数百年了,三省六部真正执行,大概就几十年吧。
几十年怎么算得?三省六部不是从隋朝开始,就有了吗?是这么说没错。可是,实际上运行,权能一直被削弱,也一直被侵占。
像是尚书省,本来是权能最大得,能担任得也是皇帝得亲近之人。可是太宗皇帝登基后,尚书省令就废了。因为李世民曾经当过这个职务,所以以后没人敢作。而到了高宗,就正式废除尚书令,以尚书仆射,实际统领尚书省。
这还不算完,尚书省可不止名义上低其他两省一头,之后权利更是逐渐转换到中书省手上。频繁的出现缺人,或是被降等等现象,尚书省得职责,实际上就是被中书省,这个理论上是决策机构得单位给夺去。
还不只如此,实际上到了后来,三省职能越被削弱。其实从太宗朝,设立同平章事,分了三省得权利,设立了非三省长官之外的同平章事,任何人只要挂上同平章事,就是实质宰相无论他担任何等职务。
高宗时期,高宗设立了“北门学士”,也是担任宰相得权责。由北门学士演变来得翰林学士,被称为内相,负责起草诏书,“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翰林学士,成为宰相备位,史载“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
到了宪宗,翰林学士更是具备独掌机要的能力。宪宗命翰林席学士作“承旨学士”或“学士院长”,掌制诏印,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可以与帝相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中书省,权利被侵占,大为削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安史之前,李林甫和杨国忠都曾经以中书身份乱政,导至这个职务权能被削弱。
如果这些还算是正常,那安史之后,更多不正常得。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安史之前,三省六部权利尚在尚书省,了不起就是被尚书省侵夺。安史之后,整个三省六部以不复存在。
除了翰林学士,还有地方上得节度使,被称为使相,或是宰相转任地方担任节度使,或是节度使直接挂名宰相,也侵夺了朝廷的权利。
更严重得是枢相,枢相就是枢密使,唐代后期出现的,掌管军权得最高职务。通常是由宦官担任,宦官掌握了这个权利,藉着军权干预政事,扰乱朝纲。之前得马元贽,就是以枢密使身份掌握朝纲。
所以说,唐代的三省六部,早就被糟蹋得不成原样了。根本没有后世想像得那样美好。其实就根子来说,这三省六部,就不是什么有意识的行为,三省从建立的时候,根本上就是为了集权。
什么分权?那是一代又一代皇帝,为了集权于自己,设立得机构。因为宰相权利太大,位了分宰相得权利,相应有了中书和尚书。所以从根子上,这就不是有意识得建立一个可以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机构,完全是为了集权于皇帝。
既然如此,会这样演变也不奇怪,根本不是后世那种,基于什么三权分立,五权分立那般,建立一个完善得行政机构,没有什么指导大纲,能用就用,拆东墙补西墙,皇帝觉得怎么好,怎么改,会变得乱七八糟,也不奇怪。
李忱如今要做得,就是彻底来个整改,修修补补什么的,没必要了。当然,他也不是乱改,只是在如今大唐政体上,作一番更动,使得名实相符。8
第五百六十七章 肉孜节
漠北大草原,天空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如果把绿地换成蓝天,就好像天上得云朵一般,美景。
可惜那只是外人得感觉,古乐图对这美景,习以为常了,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心下乐滋滋得盘算着,这些羊,到了冬天,快要可以收获羊毛了,可以卖出多少钱。然后他计划着要宰杀一批,把肉也卖掉,不过这十间要算好,等天冷才可以,趁着天寒地冻,杀得羊肉摆上一晚,就**,刚好可以卖给汉人。
『好在当年,爷听了汉官得劝说,养了这些羊。』,他喃喃自语道,当年他父亲,听信了汉官得话,不养马,改养羊,才有了如今得丰收。
这些年大唐兴起了羊毛纺织业,从皇帝到百姓,都乐于穿着羊毛衣,还有使用各种羊毛产品,让羊毛价格疯涨。羊毛供不应求,汉人虽然养羊,可是就是不如他们奚人,他们才是养牛羊的专业户。大量的羊毛,都是他们草原供应得,让他收入好了很多。
他非常庆幸,当年爷得明智,听信了那个和气得汉官劝说,把马、牛给卖了,换成羊。他们把全部落得马都换回了一头头羊,本来全部落都反对,还被其他部落嘲笑,现在却变成他们最得意的事情。
他们甚至还养了鸡,如今这羊毛价格疯涨,他的收入也水涨船高。鸡可以自己吃,有鸡蛋,养多了还可以批量卖给汉人商队,这日子过得美阿。正当他畅想的时候,身边得伙伴拉了他一把,抬头一看,远方有五骑快马正再向着这里过来。
『呦,古乐图,看来今年你又要收入不少阿。』,来人近了,一个穿着羊毛衫得汉子,翻身下马,大声打着招呼,『可羡慕你了,当年要是我也养了羊该多好,如今养马不值钱了,唐人自己也养,让马价低了不少,现在羊崽子价钱疯涨,马的价钱猛跌,一匹上好战马,也不过换两匹羊崽子,真是气死我了。』
『达赤,你要是想买,我可以算你便宜点。』『不用,不用,养马很好,我就养马了。到时候我去参加赛马节,赛马节要到了,到时候我靠马赚钱了。』古乐图皱眉,正想说什么,不过现来人目光不是看向他,而是看向远方,他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然后他眉头舒展开来。
就见远方,十数辆大车,蜿蜒而来,这是草原商队,上面载运着汉地来的商品,各种精美布疋,还有毛制品、粮食,茶、盐、铁器等等。然后从草原收购各种肉食,羊毛回去。
这是草原上最受欢迎得汉人,除了收购商品,偶尔也会有医工随队,帮着看看大人小孩,各种病症,还有指点他们饲养牲口,帮牲口看病。他会养不养马,改养羊,也是商队指点。
『来了来了。』古乐图策马,要回去通知部落,商队到了,赶紧把所有物资还有奶茶准备好,他可是等了商队很多天了。
『达斥,你也快回去吧,说不定下一个就去你的部落了。』古乐图走前,不忘回头通知喊了达斥一声,然后回去报信了,留下几个同伴看羊。那个达赤随口应了一声,在看了商队来的方向一眼,嘴角露出浅浅笑意,不再说话,也带人走了。
『爷,商队到了。』古乐图回到部落,部落门口一个老者正朝向他来的方向眺望,看到他奔到近前,开口问道,『刚刚那是谁?』『达斥阿。』,听到这答案,老者点点头,『以后不要让他们过来,会惹麻烦。』
『为什么?』『不光是他,以后伯德部落得都不要来往了。』『为什么阿,爷,虽然我们不同部落,不过也不能我们富了,就不理他们吧。』『他们会替我们招惹麻烦的。』,老者满脸皱纹,可以夹死蚊子,可是他如今眉头紧皱得比皱纹还要深。
『你以为他来做什么,他是来探查商队动向得,等商队离开我们这里,他们会去抢劫商队。养了那么多马,你真当他们指望赛马得奖金?』
『抢就抢了,反正我们换到东西就好,这家被抢,还会有别家来。』,对爷的话,古乐图不以为然,甚至说有些心动,大草原非常混乱,消失一两只商队,算得了什么,草原上不是你抢我,就是我抢你,被抢得,只能说自己弱。
如果说,以前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