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得我亲自取了,我想想啊,到了他这一辈,咱们王家的排行,应该是成字辈……”
和所有即将抱孙子的老人一样,这孩子还在肚子里呢,王岳就开始琢磨起给孩子起名的事情了,这一刻的王岳慈眉善目,眉花眼笑,哪里像刚刚要让人全家“出海遇害”的样子。
“叔爷,姐夫!”楼板蹬蹬作响,吴虎臣笑嘻嘻的出现在了二楼,在他身边的朱云娘,看见钱无病,也是一脸的笑容。
“我姐夫在这里,你要找他什么事情,你和他说吧!”吴虎臣虎头虎脑的朝着钱无病一指,将身后的小尾巴甩给了钱无病。
“银子不够了!”朱云娘白了吴虎臣一眼,意思我的可是正经事情,然后朝着钱无病伸出了白生生的小手。
不够了?钱无病有些疑惑,代王府十来万两银子,加上他前期从四海楼里调拨过来的二十多万两银子,这三十多万两银子,居然就说不够了?
“你看!”朱云娘仿佛变戏法一样的,从身后变出一个小账本来,“今儿济宁那边,又到了一船铜锭,加上这些日子你那四海楼里的那些家伙,拼命的将他积压的那些旧货塞给咱们,这银子再多也不经使啊,唐先生那里有细账,我这里只是粗略的记了一下,还有,按照规矩,这船上的船工水手出海的话,这每一趟的银钱,可都是要咱们先支付的,这些七七八八加起来……”
她把嫩生生的小手再次一摊开:“没钱了!”
“那咱们船队还能装多少货物?”钱无病皱了下眉头,这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他却没有想到,人家几万两银子就赶出海,那才几条小船,他可是几乎一直巨无霸的大船队,这中间的区别可大了。
“还不到一半!”朱云娘气咻咻的说道,“要是这一趟不赚钱,那咱们可就亏大发了,我父王非得骂得我狗血淋头不可!”
“这丫头,这买卖哪里有不赚钱的事情!”王岳从他的取名大计中回过神来,就听到这话,不由得莞儿一笑。
“那咱们总不能空着船出海吧!”朱云娘歪着头问道,她在钱无病前面偶尔使使小性子,在吴虎臣面前发发小脾气,但是,在王岳面前,还是不敢造次的。
“谁说要空着船出海了!”王岳看着一本正经的小丫头,忍不住指点她一下:“这银子嘛,别的州府可以能差一些,但是,在咱们南直隶,什么都可以差,唯独不差银子,问题是,你这小脑瓜要琢磨琢磨,不要总想着自己拿多少银子出来,要学会用人家的银子赚钱嘛!”
朱云娘眨眨眼睛,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
“公公问你,这南京城里,什么人的银子最多!”
“当然是那些大家族,大商人了!”朱云娘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错!”王岳笑得褶子都出来了:“这些商人们虽然有银子,不过,还有一种人,比他们银子更多,甚至,这些人,本来就是商人!”
朱云娘恍然大悟:“公公是说,朝廷的官儿!”
王岳朝着钱无病一指:“你看,这丫头比你脑子就活泛多了吧,我就提个头,她立马就想到了,说道有钱,这天底下,谁比当官的更有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南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官儿!”
“可是他们的银子,怎么能为咱们赚钱呢?”朱云娘喃喃自语道,眼睛一转,转到了钱无病身上,脸上登时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无病哥哥,你们锦衣卫不是最擅长栽赃陷害的吗?没准,这南京城里,也有些图谋不轨的官儿,你好好的查一查!也许咱们的银子,就有着落了!”
钱无病和王岳面面相觑,半响,王岳才“嘿”的笑一下,指着朱云娘:“这丫头,这丫头,你比无病还像锦衣卫……”
朱云娘转转眼珠,也嘿嘿笑了两声,在王岳和钱无病面前,出这样的主意,纯粹就算搞气氛而已,她可不觉得这点银子的事情,在王岳面前,是多大的事情。
“这事情不是这么办的!”王岳笑够了,这才真正指点了她一下:“咱们四海楼的信誉不是出来了么,你说在南京城里,若是如同宝钞一样,发些船票,这银子的事情,还用得着担忧么,而且,这船票,一旦船队回来,立马按照利润兑现,这样明摆着赚钱的事情,你说,谁会放过,当然了,咱们这船票,可不对着那些普通百姓,那些百姓们又能有多少银子,咱们只卖给有官身有功名的,有公公我在南京在,这些官儿们,难道还担心船票兑现不了?”
“这个,朝廷许吗?”朱云娘先是一喜,接着眉头微微一蹙,想到这一点。
“什么是朝廷?”王岳笑呵呵的说道:“在南京,公公我就是朝廷,这些拿出银子买咱们船票的官员就是朝廷,那你说,朝廷许吗?”
355。第355章 船引
四海楼发行船引一事,很快就在南京的官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天底下,有两种消息,是流传的最快的,一种百姓们喜闻乐见但是与自身没多大关系的小道消息,另外一种,那就是这种和自己利益攸关的利好消息了,这后一种消息的传播速度,比前一种更快,毕竟这很可能就是手快有手慢无的买卖,早得到消息,或许,比起迟得到消息的,赚到的真金白银就更多。
四海楼并没有贴出告示通告,但是,这消息偏生一两天之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有人说这消息是从镇守太监王公公府上传出来的,毕竟四海楼和王公公的关系,那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也有人说,这消息是以两淮两江数个会馆的主事人在商议这事情的时候,流出出来的消息,这些会馆的商人们不缺银子,但是他们却是缺的朝廷官员们的照拂,分出这么大一块利润,将来这船队在这运河上下,几乎可以想象得到,那绝对是畅通无阻了,谁要为难四海楼这船队,那等于就是和南直隶数以百计的官员过不去,这股力量集结在一起,不说掀个把大学士下台,让个把布政使倒霉,那却是一定的了;更有人说,这消息是北边来的代王王府和几位国公聊天的时候半真半假的说的,毕竟北边的藩王到南边这花花世界来赚这银子,不分润一些给地方上的官员,那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些官员眼里,四海楼的船引,先是四海楼这是皇商的买卖,后有王公公和一众富商背书,怎么也比眼下烂了大街的大明宝钞来的可靠。大明宝钞自从洪武七年由太祖高皇帝实行“钞法”发行,到眼下不过是一百余年,但是,却是几乎与废纸无异。当然,动心的大都是虽然有点小钱,却也谈不上大富的那些官员,消息一传出来,他们一个个就琢磨起来,要是这“船引”花的银子不多的话,倒是可以弄点在手上,反正这船队出海回转,也不过是三两个月的时间,是个什么情况,到时候一见就知道了。
王岳将这筹集银子发行的票据称作为“船票”,实际上,官员们更倾向为称呼这些票据为船引,大明盐法开中,不是一年两年,这船票的性质,可不就和盐引差不多么。
十一月中,四海楼发行“四海船引”,每引票据面额两百贯,可转让,可买卖,凭票即付,半年分红,风险自负。
第一批一千引,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就被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一抢而空,这两百贯不过是两百两银子,这两百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许是一笔大数目,但是,对于官员们来说,还真不够看,哪怕是平素一些不显山露水靠着俸禄吃饭的清苦官儿,也都凑热闹买了个三两张,更别说有财大气粗的,一口气买个三五十张的。这些大户们未必是看好四海楼的买卖,但是,若是花个几千两银子,能够让王公公记得自己的名字,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赚了,他们呆在这南直隶富庶之地,早已经没了上进的心思,但是,不求王公公提拔他们,只求王公公在别人看上他们屁股下面的那位置的时候,稍稍想起他们还是曾经迎奉过王公公的,这就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买卖了。
总之,二十万两银子,一天之内就聚拢拉起来,这让柳云娘这个小财迷,乐得眉花眼笑的,看着那一锭锭的白银搬进库房,哪怕是点银子点得头昏脑胀,她也是晕且快乐着。
有了这二十万两银子,至少,货物采买上,应该就不会有什么缺口了,但是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完。
南京城里想发财的官员,可不是这一天买了这船引的百来号官员,眼下南京城里简直就是大明官员的养老院,那官儿得数以千计,有些得了消息观望的,有些也想讨好王公公却下手迟了的,等到他们第二天晃晃悠悠的来到四海楼,却被笑着告知,这船引已经卖完了。
这怎么行?这人就是一个从众的心理,要是大家都不看好这玩意,哪怕这玩意一两银子一张,只怕也没几个人要,但是大伙儿都齐刷刷的掏银子来买,这不用想,肯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人家有了,自家怎么能没有。
卖完了,卖完了再发点呗,咱家又不是不掏银子。在四海楼里没人敢发狠,但是好言央求总是可以的吧,大家都是吃着朝廷俸禄的,这脸面拿出来,你们这些管事的商人,真的敢直接就这么打咱家的脸么?
考虑到这发出去的船引,大有可能在船队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就被人挤兑,王岳和钱无病商量了一下,绝对再增发五百引,有这些银子做保证,哪怕是被挤兑,他们也不用担心了。
这五百引发出来,这才稍微缓和了这市面上的需求,这事情可一而再,不能再二三,有大明宝钞在那里做前车之鉴呢,狂发滥发,只怕马上有就有御史弹劾王岳和钱无病敛财了,所以,四海楼明确贴出了告示,这一期的船引,就这一千五百引,多一引都没有了,在船队回来之时,这些船引全部收回并按照利润加以分红,没有买到的,也不用着急,以船队出海的次数就期限,这每出海一次就发行一期,这次买不到,下一期还可以继续买。
这个告示出来,这才稍稍安抚住了那些没买到船引的官员,不过,那些熟知海贸利润之大,看好船队的收益的,却是开始私下的买卖起来,没几天功夫,两百贯的船引,翻了一个跟斗,而就这四百两的行情,还是一引难求,据说户部有个主事,将自己老婆的首饰都卖了,好不容易凑钱买了个十引,这才刚刚到手,老婆家里就出了事情,急需用银子,他才刚刚流露出这个意思,立马就有人寻了过来,出价四千五百两,将他这十引买走了。而这个主事,一年的俸禄,也过不是两百余两银子,这三两天的功夫,他这一到手,几乎等于他做官十年的收益。
这一下,官员们的眼睛都红了,这做官也好,做贼也好,做什么都没有这船引赚钱来的快啊,稳重的,就找尽门路去找那些做过海贸的商家去打听这海贸的利润,多少心里要有个底,才能决定收多少,而急眼了的,直接就开到了三倍的价钱,六百两一引,有多少要多少。
正德五年的十一月,南京城里,谈论的皆是这四海船队的船引之事。
十二月初八,在无数人的瞩目之中,四海船队大小十五艘船只,满载着各种货物,顺风而下,朝着扶桑浩浩荡荡而去。
四海楼发行船引一事,很快就在南京的官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天底下,有两种消息,是流传的最快的,一种百姓们喜闻乐见但是与自身没多大关系的小道消息,另外一种,那就是这种和自己利益攸关的利好消息了,这后一种消息的传播速度,比前一种更快,毕竟这很可能就是手快有手慢无的买卖,早得到消息,或许,比起迟得到消息的,赚到的真金白银就更多。
四海楼并没有贴出告示通告,但是,这消息偏生一两天之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有人说这消息是从镇守太监王公公府上传出来的,毕竟四海楼和王公公的关系,那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也有人说,这消息是以两淮两江数个会馆的主事人在商议这事情的时候,流出出来的消息,这些会馆的商人们不缺银子,但是他们却是缺的朝廷官员们的照拂,分出这么大一块利润,将来这船队在这运河上下,几乎可以想象得到,那绝对是畅通无阻了,谁要为难四海楼这船队,那等于就是和南直隶数以百计的官员过不去,这股力量集结在一起,不说掀个把大学士下台,让个把布政使倒霉,那却是一定的了;更有人说,这消息是北边来的代王王府和几位国公聊天的时候半真半假的说的,毕竟北边的藩王到南边这花花世界来赚这银子,不分润一些给地方上的官员,那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不管怎么说,在这些官员眼里,四海楼的船引,先是四海楼这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