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这封情报到来后,形式立刻变得不再一样,如果美国再加入生产,思及美国那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犹豫没有多久,吴克与同样得到情报的参谋总长老周最终决定抢在美国之前,立刻让封存的火箭炮抢占国际军火市场,巩固已有的军火出口地位,并变相打击美国的研制进程。
同时,吴克也存有一些私心。在与日军作战中,小口径火箭炮已经获得实战检验,但是那些中大口径火箭炮自研制开始,至今没有机会走上战场。小口径火箭炮以其可拆分,灵活机动的战术手段已经为一些老兵所熟悉,但需要发射车作为发射手段的大口径火箭炮,自己的部队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战术手段也非常缺乏。吴克当然希望通过对外出售,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一些经验。
9月7日晨,吴克首先选择已经拥有火箭炮的德军作为突破口,与希特勒取得联系,表示自己愿意向德军出售一批新式武器,同时,吴克还在电文中不厌其烦的向希特勒详细述说了火箭炮的瞬间集火覆盖的恐怖打击效果。
对新式武器的渴望,希特勒从来不缺少兴趣,尤其是从中国进口的那些武器使其在战争中占尽先机,这让希特勒对中国造充满信心。此时吴克来电,敏感的希特勒立刻就明白这是火箭炮——是自己一直引以为秘密武器的火箭炮,随后他立刻明白在中日战争中,为什么有那么多诡异的战争结果出现。
虽然已经拥有这种武器,却不代表德军不需要购买。相反,德军对火箭炮的研制工作一直以拓展重炮打击距离,目标集中在210毫米大口径远程重型火箭炮方面,其机动性以及火箭炮阵地架设并不灵活,甚至一辆火箭弹发射车的总重都超过70多吨,这给德**工生产带来极大困难,以至于虽研发时间已经很久,生产数量却极为有限。
如同自己拥有坦克,火炮以及各种航空炸弹、子弹,却依旧需要大量进口一般,当得知中国早已制造出火箭炮,并且其情报系统也显示美国正在试制火箭炮后,希特勒当即决定动用黄金储备大批量采购。秘密武器不再是秘密的时候,数量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要素,当然,前提是中国的火箭炮必须具有过硬的性能和战术意义。
七日上午,在黄辅周的陪同下,驻中国的德军武器采购专员受希特勒命令,在南京东侧的军事基地中参观了一场实弹演练,吴克授权黄辅周开放了各中口径火箭弹以及发射装置。
守得云开见日出,得到命令的火箭炮技术人员、发射人员一个个激动不已,等黄辅周到来后,这些人立刻拖出130毫米口径、150毫米口径,以及210毫米、230毫米等各种超大口径火箭炮开始演习。仿佛为一吐长久以来被封存的郁闷之气,各式火箭弹在指挥员带有节奏的命令声中,一个个带着烈焰腾空而起,在德军观察员的注视下纷纷卖力表演,狠命地打击“预定目标”,让德军观察员详细的了解了这些武器的实战性能数据。
几个小时之后,德军观察员通过与本国火箭炮对比发现,中国火箭炮技术已经极为成熟,其装填速度、机动能力以及发射系统竟然比德军更为先进。尤其是130毫米、150毫米口径火箭弹在轮式发射车搭载下,其表现出来的灵活机动性能以及瞬间发射效率都极为完美,让德军观察员不由感叹自身的火箭炮在这方面做确实比较逊色。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306章 克拉斯诺达尔地区
在接近午时时,小口径107火箭炮以及各式火箭发射筒开始走上试验场。起初德军观察员对这种小口径火箭炮根本没多少兴趣,崇尚火力的他们喜欢130毫米口径火箭炮的灵活作战效果,不过更喜欢前面出现的那些口径达到300多毫米的超大型火箭弹。
然而,对107火箭炮使用极为熟练的老兵们,用实际表演征服了这些家伙的眼睛。在不大的战场上,这些老兵或组装或拆分、或小规模集火打击或随便匍匐在某个土坡上进行单个火箭弹对目标抵近发射,让德军观察员对这种火箭弹所表现出来的灵活作战性能几乎目瞪口呆。
无需发射筒,随手拿出的一颗火箭弹竟然也能发射,这简直打破了德军观察员对具有火炮性质武器的传统概念。中**队为其完美的展现了这种武器简单性、易用性,以及在阵地争夺战以及巷战中能够做到的恐怖的普及性能。
德国人虽然古板,却不代表其糊涂,斯大林格勒每寸土地都上演着残酷的攻防战,这让德军每天都要产生大量伤亡。对这种火箭炮性能粗略计算一下,几位德军观察员立刻明白这种火箭炮对斯大林格勒各个战场所具有的意义。
如同有火炮也必须要用枪一般,这种火箭炮虽然没有那些大口径火箭炮所具有的恐怖集火打击效果,但其所能带来的机动、灵活地战术性能以及简单易用的操作性能正是所有一线士兵所急需要配备的。随着黄辅周在一边介绍。德军观察员当即明白将这种武器普及至班级作战单位所能带来的作战效果。
而随后,在黄辅周地命令下,这些老兵们又将参与表演的107火箭炮集中至一起,为德军观察员演练了一次集火排雷以及集火对空射击的战术。这更让德军观察员对这种小口径火箭炮的作战效果加深了了解。斯大林格勒极端惨烈地拉锯战,几乎让整个战场遍地都是地雷,德军士兵在进攻中每天都会有上千人因这种可恶的廉价武器而伤亡,而107火箭炮似乎正如中国部队所表演的那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排雷利器。
最终,十几名德军观察员一致认为,除了大口径火箭炮的远程打击能力,这种操作极为方便的小口径火箭炮以他更加完美的战术性能以及性价比,必须被列为此次采购名单。不过,因为战术上的原因,在上报希特勒时,希特勒当即致电吴克,要求中国方面必须派出大量教官指导作战。
指导作战?
正愁着部队无法获得实战经验,吴克当然不会拒绝这一要求。不仅如此,吴克还决定以后不论哪国购买自己的火箭炮都可以派出教官,美国、俄国同样享受这种待遇。中立嘛。当然要一视同仁了,反正打的越惨烈。对自己好处越多,何乐而不为。
随着合约签订,9月7日晚。总计100多架远程运输机、以及临时充数地远程轰炸机满载着希特勒和吴克的希望由青海起飞,绕斯大林格勒北侧飞往基辅降落。经过德军中路军司令部检验,第二日夜,中国方面将运输机数量加倍,同时,德军方面也派出50余架远程运输机随同返航,并于9日夜进行第三次大批量运输。
同时,自8日白昼开始,德军中路军司令部即抽调500多辆运输汽车和大批技术工人,在中国教官的要求下,配以部分来自中国地零件,将之迅速改装成火箭炮发射车和运输车。这也使得空中运输力量没有一丝浪费在不必要的环节当中。
经希特勒直接指示,为截断美英联军对俄支援,重点打击美英顿河流域军队,迫使美英联军撤出黑海北侧阵地,头两批到达基辅地130火箭炮、107火箭炮被迅速组建成两个旅,随后在德军自身一个280口径火箭炮团、两个210火箭炮团配合下,经过整编开赴南线战场,同时,跟随火箭炮一起出发的还有50余名中国教官以及相同数量的翻译人员。长达一个多星期,中国动用大量大型运输机趁着夜色向德军输送超过万吨“不明物资”,这一异常情报立刻引起美英联军警觉。当罗斯福在解决日本地细菌战威胁后向吴克进行咨询时,吴克仅告诉他德军似乎要发起新一轮猛攻,因此从中国紧急采购大量弹yao。
对吴克的回答,罗斯福将信将疑。毕竟中德之间自乌拉尔落入中**队手中后,陆地贸易交通线已经畅通无阻,所有武器弹yao交流根本没有动用大型运输机的必要,而且根据联军指挥中心的情报显示,德国财政经济已经逐渐困难,能让希特勒动用大量金属货币进行的交易也不能不引起联军指挥中心的怀疑。
因此,几乎在交易展开的第二日,美英联军前线各支部队都接到命令,被要求立刻派出大量侦察机对德军所有异动冒险进行侦查,同时,美英情报机关也都接到一个最新任务,被要求立刻探明“不明物资”身份,并不计代价搜集中德之间的这次交易的内容。
对希特勒的疯狂,罗斯福还有些把握,但对经常来自中国那些出其不意的威胁,罗斯福更加担心。这场大战从开始到现在,吸血鬼般的吴克已经从美英两国手中直接攫取了超过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物资和利润,并且利用局势占据了联军一方俄国在亚洲的大片领土,这让罗斯福不能不时刻关注着吴克的每一个动作,谁知道这位“贪婪”的将军,下次会不会将目标指定在美国身上。
前方紧急战情让美英情报部门非常卖力的工作着,然而,对于火箭炮的保密措施,德军执行的非常严密。在付出几百名情报人员以及3架侦查机的代价后,美英联军一方获得的有用信息非常有限,而几份关于德军“烟雾弹发射部队异常”的情报,也因不受重视在情报机关的过滤下,非常遗憾的没有进入美英联军高层视野。
不过,各情报机关也不是没有收获,吴克关于德军将在冬季到来前展开新一轮猛攻的消息获得证实,并且,情报显示,顿河地区的美英联军部队所在地将被作为此次进攻的重点。根据以往战争的惯例,顿河地区联军指挥部当即收缩防线,并对关键地点实施重点防御。
9月15日,总计80余万德军在16个机械化师配合下,根据德南线指挥官的命令,向美英联军阵地突然发起全线进攻,随后主力立刻全力向美英联军亚速海以东防线突破。联军指挥中心当即判断,德军战略目标为亚速海以东、黑海以北这片三角地带,而这片地区也正是美英联军所有支援俄军以及己方军队最方便的补给通道。
为此,联军指挥部迅速做出反应,当即自土耳其抽调作战部队、后备部队总计20万兵力经黑海迅速驰援,布置于厄尔布鲁士山北侧的隐蔽飞行基地也再次增加300多架作战飞机,美英航母飞机也时刻与黑海上空盘旋,随时待命参战。
20日,当联军所有部队进入黑海北侧时,德军经过三日苦战,以优势兵力突破美军一线阵地逼进黑海、亚速海三角地带,距离联军中转基地克拉斯诺达尔北侧已经不足100公里,一场围绕联军中转基地的大战即将展开。
与此同时,德军在突破美英联军一线阵地后立刻分兵,将近20德军一路向东向伏尔加河地区突袭,试图将在此作战之15万美英联军与克拉斯诺达尔地区联军基地完全切割。德军在联军增兵后却突然分兵,让联军指挥中心大为意外,不过却又在情理之中。
联军指挥中心分析,德军分兵后,克拉斯诺达尔地区50万兵力将要面对的德军数量将为80万,而对联军进行切割之20万德军将面对10万联军部队以及来自斯大林格勒方向俄军之反击,为攻击己方中转基地进行外翼支援。
对德军如此安排,联军指挥部认为在增兵后,依托中转基地周围牢固的防御工事,应该能够将德军此轮秋季攻势勉强挡住,但要继续保持运输线畅通,还必须派出至少20…40兵力才能得以保证。
鉴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整个联军战略布置的重要性,跟随德军战役部署的变化,联军在继续加强空中力量后,罗斯福、丘吉尔等人逼不得已又从驻扎于非洲的后备部队中抽调兵力对东线紧急增援。东线再次成为联军关注之重点,而克拉斯诺达尔这个军事位置并不突出的地方,忽然在一夜之间成为联军与德军东线战场交锋的重中之中。
5日后,德军经过连番血战,动用超过300架直升机、两个重型坦克师终于成功完成对美英联军的切割,超过8万美英联军与其中专基地失去陆地联系,只能被迫自连同里海的自伏尔加河防线获得间接补给,于此同时,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美英联军已经迅速激增至65万,其中装甲部队兵力达到23万,战争局势再次充满变数。
然而,在此之前,德军对克拉斯诺达尔的进攻并不十分犀利,似乎德军指挥官因为没有果断的进行强攻,致使联军一方增援成功。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吴克在接到最新战报后,对联军一方所表示出来的欣喜,只是与老周对笑了一下,就再也没有多做评述。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307章 月底的“焰火”
正当联军指挥部认为可以凭借装甲部队数量已经占据优势地位,可以适当组织反攻时,德军南线指挥部内,德军全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