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重地损害了中越关系;这使越南后来认为,加强与莫斯科的关系
对减轻来自北京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是至关重要的。
  1971年春,中美进行着高度秘密的正常接触;中苏边境的严重
危机已经过去。尽管冲突的爆发仍然没有完全排除,但是爆发的可
能性已很小了;这主要是因为军队对中国内政的影响消失了,文官
权威恢复了。由于中国所受到的压力减弱了,而尼克松又切望在1972
年大选之前使中美关系有所突破,毛和周认为他们比以前更强大了。
  然而,当尼克松即将来访之际,国内的对立再次干扰了中美关
系。江青及其同伙清楚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总统访问会给周恩来带
来政治机会,据说他们公然反对这位总理一手掌管中国外交政策的
制定和实施。②在11月基辛格第二次访问和1972年1月亚历山大黑
格先遣访问期间,激进派可能曾提出他们有权指导与尼克松会谈的
要求。他们反对的不是中美和解本身(特别是因为毛在和解过程中
的核心作用),而是反对总理独掌中国外交政策的大权。黑格访问
北京期间,激进派发表了一篇猛烈抨击“美帝国主义”的文章。看
来周对这篇文章的发表很生气;他说这篇文章违背了毛主席的战略
指示,并不反映中国的外交政策。虽然周把这篇不合时宜的文章所
带来的损失限制在了最小范围内,但是林彪死后4个月中,激进派
的阻碍作用又表面化了。江青用革命现代舞剧招待尼克松一行,表
明她赞成对美开放。这也许是周的有意安排,让激进派表面上介入
中美和解的进程。
  尼克松访问期间所下的赌注太大,不允许有任何失败。从1972
年2月21日周在北京机场柏油路上迎接尼克松总统的那一刻开始,
实际上就保证了尼克松访问的成功。虽然美国不能保证毛会与尼克
松见面,但尼克松到达北京的第一天晚上,中南海便发出了邀请,
这使美国人大为释怀。第二天,《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毛泽东
对这次访问的赞扬。美国记者注意到,周恩来在参加完宴会后亲自
校对了校样。毛说他在1968年就“投过你(尼克松)的票”,1972
年仍投他的票。由于毛将自己严格地限制在幕后,所以尼克松的访
问表明了周的成功。
  尼克松访问期间,双方都十分关心起草一份确定指导未来中美
关系的广泛原则的文件。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上海公报》就是
这样一份精心拟定的文件。公报同时发表了各自国家的方针政策。①
对中国人来说,公报有四个方面最为重要:第一,双方保证“任何
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
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第二,共同声明“任何
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
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第三,共同反对“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
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反对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第四,
美国方面关于对台政策的一段长篇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要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
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
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尽管美国在支持中国坚持的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态度暧昧,但是
尼克松政府决定不支持中国和台湾统一的主张。美国的两位政策分
析家在其早些时候出版的著作中提到,美国的立场是“一个中国,
但不是现在”。①周同他的助手们(特别是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
这一敏感问题上毫不妥协。为了避免僵局以及保持1970年初在华沙
曾私下表明的立场,尼克松和基辛格不得不同意中国对台湾拥有主
权的观点。
  这样,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
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
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
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
美和解而出卖原则。然而,毛和周同意了无限期地延长中国与台湾
的分离状态。
  中国人认为国家安全的需要比立即解决台湾问题更重要。基辛
格在其回忆录中说道:与美国可靠的关系改变了中国与超级大国之
间的关系性质,使中国免去了两面受敌的危险,迫使莫斯科重新考
虑是对中国施加压力呢还是公然进攻中国,并使北京不再担心莫斯
科和华盛顿会互相勾结实施反华战略。②1971年8月,美国又私下保
证,如果苏联把因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而日趋紧张的中苏关系升
级为武装冲突的话,美国将给予中国军事援助。③尽管这种可能性与
基辛格所讲的相差甚远,但却使北京更加相信华盛顿是把中国的领
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无论就所做的还是就所说的而言,中美和解对地区安全的意义
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尼克松总统表示无意威胁中国时,毛回应道:
“我们既不威胁日本,也不威胁南朝鲜。”④这些谅解不仅使美国部
署的反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减少了,同时表明中国默认了美国军事力
量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存在,也默认了美日共同安全条约。后来透露
出的消息表明,中美关于日本作用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60年代末、
70年代初,无论就个人还是就政治而言,北京都十分讨厌日本佐藤
政府;这不仅仅是因为佐藤同情台湾,还因为1969年11月发表了
尼克松—佐藤联合公报。这位日本首相在公报中首次声称:“大韩
民国的安全对日本自身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还说:“维护台湾
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也是日本安全的重要因素。”①美国应允日本在该
地区扩大防御作用的前景使中国感到很担心,因为正面对苏联强大
的军事压力的中国在与美国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之前,可能要面对
复活的日本军国主义。
  因此,周和毛曾竭力要尼克松和基辛格澄清日本在该地区的安
全作用。对北京来说,一个与美国结盟的日本当然比独自起防御作
用的日本要好多了;那怕这种防御作用要受美国的认可和支持。根
据尼克松后来的披露,双方就安全保障条约是否合宜问题有过“艰
苦的谈判”。尼克松说:“我们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试图阻止我们
保护日本人,我们就让他们拥有核武器”。中国人则说:“我们不
希望这样。”②我们无从证明这些讲话的可信度;但是,这种直率的
交谈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当时一再发出“日本军国主义复
活”的警告了。这也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上海公报》中要提及中国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和向外扩张”和支持一个“独立、民主、
和平、中立的日本”了。③
  尽管存在着争议和不确定性,1971—1972年中美关系的突破还
是使中国在中美关系方面的投入得到了较大的收获。尼克松的访问
也为加速改善中日关系铺平了道路。但直到佐藤下台,北京才表示
有兴趣全面恢复与日本的外交关系。①一位以前曾极其仇视中国共产
主义的美国总统的访华极大地提高了北京的声望;而一位曾经是中
日战争中的一名步兵的田中角荣首相的访华就更具有深远意义了。
在极短的时间里,毛和周解决了林彪的问题;1971年10月25日台
湾被逐出联合国,而当时基辛格正在中国进行第二次访问;苏联孤
立中国的幻想破灭了,北京的政治和外交威望极大地提高了。所付
出的最大的政治代价是北京与其共产主义世界的长期盟国(特别是
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疏远)。然而,与地拉那关系的恶化
只是个小小的代价;而北京谋求尽快结束越南战争,虽然可能河内
将其忠诚转向莫斯科,但与美国密切关系却是件无价的大事。对美
开放起初只是顺应60年代末形势的深刻变化,但这一进程的开始却
影响了整个东亚局势的发展。

   

 
 
① 如果想看被夸大了的这些争论的话,请参阅戈特利布:《中国外交政策的不同派系与战
略三 角关系的起源》,特别是第30—66页。  
① 艾伦S。惠廷:“中美缓和”,载《中国季刊》1980年6月第82期,第336页。  
① 关于引入的此种讨论的更详细的分析,见维希:《中苏危机的政治》。  
① 此部分是以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中国进行的一些访谈和出版的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描
述 为基础的。参见铁竹伟:“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载《昆仑》1985年9月第5期,特
别是 第140、142页;以及军事科学院叶剑英传记写作组:《叶剑英传略》,特别是第271
—272页。  
① 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80—181页。  
① 《聂荣臻回忆录》第865—866页。  
① 罗克珊威特克:《江青同志》,第372页。  
② 华方(音):“林彪流产的反革命政变”,载《北京周报》1980年12月22日,第19—28
页。  
③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714页。  
④ 同上,第1061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697页。  
② 中共湖北省委写作组编:“团结人民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学习‘论政策’”,载《红
旗》第 9期(1971年8月2日),第10—17页。  
③ 《纽约时报》1971年8月4日。  
④ 斯坦利卡诺:“林彪据信已死”,载《华盛顿邮报》,1971年11月27日。  
⑤ 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73年8月24日所作)。  
① “关于林彪反党集团反革命罪行的审查报告”,中发,1973年第34号,载高英茂编:《林
彪 事件:权力政治和军事政变》,第113页。  
② 有关详情参见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对外评估中心:《中国的防务开支〈1965—1979〉》,
第2— 4页。  
① 有关党的文件汇编,见高英茂:《林彪事件》。  
②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698—699页。毛泽东和斯诺的合影直到1970年12月26日毛
生日 那天才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701、703页;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第547页。  
②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第551—552页。  
③ 所罗门:《中国人的政治谈判行为》,第7页。  
④ 张明养:“林彪和‘四人帮’极左外交路线剖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
年第 2期。  
① 1978年7月30日“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信”,载外国
广播 信息处:《东欧动态》,1978年8月1日,第17页。  
② 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第11—12页。除第一句以外,引文的其余部分都在被
中方 认可的原文中删除了。  
① 《毛主席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谈话纪要》(1970年12月18日)。也见斯诺:《漫长的
革 命》,第171—172页。  
② 斯诺:《漫长的革命》,第182—183页。  
③ 周恩来:“关于国际形势的党内报告”(1971年12月),参见陈庆编:《中国与三个世界》,
第 137—138页。周的报告由台湾渠道获得,看来是一份可靠的真实的文件。  
① 中共湖北省委写作组:“团结人民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学习“论政策”,载《红旗》
杂志, 第9期(1971年8月2日),第14页。  
② 例如,西摩赫什的《权力的代价:尼克松当政时期的基辛格》。  
③ 引自上书第367页。  
④ 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中美关系十年”,载《外交事务》第61卷第1期(1982年秋季
号), 第177页。奥克森伯格的评论根据的是大量有关这一时期中美谈判所得到的记录。  
① 西摩赫什:《权力的代价》,第361页。  
② 同上,第375—376页。  
③ “过去30年越中关系真相”(1979年10月4日),国外广播信息处印:《亚太动态》(增
刊), 1979年10月19日,第22页。  
④ 见阮基石1982年3月6日接受阿姆斯特丹《民族报》采访时的谈话。报导见外国广播
信息 处:《亚太动态》,1982年3月17日,第2页。  
① “越中关系真相”,第22—23页。  
② 上面这段话中的消息是由一位了解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中国官员给作者提供的。  
① 所有引言所用的文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