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通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祖通载-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士女入院。净惠问师曰。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见睹金银合杂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师曰。好个入路。惠曰。子向后有五百毳徒而为王侯所重在。师寻礼谢辞。驻锡于衢州古寺。阅大藏经而已。忠懿王命入府受菩萨戒。署慈化定惠禅师。建大伽蓝。号惠日永明。请居之。师曰。欲请塔下罗汉铜像过新寺供养。王曰。善。予昨梦十六尊者乞随师入寺。何昭应之若是。仍于师号加应真二字。师坐永明大道场。常五百众。师上堂曰。佛法显然。
  因什^8□却不会去。诸上座欲问佛法。但问取张三李四。欲会世法则参取古佛丛林。无事久立。僧问。至道无难借言显道。如何是显道之言。师曰。切忌拣择。
  问如何是惠日祥光。师曰。此去报慈不远。曰恁^8□则亲蒙照烛也。师曰。旦喜没交涉。
  (戊午)春帝欲济江南唐璟(大惧遣兵部陈觉非奉表割江北十四州地用周正翔而降)
  荆保勖(字省躬诲之第十子。在位四年。寿五十九矣)
  (己未)赵太祖光胤(连年征讨有功。授归德节度使。殿前都点检)
  六月世宗北伐。病背痈縻溃而崩于道。
  恭帝崇训。世宗第四子。七岁即位。命宋太祖赵光胤讨河东。军情忽变有飞语云。不如扶点检为天子。遂立宋祖。降封帝为郑王。立不一年。
  右周三主凡十一年。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住持华亭念常集
  宋雷氏曰(宋朝祖宗真仁英神哲徽及少百六十六。靖康北迁)
  (一庚申)太祖玄朗(姓赵。王火德。都于汴。初名光胤。宣祖次子。生于洛阳。雄武端悫彀识度豁如。周祖以为东西班首。世祖命掌亲军迁殿前都点检。
  恭帝命征河东。晚驻陈桥驿。军情忽变。众拥立之。正月四日受禅。丙子十月崩于万岁殿。葬永昌陵。寿五十)改建隆○辽应历十年。
  (二)是年十二月。诏于杨州城下战地。造寺赐额建隆赐田四顷。命僧道晖主之。初周废佛寺三万三百所。毁镇州大悲像铸钱。世宗亲秉钺洞其膺。不四年疽溃于膺。帝偕太宗目击其事。因问神僧麻衣。天下何时定。麻曰。甲子方大定。仍对以三武废教之祸。帝深然之。及即位屡建佛寺。岁度八千僧(出欧阳外传疏)
  (辛酉)诏诞圣节。京师及天下命僧。升座祝寿为准。
  (壬戌)诏每年试童行通莲经七轴者。给祠部牒披剃。
  荆高继冲(字成和融之子。立一年降宋)○南唐李煜立。
  (癸亥)改乾德○慕容延钊伐荆降。封冲武宁军节度。
  (甲子六一)诏王全斌等伐蜀。乙丑降于宋。
  (丙寅)东汉继恩(其父薛钊旻爱其贤。以女妻之。生恩。卒钊卒后。适何氏生元。何氏夫妇卒。承钧无子。旻以二子命钧养之。定王钧薨。恩绍位。九月为侯霸荣杀之)
  继元(姓何氏。亦承钧养子。恩之同母弟。郭无为侯霸荣迎立之。改年广运。一十三年)  (丁卯)三月五星聚奎○大教东被九百年矣。
  (戊辰)改开宝○辽景宗讳明记立(更名贤。世宗子。自年保宁。治十五年)
  (己巳)二月十六长春节诏(四海僧上表入殿庭。试三学十余条。全通者赐紫衣。号曰手表僧。宰辅亲王监司刺史各荐所知。唯西街所荐。是日入内殿。门下牒谓之帘前师号。仍赐紫衣)
  (辛未)诏成都造金银字佛经各一藏(初戊辰九月廿七敕兵部侍郎刘熙古监造。是年六月十一日敕再造金字经一藏)
  (壬申)诏雕佛经一藏(计一十三万板○封南汉银恩赦侯○又遣陶谷下宋齐丘)  (三)天台山德韶国师示寂。师处州龙泉陈氏。母夜梦白光触体。因而有娠。及诞尤多奇异。年十五有梵僧。勉令出家。十七依本州龙归寺落发。十八纳戒于信州开元。后梁开平中游方。诣投子山见大同禅师。发心之始也。次谒龙牙疏山。各有机缘。历五十四员知识皆不契。后之临川。谒净惠益公。一见深器之。师以遍参但随众而已。益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益云。是曹源一滴水。师于座侧豁然大悟。平生疑滞涣若冰释。遂以所悟闻于益。益曰。汝向后当为国王师。致祖道光大。吾大如也。自是诸方异唱古今玄键。与之决择不留微迹寻游天台。观智者顗禅师遗迹若旧。复与智者同姓。时谓后身焉。初止白沙。
  吴越忠懿王以国王子刺台州。向师之名。延请问道。师谓之曰。他日为霸主无忘佛恩。后汉乾祐元年王嗣位。遣使迎之。申弟子礼。有传天台教义寂者。屡恳于师曰。智者之教年祀浸远虑多散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师于是闻于忠懿王。王遣使及赍师书往彼缮写备足而回。迄今盛行于江南。师于般若开堂说法。十二会语具传灯。尝有偈示众曰。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开宝辛未华顶四峰忽摧声震若雷。师曰。吾非久矣。明年六月大星殒于峰顶。林木变白。师乃示寂于莲华峰。参问如常。二十八日集众言别。跏趺而逝。寿八十二。腊六十五。
  (癸酉)后周恭帝崇训卒。
  (四)汝州风穴禅师示寂。讳延沼。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于余杭刘氏。
  少魁垒有英气。于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
  弃去游名山。谒越州镜清怤禅师。机语不契。北游襄沔间寓止华严。时僧守廓者。自南院颙公所来。华严升座曰。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廓出众便喝。华严亦喝。廓又喝。华严亦喝。廓礼拜起。指以顾众曰。这老汉一场败缺。喝一喝归众。穴心奇之。因结为友。遂默悟三玄旨要。叹曰。临济用处如是耶。廓使更见南院。问曰。入门须辩主。端的请师分。南院左拊其膝。穴便喝。院右拊其膝。穴亦喝。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8□生。穴云。瞎。院反取主杖。穴笑云。有枷瞎棒。倒夺打和尚去。
  南院倚主杖曰。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穴云。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院曰。子到此间乎。曰。是何言欤。院曰。好问汝。曰亦不可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之坐。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院曰。亲见作家。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从容承禀日闻智证。南院曰。汝乘愿力来荷大法。非偶然也。问曰。
  女闻临济将终时语不。曰闻。曰。临济云。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渠平生如师子。见即杀人。及其将死何故屈膝妥尾如此。对曰。密付将终全主即灭。又问。三圣如何亦无语乎。曰亲承入室之真子。不同门外之游人。院颔之。
  又问。四种料简语料简何法。对曰。凡语不滞凡情即堕圣解。学者大病。先圣哀之为施方便。如楔出楔。曰如何是夺人不夺境。曰新出红炉金禅子。簉破闇黎铁面门。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刍草乍分头脑裂。乱云初绽影犹存。又问。  如何是人境俱夺。曰蹑足进前须急急。促鞭当鞅莫迟迟。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又问曰。临济有三句。当日有问。如何是第一句。济云。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存。穴随声便喝。又曰。如何是第二句。济云。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赴截流机。穴云。未问已前错。又问曰。如何是第三句。济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穴云。明破即不堪。于是南院以为可以支临济。幸不孤负兴化先师所以付托之意。穴依止六年。乃辞去。后唐长兴二年至汝水。见草屋数椽依山如逃亡人家。问田父此何所。田父曰古风穴寺世以律居。僧物故。又岁饥众弃之而去。余佛像鼓钟耳。穴云。我居之可乎。田父曰可。穴入留止。日乞村落。夜然松脂。单丁者七年。檀信为新之成丛林。伪晋天福二年。州牧闻其风尽礼致之。上元日开法嗣南院。伪汉乾祐二年。牧移宇郢州。穴又避寇往依之。牧馆于郡斋。寇平汝州有宋太师者。施第为宝坊。号新寺。迎穴居焉。法席冠天下。学者自远而至。升座曰。先师曰。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会^8□。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虽然如是。有时问不在答处答不在问处。女若拟议。老僧在女脚跟底。大凡参学眼目。直须临机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为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向来依他作解。明昧两岐与女一切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咤呀地。对众证据。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8□^8□着着即瞎却渠眼。又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頞。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贴。于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阇黎黎。与老僧无别。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黎^8□。拊其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8□。拊其右膝曰。遮里是。于时莫有善其机者。伪周广顺元年。赐寺名广惠。二十有二年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登座说偈曰。道在乘时须济物。远方来慕自腾腾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灯。至十五日跏趺而化。前一日手书别檀越。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有九夏。有得法上首住汝州首山念禅师。
  (甲戌)诏曹彬等征南唐○辽改乾亨。  (乙亥)曹彬擒南唐主李煜归。封违命侯。国除(五)杭州慧日永明智觉禅师示寂。讳延寿。余杭人。姓王氏。总角之岁归心佛乘。既冠不茹荤日唯一食。  持法华。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诵之。感群羊跪听。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属翠岩永明大师。迁止龙册寺大阐玄化。时吴越文穆王知师慕道。乃从其志放令出家。礼翠岩为师。执劳供众。都亡身宰。衣不缯缕。食无重味。野蔬衣檽以遣朝夕。寻往天台天柱峰。九旬习定。有鸟类尺^5□。巢于衣褶中。既谒韶国师。一见深器之。密授玄旨。仍谓师曰。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大兴佛寺。初住明州雪窦山。学侣臻凑。师上堂曰。雪窦这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仞无立足处。  汝等诸人向什^8□处进步。时有僧问。雪窦一径如何履践。师云。步步寒花结。
  言言彻底冰。建隆元年。忠懿王请住灵隐山新寺。为第一世。明年复请住永明大道场。为第二世。众盈二千。僧问。如何是永明旨。师曰。更添香着。曰谢。师指示曰。且喜没交涉。师有偈曰。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居永明十五年。度弟子千七百人。开宝七年入天台山。度戒万余人。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六时散花行道余力念。法花经一万三千部。着宗镜录一百卷。诗偈赋咏凡千万言。高丽国王览师言教。遣使赍书叙弟子礼。奉金缕袈裟紫晶数珠金澡灌等。彼国僧三十六人。亲承印记归国。各化一方。开宝八年乙亥十二月二十六日辰时。焚香告众跏趺而逝。寿七十二。腊四十二。明年建塔于大慈山焉。宋太宗赐额。曰寿宁禅院云。
  (六)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制宗镜录序文曰。详夫域中之教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吾之师也。寂兮寥兮。视听无得。自微妙升虚无。以止乎乘风驭景。君得之则善建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惟此三教并自心修。心镜录者。智觉禅师所撰也。总乎百卷。包尽微言。我佛金口所宣。盈乎海藏。盖亦提携后学。师之智慧辩才。演畅万法明了一心。禅际河游惠间云布。数而称大。莫能尽纪。聊为小序以颂宣行云尔。
  (七)宋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宗镜录后序云。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像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强名。鉴体寂而常照。鉴光照而常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国初吴越永明智觉寿禅师。证最上乘。了第一义。洞究教典深达禅宗。禀奉律仪广行利益。因读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乃制斯录。于无疑中起疑。无问中设问。为不请友真大导师。  掷龙宫之宝。均施群生。彻祖门之关。普容来者。举目而视。有欲皆充。信手而拈。有疾皆愈。荡涤邪见指归妙源。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鉴矣。若人以佛为鉴。则知戒定慧为诸善之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如来。由此而出。一切善类莫不信受。若以众生为鉴。则知贪嗔痴为诸恶之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