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心得全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论语心得全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将学问灵活运用,一旦发生状况,他们也只会生硬地搬出脑子里有限的知识,陷在矛盾与错误的生活中。不管是模仿还是学习,都要懂得灵活应用,绝不是生搬硬套就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不懂得变通与应用,只会让自己错误地踏上以为可以通往成功的道路。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理论的死记,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我们背得再多,很快便又要忘记,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公式里的解题技巧与原理,不管考题怎么变化,我们也都能迎刃而解!

第18节:论语心得(18)
  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先改变自己。人生在世,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学会变通。因为,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正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利而所何无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对于善于变通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着暂时还没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终究是会出来的,所以,善于变通的人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成功。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每个人遇到过的困难也迥然不同,那么,每个人采取的方法更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任何人遇到任何困难,都必须变通,不变通,就无法克服困难,很难走向成功。
  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让我们都学会变通吧,让我们都走向成功大道吧,假如你陷入了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虑,有一条路可以绕开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你到达目的地,那么这条路就是所谓解决问题的绝妙方法——变通。
  世事变幻无常,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过一辈子,所以那些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发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必须要能适时地灵活变通,否则道路就会崎岖难行。当你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要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往往一件事的发展、变化在你的意料之外,你原有的计划将不再适合于已经变化了的局面,你必须对此做出改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灵活变通是必须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灵活应变的素质将成为你棋高一筹的标志,同时它也能把你引向成功的坦途。
  第三章政务之道
  求才以治天下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的舜帝为什么能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为中国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是因为他有人才辅佐。舜平定天下,留万古美名,靠的是他有禹、稷、契、皋陶和伯益五个好辅才,天下就大治了。孔子还引用周武王的话。周武王说,他起来革命,打垮了纣王,平定了天下,当时真是得力于十名好辅才。就舜和周武王平定天下的事例,孔子对学生说:“才难”——真是人才难得,从历史上舜与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这样吗?尧舜禹三代以下千把年的历史,到周朝开国的时候,是人才鼎盛的时期,也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女人,男的只有九个而已。在周武王的前期,整个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他还不轻易谈“革命”,仍然执诸侯之礼,这是真正的政治道德。这一段话是孔子就历史哲学,对人事的评论。在评论中表明了一种观点:得人才者得天下。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蜂起,政权更替频繁,群雄拥兵自立,纷纷逐鹿天下。当年曹操一道矫诏,立即汇集关东17路人马。这17路人马即是17路诸侯,17座山头,17条争锋斗勇的好汉。但到了最后,为何只剩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政治集团鼎足而立呢?可以说:“三分鼎立决于人才。”这三个集团的首脑都重视人才,礼遇人才,注意招募、选拔使用人才,因此各自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刘备劳碌奔波,势力日趋壮大,最后不但有了“五虎将”,而且得到了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诸葛亮,自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东吴孙权承父兄之业,据长江之险固然不可否认,但他的江山之所以能延续几十年,不能不说得力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一干栋梁雄才。曹操集团中,曹操本人就是一个人才,更难得的是他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策,大量搜集、网罗人才,因此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人才最为整齐,阵容最为庞大。他在起事之初,本身已有一批人才,后来招募了一批,每打败一个对手,又大胆接纳一批,从而为他称雄图霸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什么曹操能够罗致到如此多的人才?为什么许多人才又投奔曹操的麾下?应该说,他本人深谙“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从而坚决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策略,这是他能战胜对手决定性的原因。

第19节:论语心得(19)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大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一条挑战性的选人标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鲜明地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急需要贤才。如果只有廉洁的人才能当官,齐桓公怎能称霸?难道现在就没有胸怀谋略但身穿粗布衣的平民,像姜太公当年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吗?只要有才能的人,就应该得到推举和使用。”
  这以后,曹操又下了第二道“求贤令”,一道比一道说得明白。在公元214年12月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取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他要求他的用人部门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这充分显示了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简直可以说他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充分表现出他超凡的气魄和见识。
  曹操不但如是说,而且努力付诸行动,在他南征北战、东拼西杀的历程中,始终注意罗致人才。首先是荀彧、荀攸叔侄前来相投,接着荀彧推荐程昱,程昱又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再推荐满宠、吕虔,满宠又共荐毛玠。武将是于禁来投,夏侯惇引典韦进见……曹操对这些文武之才,个个以礼相待,并给予适当的职位。
  除了这样大批地收罗之外,曹操一旦发现了什么奇才、勇士之流,也是绝不放过,总是想方设法弄到自己的手中。例如,他曾用最优厚的待遇,企图挽留关羽;在当阳长坂坡,不准放冷箭,极想生擒赵云而留用;以取母骗子的方法,挖走了刘备的谋士徐庶……比较魏、蜀、吴三家领袖人物,在收罗人才方面,曹操所花的代价是最大的。
  由于曹操招聘选拔人才不计门第、不凭资历、不以名望为依据,只是惟才是举,所以在他选用的人才中,文有屡进良策的郭嘉、程昱、荀彧、荀攸等谋士,武有典韦等一批神勇之士。同时,在曹操的人才班底中,有隐士,有狂士,有降士,有壮士,有屠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真是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人才来源的多空间、多阶层、多渠道,从而构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使曹操实现“摧灭群盗,克定天下”的政治抱负有了足够的“本钱”。有了人才,创立强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名正言则顺
  倡正名的智谋,在孔子以后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了历代帝王实施统治的法宝,正因为此智谋如此有效,所以历史中的权谋实践家们极尽所能,将这一智谋思想加以充分运用。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其所以能在群雄纷争、诸侯割据的局面下,迅速崛起,吞并其他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与他们灵活运用“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的策略有着很大关系。
  曹操当年矫诏联络的十几路大军讨伐董卓不成,纷纷离去之后,各军阀趁朝廷动乱、无暇多顾的机会,彼此争城夺地混战开来。别的地方不说,单就关东一带的军阀,几天前还是盟军,转眼却反目成仇,相互绞杀。今天袁绍打公孙瓒,明天是孙坚击刘表,后天是曹操攻陶谦,然后袁术袭刘备,过后是吕布战完曹操又攻刘备。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就在此时,长安又发生了更大的动乱。董卓发难之后,15岁的汉献帝带着一帮皇亲国戚和一些老臣,离开长安前往弘农避难。经过半年折腾,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后面追兵又到,只好丢下所有的细软及宫女,仓皇逃向洛阳。一路上辗转流离,坐牛车,住窝棚,吃青菜,啃窝窝头,又经半年才到洛阳。可是洛阳经董卓焚烧之后,又几经战乱摧残,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现在只剩下几百家。宫殿全毁,献帝只好居住在中常侍赵忠的家里“办公”,唯一赶来“勤王”的外官只有一个河内太守张扬。这时的曹操,正在许昌一带发展势力。他的谋士看到汉朝天子几经辗转,如今初定洛阳,正需要人扶持,尽管汉朝天子已无能行令天下,但这块牌子有它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对曹操这样想成大事而眼下势力还不够雄厚的人。处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下,拥有“天子”这张王牌,别人必当另眼相看,打着牌子也好做事。于是便极力建议曹操西进洛阳“护驾”。谋士对曹操说:“春秋时,晋文公迎周襄王,终于当上了霸主;秦朝末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佩孝,争得天下人心。近年来董卓作乱,皇上蒙难,是将军你首先起义兵,只是因为关东诸军彼此兼并战乱,您才没有能远上关中去辅佐朝廷,但天下人还是知道您有效忠皇上的心。现在皇上已经到达洛阳,忠义之士思念汉朝,黎民百姓也怀念过去的日子,将军若此时能去保驾,下可顺从民众的愿望,上可以宾服四方的豪杰。至于皇上周围那几个武将不过是盗贼之流,不值得顾虑。如果万一失去了这个机会,让别人抢先把皇上接走,那就悔之晚矣!”曹操一听十分有道理,就带领本部人马来洛阳“护驾”,并把汉献帝“请”到许昌。

第20节:论语心得(20)
  挟天子幸许昌,简直令曹操喜出望外。他在许昌大兴土木盖起宫殿,请献帝入宫,又修建宗庙,便于天子祭祀先皇,大有匡扶汉室之势。献帝感谢不尽,遂封曹操为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天子既已在自己手中,又是大权在握,曹操便想试试这张王牌的威力了。当时各地军阀中,以袁绍为最强,曹操原来还是袁绍的属下。他想试探一下,袁绍对他的所作所为服还是不服,也想试探一下汉献帝这块王牌的效用,便让汉献帝下一道诏书,责备袁绍地大兵多,却不思朝廷,只一心树立私党,扩充势力,意欲何为?袁绍一见此诏书,果然不敢怠慢,连忙上书申辩并表示愿意效忠朝廷。曹操牛刀小试即获成功,深感挟天子以令诸侯,比自己东拼西杀省力得多,管用得多。从此,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越来越多,给他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奉天子就能慑服诸侯,发号施令?可以说正是“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的结果。有了天子之名,则说话做事就有权威,自然能产生效果。可见“正名”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自己无名或名不正,但可以借,借用别人而为自己“正名”,标示自己的“正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身正令则行
  孔子十分重视为政者个人的修养,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任何一种制度,说到底总是人为的。他认为,“政”者,“正也”。倘若为政者自己不能端正行为,做出榜样,那是无从端正别人的;自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结果是收效不大的。相反,假如为政者本身端正(这个正字包括的意义很多,如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等),那就用不着严厉的法令,民众也会很自然地按照法规做人办事,社会风气也很自然地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