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究竟去了哪。”
姜婉就冷笑了一把。
这林家打的好算盘啊!
他们林家是跑不了,但何氏却是跑得了的,妄图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在何氏的身上,然后他们林家就当甩手掌柜么?
姜婉之前就派人打听过,这林家是靠着李家的保举才上了晋王府这条船,而且上任的这一两年,林夫人就没少往晋王府送东西。
而且出事后,她们第一时间也是想着让家中管事的石夫人出面帮忙。
只是谁也没想到,石夫人在这件事上竟然保持了缄默。
这件事发生后,前后不过十来天的功夫,林家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变得前恭后倨。
若说这里面没有发生点什么,姜婉是不信的。
至少也说明,林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肯定是寻了个新靠山。
而现在在朝廷上,能够和晋王府相抗衡的势力,除了东北的安王和西南的荣王,还真不做第三人想。
如果真是这样,莫说是自己,就连晋王爷都绕不得他们家吧?
想到这,姜婉也就去了靳先生那。
因为最近忙着善堂的事,还要给几个孩子启蒙,再加之萧睿暄交给他的一些杂事,原本就不胖的靳先生显得又消瘦了,好在他的精神头还好,让姜婉放心不少。
姜婉也就将林家的事同靳先生说了。
“能不能请靳先生修书一封给财叔,让他在京城里打听一下,这林家是不是搭上了京城里的其他人家?”姜婉也就笑道。
宴请那日的事,靳先生也听说了,在京城时,枸杞可是同他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也深知枸杞那人虽然有些木讷,可做起事来是绝对的执着与认真。
就凭这一点,靳先生就十分喜欢枸杞。
于是他二话没说的就给京城去了一封信。
财叔那边的回信也快,但让姜婉没想到的是,林家既没有搭上安王,也没搭上荣王,他们投靠的竟然是在京城中已沉寂多年的镇国公佟维。
对于林家的此举,财叔和靳先生纷纷表示有些看不懂。
可重生而来的姜婉,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上一世,执政后的姜妧因为娘家无人可靠,可为了不受制于安王,文启用了革新派闵冲,武扶起了蛰伏多年的镇国公佟维。
佟维与一般的勋贵人家不同,他是有军功在身的,虽然多年不在朝堂上,可他说的话还是掷地有声的。
联想到之前听到的传闻,再想到这些日子这些人的动作,姜婉就猜测着姜妧大概是已经开始行动了。
她派人将财叔的那封信交给了晋王爷,随后又亲自写了封信给萧睿暄。
宴请那日的事发生后,晋王爷那边虽然没说什么,却也一直关注着此事的发展。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林家竟然不是来先找自己,却转头去了京城寻找出路。
晋王爷捏着姜婉送过来的那封信,冷着张脸坐在了书案前。
不过是区区几根兰草,竟然帮他试出了个两面三刀的玩意,这总比将来真遇到事,这帮人却临阵倒戈的强!
于是晋王爷叫人拿出了三万两银子的私房给姜婉送了过去,并告知林家的事他知道了,接下来会安排人酌情处理。
姜婉却是拿着那三万两的银票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长者赐,不敢辞。
她也就将这三万两银子一并交给了靳先生。
“善堂里要花钱的地方还多,”姜婉也就同靳先生说道,“眼看着就要入冬了,咱们不能让那些有心来投靠我们的妇孺们连吃饱穿暖都做不到。”
他们之前只是先收养着水生在小土庙里带着的那几个孩子,可后来晓月和雪梅在街上又捡了几个孩子,一并给送了过去,再后来,竟然都有人慕名而去了。
这开销自然就比之前他们预算的要大一些。
靳先生也知道姜婉说的是实情,也就大大方方的把钱留了下来。
过了几日,萧睿暄那边回了信。
原来他也主意到了姜妧这些日子在京城里的动向,果然和上一世一样,姜妧和安王搅到了一起,在朝中也慢慢的启用着那些明显偏向于他们的人。
可萧睿暄也没闲着。
上一世,为了破坏安王和太后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他们晋王府就没少往里掺沙子,这一世再做同样的事,萧睿暄则是得心应手得多。
见萧睿暄那边早有防备,姜婉这边也放下心来。
而市面上关于林家休了何氏一事却还在继续发酵着,起先大家都只是说林家这么做太没有人情味,可慢慢的这话传着传着却变了风向。
甚至有人在传,若不是晋王府的仗势欺人,林家也不会想出这样的昏招来撇清自己。
说到底,那何氏的上吊,还是晋王府的责任。
这话传来传去的,最后竟传成了晋王府里那个飞扬跋扈的晋王世子夫人拿了几根葱要讹人三万两银子,那何氏则是不堪忍受此辱才选择上吊自杀的。
第567章 主意
姜婉听着这话,简直要气笑了。
她向来知道人言可畏,却不曾想这以讹传讹竟是如此可怕。
特别是她一不小心还当了这些传言中的那个恶人。
只要仔细一想,她也知道这是林家故意放出的风声了。
他们敢这么做,不过就是想着为自己正名。
不过他们既然敢放出这样的风声,想必是京里给了些许诺,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万全的退路,所以这才敢同晋王府开撕。
虽然早前晋王爷便已经派人来跟她说这件事他自有处断,可姜婉觉得这个时候不为自己做点什么,岂不白担了个“飞扬跋扈”的罪名?
姜婉便让兰依附耳过来,在她耳边低语了一阵,听得兰依两只眼睛直放光。
“夫人请放心,这件事兰依一定会帮您办妥的。”得了令后的兰依也就笑盈盈的出了府。
没过两天,市面上又有新的传言出来。
说是陕西布政使林大人将会调任正二品的京官,而且还有可能入选内阁。
这样的传言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就飞遍了银州城和西安府。
有不少人听闻了这个传言后,便到了林府上去贺喜,恭贺林大人的高升,就连林夫人也信以为真,扬言只要调令下来,她就大摆宴席。
陕西巡抚家的李夫人也闻风而动,特意去了林家拜访林夫人。
而林夫人则刚刚送走了上门来贺喜的吴夫人。
一见到李夫人,林夫人的面上多少还是有些尴尬的,可他们家休了何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你们家老爷真要调任京城了?”李夫人却不记前嫌的直言道。
“应该是吧,”林夫人笑道,“消息可是从京城里过来的。”
李夫人也就有些羡慕的说道:“那等你们入了京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姐妹呀!”
“那是,那是。”林夫人满口应着,神色间都是说不出的得意。
在林家人的隐隐期盼中,他们没能等来京城的调令,却等来了一场秋雨。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姜婉就将夹棉的衣裳早早的穿上了身。
而远在军营的萧睿暄则有些上火了。
朝廷过冬的军需下来了,可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远远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那些所谓的棉衣,就像是纸糊的一样,用手指头一戳就是一个洞,也不知道是在库房里到底放了多少年,竟然都脆成了这样。
而且他还招募了不少私兵。
这些兵的人头他是不敢往兵部报的,朝廷自然也就没有这些人的军需下来。
可这些人却是要过冬的呀!
他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兵穿着单衣下场操练吧?
别到时候战场还没上,就自己先冻死几个!
萧睿暄也就在与姜婉的家书中,随笔提了那么一句,姜婉却将这事给记了下来。
她也就同靳先生商量道:“不知道现在去找商人买上一些棉布和棉布做冬衣,还来不来得急?”
“棉布好办,”靳先生最近也在考虑这件事,觉得也是颇为伤脑筋,“关键是棉花!现在入了冬,棉花是行俏货,而且军需缺口这么大,恐怕会起朝廷的注意!”
“如果我们从回鹘人手中买棉花呢?”姜婉就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如果我们直接从回鹘人的手中购得棉花的话,朝廷也不会发现什么吧?毕竟西北这边的地界可都是归晋王府所管辖的。”
回鹘的棉花?
姜婉的话,像是给靳先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但他还是有所犹疑:“这回鹘的棉花到底行不行?这么些年,我可是从未听闻回鹘那边也产棉花。”
“行不行,先派人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姜婉笑道。
在后世,新疆的棉花可是出了名的好。
靳先生觉得姜婉说得也有道理,反正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白跑一趟而已。
因此靳先生也就在府里挑看起去回鹘的人选,他募集到了棉花商人和护卫,却单单缺了个会说回鹘话的人。
而且这一时半会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去哪找这个能人。
得了消息的邵水生主动找了过来:“先生,让我也跟着一起去吧,我会一些简单的回鹘话。”
说完,他就在靳先生的跟前即兴说了几句。
靳先生虽不懂回鹘话,但他想在这种事上,水生应该没有必要欺骗自己。
他也就嘱咐水生道:“此去回鹘,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寻得棉花,你一路上多学多看,千万不要强行出头!”
邵水生慎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跟着靳先生筹备的这支小队,踏上了前往回鹘的征程。
在水生离开的半个月后,靳先生就收到了他们的飞鸽传书,他们真的在那边寻到了又好又便宜的棉花。
与水生同去的那几个棉花商人简直都要乐坏了。
收到这一消息的靳先生更是着手购买棉布的事宜,但他同时也托人给在后院的姜婉带话:“棉布和棉花都准备好了,可这制衣的人去哪找?而且还是要在短时间内做出这么多的棉衣?”
姜婉也就想起之前赵素娘在京城时接的那些私活。
银州城和西安府有那么多户人家,真要是每家每户帮忙做一件冬衣,这数量简直就是要不了。
而且,还不让这些人白做,由他们提供棉花和布料,还另外付手工费。
现在已进入农闲时节,那些农妇在家闲着也闲着,她就不信这样的活没有人抢着干。
靳先生听着姜婉的话,却是将信将疑,但见姜婉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弄得他也很好奇这样做到底行不行?
“怎么不行?”姜婉笑道,“你可以让那些里长先下去摸底造册,将那些愿意参与制衣的妇人造一份名单上来,到时候我们再根据名单发放衣料,等她们来交衣时,再把工钱交付给她们。”
“若是有人手快的,可以继续领衣料回去做。”姜婉慢慢的说道,“因为名单是里长交过来的,也不怕有人拿了我们的衣料,却不送衣服回来。”
靳先生一听姜婉的这个主意,就赞不绝口!
然后他就真按照姜婉出的主意,找了府衙的人,让大家摸底造册,准备制衣!
第568章 烤肉
待水生等人从回鹘运回了棉花,靳先生托人买回的棉布也已经运到。
姜婉就建议靳先生将这些东西都暂时寄放在善堂里,又带了一群仆妇过去帮忙,将那些棉花和布料按照一件成衣的规格分料打包。
等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便让府衙的人通知各里长,让那些之前登记造册的妇人们来领料。
之前那些人以为这又是官府摊派下来的徭役,大家心中虽有不悦,却迫于官府的压力不得不上门来领料制衣。
而且还有些人担心做完了第一件还要做第二件,也就故意的拖延着工期,迟迟交不上成衣来。
但有些手脚麻利的,想着早交工早完事,将冬衣做好后,就送回了善堂。
而当她们在善堂里接过八钱银子的工钱之后,大家都变得兴奋了起来,更是主动的问及能不能再领第二件回去做?
现在在善堂里管事的是范氏,她见这些妇人的反应正如姜婉所料,自然是满心欢喜。
于是她也就照着先前姜婉交代的那样,让人一边登记,一边发放衣料,并许诺只要衣服做得又快又好,工钱还能涨。
九月底十月初,早已进入了农闲时节,这些妇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现在有机会在赚上一些银子,自然是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家里的男人们也听闻了这个赚钱的机会,更是催促着家里的婆娘,一时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