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感觉到了轻松,而且战马上放着弓与几壶箭,这也让他们喜欢。
事实上这是蒙古军以前作战时,最常有的装束。那时他们的牛皮甲下面,衬着锁子甲又或者说干脆就只是绸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轻装,他们在面对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重骑时,往往可以进行迅速的机动作战。
但现在,机动作战的优势已经不在他们这边了,因为赵旭手下骑的,是来自于“华夏帝国”的“出口型最战马”。就算是驼着名穿着骑兵甲的士兵,它跑起来依然要比蒙古马快些。甚至在刻苦耐劳方面,“出口型最战马”比之蒙古马有着更好的表现。更别提前次赵旭率领他的手下,刚刚跳足蒙古草原的时候,就与孛儿只斤。阿里不哥手下一万骑兵,进行了堂堂正正的交手。
而且赵旭在得到亲王忽必烈给的“陪嫁”时,居然挑选的全都是汉人的家庭,这更让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对赵旭的势力充满了敌视。
事实上这里面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赵归主要汉人的原因在于,那里哈桑与贺齐,分别从不同方面给他用的建议。哈桑的建议是,汉人比其他人更好管理,而且汉人中心灵手巧的人很多。贺齐则是从军队的忠诚方面向赵旭表明,汉人在他的领导之下,比之蒙古人领导下地位高些,那么他们对于赵旭也就更容易忠诚一些。
而事实上,哈桑与贺齐正在让所有人的忠诚,慢慢的转换着。至于转换成什么模样,自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猜测起来,也是要让他们明白,在未来“华夏帝国”建立之后,汉人将会是这个世界上食物链条最顶端的民族。
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今天夜里的战斗,最少最开始的战斗,是骑兵与步兵们的对抗。这在以前的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穿着步人甲的大宋军队,往往会在蒙古轻骑的那种骑射战术下落败。当然,作战方式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宋昏庸无能的官僚系统。
此刻,就蒙古人来说,这时他们第一次进行真正珠热兵器对抗的战争。这有一点像赵伏波,最早与阿拉伯人进行的战争一样。几乎所有与赵伏波对抗的势力,都被消灭掉。因此传递出去的消息,零碎而又不切实际。那么赵旭在蒙古帝国的发展,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事实上,这同样是历史上大航海时代,那些被无能的统治者统治的民族,受到伤害时的过程与结果几乎相同。埃及、印度、中国甚至包括日本,都曾经是受害者,但不同的反应造就了近乎100年后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历史告诉我们的,是这样的规律。
与蒙古人的兵营相比,赵旭的兵营显得就要现代得多了。明亮的灯光在带有镜子的反光板上被反射到远处,车阵里执着火枪的蒙古兵,把火枪放在大国的梆子上。而且他们习惯性的,把火枪的两个背后,一个装子弹与火药,另外一个装的则是发火装置需要的底火。
事实上它不过是一个带有一些铁砂与火药混合的玩意,被包在油纸片里。当战斗的时候,子弹从枪口装填,然后这个底火是装在燧发机的药池里。燧发机的撞击使小火药片里的火药与铁粉混合物燃烧,并引燃下面的弹药随后射击。
因此,他们头顶上的棚子相当高,那样通条才能容易被使用。而且因为蒙古人的个个普遍要低些,所以他们的火枪也要短一些。虽然这影响了少许的射程,但这让他们可以更迅速装填弹药。
车阵里的蒙古火枪兵,正如同赵旭命令的那样,一半人在看着前面的,被灯光照亮了的草原,另外一半人刚在吃饱了饭之后陷入到香甜的睡眠之中。
今天的战斗让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了热武器的威力,虽然他们不像是哨楼上的哨兵以及赵旭所在的瞭望塔上看得那么清楚。但深重的爆炸声,还是从平坦的草原上一直传递到他们这儿,让他们听得清清楚楚。
这时的草原上掠过了秋天的凉风,各种秋虫的鸣叫,也让士兵们听不清楚远处的情况。不过惯于在草原上生活的他们知道,当敌方开始进攻的时候,这些虫子都会停止它们的“合唱”。这早已经是从小到大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想偷袭蒙古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时间一分一少的滑过去,到了后半夜前半夜睡觉的士兵替换了他们的战友。同时把战友的步枪拿下来立在身边,他们自己再睁大睡睁惺忪的眼睛,瞪着外面变得温度更低的草原。
这个时候,一个个车厢里闪过了划火柴的光芒。多数士兵在“华夏帝国”产品入侵的同时,他们都习惯了烟草的存在。尤其作为后装作执勤的士兵,他们会面临4~6点这一段时间因为生物钟,而导致人类最为困乏的时间。而烟草与烟斗,就是执勤之中最重要的东西了。
好在这个时代里,灯火管制这个名词都还没有出现。同时,赵旭的亮着小汽灯的营地里,同样也不需要隐蔽什么。因为火柴的光芒,不可能比汽灯更明亮。
时间持续下去,一直到具备了两个优势条件之后,隐蔽在草原上蒙古骑兵才向赵旭的营地发动了冲锋。
是哪两个优势条件,咱们下章再说!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45章 夜间的突袭
更新时间:2012…9…12 7:38:40 本章字数:2136
“他。妈。的,那些混蛋倒是来不……啊……呀……”
打着呵欠的嘴里,舌头胡乱动着,把这呻吟似的话说出来。不过手里的活倒是没有停下来,一盏明亮的汽灯,换下了那因为燃油将近,已经变暗了的灯火,而这就是有利条件之一。其实,在凌晨的4~5点的时候,是人类最瞌睡的时候。这同样不来自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蒙古人长年征战中取得的经验。
当两个优势一同出现的时候,整个寂静的夜里,如同突然活过来一般。当车阵上明亮的灯光因为黯淡,而变得模糊不清的时候,突然之间从黑海之中传来了如同大下初下时的,一个个雨滴打在地下的声音。
“卜卜卜……隆隆……轰隆隆……”
这些声音几乎只有几秒钟就变得像海潮那样,就好像有一股大浪要把整个车阵掀翻。正在吸烟斗的人不吸了,在惊愕之中半张着的嘴里,烟斗滑落了下也没有惊动他。
车阵四角哨楼上的士兵,这时刚刚换完灯火的他们,早已经被那明亮的灯光晃花了眼睛,转过身的时候发花的眼睛什么也看不明白。不过他心中明白,出事了!这时也顾不得再摇什么警报器了,发花的眼睛根本看不到什么。一伸手就掂起来自己的火枪,打算搂一枪报警。
然而一切都没有来得想,1000米的距离对于骑兵而言,根本要不了几秒钟。哨兵才刚刚摸彩到搬开燧发机的机关,还没有来得及去扣扳机“嗖”的一声,一枝长箭正中他在灯光下极为显眼的身影。而且也他实在疏于防范,在这样的时候居然没有戴上脸甲。只一箭就给从下巴下面一点的地方射进去,长箭有的箭尖坐脖子后面透出来,血色里是一个被磨的十分锋利的骨箭头。
不过如此规模的骑兵冲锋,根本不可能遮掩的马蹄声传来的,是蒙古兵发出的兴奋的尖叫声。而与这些尖叫声一起传来的,则是扑天盖地的箭枝。
好在,这时军营里除过炮手以及赵旭身边的人,多数帐篷都因为骑兵出去埋伏而空无一人。至于炮手们的习惯,则是喜欢在这样的夜里,睡在大车的下面。就算下雨有大国的遮掩也淋不住他们。而且就算在草原上,充气垫子也让他们可以安枕无忧。
这有效减少了伤亡,但睡在帐篷里的人,可并没有空穿着铠甲睡觉的习惯。轻易就穿透了帐篷的箭枝,把许多人在睡梦之中就送进了地狱。
“澎……”
一个明白过来的火枪手对着车外的马蹄声射了一枪,紧接着又拿起身边的另外一枝火枪。这时从凌晨的迷糊之中清醒过来的火枪兵们,开始一个、两个随后一群群的火枪兵向黑暗里的马蹄声射出成排的子弹。
“快醒醒,他们进攻了……”
蒙古语的怒吼声中,睡下没有多久的火枪后被催了起来。几乎还迷糊着的他们,手里立即被塞上还带有温度的,刚刚射击过火枪。
“装弹……瞄准……射击!”
随着军官的吼声,在随后的十几秒里,第三排枪响起来,随后是第四排枪……
只不过这时的枪击,实在是太过于盲目了一些。士兵们架在大车壁板上的火枪,几乎是仅仅只是凭借马蹄的声音进行盲射。他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目光,甚至刚被吵醒的那波人射击之后,还在揉着被硝烟熏的流泪的眼睛。
这时天空里的羽箭这时变得越发密集起来,蒙古的夜袭骑兵也很快就接近了车阵。然而,这时他们也看到了他们面临的困难。车阵四角上明亮的灯光,让所有冲锋的蒙古骑兵感觉到双眼发花。好在这样的骑射不过是把箭一波波的射进大致的方向就好,不然他们连向那个方向射击都看不明白。
至于那些盲射中的子弹,随着射击的人变成一队、一队的在口令下的集火射击,夜袭的蒙古骑兵伤亡开始增加。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当骑兵们接近了车阵的时候,他们才惊讶的发现,这个车阵完全是个四方形的盒子。那些高达2。5米的6轮大车,都有着长达5~6米的车厢。此刻他们横在那儿,就像是一堵墙那样。
骑兵们迅速拔转马头,试图绕过眼前的车阵寻找这个营地的入口。然而仅人遗憾的答案是,这个车阵并没有入口。就在他们围绕着大车阵横向运行的时候,却成了大车上火枪兵们、集火射击的目标。
在明亮的灯光下,蒙古的骑兵们翻转下马鞍,像是杂耍那样躲在战马的身侧。这原本是一个躲避弓箭袭击的好办法,然而面对火枪的时候,就不那么有用了。
在明亮的灯光可以照集的地方,已经完全清查过来并进入状态的火枪手们的,拼命的把子弹装进枪管,然后用通条通实。接着再掏出另外一个底火,将进燧发枪的枪机里。他们机械的随着口令动作,在这件事上,他们甚至比历史上训练的相当不错的欧洲火枪兵的速度要更快一些。
一是来源于东方人的灵巧,与东方人比起来,西方人的灵活性上要稍稍差些。另外就是东方人对于纪律的遵守,在这件事上,蒙古人同样要稍好一些。甚至就火枪的技术上,因为马丁的存在与指点,甚至已经是火枪之非常好的一种。虽然枪管锻造技术稍嫌不足,但定装弹药方面比起未来燧发枪刚刚出来的时候要好得多。
但夜袭的骑兵,多达60000人。当他们所有的战马奔腾的时候,真的如同海潮那样。虽然大车上的火枪手们,拼命装着弹药,拼命向着前面在微弱的灯光的照射下,隐隐可见的身影射击。但数量的庞大,让进攻的骑兵对于这几百几千人的伤亡,根本就一点也不担心。
天空里的箭枝变得越发密集起来,尤其是当它们飞过天空的时候,一些明亮的带着火焰的箭头从远处飞了过来。
而这才是真正的危险。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46章 移尸做云梯
更新时间:2012…9…12 11:40:43 本章字数:2123
如果赵旭看到蒙古人如何在马上点燃这些火箭的话,一定会后悔向他们倾销了那么多雪茄烟,甚至也让蒙古人知道了火捻的制造技术。雪茄可以燃烧相当久的时间,另外雪茄烟烟头的温度是普及香烟的数倍不止。此刻蒙古人只消把箭上的火捻点燃,那些火药自然能够引燃装阒燃油的猪、羊的尿泡。诸位请不要笑,这样的火箭比起过去绑一团油浸的破布要好得多。一来阻力小,二来火力强,绝对是放火的最佳材料。
夜,就在这成片飞入空中的火箭变得绚丽起来。飞进赵旭营地的火箭,固然没有“触发式”火枪那样的威力,也没有那样的精巧,但它的威力一点也不小,很快就引燃了一些装着火药的火药筒。
幸亏此刻火枪骑兵不在营里,而且1万人的火枪兵的大车以及许多的“飞燕III型弩炮”的炮车,足以组成连绵不断而又相当大的营地。而且贺齐是一个参加过多次,有热兵器的加入的战争。因此,各个部队的火药以及不同武器的弹药都分开存入,而且弹药多数都装在弹药车里。
当火箭落地的时候,就立即有人开始扑灭弹药车上的火,不然的话一定会造成大量的伤亡。
但蒙古骑兵的运气,基本上到这会也就用的差不多了,毕竟火枪兵的大车附近,可是部署着“飞燕III型弩炮”的。虽然这种弩炮“华夏军”已经淘汰,但对于世界上其他各势力而言,这样的武器装备绝对是非常有用的东西。虽然它不像“华夏军”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