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天,或是解围之人或事能够出现,好化危机于无形。
法国是小心谨慎地走绥靖政策之路,英国却是大力推动。1937
年,莱茵区恢复武装后第一年,英国外长哈利法克斯( Halifax)前往
伯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亲自登门造访希特勒。此举象征着民
主国家在道德上的退却。他称许纳粹德国为“欧洲反布尔什维克主义
的堡垒”,并提出不少“随着时间或许必然会发生变化”的问题。他
还特别提到但泽、奥地利和捷克。哈利法克斯唯一的警告是完成这些
变化的方法:“英国愿意见到,任何改变均应经由和平演变而来,而
且应避免会引起大规模骚动的方法。”
若是不像希特勒那么独断独行的领袖,一定会难以理解,英国既
已愿意对奥地利、捷克及波兰走廊问题让步,为什么还要对德国用什
么方法表示意见。既已放弃实质,何必还为方法设限?哈利法克斯认
为有什么和平论调能说服别人相信自杀的好处?国际联盟的主流思想
及集体安全的理论主张:必须反抗的是造成改变的方法;但历史告诉
我们,国家之所以走上战场是为反抗改变的事实。
哈利法克斯拜访希特勒时,法国的战略地位已更加恶化。1936年
7月,佛朗哥将军( Francisco Franco)领导的军事政变引发西班牙内
战。佛朗哥获得德、意的公开支援,并运来大量装备;不久德意便派
出“自愿军”,法西斯主义似有以武力传播其思想之意。法国此时面
临着与300年前黎塞留相同的挑战——四邻可能都是敌对的国家。但
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政府不及这位伟大的前辈,他们惊慌失措,无
法判定是所面临的危险还是解除危险的手段更令人害怕。
英国曾参与18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9世纪又在西班牙
对抗拿破仑。英国加入这两场战争,都是为反抗欧洲最具侵略性的国
家想要将西班牙纳入其版图。而现在,或许因为英国不认为法西斯阵
营在西班牙获胜会威胁到均势,或是英国认为法西斯比靠拢苏联的左
翼激进西班牙政府威胁性要小(很多人似乎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
但最要紧的是英国不要战争。英国内阁曾警告法国,若因法国运送武
器给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引发战火,英国将保留保持中立之权。但依据
国际法,法国有充分的权利出售武器给西班牙的合法政府。法国迟疑
了一下,然后宣布对西班牙实施武器禁运,但又不时默许违反此一禁
令。这个政策令法国的友邦痛心,也让它被敌人看轻。
在如此气氛下,英法领袖于1937年11月29~30日在伦敦会谈,
寻求共识。继鲍德温出任首相的张伯伦,开门见山地提议讨论法国与
捷克结盟有哪些义务。这是外交家想要钻漏洞,不想履行承诺时便会
提出的疑问。由此推论,奥地利独立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一谈。
法国外长德勒波回答的方式,则显示他十分清楚问这个问题的含
意。他自法律的角度而自非政治或战略的考虑上来谈捷克问题,纯粹
只就法律诠释法国的义务:此约使法国在捷克受到侵略时必须介入。
若德裔人口发生暴动,德国以武装干预予以支持,则此约要求法国根
据事实的严重性加以决定。
德勒波未提及捷克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谈法国放弃盟友
对其维护其他东欧国家独立的声誉会有何影响。他反而强调法国的义
务可能适用,也可能不适用于唯一实际存在的威胁,即捷克境内德裔
少数民族在德军支持下作乱。张伯伦把握德勒波提供的漏洞,拿它作
为绥靖政策的理由:
“与德国就中欧达成某种协定似乎值得一试,不论德国
的目标为何,即使它有意进入某些邻国也不为过;实际上我
们有希望延后德国计划的执行,甚至于限制德国相当一段时
间,以致其计划到最后无法实施。”
然而万一拖延不成,英国又将如何?既已容许德国修改其东界,
难道英国还会为修改的时间表而战?其答案不言自明——对于已同意
的改变,各国不会为了实现这种改变的速度而开战。捷克的命运不是
在慕尼黑而是近一年前在伦敦就决定了。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希特勒大约在同一时间决定拟出自己的长
期战略。1937年11月5日,他召集战争部长、三军总司令及外长开
会,很坦白地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战略观点。他的副官霍斯巴赫
( Hossbach)记有详细的记录。会后这几位首长便没有理由抱怨他们
不知道其长官的方向。因为希特勒说得一清二楚,他的目标绝不止于
恢复德国在一次大战前的地位。他所揭露的是《我的奋斗》计划:在
东欧及苏联征服大片大片的土地作为殖民之用。希特勒很明白如此野
心勃勃的计划一定会遭到抗拒:“德国的政策势必要考虑到英法这两
个可恶的敌对国。”他强调德国在重新武装上虽已抢先英法一步,但
这种优势只是一时的,到1943年后便会加速消失。因此,战争必须
在此之前展开。
希特勒手下的将领对他的计划如此之庞大,而付诸实施的时间又
那么紧迫感到忧心。但他们不敢违逆希特勒,只有默默接受。有些军
方领袖曾略微地想到,要在希特勒真正下令开战时发动政变。但希特
勒的动作太快。他的出其不意,先下手为强且连战皆捷,使将领们没
有(在他们看来)发动政变的道德诉求,对合法政府发动政变从不是
德国将领的专长。
至于西方民主国家,她们无法体会自己与德国独裁者希特勒之间
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鸿沟。他们以和平为最终目标,紧系着每一根神
经,极力地避免战争。但希特勒却害怕和平,渴望战争。他在《我的
奋斗》中曾写道:
“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成长,在永恒的和平中毁灭。”
到1938年,希特勒感觉羽翼已丰,可以跨出凡尔赛所划定的国
界。他第一个目标便是自己的祖国奥地利,1919年圣日耳曼(St.
Germain)协议与1920年特里亚农(Trianon)协议(相当于奥匈帝国
的凡尔赛和约),使奥地利处于尴尬的地位。在1806年之前,奥国一
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1866年之前,它是主要的德语系国家,有
些人更认为它是唯一的德语系国家。自俾斯麦剥夺了奥地利在德国的
传统地位后,它便将重心转向巴尔干及中欧,直到在一次大战中又失
去这些领土。当年的庞大帝国如今萎缩到只剩讲德语的核心部分,却
遭凡尔赛和约禁止与德国合并,这个条款明显违背民族自决原则。虽
然德奥两国都有很多人以统一为目标(包括史特瑞斯曼),但在1930
年又受到盟国的阻挠。
因此,这个问题本身的暖昧性对希特勒早期的成功相当重要。德
奥统一既符合民族自决原则,又能瓦解均势,而欧洲的政治家们又是
越来越不愿意为均势而动武。经过一个月的纳粹恐吓,奥地利让步,
继而又反悔,德军在1938年3月12日长驱直人奥地利。奥国没有任
何反抗,许多奥国人民甚至为此欢欣鼓舞,大家似乎都觉得失去往日
帝国、留在中欧孤立无援的奥地利,与其做个中欧小国,不如成为德
国的一省。
民主国家对德国兼并奥地利表示抗议只是虚应故事,并无道德上
的宣示,也未提出任何具体的措施。当集体安全的丧钟敲响时,国际
联盟眼看着一个会员国被强邻吞没却无声无息。民主国家现在是加倍
曲意讨好希特勒,希望在所有德裔人民都回到祖国怀抱后,他会就此
罢休。
命运选中捷克斯洛伐克作为这个实验的目标。捷克跟其他奥匈帝
国瓦解后所形成的国家一样,其种族复杂的情形不下于帝国本身。在
捷克1500万左右的人口中,有近1/3是非捷克或非斯洛伐克人,而
且斯洛伐克人并非全心全意地支持这个与捷克人组成的国家。它有
350万德国人,近100万匈牙利人,近50万波兰人。更糟糕的是,这
些少数民族都住在与祖国邻近的地区,依照凡尔赛标榜的民族自决原
则,这使各民族更可理直气壮地要求重回祖国怀抱。
另一方面,捷克在经济上与政治上,都是奥匈帝国所留下的国家
中最进步的。它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生活水准可媲美瑞士。它的军
队规模不小,配备精良,而且其中有不少是捷克自行设计制造;它分
别与法、苏结有军事同盟。因此就传统外交而言,不太可能轻言放弃
捷克;但就民族自决而言,也很难为这种国家辩护。希特勒挟重新武
装莱茵区成功的余威,在1937年开始以捷克境内的德国人为名威胁
捷克。起先,这些威胁表面上是为了要求给予“苏台德区( Sudeten
land)”的德裔少数民族特殊权利而发,苏台德区是德国宣传中用的
称呼。但到1938年,希特勒升高了要挟的音调,扬言打算以武力将
这片领土纳入纳粹德国。法国与苏联均承诺保护捷克,但苏联是否援
手是以法国必须先有行动为条件。此外,波兰或罗马尼亚是否会允许
苏联军队越过其领土去保护捷克也很难说。
自一开始英国便选择了绥靖。3月22日,奥地利被并吞不久,哈
利法克斯便提醒法国领袖,在洛迦诺提出的保证只对法国边界有效,
若法国履行对中欧的条约义务,这个保证可能失效。英国外交部的备
忘录中曾警告:“那些承诺(洛迦诺的保证)在他们看来,对维持欧
洲和平关系重大,虽其无意于撤销承诺,但亦无法加以扩大。”法国
国界是英国唯一的安全边界;若法国的安全考虑超过这个范围,尤其
是如果想要保卫捷克,那法国必须自行负责。
慕尼黑会议
几个月后,英国内阁派出由伦西曼爵士(Lord Runciman)率领的
考察团,到布拉格查访有什么和解的途径。这个考察团实际上的作用
是宣扬英国不愿保卫捷克。其结论已是众所周知;要达成任何和解,
捷克势必要割让一些土地。因此,慕尼黑会议不是投降,只是一种心
态的反映,也是民主国家想要以高唱集体安全及民族自决,维持在地
缘政治上有瑕疵的安排,而几乎注定会发生的后果。
连最赞同捷克建国的美国,也早早就与捷克危机保持距离。罗斯
福总统在9月提议就某种中立立场举行谈判。然而美国驻外使馆的报
告如果正确,罗斯福应对法国会持什么态度来参加这个谈判心知肚
明,对英国的态度更不用说了。事实上,他更火上加油地表示:“美
国政府对现阶段谈判的进行不负有任何义务。”
当时情况仿佛是为希特勒善于发动心理战所量身裁制的。整个夏
天他不断扩大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实际上却未做出任何确切的
威胁。最后,希特勒在1938年9月初纳粹在纽伦堡( Nuremberg)举
行的党代表大会上,对捷克领导阶层做恶意的人身攻击,终于使张伯
伦再也承受不住。虽然希特勒未提出正式要求,也没有实际进行任何
外交意见沟通,张伯伦却在9月15日决定要拜访希特勒,以终止这
种紧张情势。希特勒为表示不悦,选择在德国境内离伦敦最远、交通
最不便的伯希特斯加登与他见面。当年从伦敦到伯希特斯加登,乘飞
机需要5小时,而那次是年已69岁的张伯伦首次搭乘飞机。
经过希特勒一连几小时的咆哮,指责苏台德德裔遭到他口中所谓
的不平待遇,最后张伯伦同意肢解捷克。捷克境内所有德裔超过50 010
的地区都要归还德国。细节部分数日后在莱茵区的戈德斯堡( Bad
Godesberg)另行开会讨论。希特勒把第二次会议地点选在此处,说成
是一项“让步”,这是他一贯的谈判作风;其实戈德斯堡虽距伦敦近
了许多,但仍颇深入德国腹地。在两次会议中间,张伯伦“说服”捷
克政府接受他的提议,以捷克领袖的说法,他们是“悲哀”地接受。
9月22日在戈德斯堡,希特勒提高价码,并表明他是要令捷克难
堪受辱。他反对分区进行公民投票再划出边界的冗长程序,反而要求
捷克立即撤出整个苏台德区,自四天后9月26日开始,必须在48小
时内完成。捷克军事设施应完好无缺地留给德国武装部队。他还进一
步替匈牙利及波兰后裔要求重划这两国的边界,使割地后的捷克再被
瓜分。当张伯伦对他如此提出最后通牒表示反对时,希特勒却无声地
指着他手中文件上的“备忘录”几个字。经过数小时激烈的争辩,希
特勒又做出“让步”:他愿意给捷克时间考虑,到9月28日下午2时
答复,并自10月1日起开始撤出苏台德区。
张伯伦无法允许自己让捷克受如此严重的羞辱,法国总理达拉第
的立场更为强硬。有好几天战争似乎迫在眉睫。英国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