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岔口-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姑爸爸都用手绢包着;仔细地收在箱子里;等我撒完尿;就拿出来给我显摆;说这些钱足够她和大连将来过日子用的了。姑爸爸一边骂小连一边自豪地说她的小儿子是公家的人;小儿子的官位远远地超过了他的父亲“拨什户”;按过去朝廷的说法;是个一品大员绰绰有余;共产党不兴封妻荫子;搁有皇上那会儿;以小连的爵位;她封个一品诰命夫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九五九年国庆十周年;大赦犯人;大连不在其中。为这个我和父亲到小连家里去了一次;那是我第一回涉足“干部子弟”们的居所。首先门卫让我们登记;再用电话跟秘书通报了父亲和我的姓名;等了半天里头才出来人领我们进去。这种做法对父亲和我来说无异于一个下马威;就像戏台上犯了错误的下级见上级要报名而入一样;让人心里很不受用。我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感觉;父亲说我太过敏感;其实我知道;父亲比我还敏感;怹不说就是了。 
小连的住所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树小房新;不中不西;庭园当间不伦不类地立着座假山;北屋窗前修了座怪模式样的喷水池。进到正屋;应该算是客厅吧;内里竟是空空荡荡的;墙上没有字画;窗前没有花草;除了一个长沙发;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那个沙发跟我们家嵌螺钿的太师椅比;也绝对差着档次。小连屋里的每样家具都用白漆涂着编号;桌子椅子凳子甚至连洗脸架子也在显著位置描着数字;大煞风景!后来我才知道;标了字码的东西都是公家之物;不属于小连自己。按父亲的说法就是说小连革命几十年;没给自个儿挣来一套桌椅板凳。 
却挣来了一群孩子;那些孩子分别叫做遵义、金沙、延安、柏坡;最小的一个正上小学;叫援朝。如果加上他们家夭折了的井冈、吴起、南京;那简直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军事史。我们去的那天;金沙、延安和柏坡在家;见了父亲和我也不叫;只是瞥了我们一眼 就进去了;居高临下的态度显而易见;好像我们是没有觉悟的乡下佬;是死乞白赖上赶着巴结的穷亲戚;他们能让我们进门实在是高抬了我们;我们应该受宠若惊;应该感恩戴德。我们是为大连的事情而来;大连是他们的亲伯父;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我们不过是旁门外姓;不是看在姑爸爸份儿上;我们完全可以撒手不管;这些人连远近高低都分不清楚;一帮混蛋! 
那天小连急着要去开会;让父亲有话对吴贞说。吴贞的派头很大;穿着蓝呢子衣裳亮皮鞋;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白衬衣领子朝外翻着;身上一股香胰子味儿;有点儿穷人乍富的装模作样。吴贞坐在沙发上;叠着二郎腿;往后仰着;向沙发后背张着胳膊;全没个坐相;这让我羞于抬眼睛看她。表兄小连当初怎会看上了她;真让我匪夷所思。父亲说了大连的事;吴贞哼哼呀呀地打着官腔;父亲知道;大连的罪过是货真价实;定过案的;不好提前释放;能够进入大赦名单也必有多方面因素存在;只是希望看在姑爸爸年事已高;身边无人照料的情况予以宽恕。吴贞先是面无表情地昕着;继而瞪着父亲说;怎能说是“无人照料”?我们家是按月给了钱的;你说这样的话把小连摆在了什么位置? 
父亲说;老太太身边真是没人。 
吴贞说;接过来了;她不住;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勤务员上细管胡同伺候吧! 
父亲说;大赦是个难得的机会不是…… 
吴贞说;小连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从没为个人的事朝国家张过嘴。 
谈话没有任何结果。我很快看出了;吴贞对大连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大连对这个革命的家庭来说是个毫不相关的局外人;大连的关押与释放跟他们家没有一点儿关系。 
作为长辈的父亲端直地坐在沙发旁边的椅子上;拐杖拄在胸前;像一个被接见的下级;在外甥媳妇跟前表现着悠的谦恭和教养;怹的规矩和风度;不过这一切全是白搭;对方不接招! 
我更惨;连座位也没有;直溜溜地站在父亲身后;像个丫环。按关系;我是小连的嫡亲表妹;是吴贞的小姑子;自然没有站着的道理;可是这个吴贞压根儿就没想起我的身份;就没有给我“赏”个座儿的意思。 
吴贞让上茶;穿军装的勤务员端来了茶;一般的白茶碗;没有盖也没有托;不讲究得厉害。依着老北京看茶送客的习惯这是让我们走的信号;但我相信女干部吴贞绝没有这个想法;她不懂这一套;她想起什么时候上茶就什么时候上茶!父亲有些尴尬地站起了身;尽管吴贞仍旧在说着挽留的话;我们还是向门口走去。可能吴贞到了也没弄明白;我们说着说着怎的就突然告辞了。 
都是那碗茶闹的。 
吴贞站在门槛里面;隔着门跟父亲握手道别;让我们过端午时到他们家来吃粽子;说江西老家给送来了新鲜竹叶和上好糯米;她们老家的粽子是出名的好。吴贞的态度不能说不诚恳;父亲礼貌地应承着;显出了老北京人的矜持和礼数。我知道;父亲是不会来的;我也是不会来的。吴贞终归没有走过那道门槛;按规矩她应该把丈夫的舅舅送下台阶;站在二门口目送着我们离去;可是她没有;我们还没走到大门口;她就早早转身进屋了。至于小连家里的那些“革命史”们;则一个也没露面;他们跟老祖宗一样;都端着架子;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屑出现。我和父亲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无足轻重;草芥一般的人罢了。 
我似乎明白了姑爸爸为什么要坚持一人住在细管胡同的小院里;也似乎理解了父亲当时为什么要坚持回来的原因;这里面有些很是说不清的东西;是一种感觉抑或是一种距离。是一种差异抑或是一种文化…… 
那年国庆节;我陪姑爸爸到监狱去看望大连;大连跟小连长得很像;说他们是双胞胎也没人不相信。能说会道的大连见了他的母亲也没多少话;只是攥着他母亲的手不撒开;孩子一样张着嘴等着他母亲把剥了纸的糖往他嘴里放。姑爸爸说细管胡同小院还给他留着;她在小院里等着大连出来;十年八年她都等;她的身子骨还硬朗;也有钱;将来娘儿俩有好日子过呢……大连把光光的脑袋扎在姑爸爸的怀里;半天半天没有抬起来。 
那天下午;监狱里开国庆联欢会;有大连的节目;他演的是京剧《三岔口》;他扮演里面的武丑刘利华。版本自然是改过的;戏里头的刘利华已经变成了好人。我问姑爸爸这出戏为什么叫《三岔口》;姑爸爸说是以地名定的;刘利华开的黑店就在三岔口。 
我想;三岔口是三条道路的相交点;戏里的人物似乎少了一个。 
 
原刊责编 赵虹

【TK】整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