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季老便是带路向着园子旁边新开辟出来的田地走去,而林言则是跟在他的身后。
一直走了有千来米的路程,穿过一片小树林,便是能够看见远处有两块并不算太大,但也有几亩的田地近在眼前。
林言从事农业也不断了,最先起家的时候都是自己亲自动手,自然认得出来哪一块是水稻,哪一块是小麦了,不过两块田地看起来都长势不错,特别是两块田地里面有几片最为显眼的小麦和水稻田。
看着眼前的这片景象,季老的心情越来越好,笑着指了指小麦田说道“那边就是小麦,虽然离成熟还有些时间,不过看样子长得相当不错,看样子小林你没有骗我!”
林言知道季老这已经算是在变相的称赞他了,也是笑着说道“如果说不是这样的话,那我可就没有脸见你老人家了”
“哈哈,你小子,走,今天我们主要还是先看水稻”
当林言和季老靠近水稻田的时候,只见一整块的水稻田里分成了好多片,而其中有一片田里的水稻长势尤为显眼,相比另外几片水稻田的高度要高出了一半多,其中水稻的产量也不少,每一支稻谷上的种子都很饱满,垂向地面,而且颜色泛黄,和另外几片稻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林言以前没有栽种过粮食,但也能够看出这片稻田的产量还有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片稻田。
季老有些欣慰的说道“你提供的粮食种子不但长势上惊人,出穗率高,而且连成熟期都要比其他的一般水稻快上几个月,我实在有点想象不到你竟然能够研究出如此好的种子,简直比起那些农业专家还要厉害!”
季老的话让林言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其实也就是选好了种子然后浸泡了两天血水,真要说,其实压根就没有费什么力。
不过眼下,他倒是没有在意这些,他现在更关心的,还是这粮食种子的产量问题,这一点很关键,不管粮食种子多么的好,品质多么高,但要是产量达不到,那价格就压不下去,价格压不下去,也就形不成量产,这样一来他也就完不成季老的期望“季老,你觉得,这些水稻的产量能够比一般的水稻产量高上多少?”
“不好说,在还没有正式收获前,这个也没谁说得准”提到水稻的产量问题,季老显然非常的重视和谨慎,看了看田地“不过照前的长势,提高两三成的产量应该问题不大吧!”
停顿了片刻。
想到如果林言的种子真的能够增产这么多,季老又是心头一喜,笑着看向林言说道“不光是我这里,从各地试验种植的情况来看,反馈回来的消息都还好,大家都认为你的种子长势惊人,而且在预防害虫上和成熟期都要比一般的水稻优秀,如果说最后连产量也能提高,那么就说明你这种子很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种植,看起来你为了研究这种子应该费了不少的心吧?”
“既然要做自然就做最好,虽然一开始我们计划的并非是在全国进行推广,但却是还认为必须得在适应种植上费一番功夫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未来如果有推广扩大的一天”
“不错,想要做大,那么目光肯定是要放长远的,你的想法很正确”季老满意的点了点头“只要等到各地的产量报告下来后,我就可以支持你先在一两个省市进行推广,不过还有一点,到时候如果真的要开始大规模种植了,你有提供足够数量的种子吗?”
林言闻言,不由得来了精神,他总算明白了,这一次季老叫他过来的真正目的,就是因为季老已经对这些粮食种子有了很大信心,对他抱有期望,所以才会专门让他过来,这是季老在向林言表明一种态度。
林言垂头沉思了片刻,便是当即点了点头说道“季老,没问题的,我们公司农庄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种子,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行,我等的就是你的这话”季老笑道“你那边也回去好好准备吧,等到报告一上来,该怎么具体实施操作就开始怎么操作”
“知道了,季老爷子,那我就先行告辞了”林言应了一声,他也知道季老专程安排时间见他已经不容易了,自然也不再占用季老的时间,现在事情也谈完了,所以也是准备离开。
不过就在林言离开前,不经意间,他却是听见了季老若有若无的喃喃自语了一句“看这长势,产量应该没太大问题,就是不知道味道到底如何?”
季老的这话倒是让林言想起来了,他最先试种的那批粮食种子可不是在这里,而是在京都的种植基地,既然这边的水稻都快要收割了,那么种植基地那边也应该是是已经到收割的时候了,反正种植基地就在京都,林言觉得到那边跑一趟应该就能够让季老尝到这水稻弄的味道了,所以林言当天就赶到了种植基地,想要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
林言一到种植基地的时候,张航军也在,听说自从这粮食种子种下后,他就经常呆在种植基地,看起来对林言拜托的事相当的用心。
而这一次,林言过来得倒也正是时候,张航军原本还打算通知林言,他先前种下的那一批水稻已经成熟了,种植基地这边正安排人手准备进行收割。
林言闻言,索性第二天一早,便是和负责水稻的员工一起开始对水稻进行收割。
被张航军安排的收割水稻的员工都是经验丰富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收割水稻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到稻田,也是话也不说,非常利索的开始工作起来。
林言原本也想要跟着一起帮忙,却是被那几个员工给阻止了,说是有他们在场,如果还要老板亲自动手的话,那可就是对他们的侮辱了。
林言以前亲力亲为,主要也是为了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提高众人的积极性,但遇见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遭,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得有趣的站在一旁观摩。
便是见那几名员工挥舞着手中的镰刀,飞快的收割着水稻,可谓是度极快。
看起来,对于这些员工来说,割水稻还真的就如喝水一般轻松,不过也对,毕竟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江湖了,他们割水稻的功夫早已经练得是炉火纯青。
第七百五十二章:增产!
看着看着,林言也不得不感慨,别看他的力气精神要远远胜过这些员工,但真要比起割稻谷的度,看样子,他还真的比不上。
最主要的是他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最有效率的收割方法。
员工们割稻的度远远过了林言的预期,不过多时,这一片稻田里就空出了一小块空地,而在他身后,则是多出一捆捆麦穗,这些水稻的麦穗每一串看起来都大而饱满,无论怎么看,多多少少都已经有了点丰收的味道了。
这一次,张航军安排用来试种的粮食的土地大多都是附近整合出来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既要种植新品种的水稻和小麦,还要种植用来做对比数据的其他粮食种子,所以能够分配出来的种植地不算多。
对于这十来个拼劲全力收割水稻的员工而言,现在这些地所要收割的数量倒也算少的,从大早上开始,一直忙活到下午四点多左右收工,水稻的收割工作就基本上已经完成一小半了。
虽然员工们都表示这点劳动量不算什么,不过这也是因为现在的收割量比较少,因此林言考虑到未来如果说要加大种植面积的话,为了提高效率,林言还是找到了张航军,打算让他拨钱买一些机械的农业器具,这样一来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劳动量,提高效率。
水稻收割完成了一些,员工门休息了一会,剩下没有收割完成的则是打算留到第二天,但这并非说他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至于接下来的动作,当然就是进行脱粒了,将水稻的稻谷从谷穗拨出来,而剩下来的稻草则是存着送进仓库,留着当下一批的粮种。
开稻谷机的是原先并进种植基地的农户,他现在也是员工了,在家闲置的机器放着也是放着,就贡献给了基地。
有着专门的稻谷机器,这脱粒的工作自然也是很快。
没过多久,金黄色的稻谷就已经堆成了小山。
一名经验丰富的员工看着这么多的稻谷,也是本能的有点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忍不住对林言说道“老板,我看这批稻谷少说也有好几千公斤吧,这真的是从那几亩地里给打出来了粮食?夸张,太夸张了,简直就是大丰收!”
林言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了,尽管这粮种的高产已经是铁板钉钉上的事,值得高兴,但却也没有到完全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有时候一般稻谷种植出来的水稻,若是种植得好,也是可以高产的,但高产也分大丰收和小丰收,一般的小丰收能够收成一成就不错了,但对于林言而言,只是多出一成两成的小丰收是不够的,稻谷的增产量至少得有两成以上,这才是质变,才能够让季老能够放心全力的帮助桃源农庄做全国的粮食推广工作。
而想要知道非常详细的产量的数据,就必须将所有水稻收割,进行脱粒打谷,然后晾晒完,进行称重才清楚。
所以林言也没有盲目的开始高兴。
在新品种水稻6续进行收割晾晒的这几天,另一批在种植基地为了进行对照比对数据而种下的水稻也是在张航军的安排下同时间进行起了收割,这水稻种子用的是京都这边成长度最快的转基因3a号的水稻种子,出产量高,成长度快,唯一的缺点就是味道比较干,口感不太好,但无论如何,这一次进行比较的是增产量,而非味道。
这几日的天气都很不错,所以收割晾晒的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很快就进入到了最终的数据对比环节。
这一天,上午十点多,包括林言还有张航军在内的种植基地所有人都是齐聚在了种植基地办公楼下的空地上进行最后的水稻数据统计大会。
两名员工开着装满两车稻谷的卡车来到了空地,准备开始进行称重,这两辆卡车一辆装着的是林言俗称的新品桃源水稻,一辆装着的是京都比较流行的转基因3a水稻,今天的比对就是以这两种稻谷的产量数据进行比对。
这称重的程序倒也不复杂,又有专门的称重工具,先是对两辆卡车总重量进行称重,之后再将卡车里的稻谷给搬运出来,又是称重,一来一去,便是能够知道水稻产量的准确数值了。
要说平时,其实每亩地的大概收成数据就算不用这些方法,对于有经验的农户也是能够估算到的,但要说最为精确的数据,这样的预估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动了,可是要给季老做汇报,至少得有一个精准数据,因此张航军和林言才会决定用这样的办法,也算是对季老对自己的负责。
最先进行统计比照的就是3a号水稻的产量,称重完成后,统计人员在进行了一番仔细统计并且确保无误后,这才大声念道“进行比对的3a型号水稻水稻,总产量是6372公斤,种植面积是5亩,亩产1274斤,大丰收!”
当这样的数据报出来的时候,一瞬间,在场就有不少有经验的老农民出了惊叹,单纯只是从这几亩地的比对数据来看,这样的亩产量已经是相当惊人了,就算是放在国内任何一处地方,也绝对是实实在在的高产,绝对的大丰收,这也证明了在京都有明的3a水稻绝非是浪得虚名,是很有增产能力的,不管这是不是牺牲了水稻口感味道而得来了,但产量是实实在在摆在这的。
在大家讶异的同时,不少人也是暗自担心起来,这用来对比的的3a水稻产量就这么高了,这林言弄出来的新品桃源水稻真的能够过这个产量高吗?
而且还必须得过两成以上?
这样的要求会不会太过苛刻了一点。
一边这样向着,所有人也是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移到了另一辆装有稻谷的卡车里,暗自估算起了这卡车稻谷的产量。
要说在这一众人里,最紧张的,不是林言,也不是大多数员工,而是张航军,他这才整合出来的土地被林言用来当做试产对象,虽然他嘴里没有说什么,但其实也是非常担心的,万一这地要是种得不好,可就相当于就是白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还浪费了这么多的资源。
他是商人,不是慈善家,亏本的买卖,他可不愿意做。
再加上张航军也从林言那里听说,光产量高他也不一定会做,必须得是这水稻的增产量过一般的水稻两成以上,才有可能决定大规模种植栽种,并进行全面推广,但这增产一成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了,更何况是两成以上!
反观林言,看起来显得比较冷静,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待着统计结果。
同样的和刚才一样对卡车里面的稻谷进行称重,当核对出来的最终结果落在通报员工手上的时候,那员工忍不住看了一直看了报告好几遍,这才满脸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