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7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充满的遗憾了,他们可是巴不得您能在这里多留一会,多看一看的。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世事古难全吧副总理当然清楚齐天翔说话的意思,呵呵笑着站起身来,环视着纷纷应声站起身来的各位说:不能满足多停留一会,或者是吃上一碗老区的传统美食的愿望,可其他的愿望也还是可以满足的,这也是我责无旁贷的义务嘛
    有了齐天翔的试探,再加上副总理欣然的神情,下来的活动就顺势展开了。工作人员迅速摆上了条案,并将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整齐地摆好,请副总理题字留墨。
    副总理也没有过多的谦让,缓步走到条案前,提笔沾墨,运腕挥臂,转瞬间老区精神,永放光芒八个行书大字,就酣畅淋漓地定格在了白色的宣纸上。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直到副总理留款提名等工作全部告一段落之后,才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还有深深的赞叹。这些既有客套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由衷的感叹。副总理的行书是经过名家指点的,很有功力,无论是间架结构,整篇布局,还是用墨留白,都显示出很高的天分,完全有着大家的风范。
    副总理在众人热烈的赞叹声中,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墨宝,似乎也对自己的题字深为满意,也使得情绪更加的高涨,微笑始终挂在脸上,一副和蔼可亲的神态,持续到与陪同人员和中兴村群众的合影结束,甚至直到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中型客车,笑容依旧温煦,依旧温和。
    与送行群众的告别是亲切感人的,副总理完全没有了高官的架子,就像一个将要出门的老人一般,不断地嘱咐着送行的子女,而总有说不完的话,交代不完的事情,直到上了车,还是不忘频频的挥手,以至于车辆开出很久,才真正平静了下来。

第六百八十四章 继续视察(4)
    田家洼村的田富平,没有享受到王大龙和李光荣的待遇,与副总理同车汇报工作,而是早早地回到田家洼村,安排布置副总理的视察工作。
    田家洼村地处华沂市城郊,沂水边上,基本属于城中村的范畴,可由于城市的发展还没有延伸到这个区域,因此还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村。村名中有个洼字,也表明了这个村的地势和特点。
    沂水是华沂市的标志和主要水源地,发源于华沂山的沂水,汇聚了无数的直流,从一个个溪水般的细流,渐渐成为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流经华沂市之后更成为了穿城而过的市内河流,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穿城而过的沂水,将城市分成能力两部分,城市建设也依据河流而形成,可由于河流的限制,虽然说是沿河布局的城市规划,真正意义上的建设,也还是主要集中在河流的北岸,也就是传统上的城市原有规模。历史形成的城市规模,以及因交通而成的建设习惯,使得这条河流,无形中成为华沂市城市和乡村的分界线。
    华沂市地势因周边的山势,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形态,尽管落差不是很大,可却使得沂水成为了一个摇摆不定的河流,一年中水势的荣枯,都对南岸沿河形成干扰。枯水期的大片滩涂,盛水期就变成了一片汪洋,很难有稳定发展的时候。田家洼村就处在沂水的南岸,属于典型的农业村,以往都是依靠滩涂土地获取生活来源,这也是南岸很多村子共同的生存和生产方式。
    这样的生活方式延续了很多年,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交通建设和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沂河上陆续建起了几座大桥,两岸的交通障碍解除,也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南岸逐渐成为承接北岸工业和服务设施迁移的重要区域,而且随着城市环境美化的发展,南岸滩涂进行了筑堤加固,水漫滩涂的情况得到了遏制,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还为沿河村子获得了很多旱涝保收的耕地。
    田家洼村就是滩涂改造的受益者之一,护堤改造不但为村子提供了几千亩优良肥沃的良田,而且是在山区遍布的华沂市难得一见的川地,这无疑为村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有临近城市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很多人家都种植了蔬菜,并逐渐升级为大棚种植,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不但很快脱贫,而且很多人家也还因此致富。
    不仅如此,更有一些人家还敏锐地看到了华沂传统食品煎饼的市场优势,生产这种有着巨大消费人群的传统食品。由于煎饼便于携带,又适宜储存,田家洼村又有传统制作的工艺和设备,更有着家家都会摊煎饼的习俗,很快就因味美价廉占据了华沂市本地市场,并进入了食品店和超市,也因此行销全省,成为知名的煎饼村,明星村,更是给这里的村民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
    副总理和齐天翔他们的车队,还没有进入到田家洼村地界,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来自这个明星村的气息,柏油路两边的树上挂上了红色的彩带,一直从桥南延伸到田家洼村村口。
    由于没有了汇报工作的环节,加之几个小时的视察奔波,车辆进入到正常行驶状态之后,整个中型客车就进入到静默的气氛之中。尽管没有刻意的要求,可每一个车上的人都很清楚,路途中的时间对于年事已高的副总理的珍贵的,他需要静静地休息,保持和恢复精力对于下一个点的视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似乎明白了大家的好意,安静下来之后,副总理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微微闭上双眼,进入到养神的状态,使得车中的人都自觉安静了下来,或闭目养神,或将注意力转向了车窗外的景致。
    进入山区之后,盘山公路就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架山从山底盘旋到山顶,又缓缓地盘旋到山底,好容易经历了一架山的盘旋,一段谷底的蜿蜒之后,就有进入了另一架山的盘旋。每一个山岭都极度的相似,仿佛就像是在重复着盘旋一般,久而久之这样单调的重复,给眼神带来了疲惫,也给精神带来的困倦,而且出山的路,就是刚才进山的路,短时间的再次走过,很难再有什么新鲜感能引起兴趣来了。
    随着山岭的不断盘旋,最终车队驶出了大山,当宽阔的沂水展现在众人眼前是的时候,都不由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是大山压迫着心胸,使得心中总像堵着一团棉絮似的,只有灵秀的沂水和相对平展的平原,才能将这压抑化解,而挂上枝头的红色布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知是谁由衷地发出了感叹,立刻引发了车中众人的共鸣,当着感叹成为一种议论之后,副总理也被惊动了,睁开眼睛看到了窗外的景致,不由也受到了感染,收回目光望着齐天翔问道:快到了吧
    齐天翔看到副总理发问,就将目光转向了斜对面坐着的王铭伦,得到肯定的点头后,才望着副总理微微笑着说:这已经过到了沂水南岸,应该是就要到了,从这些挂在树上的红布条就可以看出来了。
    齐天翔说着话,看到副总理没有再次发问,就硒笑着指着窗外说道:这样的迎接方式也还是很特别的,树上挂红布条,既引了路,也节省了成本,还不显得张扬,看来这个村支书还是有些经济头脑的。
    齐天翔随意的点评引起了一阵附和的轻笑,也使得车内的气氛变得欢快了一些,三三两两的议论和感叹此起彼伏,直到看到了田家洼村的牌坊式大门,车厢内才重新安静了下来。
    过了沂水大桥,公路就是沿着沂水在延伸着,一面是宽阔的沂水,另一面是起伏不断的山岭,田家洼村就在公路紧挨山岭的一面,这也是很多村子相同的建筑形式,不过多地占用珍贵的平原耕地,也不过分靠近陡峭的山岭,而是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建设着家园。
    车队驶下公路,拐进了通往田家洼村的水泥路,直到写有田家洼村村名牌坊前停了下来,牌坊很是高大气派,相比之下就显得站立在牌坊下迎接的人群小了很多,可由于人数众多,还是显得蔚为壮观。
    很远就能听到锣鼓敲打的声音,也看到了沿着牌坊大门竖起的各色彩旗,田富平率领的众人,就站在牌坊和彩旗中间,翘首迎候着车队的到来,看到车辆停了下来,田富平就赶忙疾步迎了下来,站在了车门前恭候领导们下车。
    副总理缓步走下中型客车,伸出手来与迎上来的田富平握着手,对慢慢簇拥过来的村民高声打着招呼:乡亲们好啊
    副总理的招呼很快获得了村民们的回应,可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有的人喊好,有的人鼓掌欢迎,一时显得有些混乱,可也正是这种嘈杂,才显得欢迎场面更加的真实。
    副总理注意到了众人的神情,更注意到了比牌坊更引人瞩目的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就指着对田富平温和地问道:这就是你们的新村吗建的可是够气派的。
    田富平双手紧紧地握住副总理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听着副总理微笑地问话,才恋恋不舍地松开副总理的手,略显自豪地朗声说道:这就是我们刚建成不久的田家洼新村,欢迎领导到我们新村视察做客。
    似乎是觉得没有说清楚自己的意图,田富平赶忙指着远处对副总理补充着:以前的老村已经年久失修,条件也不是很好,新村建成后根据区里的要求,进行拆除并复垦了,就在新村往下不到一里的地方。
    副总理饶有兴致地顺着田富平的手指看着,随即目光依旧转向了新村,对田富平笑着提议说:那就请你带我们参观一些你们的新村吧
    得到了副总理的指示,田富平忙不迭地回身摆手招呼着,随着他的手势锣鼓声再次密集地响起,而且簇拥在车旁的村民自觉闪开了一条道,让田富平与领导同志们通过。
    随着田富平的引领,副总理和齐天翔一行,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走过高大的牌坊,走到了一个不是很大,可却是很平整的小广场前。广场上几个临时支起的炉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每个炉灶前都站立着几位妇女,随着田富平一声令下,妇女们开始忙碌起来,一场煎饼制作表扬,随即就开始了。
    妇女们技艺十分娴熟,而且配合的也很有序,烧火打面糊摊煎饼,旋转翻面,都显得有条不紊,很快就闻到了煎饼的焦甜的香味,不仅在广场上弥漫,更是刺激着围观者的味蕾,有着想赶快吃上煎饼的冲动,可更是为妇女们的技艺和表演,由衷地鼓掌赞叹着。

第六百八十五章 继续视察(5)
    请领导们尝尝我们的三姐妹煎饼。小说田富平不失时机地利用着这难得的气氛,面对着众多摄影摄像镜头,从一位妇女手中接过还散发着热气的煎饼,双手捧着递到副总理面前,自豪地介绍道:这可是我们村创出来的品牌,已经买到了全省各大超市,还开了不少专卖店呢
    三姐妹煎饼,这个名字响亮,也好记。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副总理大大方方地接过田富平手中的煎饼,撕下一块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着,再次看了看制作煎饼的几个炉灶,似乎有了什么发现般对田富平说:是不是每个煎饼制作过程,都是由三个女同志完全,因此叫三姐妹煎饼
    也是这么个意思,煎饼制作看上去简单,只要把面糊放到鏊子上,用刮板刮匀就行了,可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田富平听着副总理的问话,略带得意地说着:我们这里的鏊子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一个是大,直径一米都算是小鏊子。另一个就是纯手工操作,不用机械旋转鏊子,全靠手工。再一个就是对火候的把握很严,完全是柴火来烧,火小了煎饼夹生,而且不焦不脆,火大了容易糊底。还有就是面糊的稀稠也很关键,面糊稀了淌汁,稠了拉不开。这就要求各个工序相互配合,三个人是最佳的组合了。这就是我们这里三姐妹煎饼不同的地方。
    副总理听着田富平的讲述,由衷地点头称赞道:想不到一个简单的煎饼,制作工艺和技术要求就这么复杂。看来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除了材料,用心才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看到副总理认真了,也相信了田富平添油加醋的介绍,齐天翔微微笑着接过了副总理的话,慢慢地说着:田支书介绍的很到位,不过也难避王婆卖瓜之嫌,煎饼是我省很普遍的一种食品,就像北方地区的蒸馒头烙烧饼一样,都是家庭必不可少的主食,也是家庭主妇必须掌握的技艺,制作也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复杂。
    过去男人下地干活,女人在家操持家务,这样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模式,煎饼作为当家主食,是必不可少的。齐天翔望着饶有兴致在听的副总理,微微笑着继续说道:由于过去都是大家庭,婆婆带着媳妇准备主食,是每一家都一样的事情,至于是三人,还是四人,或者是两人,并没有定数,而且煎饼耐存放,也并不是每家每天都需要制作的。三姐妹煎饼也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