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基的悲哀,一个拥有万千江山的帝位,连一个弱女子都保护不了,可以决定万千黎民生死的巨手,却拉不在心爱的人,这样的悲情岂不是对权利地位最好的嘲弄。”刘唐子一边说着,一边感慨,“时间又推后了几百年,清康熙年间,云南巡抚、加太子太保兼少保的朱国治,受命监视平西王吴三桂。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反清,朱国治拒降,并手刃妻儿后被杀。身为吴三桂将士分而食之,骸骨无一存。这样的场面想来就让人不寒而栗,该是到了怎样的关头,怎样的危机时刻,才能下得了这样的决心,才能如此决然。而且这样的场面也是没有任何美感和悲情意义的,就是杀戮,就是屠杀,所不同的是自己的手,或者假以敌手,结果都是相同的,可意义却有不同。
    朱国治是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的,受命云南巡抚,到吴三桂治下履职,风险和危险是注定的,而且是不可能有改变的,只身赴险是大义凌然,将妻儿带入险地却不道德,也许可以以此表明自己的决然,但却证明不了自己的高尚。
    同样是离别,同样是生死两分,相信朱国治的妻子没有虞美人的大义,死之前舞一曲慰君以作别,也没有杨贵妃的大度,慷慨以死谢君。不知道朱国治的妻子是如何作别,一个官宦之妻,相信也必是大家闺秀,对丈夫的大义也能理解,但为人妻、为人母,不是为大义来去的,更不是为政治斗争牺牲的,所以悲哀也就在此。三个男人,三段告别,给人的却是三段不同的悲怆。”
    刘唐子说完了,可却没有一个人做声,或许也都感触颇多,因此赶紧打破僵局说着:“说的太过沉重了,我自罚一杯。”说着端起杯干了杯中酒。
    “老刘喝了杯中酒,那谁又要自刎了呢?”李政楠楠地说,却分明让大家都能听见,瞬间目光都投向了郝涵脸上,突然间轰然大笑起来。
    “你个死李政,就没有一点正形。”郝涵的脸立时飞上了红晕,一双杏眼圆睁,恼羞成怒地瞪着李政,“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好好的气氛都让你搅合了。”
    “好好,我投降,我也自罚一杯。”说着话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仍然是看着郝涵笑着。
    郝涵看着李政顽皮的笑脸,也不禁笑了,无奈地摇摇头,感慨地说:“助纣为虐,这种集体无意识真是太可怕了。”
    “我的大县长,集体无意识不可怕,可怕的是集体有意识”,钱向忠好容易有了说话的时机,拉长了声调说:“以前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可现在却是路不平有人骂,事不平有人闹,都知道应该怎么样,但却并不按怎么样去做,去努力。三轮车、电动车、行人闯红灯,机动车占压人行道,是不知道法律规定,还是不明白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甚至由此造成的危险和不方便,都明白,都清楚,但都抱着法不责众和侥幸的心理,而且都认为抓不到就是幸运,抓到是倒霉。这样的心理作用导致的社会混乱和交通混乱是管理的问题,还是社会心态的问题,不满意都骂娘,可换个角度骂娘的是不是也有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且有管闲事的也常常被叱责侵犯了人家的自由,岂不知自由过度就是无政府状态,而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受害的恰恰就是普通的民众。因此,商鞅城门的柱子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了,立信的同时立威,也就是言必信行必果,有法可依只是法制社会的基本,有法必依却是有序社会的精髓,就像刚才说的闯红灯、机动车占压人行道,不是没有法律约束,而是没有严格的执法。扣车重罚,可能会带来一些人的阵痛,但可以想见,这样的处罚下来,违法的只会越来越少,而不会越来越多。严刑峻法似乎有矫正过枉的意味,但对于端着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特别是放下碗就不认账的白眼狼却有着很好的警戒作用。”
    “这样的课题太大,一时半会没法论,还是喝酒吧!”彭群阴沉着脸端起杯子,大声地说:“喝完这杯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想怎么喝就怎么喝。”说着话率先干了杯中酒。
    说着自由活动,但由于气氛始终活跃不起来,另外中途彭群又频频率领几个常委到其他房间敬酒,各单位请来的领导也频频过来回敬,一场酒喝得七零八落,尽管热闹,但也觉寡然无味。
    还是钱向忠提议大家都要忙,不要误了明天的大事,所以又喝了几杯,就草草散了。
    尽管齐天翔不知道彭群刻意冷落钱向忠的真正意图,从彭群的态度看来,他对钱向忠似乎相当的不满,但看着钱向忠失意和落寞的神情,还是觉得有种隐隐的快意,也真正明白刘唐子让自己看戏的意思了。

第四十五章 快乐简单
    闫勇到北京来开会,说好了周末来家吃饭,闫丽快乐地忙碌着。
    天知道一个省厅治安总队的总队长,来北京开什么会,而且即使开会也不应该是总队长的事,怎么也轮不着他这个主管业务的技术干警出面。想必是来查什么案子,他不说闫丽是绝对不会问的。多年的学习和团委工作生涯,使闫丽对是非少了许多热情,也少了很多好奇,只关心齐天翔和孩子的事情,其他的都觉得与自己无关。
    在闫丽的心目中,这唯一的哥哥是最亲的,亲近甚至超过了父母。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即使不忙也难得看到他们的身影,或者得到他们的关心,更别提承欢膝前,撒撒娇什么的,父亲正统到了不苟言笑的地步,回到家里也带着工作范。因此,大多数的时间,她都是与大她六岁的哥哥在一起,一起上学、下学,一起看电影、出去玩。甚至哥哥们打架的时候她也在旁边看着,打赢了跟着高兴、拍手,打输了帮他们收拾书包,包扎伤口,俨然一个战地小护士,但最常听到的称呼却是“跟屁虫”,刚开始她很反感这样的称呼,总是瞪着眼睛,噘着小嘴反驳。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也就认可了这个称呼,甚至觉得跟屁虫也很美。
    小时候是这样,渐渐长大以后,女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玩伴,渐渐不再跟在哥哥后面,身体尽管不跟了,但心里却始终跟在哥哥。有些话就愿意跟哥哥说,而只有得到哥哥的肯定或鼓励,这件事情才有了做与不做的可能。这是心理上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却觉得很骄傲、很自豪。
    而哥哥对闫丽,却始终像妈妈一样,这一点与闫勇粗粗拉拉的性格和长相很不相符,甚至有些婆婆妈妈的。小时候穿什么衣服,作业怎么写,见到大人应该怎么称呼,闫勇都不厌其烦地一一对闫丽说。大一点以后,与同学之间怎么相处,有了矛盾怎么化解,甚至收到了小字条应该怎么看,用不用交给老师,这些闫勇都义不容辞地担当了下来。他觉得妹妹需要他的保护,他是男子汉,是妹妹的保护神。
    这种相互依赖终结在了哥哥参军以后,尽管还有书信来往,但毕竟减少了许多,尤其是哥哥从部队回来,当了警察以后,渐渐的少了许多,而随着闫丽上大学之后,就又少了许多。但只要回到家中,只要是重大问题,仍然是第一时间原原本本地告诉哥哥,就是与齐天翔的关系,也是在征求了哥哥的意见后才确定的。
    而且齐天翔也受到了闫丽的影响,对他这个大舅哥也是充满了尊敬和信赖,这不仅仅有闫丽这层关系,更主要的是他觉得闫勇正直、刚毅,身上有一股英气,很是让人钦佩。
    闫勇也很喜欢齐天翔,与妹妹关系确定初期,他确实也担心这小子图妹妹什么,不会珍惜妹妹,但时间久了,也渐渐发现齐天翔身上可贵的性情,那就是真诚、真情、真切,尽管有些书生的迂腐和义气,还有一些情高,但毕竟还是一个很理想的丈夫。尤其是看到他对闫丽的呵护,甚至迁就,他就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甚至有时候看着闫丽赌气故意欺负齐天翔,他也还不断地敲打妹妹。
    按闫丽的意思,还是出去吃比较简单,省心省事,毕竟是哥哥来,而且平时也不经常来。闫勇借口不方便,还是在家里吃好了。由此也知道他这次来是有事要办。也就不再强求了。
    以往闫勇来北京,或者是路过,大多都是在家里吃饭,去外面的时候也很多,但都是时间紧,或者来的人多,家里不方便。
    反正哥哥也不是第一次到家里吃饭,好打发。在吃的方面他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要是生的做熟了端上桌,就可以了,只要大鱼大肉的伺候着,再加上大碗的烧酒,就一切搞定。
    尽管说简单,但周五一下午,闫丽却什么也没有干,就在厨房里忙活了。她希望尽量做到精心,虽然也知道自己的那点能耐糊弄别人也就罢了,哥哥来吃饭是绝对不能糊弄的,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形式上。
    买了一条黄河鲤鱼,红烧鲤鱼闫勇是很爱吃的,另外就是熟猪蹄,闫丽原本要买排骨的,说是做一个糖醋排骨,后来还是放弃了。尽管排骨是儿子小亮的最爱,但哥哥已是快奔五十的人了,过多的糖分还是能免就免,他准备做一个红烧肉,这是跟电视学的,加上自己的琢磨,做出来一定好吃。
    忙活完了,也就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闫勇也风风火火地来了。
    闫勇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匆匆忙忙,而且虎虎地带着生气,也许是身高的原因,闫勇一米八多的大个子,魁梧的身材,总是板板整整,走路说话都是大腔大调,国字型的方脸上络腮胡须,仿佛总是没有刮净似的,加上大大的眼睛中透出的威严,总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
    可眼见不一定为实,表面的威严下却裹藏着一颗柔弱的心。
    “大哥来了,正等你呢,”闫丽开开门,笑着对闫勇说着,随手要接过闫勇脱下的外衣,被闫勇摆摆手拒绝了。闫丽翔也不再坚持,看着闫勇挂好衣服,换好拖鞋,往客厅走,随即问:“就你一个人?”
    “他们吃食堂”,闫勇往沙发上一仰,伸了个懒腰说:“事挺多的,就别来回折腾了。小亮呢,这臭小子,几天不见还挺想他呢。”
    “学校忙,现在忙得都两腿不沾地了“。闫丽抱怨地笑着说:“下午本来想打电话的,怕不方便,就没打。想着你来肯定少不了你的那帮兄弟,所以做了不少”,闫丽不无遗憾地说,“不过没关系,明天接着吃。”
    “做多了没关系,一会吃完弄几个菜带回去,让他们晚上也加点夜宵。”闫勇略带歉意地笑着说:“这帮臭小子,怎么每回有好事都少不了他们。”
    “时间也不早了,那就吃饭吧!”闫丽不失时机地提议。
    “不等等小宝了”?闫勇抬腕看了眼时间,“刚开学就这么忙吗?”
    “早就打过电话了,而且不止一次,回答都一样是马上,马上,这都几个马上了。”闫丽不满地说:“我说过不要让舅舅等你,看他一会回来怎么有脸。”
    “有没有脸你一会看,他一回来叫一声舅舅,最多再说一声我真想您,一切都没事了。不信你看着吧!”闫勇接过闫丽的话哈哈笑着说道:“现在的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们的时间只对他们自己有效,对别人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只约束别人,不约束自己。过去我们说八零后是毁掉的一代,他们在溺爱中成长,社会、家庭给了他们过多的关爱,因为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习惯了多子多福的中国家庭,也习惯了散养的教育方式,定下了规矩,让孩子自己成长,自己觉悟,自己摔跤,自我疗伤。突然散养变成圈养了,就有些无所适从了,以往放下食物让他们自己吃,现在是喂着吃了,而且生怕他们吃不好,还变着花样给他们调剂,三天两头地改变,把他们的胃口都吃坏了。不但是吃,教育上更是不遗余力,就一个孩子,谁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事无成,更不敢大意。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纯粹是忽悠,哪里有起跑线?谁在打发令枪?何况人生的路几十年,仅仅只是短跑吗?一个冲刺就成功了,就功成名就了,就可以躺下吃老本了?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和成功学吗?人生是一场长跑,不但比速度,更比耐力和意志品质,就像小树,长不长得好,短期内的呵护有一定作用,长不长得大、成不成才却有着后天的努力,以及为成才所付出的辛苦和艰辛,甚至是苦难和煎熬。而且中国未来不需要那么多的钢琴家、演奏家、书法家、画家,需要的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和创造者。你问一下现在给孩子报钢琴班、书画班的家长,没有一个家长会告诉你,让孩子牺牲掉所有的课余时间,甚至家长点灯熬油地借钱买钢琴、买乐器,仅仅是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仅仅是使孩子多才多艺。这话你信吗?能得到吗?”闫勇一边帮着闫丽从厨房往餐厅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