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曹丕反而怀念起荀彧的好来。不过让曹丕给荀彧官复原职,曹丕却不想丢那面子,只能看着朝中文武乱成一团。
大殿上可不止曹丕一人想起荀彧,司马朗出言提醒道:“陛下何不召文若公问计?”
曹丕原本拉不下脸去请荀彧入朝,可是司马朗一提,曹丕便有了台阶,欣喜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何人愿往?”
董昭出班道:“微臣愿往。”
曹丕点了点头,便让董昭去请荀彧。董昭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可是却没带回荀彧。曹丕忍不住问道:“荀令君何在?”
董昭尴尬道:“文若公称病在家,无法入朝。”
曹丕闻言心中暗恨,嘴上却道:“是朕愧对荀令君。”
董昭道:“文若公虽病重无法入朝,却有书信一封,献计于陛下。”
曹丕闻言又喜道:“你何不早言?快快呈上。”
董昭不敢怠慢,呈上书信。说是书信,其实不过三句话而已。第一句:遣大将往许昌助文优守城。第二句:拘山阳公往北地,莫被三家所得。第三句:速招司马仲达还朝。
曹丕见计当时大喜,李儒防守许昌多年计略过人,只是身边缺少武将,这第一计可令许昌无忧。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封地在兖州,这第二计就是转移刘协,免得被三家所得再立为帝。而这第三计则是一个双保险,不论前两计成否,司马懿还朝都能主持大局。
第五十六回曹丕废帝篡炎刘南烨仗义再兴兵(7)
曹丕得了荀彧之计心中稍安,将荀彧所写三计遍视众人。殿上文武见此三计无不称善。传召司马懿,接回山阳公刘协都不是大问题,何人去助李儒防守许昌才是大事。明眼人都能看出许昌危急之处,荀彧没让曹丕御驾亲征想必也是觉得此战艰难,稍有差池就会性命不保,甚至已经做好了弃许昌守邺城的准备。所以一众武将面面相觑,皆不敢轻易请战。
就在众武将沉默之时,忽然一人出班道:“陛下,末将愿前往许昌!”
这人的声音还略显稚嫩,可是却洪亮无比。众人以目视之,乃是曹丕之弟曹彰。曹操子嗣不少,不过青史留名者不过数人。一是战死宛城的大儿子曹昂,二是继承王位的曹丕,三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四是智能称象的曹冲,第五个便是有黄须儿之称的曹彰。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二子,也是曹丕之弟,曹植之兄。其人年少便善骑射,膂力过人,能徒手格杀猛兽。
曹操见曹彰好舞枪弄棒,曾问年幼的曹彰道:“你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有何可贵之处?”
曹彰答道:“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如何能作一文士?”
曹操又问曹彰之志。曹彰答道:“愿为将。”
曹操问道:“为将当何如?”
曹彰答:“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曹操闻言大笑。
由于曹操身死华容道,曹丕继位还在年幼之时,曹彰、曹植年岁更小,也就没有发生争夺王位之事。这几年曹丕渐渐掌权,对于两个弟弟虽然加以提防,没有给予重权,可是也没过分逼迫,搞出什么七步作诗的事来。
曹彰的志向是统兵为将,可是他要想在曹丕麾下统兵何其难也,所以平日最多也就带着三五家将,训练百余亲兵。如今见众将都不愿去许昌,他便自告奋勇,向曹丕请战。
曹丕见是曹彰请战当时大喜,曹彰身份特殊又爱身先士卒,若能去许昌守城,定能提升士气。就算战败身死,曹丕也能除去一个隐患。曹丕心中虽喜,嘴上却道:“贤弟愿代朕守城,朕心甚慰。只是此次三路兵来,不容小觑。贤弟之前又不曾领兵,岂可轻往?”
曹彰拱手道:“弟虽不曾统兵出征,但此次只是守城,又有文优先生指点,想必不会误事。如今大敌当前,弟便不为将统兵,也愿做一军前小校,上阵为兄长分忧。还请陛下应允。”
曹丕闻言喜道:“好!贤弟真勇武也!此次便封贤弟为北中郎将,统兵五千前去助战。不知还有何人愿一同前往?”
年少的曹彰一请战,确实带动了众将士气。夏侯尚、夏侯德、邓义、刘先、牛金五将先后请战。曹丕又拨五人军马四万五千,与曹彰凑齐五万大军,前往许昌迎敌。
李儒在许昌得知曹彰等六将来援,急忙命人大开城门,将众将兵马迎入城中。而后立刻与众将商议退兵之事。
曹彰这还是头一回领兵出战,心中难免激动,坐在李儒下手,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解目前战局。
李儒见曹彰贵为皇弟却并不插言,而是十分听话,心中也很满意,对众将道:“如今三路大军齐至,合计兵马三十万。我等守城之兵不过十余万。若等三家兵来,此城难守矣。依我之见不如先起兵退其一路,而后守城。诸君以为如何?”
夏侯德道:“许昌城高墙后,便是敌军倍于我军,也难下此城。何必出城冒险?”
李儒道:“此次若只孙权、刘备二人前来,休说三十万,便是五十万人马前来也难攻陷此城。可南烨国师发兵,我等不可不小心应对。”
曹彰道:“适才听先生讲,孙、刘、南三家兵马一路十万,我等城中士卒约有十五万,若尽全力,退其一路不难。我愿为先锋,取那南烨首级。”
李儒闻言一愣,而后笑道:“三路兵马,殿下何故要取南烨?”
曹彰道:“文优先生不是说南烨最需防备?只要先取南烨其余两路不足为惧矣。”
众人听曹彰之言都笑了起来,深感曹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夏侯尚笑道:“南烨征战四方攻无不克,岂是易与之辈?此次他又过豫州,与刘备同来,若攻其一路,便是攻他与刘备两路,岂有得胜之理?”
李儒点首道:“伯仁之言是也。三路军中应先退孙权为上策。”
曹彰好战不假,可也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经验不足,所以十分虚心。听完夏侯尚与李儒解释,他便不再坚持己见,而是拍着胸脯道:“若战孙权,末将愿为先锋!”
李儒倒是听说过曹彰勇武,也明白曹彰上阵可鼓舞士气。但是曹彰武艺究竟如何,会不会一上阵就尿裤子,李儒也拿不准。于是说道:“大军先锋不但要修桥补路,还要克敌制胜。殿下欲为先锋,必先在士卒之前一展勇武才行。”
曹彰对武艺极有自信,当时兴奋道:“不知我要如何一展所长?”
李儒道:“可往校场比武。”
曹彰最不怕的就是比武,拉着众人便往外走。校场上的士卒一听二公子曹彰要与众将比武,都争先恐后凑了过来。
众士卒只见曹彰头戴金冠,手持画戟,胯下一匹宝马名曰白鹤,策马来到校场正中喝问:“谁来与我一战?”
李儒知道众将之中牛金武艺最高,夏侯尚、夏侯德兄弟次之,荆州降将邓义、刘先武艺最差。在李儒看来,曹彰的本事只要能胜过邓义、刘先也就凑合了,至少不会上阵就送了性命,若是还不如这二人,那就最好让他老老实实城里呆着。于是李儒吩咐道:“还请邓将军上前一试。”
邓义撇了撇嘴,并不愿给年方十七的曹彰当陪练,不过他官职卑微无法抗命,只得策马提枪来到阵前拱手道:“还请殿下手下留情!”
曹彰不知邓义是客气,点点头道:“嗯~我会注意分寸的。”那语气如同必胜一般。
邓义见曹彰高傲,心中不免有气,说了一句“殿下小心!”而后便一枪刺来。
第五十六回曹丕废帝篡炎刘南烨仗义再兴兵(8)
邓义与曹彰一交手,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曹彰。二人交锋不到五回合,邓义便被曹彰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若非曹彰因为切磋手下留情,恐怕邓义三回合都挺不住。
李儒对于武艺虽是外行,可也能看出曹彰的厉害,只凭这一点就说明邓义与曹彰相差不是一星半点。李儒对刘先道:“刘将军且去助邓将军一臂之力。”
刘先与邓义同为荆州降将,在曹营中关系最好。他也觉得邓义输给一个黄毛小子丢人,于是挺枪策马上前道:“殿下且看末将枪法如何。”说罢便与邓义双战曹丕。
曹彰见二将来战不怒反喜,挥舞画戟如同游龙一般。古代武将但凡用戟者,要么膂力过人,武艺超群,要么不堪一击,只为装13。曹彰显然属于前者,与二将交战不落下风。
众士卒见曹彰勇武,纷纷喝彩叫好。李儒等人在一旁看了也不由点头。夏侯尚感叹道:“殿下有大公子之风。”他所说的大公子并非指曹丕而是曹昂。
话音刚落,就见阵上曹彰用画戟月牙一锁邓义枪尖而后往外一拉,邓义长枪当时脱手飞了出去。刘先挺枪来救,曹彰策马闪过,回手用画戟在刘先的马屁股上划了一下。那战马吃痛策蹄飞奔,结果就把赤手空拳的邓义留在了曹彰面前。
邓义失了兵器还怎么比试?只能抱拳拱手佩服道:“殿下武艺高超,我等不敌也!”
曹彰举目四顾周围士卒那敬佩的眼神,不由哈哈大笑,看向李儒道:“以我武艺可为先锋否?”
李儒点了点头道:“殿下本领足以为先锋,不过那孙权麾下能征惯战之士不少,殿下还当小心谨慎。”
曹彰点头答应之后众人又回殿中。李儒命夏侯尚、牛金、曹彰三人领兵十万,埋伏于于颍水之北,截断桥梁,专等孙权。
却说孙权得了鲁肃回报并不急于出兵,而是日夜命细作打探。直到听说南烨、刘备合兵一处开始往许昌而行,这才从徐州境内发兵。由于此次三家兵马数量相同,南烨、刘备又亲自统兵,孙权便也亲率兵马而来,免得在南烨、刘备面前失了话语权。
此次出兵,孙权留周瑜等将守家,命吕蒙、董袭为前队,自领凌操、凌统、陈武、宋谦居中,蒋钦、周泰等将居后。一路之上所过郡县皆望风而降。
吕蒙、董袭来到颍水之南,见河上桥梁被毁,便四处寻找船只渡河。人马刚刚过河,吕蒙、董袭便见一小将骑白马,持画戟,引数千兵马而来。
董袭见曹彰领兵而来并不认识,不由对吕蒙笑道:“常言半渡而击,我等已然渡河,此将才来,可见此子不会领兵,不知战机,待我胜之。”说罢策马引兵来战曹彰。
曹彰与董袭交锋不到二十回合诈败而走,董袭急忙招呼吕蒙一齐引军追赶。吕蒙劝董袭道:“小心诱敌之计!”
董袭道:“主公后队人马将至,便是计策也不打紧。”
吕蒙回头一望,果然孙权兵马已到。原来就在他们收集船只渡河的时候,孙权的中队已经到了河边。见了孙权的人马,吕蒙也有了底气,跟随董袭去追曹彰,只留少量人马助孙权渡河。
董袭、吕蒙追着曹彰到了颍川以北,忽闻战鼓声响,左边夏侯尚引一军杀来,右边牛金一军杀来,曹彰引兵回身杀来。这三人合兵有十万之众,董袭、吕蒙的前队不过三万,如何匹敌的过?当时便被杀的大败。
吕蒙、董袭奋力死战,这才杀出一条血路往河边逃去。还未到河边,便见孙权引兵而来。原来孙权渡河之后听前军得胜,便催兵而行前来接应,哪里想得到片刻工夫前军已败?
董袭见了孙权便高呼道:“主公快走!”
孙权闻言大惊,待他想要回兵,前队败军已然冲进中队军阵,士卒一片混乱。曹彰三将见机不可失,率领曹军直冲孙权帅旗。孙权忙命身边凌操、陈武、宋谦三将上前交战,只留小将凌统身边护卫。
曹彰与凌操战在一处,陈武对上了牛金,宋谦对上了夏侯尚。若单论武艺,除了曹彰对凌操占上风外,其余两个曹将都不是吴将对手。可是曹军比吴军多啊!主将不是对手,可以召唤士卒帮忙群殴,如此一来三名吴将哪儿能抵挡?
凌操在乱军之中与曹彰交战不到十合,便有一曹兵用长矛来刺凌操。曹彰趁着凌操抵挡长矛,挥手一戟将凌操砍于马下。与此同时宋谦也被夏侯尚领兵围殴致死,唯有陈武仗着武艺高强,从乱军中逃了出来。
东吴三将虽没能抵挡曹兵,却为孙权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孙权趁着三将交锋之时与凌统跑到了河边,此时他身边还剩三百余骑。
就在孙权松了口气,想要寻船渡河的时候。曹彰引着两千余骑从后追来,口中大叫:“孙权哪里逃!”
凌统见曹军来势如山倒,大呼道:“寻船不及,主公速渡小桥!”说罢翻身与曹彰死战,要为父亲凌操报仇。
孙权此时已然慌了神,根本忘了桥梁已断之事,策马朝着一小桥奔去。待他纵马上桥,才发现桥中已被拆断,并无一片木板。这下可把孙权惊得手足无措。
就在孙权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刚才战败的陈武浑身浴血也杀到桥前,对孙权大呼道:“主公可令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
孙权闻计大喜。原来由于时间匆忙,这小桥曹兵只拆了中间一段丈余距离,前后桥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