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玄道主- 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鼎甚至对玄都都产生同情,因为他明白玄都曾经有多接近这个境界,现在就有多绝望。
    可玄都到底是玄都,他纵使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气馁,但依旧不会放弃。
    玄都接着道:“我请你来,是想传你一气化三清的法门。”
    玉鼎几乎不可置信道:“为什么。”
    玄都道:“我前些日子忽然想起通天师叔的一句话,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比起师叔,我们的格局确实小了些。师尊当年创出一气化三清时,怕也是如此想的。”
    玉鼎想着玄都这样做有什么阴谋,但他看不出,玄都看着他,很是平静。他当然清楚到他们这一步,做到胸有惊雷,面色不改,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可他内心却隐隐觉得玄都真的毫无私心,他竟有了这般胸襟。
    玉鼎长身作揖道:“今日才知道师兄为何能有这般修为。”
    玄都虚扶一下,道:“其实我很久以前就知道第一流的修行人看的是胸襟气度,本身也做到了。只是要超脱,那就不是光凭修行能做到的事。等我明白这一点后,你知道我是什么感受么。”
    玉鼎道:“大概是沮丧和绝望。”
    玄都竟而微微一笑,说道:“我反而松了口气。”
    玉鼎露出疑惑的眼神。
    玄都道:“直到那时候,我才懂得了师尊说的无为。”
    玉鼎心里有些收获,但并不透彻。他到底是元始的弟子,虽然三教一家,可玉虚和八景的道终归有所区别。
    或许太上和元始之间,并无区别,但他们作为世间众生,确确实实会感到差别。
    玄都没有多说什么了,而是依照自己的话,对玉鼎说起一气化三清的法门。
    玉鼎饶是道行通天,听玄都讲解一气化三清时也倍感吃力。
    对于其中玉清道的那部分,他尚能理解,但涉及到上清和太清,他就有许多模糊的地方。
    玄都似是知晓他的难处在哪,每到这些地方都会反复讲解。
    如此过了三十日,这场传道方算了解。
    玉鼎亦能初步做到一气化三清,但仅是三个初入大罗境的化身而已,甚至不能长久维持。
    饶是如此,他也能不凭借盘古幡,成为混元无极之下的最强者之一。
    可这要是用来对付沈炼,远远不够。
    似乎玄都也无这个意思,他将玉鼎送走。自己独自在天河边闲逛。

第107章 一株草,一缕愁丝
    天河茫茫,不知起源,不知所终。在天河边上,更是一片虚无,若无大法力,在天河边行走,只怕很快就会迷失。
    可天下间哪还找得出几个比玄都法力更高的仙家出来,以他的能耐,纵使深入天河尽头,亦不会回不来。
    他只是在河边走着,耳边时时泛起天河的水声,那可比任何仙乐都要好听,充满自然空灵的味道。
    玄都如何不清楚天河越是自然空灵,代表着清水道君的道行越发接近至道。
    这位邻居,可当真是古今无双之辈。
    要不是世间有沈炼,清水倒是他成道最大的敌手了。
    玄都来天河边本是为了散心,不知不觉又想到沈炼,便失了此前的平静。若说到了他这步,便不超脱,那也远超过芸芸众生了。可到了这一步,没能走到道途尽头,终归是遗憾。
    只是确然如他对玉鼎所言,玄都找不到办法对付沈炼,仅是无日无夜的感应沈炼化众生相,待到沈炼功成,大概便是对方成为真正的道主之时。
    既然平静的状态被打破,玄都开始四目眺望,分散注意力。
    兴许是巧合,原本虚无的天河边,竟生出一株草,迎着天河水,幽幽而摇绿。
    玄都看着小草竟一笑,原来小草之所以诞生,却是他一缕愁丝所化。他道行太高,化虚为实,方有眼前能在一片虚无中扎根的小草。
    不过若是不管不顾,过不多久,小草没法扎根虚空,终归是要枯败的。
    玄都本是无情之辈,寻常时候绝不会管这么一株草的事。可小草到底是他一缕愁丝所化,故而对他来说,就有所不同。
    玄都道:“算了,我就给你一场造化。”
    他直接盘膝坐下,对着虚无中的小草,竟而朗声读起道德经来。这道德经传遍大千世界,本不稀奇。可玄都读来,几乎能和当初老子西出函关,紫气东来时,玉口亲述相提并论。
    寥寥五千的道德箴言,玄都用了一炷香的时光才朗读完毕。
    他道行高深到了极致,又有所收敛,竟而没有什么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诵完道德经后,玄都竟有些累。他给玉鼎说了三十天关于一气化三清的秘法,没有觉得累。
    可短短一炷香,仅仅五千字的道德经诵完,玄都就像是跟一位混元无极境的人物大战了一番般,内心觉得疲累。
    玄都当然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疲累,因为一气化三清再如何厉害,也只是世间法。而道德经,再如何普遍寻常,那也是真正诠释太上精义的文字。
    何况他毫无保留,将自己领悟的太上之道,通过五千道德经传给了面前的小草。
    当然这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有因有果。
    若玄都不修行太上之道,便无今日的一缕愁丝。
    毕竟他不是太上传人,就不会修行到这个高度,就不会有今日的遗憾,没有这番遗憾,就无这一缕愁丝了。
    如此一来,他将太上之道讲述给面前的小草,自是全了这番缘法。
    至于将来会有什么事,也跟他没多少干系。
    或许这株小草将来会有一段惊天动地的传说,可他未必瞧得见了。
    玄都抛却无谓的杂念,回往天界。
    …………
    青霞山不是元气最浓厚的仙山福地,但在那些道德真仙眼中,绝不比昆仑、灵山名声要小。
    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青霞山是沈炼的道场。
    如同元始的道场是昆仑,佛陀的道场是灵山一样。
    又如去昆仑见不到元始,到灵山拜不见佛陀,现在的青霞山也没有沈炼。
    因为巫支祁去了天河当水军元帅,现在看山的又成了夜摩天。
    夜摩天奉了顾微微的命令,最近时间不让任何人上山,可是面前的人,他拦不了。因为这个人是叶流云,亦是青帝。
    青帝叶流云大概是天地间最不怕沈炼的存在,这倒不是因为叶流云比玄都和清水道君都要强,而是大家都传,青霞山主沈炼能有如今成就,乃是因为他占了青帝叶流云的机缘。
    而且沈炼此前跟叶流云发生的一些事,也仿佛证实了这点。
    夜摩天是知道这个传言的,因此他恭恭敬敬的请叶流云上山。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看到叶流云,竟有些面对沈炼的感觉。
    自家老爷据说已经是无限接近道主了,叶流云竟跟老爷气质有些像,夜摩天当然能揣摩出这个青帝究竟有多强大。
    就算他拦也是拦不住的,所以女主人顾微微应该不会怪他。
    顾微微见到叶流云来,也有些惊讶。
    但她也如夜摩天所想,没有怪夜摩天不将叶流云拦住。
    顾微微很是大气的请叶流云到了偏厅叙话,并亲手给叶流云烹茶。
    叶流云喝茶的姿态很优雅,他这个人天生就有种常人不具备的贵气。
    哪怕是普通的灵茶,也让他喝出不死宫祖茶的格调。
    顾微微仔仔细细打量着这位传闻中的青帝,与之跟沈炼做比较。两人确实有种相似的气质,但不同也显而易见。
    沈炼没有叶流云这份天生的贵气,但却更洒脱自如。
    可是作为女子,会选择沈炼还是叶流云,顾微微觉得看是得先遇到谁才行。
    想到这些,顾微微有些羞涩,然后又想起沈炼。她也好些日子没瞧见沈炼了,都不知道沈炼在干什么,到了哪里去。
    甚至怕沈炼真的不声不响超脱世间而去,如同太上一般,不可见了。
    愁绪一闪而过,顾微微明眸望向叶流云,柔声道:“白云泉的水,山上新鲜的野茶,我只有这些能招待你了,青帝大人切莫怪我怠慢。”
    叶流云放下茶杯,微笑道:“很好喝。”
    若是常人这样说,顾微微尚且会觉得是奉承,但叶流云说出来,却让她没法往这方面想。
    顾微微浅浅一笑,静室生辉,道:“可惜我的茶就算再好,也不是青帝大人前来的目的。”
    叶流云道:“仙子爽快,我是为你而来。”
    顾微微惊讶道:“难道青帝大人来此的目的跟我师弟没关系?”
    她无由生出恼意,莫非叶流云仗着沈炼不在,就敢来轻薄她不成。
    叶流云似看穿她的心意,失笑道:“仙子切莫误会,我是想给仙子送一个弟子来。”

第108章 送上门的徒弟
    顾微微松了口气,问道:“既然是青帝大人推荐的,那必然是个佳徒,不知那孩子是什么来历?”
    对于叶流云的眼光,顾微微当然是信任的。但她也不会贸然应下,还得看是什么样的人,才决定是否接受。
    叶流云含笑道:“我在三千里外的云蒙山遇见他,便指点他到青霞山来,现在特来通知仙子一声,还请你到时不要拒绝收这个徒弟。”
    顾微微蹙眉道:“青帝大人还没告诉我他的来历,我可不好下决定。”
    “当初我指点沈炼到青玄,说起来青玄没有将沈炼拒之门外,现在也希望仙子不要拒绝这个孩子。”叶流云说完后就闭着眼,似要顾微微一定答应。
    顾微微有些犹豫,但叶流云话说到这地步,就是要以当年的事做人情,顾微微虽不知道沈炼到底还认不认这段因果,可青玄还是得认。若无那件事,青玄也不会出沈炼这等人物。
    可叶流云此举还有没有别的含义,顾微微实是模糊得紧。
    最后她还是咬牙答应下来,说道:“那孩子是什么样子,等他到了青霞山,我收他入门便是。”
    顾微微外表柔和,却是有决断的女子,思前想后,叶流云既然有了断当年因果的意思,干脆就应下来,后面纵有些风波,也比欠着这段因果好。
    叶流云缓缓睁看眼,看着顾微微,好一会才笑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似是觉得没说够,叶流云继续道:“我见那孩子时,他在云蒙山的天剑池。”
    顾微微心里一突,还有疑问,叶流云便如一道白云,飘然离去。
    她听到云蒙山时,起初还不以为意,但天剑池这个地方让她想起一些事来。云蒙山本是一处不出名的荒山,但最近一千年,却有一桩修行界的盛事,唤作蒙山论剑。那是天下间的剑修每隔五十年论剑的场所,最后论剑输了的人,便要将自己的剑折断,留在那里。
    一千年来下来,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有名剑修的断剑。
    近年来,这些残剑聚集在一起,竟而生出类似罡煞一般的剑煞,如同清水,又被称之为剑池。
    剑池周围的天地元气受此影响,也锋锐如剑气,在那种环境下,即便是道行高深的剑修都不敢在那里修行,甚至不能呆太久,否则会折损法体。
    故而天剑池那里又成了修行人畏之如虎的险境,虽然出名,却几乎没有人涉足。
    当然如果有大神通的人倒是能将天剑池炼化,可是天剑池的残剑所属各自不同,气息驳杂,就算花费法力炼化,总体亦是得不偿失,故而也没有什么大神通者看上这个奇地。
    叶流云说他和那孩子相见于天剑池,至少说明了一点,这孩子怕是体质颇不寻常。她倒是没有想那孩子会修为高深,毕竟要是有高深的修为,叶流云也不会让她收徒。
    顾微微心细如发,短短时间已经想到很多。
    但究竟具体如何,还是得等人来。
    如此春来秋去,东风转北,一场大雪突兀而至,竟让青山白头。
    山路本来陡峭难走,如今大雪之下,更是难行。一个十岁出头,稚气未脱的少年,正在山路上踽踽前行。
    冷风如刀,似能撕开他的血肉,但掩盖不住他眉宇的凌厉,如刀削斧刻。
    即使山路这样难走,少年人依然没有停住步伐。只是偶尔吹动的山风,总让人会觉得,他瘦削的身子会突然倒下,从山路上滚下去。
    纵然山上覆盖着积雪,但从他的位置滚下去,足有数百丈的高度,即使钢筋铁骨,都是挨不住的。
    好在他的身子虽然瘦弱,但每一步都很扎实,仿佛一颗钉子,非得深深扎进地里,才肯罢休。
    这样一来,他走得很慢,也很耗费力气,但终归没有倒下。
    不知走了多久,他才看到一片幽寂的松坡,松针上都是晶莹的冰雪,或青或白,让人觉得这片地方格外不同。
    越过松坡,就是一片整齐的竹林,在寒风中傲霜凌雪。
    如果是人骚客,见到这番景致,总会大发诗兴的。可少年没有对这些景致并无什么欣赏之情,如同走山路一样,越过竹林。
    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