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此世开神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此世开神道-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朝臣中走出一名老人,此人名为文田镇,历侍三朝,官封太师,此人出面,从朝臣中呼啦啦站起十多人,都是跪地哭诉戚前罪孽。
    此时的戚前更是万众瞩目,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由不得他退缩,大步走向文田镇,抽出佩剑一剑刺死。
    随即狞笑道:“大庆危在旦夕,此子竟还想着相互倾扎,朝廷养士三百年竟养出如此狼心狗肺之徒”。
    殿外忽然冲出一队士兵,将站出来哭诉的朝廷拉了出去,很快殿外传来声声惨叫声,朝臣都是色变。
    在戚前心腹带领下纷纷出列奏请加封大将军,六岁恒帝被眼前发生之事吓得啼哭起来,戚太后急忙将皇帝搂在怀中。
    恨恨说道:“大将军想要魏王,加九锡,拿去就是”。
    说完带着恒帝拂袖而去,留下面色沉重的魏王戚前,眼中不时露出精光,他本以为这一步很艰难,但当真迈出第一步后这才发现,只要想做,并无多少困难。
    可惜,他并无时间庆贺晋升,反而投入应对荆州李青之事,此子势力已成,不能等闲视之,在他心中威胁仅次于秦王刘胜。
    朝廷发生之事暂时尚未传到荆州,襄阳城内李青毅然还在忙碌着接受荆州与益州的军政要务。
    一下多出两州之地,治理起来就不能与以往一样了,各种军政事物千头万绪,就算燕正谊赶到襄阳辅助,仍然在忙碌半个月后才算稍微理出头绪。
    此时势力发展过快的后果体现出来,地盘增加,各种开支也是随之增加,益州、荆州两地府库经过连番大战已经消耗一空,只能靠交州输血。
    以交州一地供养两个大州其中困难可想而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事,目前最头痛的是人才的缺乏,各州、郡、县官员目前大多为降官代理,很多政务往往不能得心应手。
    襄阳齐福功,此为南方最大行宫,亭台楼宇、雕梁画栋,各种奇花异草装点,为南方少见的奢华宫殿。
    居住于此的李青并无多少心情欣赏,每日沉浸在处理不完的政务之中,黄门侍郎不停送来送出各项政令。
    大战过后急需休养生息,粮食和银钱欠缺甚多,户司主事王徵为此愁白了头,交州这几年经营所赚取银钱大多投入其中。
    其中各军扩充所需钱粮尚未解决,李青下了死命令,军队所需必须满足,王徵只得搜刮各地粮库,拆东墙补西墙。
    李青沉着脸从户司衙门走出,心中暗暗叹息,看来一两年内想要再次动兵是休想了,心中不禁陷入苦思之中,如何用他远超本世的知识解决目前难题。
    返回寝宫路途,此时已是傍晚,晚霞升上天空,将行宫照耀的金碧辉煌,望着这种美景李青心中舒畅不少。
    “好在两州顺利接收,接下来就是健全制度以及休养生息了”
    “此时比刚转世之时已经好上太多,我这有些得陇望蜀了”
    李青不仅哑然,自观气运,发现玄黄大鼎之中气运早已满,甚至不停向四周溢出,越国公的名号已经无法容纳三州气运了。
    再观气运天柱,红中带黄,这是统治三州时日尚短,等三州稳固之时才会变成纯黄天柱。
    当初占据交州之时天柱不过白中带红,此时已经纯红,甚至黄气占据了大多数,此为气运稳固的征兆。
    之时望着不停消散的气运李青感觉阵阵肉痛,这些气运可是一丝丝积攒而来,凭空损失出去实在心疼。
    “竟然忘了此事”
    李青忽然拍了拍脑袋,一向精打细算的他竟然忘了趁机召唤属神,正好利用这些散溢的气运将属神全部召唤转世,顺便还能解决人才空缺之事。
    “随着神庭发展,西山神庭作为起家之地更是积攒了不少人才,这些人窝在神庭训练却是有些浪费了”
    “凉州与益州接壤,通过冥土连接,神庭与三州鬼神连接终于打通,今后已经无需再神庭驻扎那么多神将了”
    “听闻长河龙女近几年发展很快,将青湖龙君死死压制在青湖无法动弹,也许可以让本体前去,彻底解决一些遗留问题”
    李青目光幽幽,思索着前尘往事。

第139章 称大明王
    永昌十一年,五月初七。
    繁华的襄阳城因连番大战变得有些冷清,宵禁暂未放开,襄阳的夜市罕见的冷清下来,上至郡望世家,下至贫民百姓,都摸不准目前官府政策,因此都小心翼翼观察着。
    入夜之后早早归家休息,只是习惯晚上热闹的人民哪里能睡得着,大多在院中乘凉聊天,以度过漫漫长夜。
    就在这时,城内百姓忽然感觉天空一亮,无数流星从天而降,分别落入城中各地,照耀的襄阳城亮如白昼。
    城中大部分百姓都见到这一幕,心中顿感震撼,自从李青入主荆州之后关于他的各种传言也传遍各地。
    很多人想到此处,顿觉李青天命所归,因此都是沉默不语。
    暗中不时与好友聊到此处都是小心翼翼,李青在民间威望猛然提升不少。
    反应最敏锐的还是各级官员,第二天清晨,无数奏章送至齐福功,都讲天降祥瑞,奏请越国公称帝。
    此时政事厅臣,李渔、武蕴藉等武将齐聚一堂,不仅如此,还多出数十位生面孔出来。
    李青笑眯眯说道:“各位都是原先神庭嫡系,我就不多介绍了,也没时间给各位熟悉情况,目前各地都在欠缺官员,各位在政务厅熟悉几天后就要走马上任去了,趁此机会大家正好叙叙旧情”。
    “此为臣等本分”
    众人齐声说着,能重活一次,每个人都很激动。
    李青含笑不语,与原先根据地连成一片顿时盘活不少资源出来,原先的属神、神将正好将目前欠缺职位补上。
    打量着这些原先的属神、神将,又将眼前任命书仔细核对一遍,不时根据个人才能进行微调。
    随后李青公布最新任命:“朝廷有内阁辅助君王,为避嫌我设政务厅辅助政务,今后政务厅由陈情负责,下设黄门侍郎、侍中等官职“。
    “臣遵旨”
    陈情坦然受之,神庭第一属神,又为神君起家老臣之一,实无必要谦虚,只是燕正谊神色有些微妙,陈情在神庭中地位在那,就算是他也不好出言。
    “任命燕正谊为益州刺史、姜思远为荆州刺史”说到这里李青微微停顿片刻,随后接着说道:“你二人负责一州之地,位高权重,务必小心谨慎”。
    “臣遵命”
    二人出班谢恩,都很激动,这可是封疆大员,本以为主公会暂时不设刺史,以防官员有不臣之心,此刻却是异常惊喜。
    李青微微点头,按理说四州之地没必要设刺史,就怕臣子做大反噬其主,但他所任命之人都是神庭属神,生死皆操于他手,又有何顾忌之处。
    “原户司主事王徵、礼司主事何永安、工司主事曾文广原先职位不变,刑司主事由赵岭担任,吏司主事和兵司主事由樊光远担任”
    吏司为诸司之首,兵司掌管四州兵马后勤、训练、调动,都是核心之职,此二职位均由同一人担任,可见对其信任。
    樊光远眼武判官,为诸属神之首,陈情为文臣接管政事厅自是恰当,他本以为会掌管一军,没想到主公还照顾着他的想法。
    “据我最近观察,大庆军制还是太过粗略,不利于行军打仗,吾将军制进行修改,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十人为队,此为古例我不修改,五百人为都,设偏将;五千人为营,设副将,两万五千人为一军,设主将”
    众人开始消化主公公布军制,发现如此改动后主将军力增加,更适合大军团作战,看来主公已经开始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了。
    “今设七军,金乌玉兔两军仍有候元勋和危子平为统帅,玄武劲卒改为白虎军,扩军至一万,全部着纸甲;武蕴藉仍为蛮旗军统帅;尤兴业准备组建玄武军,加上历元龙的应龙军,李鱼的麒麟军,总计七军”
    “加李渔为征北将军,负责攻略凉州、雍州;加武蕴藉为征东将军,负责由交州攻略扬州,加尤兴业为镇北将军,负责防御豫州、徐州方向敌人兵马”
    这三名大将都有帅才,即可镇守一方又可攻城略地,实为镇守一方之良将,如此四周稳如泰山。
    七军总计十六万兵马,这还不算禁卫军,飞马军等,负担过于沉重,因此各军除非执行战备任务,其余都不会满编织,最多维持一半的编制。
    见李青公布完毕燕正谊笑着问道:“近期各地官员上书请主公称帝奏折很多,不知主公如何考虑”。
    此事关乎所有人利益,凡是亲近李青的臣子都被各地官员拐弯抹角的询问,只是李青不开口他们又如何得知主公心思。
    李青笑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这件事最近被吵的沸沸扬扬,他又如何不知,只是一直在犹豫。
    称帝是不可能的,时机还不成熟,称王却是绰绰有余,只是选择何种王号尚需仔细斟酌,他心中有个想法,只是暂时还拿不定注意。
    “称帝不可,称王时机已到,你可暗中放出风去了,进位大典的筹备工作可以进行了,各军主将,各州、郡官员也不能久留襄阳”
    “遵旨”
    燕正谊暂时还是百官之首,此事还需他来筹备,这些被召唤来的官员还需要一些步骤才能上任,体制已经逐渐成熟,无功提拔是体制大忌。
    商议完毕后众臣告退,不少以往同僚转世,必要的接风洗尘也要准备,至于主公,恐怕也没时间参与。
    等众人离开后李青来到后堂,此时幽昌道人以及一位黑纱遮面的神秘女子正在此等候。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进位大典又怎能少了禁鬼司参与。
    李青落座之后,端起桌上茶水,此为宫女提前准备,凉热适宜,正好一饮而尽,然后拿起幽昌准备的礼仪条陈看去。
    称王典礼很是复杂,非本世界专业人士操办不可,询问了几处细节后,李青点头,完全采纳幽昌建议。
    幽昌道人结束后暗中看了一眼黑纱女子后告辞离去,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此女身上有某种令他恐惧的力量存在。
    “神君,好久不见”
    黑纱女子在幽昌走后悠悠说道,正是长河龙女。
    李青微笑道:“神灵之身受龙气排斥,我们时间不多,你天生龙身,我这次请你来是确定王号的”。
    龙女在此处待着也很难受,正色道:“不知神君想以何为王号”。
    历来潜龙大多选择上古王号,李青如此郑重的将她请来,恐怕此事非同小可,她也很好奇李青到底选了一个什么王号。
    李青郑重说道:“以明为王号如何”?

第140章 鬼神治世
    “日月为明,代表光明,明五行属火,为火德”
    龙女嘴中低吟着,天生龙眼不停扫视李青,凭借双方关系彻查李青气运变化,古朴大鼎之中蛟龙傲然挺立。
    鼎中气运呈金黄色,外围则是红云环绕,最外围则是白气,层层递进,最终被蛟龙吸收,而最核心之中一丝青气已然产生,此为李青最核心之秘密。
    青气珍贵,为王者之气,有青色气运则鬼神不惊,万邪不侵。
    “你转世之后起于微末,历经大战而有现有之势,一路坎坷,势必嫉恶如仇,所到之处烽烟四起,是为火德,明之一字可谓精妙绝伦”
    说完这句话后龙女神色疲惫,她本为天生龙女,能观人道长河之气运,但毕竟是神灵之身,消耗颇大。
    “我明白了,你且休息吧”
    李青点头示意,让龙女先去冥土休息,顺便参观冥土阴司地狱,她也签订过神约,不怕她泄露机密。
    三日之后,襄阳城齐福功,一座临时建立的天坛之上,李青带领百官祭天之后正式称明王。
    在祭天典礼上,还发生一件小事,很多人都未注意到,只有那些追随转世的属神才注意到,那就加封交州城隍为大明天齐仁圣大帝,加敕执掌阴司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帝君勘对,方许施行。
    祭天典礼持续了一天时间,经过一整天的折腾,各级官员早已精疲力尽,结束后各自回府休息。
    李青也是如此,他是今天主角,最为劳累,回去之后直接躺在床上昏睡过去。
    在他入睡之后,冥土之中本尊忽然醒来。
    缓缓从冥土深处浮出,出现在酆都城中。
    此时天空之中一道光柱从天而降,落到本尊身上,李青形象大变,头戴紫金冠,身穿黄色龙袍,上面绘制有龙腾、七彩祥云、潮水等图案,威风凛凛。
    身旁有服侍鬼神也因此受益,左右则是金童玉女,两边站班神将也是雄赳赳气昂昂,手执宝剑和银枪。
    金光由神体向四周扩散,逐渐照耀荆、益、交、广四州冥土,金光所到之处,一切罪孽消失,邪恶退散。
    四周冥土鬼魂接触到金光后立刻明白过来,纷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