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将领少不得吹捧一番,都云蜀王天纵之才,必然一统天下,令让百姓安居乐易。
听了这番话周玉泉面色虽是矜持,心中却暗暗有些得意,只要再占据荆州,交州自然不战而下,再打下扬州,天下便占据一半。
火头军埋锅造饭,众将士趁机吃上一顿饱饭,至于将军门则单独开了一席,唯一令各军主将遗憾的是不能饮酒。
“报,后方来报,粮草被劫”
正吃的高兴,有传令兵过来禀报,周玉泉脸色瞬间冷下来,他们客军作战粮草是重中之重,粮道一断大军必然崩溃。
随后仔细盘问后这才发现原来偷袭的只是小股部队,抢到的粮草除少部分带走外大多就地焚毁。
周玉泉这才长出一口气,下令增加运粮队守卫,损失几百石粮草不足挂齿。
随后几天,各种糟糕消息接连传来,凡是他们所过之处百姓被集体疏散,粮草更是一滴没有,只能依靠后方输送。
而后方粮道更是经常遭受越军小股部队偷袭,经常有粮草被劫,就好像大军周边有上百支小队一直隐藏在暗中袭扰他们,搞的蜀军疲惫不堪。
大军行进速度也被拖累,一直走了半个月时间才到达襄阳城外,越军已然严阵以待,双方交手几次蜀军因兵力优势暂时占据上风。
越军、蜀军、荆州军呈一字型相互对峙,排在中间的越军两面受敌,疲于应付。
奇怪的是越军将领对这种情况并不担心,虽然不知主公有什么后手,但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令他们对李青有种盲目的自信。
只有李渔等原先转世而来的将领,对此隐隐有着猜测,只是李青并未透露他们也不好确定。
汉中郡,城外军营。
此处军营装束和其他各军都不同,他们都是身穿战甲、头上绑着红色头巾,这就是益州赫赫有名的神军。
在汉中与蜀军历次大战中,每当汉中军落入下风都是这只神军力挽狂澜,只是他们一直以来比较神秘,知晓其中底细的人并不多。
此时,汉中军各军将领全部到场,林志泽陪同一位十六七岁红衣少女缓缓走入中央祭坛之上,军中设祭坛,此为神军传统。
祭坛上摆放着西山神君神位,两人各自点燃三柱清香缓缓跪下祷告,神位上逐渐有金光冒出,与少女身上红光遥相呼应。
少女面目清秀,虽不算貌美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不怒自威,额头上印着一朵红莲,此人就是汉中郡最为神秘的红莲圣女王二丫。
王二丫缓缓睁开双眼,一改往日慈祥面孔,反而多了一丝神圣意味,众人知晓圣女一定是得到某种神谕。
“我刚接到神君神谕,蜀龙离蜀,正是我教扩充之时,神君要求大军立刻出动,与益州南部蛮旗军南北夹攻占领益州”
“神君万岁”
台下信徒狂热的呐喊着,自从来到汉中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得到神谕,此刻不少信徒眼中不禁流出激动的泪水。
神君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他们!
第133章 蜀军崩溃
“神道昌盛,一统天下”
周围士兵都是神君最忠实信徒,狂热的眼神、激动的神态,呼喊声震天动地,声音直冲云霄。
旁边的林志泽不禁色变,神君信仰在军中分部极广,上到各军主将下到普通士兵,大多数都是神君信徒。
虽然他也是神君信徒,但在关系到权利分配上他也不愿有人分担,可惜,就算他一直刻意防范,目前能完全控制的兵力不过三分之一。
眼中忌惮之色很快消失,林志泽笑着说道:“蜀军欺人太甚,几次三番攻打我们,限于实力咱们只能被动防守,现在蜀军主力外出,正是我军反攻复仇之时,打入锦城,占领益州“。
“打入锦城,占领益州”
神军大营山呼海啸的声音响起,声浪直冲云霄。
林志泽通知其他营大军,以神君神谕的名义征召汉中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壮丁入军,总计凑出五万大军,声势浩荡的往益州腹地杀去。
同样的倾巢而出,同样的破釜沉舟。
益州各郡兵力早已被抽调一空,即使汉中军强行征召来的新兵都是乌合之众,沿途郡县仍然望风而降。
锦城,萧风在得到消息后当即大惊失色,他手中只有五千精兵,想要依靠五千精兵防守益州各郡县实属痴人说梦。
犹豫良久,这才咬牙说道:“命令周边郡县守军向锦城集结,放弃所有郡县,全力防守锦城,只要锦城不失,他们占领多少将来都得吐出来”。
旁边书吏疑惑道:“不通知主公吗?这可是大事”。
萧风向说话书吏冷冷望去,冰冷的眼神令书吏打了个寒颤,低头不语。
他何尝不想尽快通知主公派军回援,可惜他不能。
历来出蜀争龙不成立死,从未有过二次成功的机会,蜀军现在返回就是把荆州让给李青,到时蜀王则成锁龙之局,再无争龙机会。
萧风扫射全场,毅然说道:“我军攻打汉中数年,彼此知根知底,对方目前可战之兵不过两万,目前凑出五万大军,可想而知其中问题,只要守住锦城,林志泽绝对坚持不下去,此为以守为攻之策”。
“是”
众书吏不敢多言,纷纷下去准备,很快一道道命令发往各郡县,很快遭受各地反对,即便如此,萧风毅然强行执行此命令。
对这种情况林志泽也很无奈,不占领这些地方后路不稳,占领便要分兵镇守,可惜他没有选择,等赶到锦城时只剩下两万大军。
锦城为益州首府,是西南第一大城,想要依靠两万大军打下此城那是休想,但这是林志泽唯一机会,双方都是别无选择。
益州变局发生时,襄阳城也在进行另一场大战,越军与蜀军交战多次,胜少败多,又有襄阳守军在后方经常骚扰,形势更加不妙。
今日无战,李青与三军主将齐聚中军大帐之内,都望着沙盘沉思着,就算他们再有底气,可最近战事不利仍然影响着众人心情。
“主公,您到底安排了什么后手还是抓紧时间动用吧,目前士气低迷,再这样下去恐怕军心不稳,会出大乱子的”
历元龙忍不住询问道,其余众将也将目光投过去,他们也是疑惑不解,各军士气低迷,他们这些主将根本无从辩解。
此时李青正在打坐,自从得到水月剑诀后一直不停修炼,画中仙给了他七重剑诀,目前已经修炼到第二重,等第三重即可剑气离体。
见众人询问,这才缓缓睁开双眼,扫视全场,淡然说道:“汉中林志泽已经占领益州大半,蜀军退缩锦城苟延残喘”。
其他话他不说众人也明白,都是深知形势地将帅之才,蜀军后路被断,根基已失,荆州蜀军就好似无根之水,坚持不了多久。
李渔为此次主帅,全权负责此次大战指挥,当即闭目沉思,益州动乱一事必须要充分利用起来才能达到最强效果。
“田伯远,你立刻联系隐藏于蜀军的密探,把这个消息散步出去,我再命人在各地传播蜀军粮道已断的消息,相信他们军中已经有人怀疑”
众将士明白过来之后纷纷下去准备,夫战,勇气也,等流言发酵,明日就可一鼓作气打破蜀军大营。
“小子,不要高兴的太早,蜀王气运比你强太多,就算后路断绝缺少支援,你仍然不是对手”
忽然,画中仙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帐中想起,令李青有些诧异。
惊讶道:“你一缕残魂竟然也能望气”?
画中仙气急,怒道:“你太小看仙界了,我乃天仙道果,即使只是分魂也有本体部分威能,如是金仙,更是万劫不灭,分魂既是本体,岂是尔等土著能理解的”。
“是吗,堂堂天仙不也成了我的阶下囚”
李青讥讽道,他现在对仙界的道果划分了解不多,不过大致可以猜出,所谓天仙绝对不会超出他本体实力,有这点感悟,很多事情也就看淡很多。
继续盘膝修炼,水月剑诀必须到第三层才能用处离体剑气,因此目前很多招式还不能使用,他必须尽快修到第三层。
画中仙见李青不搭理他,心中更为急躁,他总感觉李青修炼的水月剑诀似是而非,手中的那把古朴宝剑也有些不寻常,只是到底哪里不同还没发觉。
只是李青修炼时人道气运并未抗拒,深知气运向他聚集,这点令他看不明白,他也算经历过很多世界,可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第二天清晨,三军埋锅造饭,吃饱喝足后再次摆开阵势准备大战,数十万大军云集,按照各军、营依次排列。
李渔坐镇中军指挥,旁边则是传令兵负责传达军令,军鼓、军锣、军号在两旁排列,这边发出的每一道军令都影响到数钱数万人的生死。
因此军机大事,不能有任何疏漏。
李青则在旁边端坐,此时他亲自指挥也无任何意义,反而饶有兴趣的观察着双方气运对比,随着蜀地失守的消息在军中蔓延,蜀军上空军气凝聚的白虎气运松散,丝丝白气向周围散逸。
“你那些雕虫小技没用的,流言虽会影响蜀军气运,但对方军气比你强太多,你依然会输”
画中仙的声音响起,仍然是一副嘲讽语气,战场之中实力为王,就算用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手段也难改大事。
他已经忍不住想见到李青落败后沮丧的表情,这个凡人竟然囚禁天仙,真是狂妄无知!
李青不屑地看了画中仙一眼,视线再次转入战场之中,此时大战已经开始。
双方士兵在各军主将指挥下厮杀到一起,越军的确落入下风,但是很快情况发生变化。
一部分蜀军忽然反水杀向自家军营,受他们影响,蜀军开始崩溃。
中军李渔见蜀军崩溃,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手中令旗挥舞,全军冲锋。
画中仙被这突然出现的一幕惊呆了,不知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委实不可思议。
第134章 青羊道宫
“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不可能”
画中仙惊叫出声,堂堂存活数千年天仙,他感觉自己认知遭到重创,此为气运世界,在气运低迷之时竟然反败为胜?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本世虽是气运世界,但气运只是实力外显,你太迷信气运规则了”
李青鄙夷道,仙道讲究出世逍遥,画中仙成仙日久已经忘了人道发展规律,在顺风时自然无法体现,但在逆境中却少了一种必胜的锐气。
他岂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后方林志泽身上,所有的成功都是经过他一丝一毫算计得来,天意嘛?他不怀疑但也不会过分看重。
画中仙沉默了,望着战场局势发展陷入沉思,很快想到什么,惊讶道:“是那些被派出行麻雀战术的小将,他们是怎么混入蜀军的”。
李青面无表情,并未给画中仙解释,蜀军粮道被断必然要纵兵抢粮,而那些兵马自然趁机混入民夫之中。
如此大战,双方都是倾巢而出、竭尽全力,被抓捕的民夫自然有上战场的机会,这时就不是周玉泉能控制的了的。
“不知益州现在如何了”
李青遥望西方气运变化,发现那边风云际会,看的并不真切。
看不出来便是好事,只有那边出现重大变局气运才会发生大变,荆州局势已定,只要益州计划顺利,交、益、荆三州在手,如此王道之基已成。
锦城城墙,此时汉中军与蜀军之间血战多日,城下已成血海,危急时刻萧风甚至亲临城墙指挥。
汉中军每一次进攻都以失败结束,随着战事焦灼,攻城一方的汉中军越发显露疲惫之色,两万余精兵折损一半,想要再次组织攻城已是不可能。
萧风长出一口气,叹息道:“微臣总算没有辜负主公重托保住了锦城,度过蜀龙出海之劫主公王道可期,可喜可贺”。
留守锦城文臣武将纷纷道贺道:“此战军师当为首功,裂土封侯指日可待,恭喜军师”。
萧风回过头来,淡然说道:“争龙之路不过刚刚开始,诸君不可懈怠”。
正要继续嘱咐几句却见城后有火光冒出,隐隐有喊杀声响起,突然一惊,愕然道:“后面是谁在镇守”?
众将面面相觑,终于有一将站出来说道:“是末将”。
萧风怒道:“你既负责守卫后城为何擅离职守”?
“是军师要求集中全城兵力守城的,末将只得分出一半兵力过来支援”。
这话令萧风手脚冰凉,绝望的情绪自心底产生,当初为了抵挡汉中军攻城的确抽调不少兵马到北城支援。
一来汉中军人数不足只能攻打一处,二来锦城内外斥候密布,汉中军如要改变主攻方向他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并不担心。
“完了”
萧风眼中满是绝望,颓然跌落在地,其实此时还是有一丝成功机会,那就是后方攻城大军并不是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