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显得很无奈,美国陆军虽然在加快恢复之中,但总人数现在也只有不到80万人,而且坦克和装甲车只够装备10个装甲师的,这相对于共和中国650万的庞大陆军而言根本无法与之对抗。另一方面,罗斯福还要应付在年底进行的总统大选,根本不可能毫无顾忌地去进行大规模地扩军。
现在只能先用英法等国的订单先让美国的军工生产提前进入到战时状态。
丘吉尔在美国这一趟总算也不虚此行,美国人虽然没有答应他参战的请求,却同意每个月为英国提供400辆坦克和至少500架作战飞机,特别是大量急需的军用物资,确实让装备低劣的英军能够暂时缓上一口气来。
五、犹太人
方明浩在维也纳的中国领事馆遇到了程辉,这位军工方面的专家刚从布拉格过来。
“去捷克都忙了些什么,上校?”方明浩问道。
“去协调了一下捷克的兵工厂生产,捷克人的机械加工水平真的很不错,不过他们设计的坦克重量太轻,只能够对付拿着步枪的轻步兵。”程辉说道,“我们用28式坦克从捷克人手上交换了他们的CA装甲钢生产技术,总体的感觉捷克人经过改进后仿制的28式坦克要比我们现在所装备的28式从xìng能上提高了不少。”
“德国人自从接收了捷克,其军工实力增长了不少。”方明浩说道。
“嗯,这一点勿庸置疑,当初奥匈帝国时期这一地区就集中了那个帝国百分之八十的军工生产,在被德国合并前他可是欧洲第二大的军工出口国,巴尔干地区很多国家都在使用他们制造的武器。”程辉说道,“整个捷克地区能为德军每年增加数千辆坦克和装甲车的产量。不过我现在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么回事?”方明浩说道。
“希特勒与罗斯福、丘吉尔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从内心来讲,他把英国人当成了自己人,根本无意与他们为敌。”程辉说道:“现在希特勒一直希望与英国人达成和解,我一直怀疑,如果德国人与英国人联手,我们岂不在一直帮自己造出一个强敌?你看希特勒在他的书里或是言论间,有意把北欧人和英国人都归入是自己人,毕竟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同属于rì尔曼语系。反正我认为英语与德语之间的差距要比我们的北方话同闽南话或是广东话之间的差距还要小。”
“有这种可能,实际上在之前的备忘录中我也曾向国内提到过这事,但是没有结论。”方明浩说道,“德国海军的准备情况怎么样?”
“很差,希特勒无意在海上挑战英国人的霸权,他的目标是控制东方的土地,然后掌握欧洲的霸权。另一个方面他想与英国人合作,希望能够恢复过去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殖民地。”程辉说道,“德国人的海军在建设方面极不受重视。”
“希特勒很快就会吞下他自以为是所酿下的苦果,他异想天开的认为英国人会坐看他去实现称霸欧洲的野心而无动于衷。”方明浩说道:“这是不可能的,英国人绝不会容忍欧洲出现一个能威胁到它的地位的强国。”
“英国人当然希望德国人与法国人打个你死我活,在战场上拼得筋疲力尽,最后他们再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重新按他们的意图划定欧洲的格局。”程辉说道,“现在丘吉尔正在迫使希特勒动手,他们向挪威派出军队,说是要‘保护’这片土地不受到纳粹的侵犯。据我了解,这已经触动了希特勒的神经,德国人现在正准备在北欧动手。”
德国在入侵波兰之后,希特勒一直在大谈和平,但英国人毫不理会。丘吉尔上台后,加紧了在北海地区对德国的海上封锁。这惹恼了希特勒,他下令总参谋部加紧制定德军对丹麦和挪威的“威悉演习”入侵计划,以期望能够控制住北海的出海地带。
与上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是,由于飞机的出现,英国海军很难控制住靠近陆地的海岸区域,这给德国海军增加了不少活动空间,虽然德国海军力量还不如上次大战时期的三分之一。
为了应对共和海军,英国人加快了新式战列舰的建造速度,五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1940年初即将先后服役。在这些新舰下水之时,皇家海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级战列舰的火力不足,于是在1939年初又开工建造了四艘狮级战列舰,这样庞大的造舰计划已经让英国人难以应付。英国的冶金工业水平已经落后于世界,在战前,它的舰用装甲钢主要来自于捷克,而且自战争开始后,原来英国从捷克购买的装甲板供应中断,只好就转而向美国人求助,这又极大地拖累了英国的新式战舰的建造速度。
从工业能力上来讲,大英帝国已经根本不能适应一场现代战争,这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只知道从各殖民地掠夺财富和资源,并倾销他劣质的工业产品,并没有给这些地区带来文明和富裕。
英国人从来就没有建设好他们的殖民的愿望。
除了加拿大,几乎所有的英王领地都缺少重工业,拥有九百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国,缺少工业能力,整个澳大利亚甚至不能为它仅有10万皇家陆军的澳大利亚军团装备齐步枪。
在南非,除了采矿业和治金业,它的机械加工能力甚至比卢森堡还要差。
而在总人口近三亿的印度,除了掠夺财富,根本就看不出英国人在近二百年的统治时间里还做过点什么。
这才是大英帝国衰落的真正原因,它们掌握了世界,却缺少建设好它们的愿望和能力。
这也是共和军为什么能够风卷残云般在东南亚和西亚顺利进军的原因之一,在这些地区,根本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
两人正在聊着天,共和国驻纳也纳总领事何久经领着一位中年的奥地利人到了会客室。
“很抱歉,方将军,让您久等了。”何总领事说道:“这位是犹太人互助会的韦尔茨先生,他现在的身份是您的助手和波兰语翻译。目前在波兰的犹太人处境十分艰难,国内的命令是尽可能地给予这些犹太难民以帮助,由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怎么帮他们呢?”方明浩问道。
“主要是帮助他们离开德国控制区,我们会暂时同意接收这些难民,其后的安排还没有决定。”何总领事说,“至于资金方面的问题,由韦尔茨先生出面解决,我们负责发放入境签证和联系轮船公司等方面。另外就是有许多犹太学者和波兰学者被关在了集中营,需要与德国方面协商,将他们解救出来。”
“好吧,我什么时候出发?”方明浩问。
“越快越好,先去柏林,具体事项杨大使会跟您详谈。”何久经说道。
在1932年之后,共和国接收了大约一百五十万的犹太难民,另外在国内还有一些很有影响的犹太科学家,在这个全世界都在排犹的时期,唯有共和中国同意大规模接收犹太难民,对犹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冲突导致了整个基督教的世界都在仇视犹太人,实际上不光是德国人,包括法国人、俄国人、波兰人和美国人,都曾制造过针对犹太人的血腥屠杀事件。
1935年,德国通过了《排犹法案》,整个德国统治区的犹太人生存尤为艰难,大批的犹太人出逃,而更多人是因为没有国家愿意接收而被德国人关进了集中营之中。
六、华沙
在维也纳的中国领事馆,方明浩见到了刚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奥地利的掌门人路易斯·罗斯柴尔德。德国的《犹太资产登记法》使得欧洲的犹太金融家们饱受打击,《纽伦堡法案》出台后,盖世太保更是可以随意地没收犹太人的财产,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德国、奥地利、捷克和匈牙利积累了数百年的金融、工厂和其他财产全部被迫解散或是收归国有化,而罗氏家族很多人都沦为难民。
路易斯·罗斯柴尔德奥地利jǐng察部门逮捕和关押,直到他同意将在奥地利的所有资产都转让给德国zhèngfǔ后才被释放,位于捷克的维特科威兹钢铁厂都被戈林国家工厂低价收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罗氏家族虽然损失惨重,但依然还在各国的银行里秘密存有大量的资金,韦尔茨的犹太互助基金仍然需要罗氏家族的帮助。
“我们已经没有钱了,德国人已经把我所有的财产给没收了!”出人意料的是,路易斯很干脆地拒绝了韦尔茨的求援,根本不肯出钱来帮助自己那些正在饱受苦难的同胞。
“据我所知,戈林先生刚刚为你的收藏品支付了270万马克,你怎么能说没钱呢?”方明浩从心底瞧不起这些爱钱如命,又十分贪婪的犹太商人,正是因为这些贪婪的放高利贷者,才使得反犹浪cháo在欧洲深得人心,正是这一小撮人,害苦了整个民族。
“我们全家要移民美国,我们也要生活,所以……”路易斯说道:“当然我可以为犹太互助会捐助10000马克,再多了实在已经无能为力了!”他耸了耸双肩,做了个无奈的手势。
“很好,祝你们在美国生活幸福。“方明浩已经不愿多说什么。
韦尔茨忍受着屈辱,从路易斯的手里接过了一万马克的支票,还把这位为富不仁的家伙送出了领事馆。
“看到了没有,正是因为有这些人,才会有那么多人讨厌犹太人,你们的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正是因他们而起。没有民族,没有国家,眼里只有金钱,这难道就是犹太人吗?”
“对不起,他们已经违背了圣经的教导,而且他们也受到了惩罚,不是吗?”韦尔茨脸上带着歉意说道。
韦尔茨在维也纳筹集了大约50万马克的资金,大约一个星期后,他们准备离开这里赶往柏林。
波兰的局势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但前往华沙的火车上除了军人和jǐng察,普通的旅客很少。共和国驻华沙的大使馆改成了领事馆,他们派车到了车站将方明浩等一行人接到了位于城市西北的领事馆。波兰德军司令布拉斯科维茨将军是一位正直的军人,他对纳粹迫害波兰人和犹太人的行为不满,与在波兰胡作非为的党卫队发生过几次冲突,很快便被解除了行政管理权,希特勒派出他的亲信弗兰克出任波兰总督。
弗兰克是一个蹩脚的管理者,不过他对于共和中国肯接收犹太难民还是持十分合作的态度,这最少减轻了他的压力,生活在隔离区里的250万犹太人可不是小数目。
有钱的犹太人早已经跑去了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只给那些有些的犹太人和专业人才发放入境签证,每年大约有25000个名额,留下来的都是些穷人。这些可怜的难民无助地生活在隔离区里,忍受着纳粹党徒的迫害。
没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他们的死活。
韦尔茨带来的资金只够为15000名难民购买船票,许多家庭不得不忍痛分离,他们让孩子们先逃离这片苦海,而留下老人和妇女在这里继续忍受煎熬。
德国人把许多波兰学者和教授们投进了监狱,对于释放这些人,交涉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弗兰克担心这些人会前往英国从事反德运动,他告诉方明浩说他需要得到元首的同意才能把这些人放走。
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外交部再和德国人去进行交涉。
在维斯托尔酒店吃饭的时候,方明浩正好遇见了苏菲。
“嗨,怎么能在这里遇见你?”他向临桌的姑娘打着招呼,那一桌上还有两个似乎是意大利人的中年男子。
“我们被困在了华沙,列车都被征用了,现在无法买到车票。”苏菲愁眉苦脸地说道。
“这个时候跑到华沙来干什么,这可不是旅游的好地方。”方明浩说道。
“报社派出的采访,这位是乔瓦尼先生,我们报社的主笔,马格里奥尼先生,《米兰新闻报》的特邀撰稿人。”苏菲向方明浩介绍着她的两个同伴。
“很高兴能见到你,我读过您的几篇报道,很有参考价值。”方明浩同乔瓦尼握了一下手,这是一位很有名的战地记者,曾经到中国采访过,其在文章里用共和军在中亚作战的细节与意大利军队在阿比西尼亚战场上的表现作对比,尽可能地对意大利军队进行着挖苦和嘲笑,让墨索里尼大为光火。
不过海军方面,卡夫尼亚利上将却公开承认乔瓦尼的文章陈述的都是事实,又在背后狠踹了陆军一脚。
在意大利,乔瓦尼的军事观察文章不受陆军方面的待见,却很受海军将领们的欢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维斯托尔酒店的餐厅里,德国人努力地在粉饰着太平,依然不能掩盖里面的清冷,这家豪华的酒店里除了一些军官,很少能看到普通人。
“你是犹太人吧,胆子可真不小。”乔瓦尼看到韦尔茨说道,“前年在瑞士的犹太人大会时,我见过你。”他的话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他现在是我国公民,而且是驻维也纳领事馆的官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