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捋了捋颌下的胡须说道:“经方啊,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才主张求和的?当初我慎重处理和与战的问题,是因为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自知不逮。在危急存亡之时,我们势弱,决不能忿于一斗,而应更加深沉忍耐,力求后发制人。即便要打仗,也须打有准备之仗啊!”
轻轻地咳嗽一声,他继续说道:“至于我提出的“和戎”思想,你也没有理解透彻。因为我国正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严峻局面,强于用兵,深恐祸患更有不可测者呀!现战端已起,结局已成,安能不去力争?而一味退缩,岂不是去满足倭人的狮子大开口?即使是在谈判桌上,我也要尽量力争为朝廷减轻一些负担,为太后、皇上分忧。”
“万一谈判破裂了呢?”李经方有些忧虑地说道。
李鸿章还没有回答,轿夫已经抬过了轿子。他向李经方摆了下手,首先钻入为首的那乘轿子里。几乘抬轿鱼贯而行,缓缓离开了春帆楼。
马关的街面还算繁华,街上的店铺餐馆一家挨着一家。此时正是下午四时左右,是商店营业的黄金时间,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就在李鸿章等人的轿子行走到已距行馆不远的、外滨町附近的一个路口时,拐角处路边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浪人打扮的青年男子,他迅猛地扑向李鸿章的坐轿。在随行护卫未及反应之时,只见他左手抓住轿杠,右手执枪对准轿内的李鸿章勾动了扳机。由于事出突然,李鸿章不及防备左颊中弹,血流不止登时昏厥过去。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避,行刺者趁乱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然后混入奔跑的人群中溜之大吉。
看到李鸿章已然昏迷不醒,李经方和随员、卫士们在紧急处理了一下伤口后赶快把他抬回行馆,随行的医生史蒂文森当即实行了抢救。经检查,子弹幸好嵌在了颊骨中间,不曾伤到要害地方,李鸿章侥幸死里逃生。
经过紧张救治,李鸿章很快就苏醒了过来。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虽然伤口疼痛异常,仍然显得非常镇静。他看着染满血迹的官服、内衣,边说边喘息着、吐字困难地叮嘱随从:“此衣务必妥善保存,切记!切记!”
看着他每吐出一个音节,嘴唇张合牵动伤口那痛苦不堪的样子,李经方关切地说道:“父亲,您还是少讲话为好,以免触动伤口。”
李鸿章微微一笑,叹息着说:“中日之战鸿章愧对国人,此血当可报国,以谢罪天下矣!”
3月24日子夜,京师紫禁城景仁宫。
夜已深,光绪皇帝仍然没有入睡。自从得到辽河战役的捷报,皇上一直处于兴奋与彷徨的矛盾心情之中。看到全国上下都对辽河大捷欢欣鼓舞,反对签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他既感慨民心尚可一用,中国还可一搏;又担心京师的安危,还得顾及太后的懿旨,心中也是左右为难。
看到皇上仍在蹀躞彷徨,不久前因触怒慈禧太后而被降为贵人的珍妃柔声地劝慰:“皇上,您肩负国家重任,应该珍惜御体。有些事情急也无用,还是早些歇息,天一亮还要早朝哩。”
光绪没有理会珍妃的劝慰,而是充满向往地说:“卿卿,朕真想亲自率军上前线与倭人来一次殊死决战!”
珍妃惊讶道:“皇上说笑话了,带兵打仗自然是那些武将的事情,怎能让皇上屈尊贵体,亲自上前线?”
光绪认真地说:“这可不是笑话,大清全凭马上得天下,当年太祖、太宗哪一个不是驰骋疆场的马上皇帝?”
珍妃噘了噘嘴道:“那可都是开国之初啊!如今有多少事情需要皇上去办,还有……”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只听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奏事太监在门外高声报道:
“皇上,议和使团急电,李鸿章李大人在马关遇刺身受重伤!”
光绪脸色大变,打开门一把抓过奏事太监手中的电报,急速的看了起来。
看完电报,光绪气得脸色铁青,愤愤地吼道:“倭人无耻,倭人无耻呀!竟敢暗杀我全权大臣,怎么了得啊!”
看着暴跳如雷的皇上,珍妃来不及细问,光绪已经风风火火的冲出宫门。他一边命人紧急宣召各军机大臣入宫议事,一边匆匆喊醒抬轿的小太监,携电报急匆匆去储秀宫禀告太后。
第四十二章 一发动全身
马关,这个风景秀美的滨海小城,不仅是日本西南的重要港口,而且还是日本通向亚洲各国的门户。此次中日谈判在这里举行,让它一时之间成为了全球瞩目的地方,现如今更是由于“李鸿章遇刺”一事立刻成为了世界舆论的焦点。李鸿章遇刺事件本身又成为了牵动中日朝野在内方方面面的枢机,各方面都在围绕着这一事件商讨处理办法、谋划应对策略。
1895年3月25日凌晨5点多钟,尚在睡梦中的钦差大臣刘坤一接到了京师军机处发来的急电谕旨:通报李鸿章在马关被刺的消息,并征询他对此事件该如何处理的意见。
感觉到事情的重大,刘坤一未敢草率作出答复,急召吴大澂、宋庆、马玉崑、魏光焘、李光久和冯华,以及喀什噶尔提督俞虎恩、临元镇总兵刘树元等人前来议事。
李鸿章马关遇刺,冯华当然是早就知道的。别人或许还不清楚这一事件对中日和谈的影响,可冯华却深深的知道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再加上适合的外交策略,对未来《马关条约》的签订会有多大的好处。
明白归明白,可冯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却是这件事不发生,他也没有办法去谈看法、做文章。只是在一次私下里与吴大澂分析在中日谈判中,日本各政治派别的态度时,冯华曾提过一句:“日本国内反对和谈的右翼势力非常强大,这些战争狂热分子一直在鼓吹打进北京城,此次在马关极有可能会故意制造事端,破坏和谈。”
吴大澂当时疑惑不解:“子夏之言所指何事?”
“会发生什么事我还说不准,不过行刺、爆炸都有可能,那些暴徒一心想着要把战争进行下去,他们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 冯华含含糊糊地说道。
“那怎么可能呢?”吴大澂哈哈大笑起来,摆了摆手:“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自古有之。倭人虽然多行不义之事,可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他们也应该不会去做的,子夏多虑了,多虑了!”
是啊!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发生,说出来又有谁会相信呢?冯华这样想着,摇摇头也跟着笑了起来。
如今坐在钦差大人行辕的客厅内,吴大澂听着大人通报“李鸿章遇刺”的消息,不由得又想起了这件往事。抬起头看了一眼神闲气定的冯华,思忖着:这个年轻人当真有神鬼莫测之能啊?此事如何就被他一语料中了呢?他又一次感到了疑惑。
刘坤一通报完电报内容后,先扫视了一下在座众人,然后用征询的口吻说道:“倭贼暗杀我全权议和大臣,实在是令人发指。不过,此事究竟该当如何处理,还要听听各位大人的高见。”
听了刘坤一的话,本来安静的客厅一下子嘈杂起来,只见厅下众人或交头接耳,或正襟危坐,却是无一人主动开口陈述意见。
不得已,刘坤一只得再次开口道:“事关国家根本,各位大人只管放下顾虑,有什么高见不妨讲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看到钦差大人如此说,老将军宋庆首先站起来闷声说道:“倭人无耻下流,如今之计只得与他们拚了!”
老将军的话音刚落,下边立刻响起了一片嗡嗡声,好几个人马上高声附和。一时间厅中充满了同仇敌忾,誓与倭寇一战的激昂言语。
听着众人的议论,刘坤一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此事事关重大,岂能只是与倭寇一拼如此简单!
自从得知李鸿章启程赴日议和,冯华就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利用遇刺之事,尽可能的改善中国在谈判中的不利局面。他知道:其实不管是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还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虽然在瓜分中国这一问题上立场一致,但他们之间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也一样是矛盾重重。如果能借此事件,再利用各国间的矛盾,鼓动欧美列强借题发挥插手此事,中国最后的损失将会减少许多。
听了众人的这些话,冯华虽也是心头一热,暗中赞叹“中华不乏热血男儿”,但他非常清楚:这种想法只是众人的一厢情愿,恐怕很难得到朝廷的同意。
大帅的威严还是管用的,刘坤一轻轻地咳嗽一声,大厅内的议论声立刻小了下来。刘坤一又将目光转向了吴大澂:“清卿,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吴大澂躬身回答:“大人,子夏曾在西洋生活多年,对夷人之事了解甚多,何不请子夏一抒己见?”
刘坤一也知这个年轻人看问题见解独到,常有惊人之语。闻言点了点头:“子夏有何高见?”
冯华赶紧站起身施礼道:“大人,高见愧不敢当,晚辈一隅之得,权作抛砖引玉。”在刘坤一、吴大澂面前,冯华也学会了咬文嚼字。
接下来,冯华就李鸿章遇刺事件侃侃而谈:“李中堂在马关被倭人持手枪击伤左颊骨,和谈被迫中断一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事件。如果利用得好不但将能够左右和谈的进程,甚至还可能影响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
看到众人已经被自己的新奇说法勾起了兴趣,冯华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紧接着又抛出了另一个更让众人吃惊的观点:“这一事件本身其实对我国甚为有利,可以说不亚于在战场上我军击溃倭军一两个师团的胜利。”
冯华的话立刻引起了在座众人的纷纷议论,座上诸人以武将居多,对于“李中堂颊骨中的那颗子弹,能顶一两个师团的胜利“之语均颇不以为然。
对于这些武将的心思冯华十分明白,他继续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中堂在国际上颇有声望,如此高龄赴日谈判还遭倭人刺杀,必会引起各国舆论的同情。列强虽都在觊觎我中华大好河山,但又不愿看到日本独自坐大,也会乘机出面干涉,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而已。而日本大本营肯定也会担心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顾忌列强以此为由强行加以干涉。可以说李中堂的鲜血,为我国换回一个‘以夷制夷’的筹码。”
冯华知道,对于这些洋务派人物,什么“师夷之长技”、“以夷制夷”的论调,是最和他们胃口的!果不其然,在座的众人在听了这番话后不由得频频点头。
看到效果不错,冯华趁热打铁的接着说道:“如果李中堂因此回国,将会使日本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一来别看他们叫嚣的很凶,嚷嚷着要打到北京,将战争进行下去,其实他们就向我前次说的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大的后劲了;二来列强的干预,将会使他们投鼠忌器,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来。晚辈觉得我们在谈判中有两个非常有利的筹码,就是‘辽河大捷和李中堂遇刺’,这两点如果运用得当,将会把议和的损失降到最低。”
刘坤一与吴大澂虽然都知道冯华的看法必然会与众不同,却都没有料到冯华的分析竟然是如此的独到和精辟透彻。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均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坤一,倒是很有不耻下问的风度:“依子夏之意,对军机处的询问应该如何回复?”
冯华仍旧很谦恭地回答:“晚辈认为:其一,由皇上亲自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倭人的无耻行径,扩大对日舆论压力;其二,速召李中堂回国中止议和谈判,对日本决策者施加思想压力;其三,呼吁俄、德、法等国主持正义,给予日本政治压力;其四,加大对海城之敌的军事压力、做出针对山东方面日军的防范姿态。此四点宜快不宜迟,必须马上予以实施。”
在座诸人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听说,都知道冯华才思敏捷,见解非凡。可是听了冯华的这一番话,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还是太小看了这个年轻人:且不说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对“遇刺”一事有了如此清晰的认识,已不是自己等人所能企及的,就是他这种处理问题的坚决果断更是非有大将之材也万万不能做到。
惊讶和佩服之余,众人不由得纷纷点头认可,认为此四点建议皆属切实可行之议。当然更主要的是这些人也确实拿不出什么较系统的意见来,冯华的想法就此很顺利的在这次会议上予以通过。
刘坤一对冯华提出的四点建议尤为欣赏。他一方面把冯华的建议写成奏折电告皇上,另一方面按照冯华的意见命令辽东清军各部立即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大对辽东日军的军事压力。
光绪皇帝接到刘坤一的电报后,丝毫也未作耽搁,立刻传召恭亲王奕訢和翁同龢二人速到瀛台涵元殿觐见。
恭亲王接到圣旨,换好官服匆匆乘马车赶到西华门外南长街西侧的西苑,下车后恰巧翁同龢的马车也刚刚赶到。二人见过礼后,一同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