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聚集在皇宫内作战地图室的人,等侯陛下已经近半小时了。

    来晚了,在朝作战地图室走去时陈默然在心里如此想到。

    在三个小时前,自己接见了实业界的代表,主要是和他们勾通对德宣战的事宜,当然最重要的是向他们灌输一个观点——中国实业界如何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有利时机发展壮大自己,在谈及利用战争实现自身工业大发展时,自己讲得很起劲,忘记了看钟点。

    “很快,我们所有的工厂那怕就是日夜赶工亦无法满足来自协约国的定单”

    “我们要利用欧洲企业因战争撤出东南亚、印度、非洲、南美的有利时机,向这些地区输出我们的商品”

    “就是欧洲本土,随着大量企业转入军需,英国、法国的市场,同样需要我们的商品”

    对于中国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天佑,现在中国的黄金储备只有可怜的68吨,甚至白银储备亦不过只有两亿多元,这九年,中国的工业是有了飞速发展,可是代价却是大量黄金外流,利用纸币政策收回的十三亿元白银,十一亿元流出海外,数十亿华元外债,虽说未到山穷水尽的困境,可若是一战不打响,想要维持良性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大外债,最终却又将进一步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敢于借钱是好,可钱借多了,单是利息都能拖垮中国的经济。

    现在好了,世界大战打响了,中国加入了协约国,整个世界的市场都将对中国敞开大门,这些年充分发展起来的工厂企业,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商品,甚至就连“计划经济”中超计划的多达15亿元的商品,很快也能销售一空。

    总之,眼下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啊在自己的领导下,中国将充分的利用计划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发展,当然最重要的却是另外一点……

    所有被召集的人都已到齐,在陈默然才走进办公室,他对谁也不看,只是在刹那间仰着巴掌微微抬手致意。

    “见过陛下”

    在财政大臣管明棠、农商大臣熊希龄、帝国银行总裁黄会允三人鞠躬时,陈默然挥了下手。

    “平身坐”

    接着陈默然便坐了下来,然后便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好了,你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是宣战而不应战,不到迫不得已,中国肯定不会卷入大战,总之,对于这场战争,就像紧急内阁会议上朕的表态,利用有利时机,充分发展“战争特需经济””

    开门见山的同时,陈默然又把视线投给黄会允。

    “黄卿,从现在开始,帝国银行必须要放松银根政策,向一切民间资本提供贷款,同时收缩国有企业贷款……”

    “什么?”

    一听到收缩国有企业贷款,管明棠整个人的眉头一跳,他诧异的看着陛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吗?相比于民间资本,国有企业的规模更大、产能更大、技术更强,自当……”

    作为财政大臣的管明棠可是身兼着帝国工业委员主席、帝国国有企业管理委员会等多个职务,或许他并不赞同国进民退的工业发展道路,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却知道,中国想要获得最大利益,必须进一步的充分发挥过去九年间建立起的国有企业的作用。

    “所以,才要对国企收紧银根,对民间企业放松银根,同时国有企业还可以向民间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规模小的企业出售给大型企业,这场战争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能一举扭转我国的经济发展危局,同样也将会改变中国的产业经济模式”

    陈默然看一眼管明棠,缓声吐出一句话来。

    “过去咱们是国进民退,现在却是要国退民进”


第22章 国退民进

    第22章 国退民进

    “国退民进”

    念叨着这个词,管明棠禁不住一愣,他诧异的看着陛下,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当初喊着要“国进民退”的正是眼前的陛下。

    当初正是陛下拿出了以“计划”为核心的“特殊经济方针”,在当时不仅管明棠和德国顾问,甚至就连同一些国内工商业界人士都不赞同采用那种“特殊经济政策”,但最终,特殊经济政策充分证明了他的优点。

    它可以更自觉、事先调节经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从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经济重林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可以规划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向,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办成急需工业,而且国家统一采购设备、引进技术,又有利于降低采购和引进成本。总之,无论怎么看,中国模式都是优点多多。

    而在过去的九年之中,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工业产生了一个奇迹般地的量变,钢铁产量从帝国元年的120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煤产量从400万吨增加至6000万吨,造船吨位从10万吨增加至45万吨,工业产值早在第一个四年计划完成之后,就已经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中国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九年的工业发展,使得中国可以生产任何一种型号的机械,甚至在某些工业领域还领先于世界,而这一切的都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经济政策,可以说“计划”是一只看得见的手,是促进经济的增长的强大动力。

    尽管中国的工业发展成绩显著,但作为帝国工业的主管者,管明棠却清楚的知道,曾经被视为工业成就那一系列的大型、超大型企业,在第二个四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也就是从去年起,开始陷入了一个新的僵局。

    而这个僵局正是中国特殊经济体制带来的僵局,在制定第三个四年计划时,国内对此就曾产生过争论。

    这时陈默然从桌面上拿起一份报告,只看那份报纸,管明棠便知道,那是自己写的报告,是要求将一些企业出售给民间企业的报告。

    “……第二个四年计划实施后,随着帝国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特殊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这样两个前提上的:一是帝国计划部门对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全部信息;二是全社会利益一体化,不存在相互分离的利益主体。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前提越来越难以成立。”

    念着这份报告时,陈默然在心下微微一笑,事实上,自己一直在等着这份报告,计划经济在初期充分显现了他的威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自己制定的计划经济政策,想要实现中国的工业变革根本就是做梦,但好处多,坏处同样也不少。

    “而随着公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公民需求极其复杂,变化极快,由此产生巨大巨大信息量。另外,由于地方、部门、企业利益的相对独立性,传递信息中也有失真的情况。所以,中央计划部门要准确惧到这样巨大的信息量,并迅速做出反映,编制成一个统一的、各部分相互衔接的计划,并层层下达到基层单位去执行,根本就不现实。

    而从利益方面来说,要求社会的一切经济组织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和要求去执行计划也是不可能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原有经济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合上手中的报告,陈默然看着管明棠。

    “当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社会结构愈来愈复杂的时候,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它过分强调用行政的、政治的等非经济手段来管理发展经济,从而使国民经济一再陷入“膨胀……压缩……再膨胀……再压缩”的恶性循环中而难以解脱,嗯,所以,现在时候改变了”

    一句话吐出后,陈默然沉思片刻。

    “过去的九年,国家主导工业成为这个国家的工业支柱,但是我们却是抓大放小,一四计划期间,我们的工业计划主要是重工业计划,186个大型企业之中,重工业项目占178个,其中军事工业又占去一半,直第二个四年计划之后,咱们才有一半的项目是放在衣食住行上,以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加大社会消费。”

    管明堂、黄会允、熊希龄三人微微点头,与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不同,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偏重于发展经济和强化军备,可以说,中国的工业根本就是军事工业,正是竭尽全力发展、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借助军队促进中国的工业化。

    在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工业项目中,军事工业所占比例过高,而消费性的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国内消费市场不振的难题。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不可再生的军事工业中去,这限制了国内的工商业的发展,直到第二个四年计划后,才有所改变。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一四计划时,我们把衣食住行交给了民间资本,当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的时候,尽管民营工商业界因购买机械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受到管制,所以令发展受到限制,但他们还是取得的很大的成绩,在二四计划时,当国营的机械公司可以向市场出售机械后,他们取得的成绩,可是不逊于政府的二四计划。所以,这一次国退民进,不是没有机会”

    “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压下心间的狂喜,熊希龄试探的问了一句,作为帝国农商大臣,他更倾向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但是国营工业却占据着社会绝大多数资源,可即便如此,民营企业取得成绩仍然不逊于国有企业。

    而现在陛下的话语无疑就是在表明,政府最起码将从“衣食住行”这类日用消费领域退出,不用想他都知道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的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那些民营工商业股票肯定会大涨。

    “我的意思就是,”

    转向黄会允,陈默然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把生产资源市场化,然后,如果他们的资金没问题的话,可以把国营企业卖给他们,就像过去一样,但凡是收回建设成本的,都可以廉价转让给民间企业,从而促成他们做大做强”

    尽管现在中国的工商业远比过去更为发达,但与其它国家不同,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工商业界的巨头们不是如西方那样由手工工场发展而来的,而是通过政府扶持而形成的,而作为回报这些工商业界的民间企业,同样需要接受帝国工业委员会的指导,而作为回报,他们则可以得到一些政府出售的中小企业。政府主导工业、政府主导经济在过去的九年间,早已经渗透了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而现在是政府收手的时候了,让那些企业充分的自由发展,让市场去考验中国的企业,而不是用政治去帮助企业,这顶多是最后再帮一次

    “陛下……”

    不待黄会允说话,陈默然便肃声说道。

    “九年,九年的计划经济,可以说计划经济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现在的中国已经摆脱了工业创建时期贫弱,这一次不单要出售二四计划中的轻工企业,如果民间资本足够的话,就是鞍山钢铁企业联合体都可以对外出售”

    什么

    双眼一睁,管明棠、黄会允、熊希龄无疑惊讶的看着陛下,鞍山钢铁企业联合体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联合体,而就单个工厂而言,其同样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钢铁厂,一四计划、二四计划,历时八年才完成鞍山钢铁企业联合体的两期建设工程,而现在陛下竟然要卖掉鞍山钢铁

    “陛下……”

    “只是说说罢了,”

    耸下肩膀,陈默然笑了笑。

    “现在的中国,有钱人是不少,可是能买得起鞍钢的,恐怕还真没有……”

    鞍钢太大,生产了中国三分之二的钢铁、还拥有一座大型铁矿、两座大型露天煤矿,这个规模空前的超级工业企业绝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有”

    熊希龄倒是插了一句来。

    “谁?”

    听到有人能买得起鞍钢,陈默然倒是一愣。

    “就是陛下您啊”

    我?

    熊希龄的话却只令陈默然露出些苦笑,现在自己依然是全中国最有钱的“个人”,可……

    “可陛下并不是民间企业家,即便是要向民间出售企业,也应该以民间企业为主,陛下之所以要出售企业,目的即在培育真正之企业,唯一真正之实业家方有资格获得国售企业”

    从始至终很少发言的黄会允这会倒是道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而陈默然听到他的见解后,则露出深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