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江红之崛起-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着头,听取着卫湘中报告的钱鼎,对他这些新举措表了了赞同。

    这一次来武汉,原本在半路上接到报告之后,他也曾准备打道回南京,可是最终他还是决定对这些营地进行检查,谁知道这里会不会带来什么新的问题呢?

    “这些经验不错,建立强制工作营的目的不在于让虐待或是惩罚,否则我们一天提供的是十八两的主食,每隔一天都有一两吃,这是什么?这么丰盛的食物,甚至很多国民都无法享受,可他们却能得到这样的食物,高强度的劳动换来的是超标准的食物,只要他们好好改造,不仅可以获得的丰盛的食物,同样也能获得自由”

    沉吟一会,钱鼎看了一眼卫湘中。

    “也许要不要几年,他们就可以获得自由,在适当的时候,最高法院肯定会特赦其中的一些积极分子”

    “处长,我们要释放他们?”

    听到要释放那些人,卫湘中禁止不住一愣,如果他们被释放了自己可怎么办啊?

    “强制工作营只是暂时性的、改造性的,这一点是不能违背的当年将他们从战俘管理局剥离开来,实际上,就是为他们重获得自由作准备,当然,”

    朝椅背上靠了一下,钱鼎继续说道。

    “实际上,这是一些大臣们的的决定,在大臣们的影响下,他们的身份从战俘转换成了“强制工人”,通过劳动赎回罪责,虽说只是一些大臣们糊弄人借口,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强制工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钱鼎并没有表露什么情绪,尽管他并不赞同一些政策,但却知道自己不能违背什么,大臣们有大臣们的打算,陛下也有陛下的心思,那些未来会被释放也罢,特殊工作管理处要做的只是管理好这些工作营,发挥工作营的最大价值,从而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做出贡献。

    “今年,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工作营全年需要开垦一千五百万亩耕地,三百万亩橡胶园,完成新水利工程3800万立方,再加上一千六百万吨煤、六百万吨铁矿石、三百万吨铜矿石零零总总的任务,不可不谓之繁重,而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向国家上缴4。95亿元的利润,不过我个人更希望是五亿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抬一下眼帘,面上含笑的钱鼎看着面前的卫湘中。

    “今天帝国的财政收入也许有可能达到10亿,但无论是十亿,或是九亿多,分布在全国的800多处强制工作营却可以提供相当于财政收入之半的上缴利润”

    “处长,这应该就是遵寻经济教科书中的基本原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劳动。最少的投入、最大的产出,带来的最大的利润,从而可以刺激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直以来都对“强制工作”进行充分研究的卫湘中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没错,我们的国家落后世界其它国家,我们需要进口机器,需要购买专利,需要派出留学生,需要聘请外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国家需要普及义务教育,需要修建铁路、港口,这一切都需要钱,但是钱从什么地方得来呢?”

    钱,一分钱难道英雄汉,虽说不在财政部工作,但钱鼎却知道,没有钱,中国就会崩溃

    “所以,尽管我并不喜欢大臣们这个建议,但却不否认,强制工作……如果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看待强制工作的问题,那么这个体制正在成为中国最大,而且具有无限劳动动员能力的经济机构,甚至可以说是,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柱。”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的释放他们呢?”

    面对处长的问题,卫湘中提出自己的疑惑。

    “处长,将来国家打破工作营,赦免这些人,当然,这是必要的,毕竟最终他们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赎回旧日之罪,但是在国家经济条件不好,是否可以打开问题却就不同了,这些人在工作了 ,给奖励,甚至于给予奖牌,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可能,如果可以激励他们进一步努力工作,当然是可以的。然后,我们释放了他们,他们走到社会上,如果说没有工作的话,那么势必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是在营地里却不同,在这里他们只需要工作,而我们则向他们提供食物、医疗,他们在这里不需考虑到生活问题,当然,这里或许不会有什么自由,但毕竟,他们在这里,不仅不会给社会造成破坏,而且还会给国家带来益处”

    每天,差不多能给自己带来数百元的收入,单凭这一点,卫湘中当然不愿意让那些人获得自由,这些人就是摇钱树,他们的劳动带来的巨额财富,可以让国家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同样的,他们在工作营中工作,又可为身为工作营司令官的自己带来丰厚的收入。

    “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钱鼎并没有否认这一点。

    “实际上,现在很多人都选择性的忽视强制工作营,因为强制造工作营带来的巨额回报,是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但是……”

    钱鼎沉默了一会,似乎是在考虑着什么,但他最后还是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卫湘中。

    “有时候很多问题都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好了……我们去工地上看一下吧”

    站起身,钱鼎朝着办公室门外走去,在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又突然回头说了一句话。

    “湘云,你知道人,不论是我们,还是营里的人,都有一个原罪”

    不待卫湘中说话,钱鼎丢下了一句话的同时又朝门外走去。

    “贪婪”


第103章 他会放弃吗?

    第103章 他会放弃吗?(求月票!求定阅!)

    窗外面下着小雨,在夜幕下,不时有汽车驶入美国大使馆门前车廊下,而在大使馆院的旗杆上的星条旗,这会已经耷拉下来。雨水从岗哨卫兵们的帽檐边,上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但这些海军陆战队的岗哨却都站得笔直,毫不注意脸上的雨水。

    美国大使馆的女客们都挤在入口处,不时的女客们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而在车廊下迎宾的大使馆参赞同罗杰先生,嘴唇上蓄着的八字胡,这会微下垂着,苍白的脸上满是皱纹,带着一脸厌倦的神色,只有在迎接宾客的时候,才会流露出职业性的笑容。

    这是一次美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宴会,一方面是加深同中国外交部门以及其它政府机构的联系,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为了维持同各国驻华公使们的联系,几乎是自从中华帝国建元以来,美国在很多方面的方面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到了一些国家的在华利益,而现在使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正是美国表现出的这种政治姿态,才使得美国和中国之间有进一步的协调的可能。

    但这却不是所有国家都乐意见到的,尤其是对于英国这样的在华享有最多利益同样也有着“传统”影响力的国家。

    在迎来了法国驻华公使和参赞之后,罗杰扭头对身旁的亨利说道。

    “嗯,你觉得中国的皇帝陛下这个人怎样?”

    亨利上校是两个星期前刚刚任命的新任大使馆海军武官,而且受到了皇帝陛下本人和皇后的接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这种惯例,但在敏感的外交界,还是对为皇帝陛下接见亨利上校感觉有些诧异。

    “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英语说的非常流利。”

    面对罗杰的问题,亨利如果的回答了自己的对那位皇帝的看法,那位年青的有些出奇的皇帝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亨利和很多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传奇。

    “他流利的又岂止只是英语”

    罗杰耸了一下肩膀,看着雨幕脸上微微一笑。

    “嗯?我想那位皇帝陛下更擅长是的发明吧”

    朝着那十几辆停在院中停车场的汽车看去,亨利如实的说道,在从美国来中国的邮轮上,他已经仔细翻看了那位皇帝的官方资料以及民间的报道。

    从商人到皇帝

    对于美国人来说,皇帝本身的经历和变化就具有一种梦幻般的传奇色彩,但如果把那些资料都汇总在一起,那才是真正的传奇。

    “作曲家、成功的商人、改良汽车、发明飞机,听说皇帝陛下的宫殿里有一处院子,是传供那位陛下发明创造的,甚至于连同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前装迫击炮,也来自那位皇帝的发明”

    “真的吗?嗯,看来皇帝陛下的爱好到是非常广泛。”

    “可知道吗?”

    罗杰参赞微微一笑。

    “面对他的时候,要把这一切通通都抛开,你必须要考虑到一点,他的脑子里装的不是商人、艺术家、发明家的脑子,而是……政治家的脑子。”

    在亨利微微一愣的时候,罗杰擦了擦他的比平常人略大一蹼的鼻子,在少年时,他的鼻子曾是别人嘲讽的要害,即便是现在南京的外交界,大家也都知道“大鼻子”外交官,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亨利上校你和太太不是和他谈了很长时间吗?亨利,你们都谈了些什么?”

    “没什么,就是谈了一些那位皇帝陛下在美国发生的一些趣事。”

    耸了下肩膀,亨利并没有回答,毕竟后来两人的谈话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而那些话题是只能报告给大使本人和美国海军情报处,最终会上报给罗斯福总统。

    亨利没有回答,而罗杰也没有继续追问。、

    “那位陛下曾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甚至曾经冒充外国留学生在麻省、耶鲁、哈佛等多所大学里旁听过大学里的课程”

    这些故事亨利在与皇帝见面时,皇帝本人也曾说过,甚至还提起了一些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内的趣事,而他本人感觉最遗憾的是,那些大学教授甚至同学们,都未曾注意到他这个亚洲人,是啊,谁会注意到大学校园里的亚洲人呢?

    “的确,我曾说过,他也许应该给麻省、耶鲁、哈佛寄去一张支票,补偿自己的学费”

    “那他是怎么回答的?”

    罗杰倒是对这个问题好奇了起来。

    “他说“朕的学费就免了,就当是占他们一点便宜吧,不过我也没白占,今年,中国将准备向美国派出不少于2000名留学生,这就当时一种回报吧”,不过……”

    想到与皇帝本人愉快的聊天,亨利倒是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在我看来,他向美国派出大量留学生的目标的,或许是因为推崇美国的教育方式,毕竟他在美国有着相应的留学经历不是吗?”

    看着面带笑容的亨利上校,罗杰到是没说什么,只是在朝前走一步的时候,他回头吐出一句话。

    “知道决定派出留学生的机构是什么部门吗?是帝国教育部”

    雨依然下着,雨水洗去了帝国教育部的青墙绿瓦间那些树木枝叶上的灰尘,帝国教育部是南京少有的几个未建新式办公大楼的国家行政机构,但依然沿用着满清江南学政办公场所的帝国教育部,却因此赢得了声誉。

    “建大楼需要300万元,既然现在的房子还能用,那就继续用吧,300万元,足够送出三四百个学生到外国留学,而且学成归来的开支了相比于大楼,中国还是更需要大学生”

    身为教育大臣的蔡元培的这一番话,换得是兴国上下的交口称赞,甚至于皇帝陛下本人更是拿出七百万元,说是要教育部多派一些优秀学生,到国外去学习,而各地的商绅更是纷纷慷慨解囊,去年盖教育部大楼的三百万最终变成了“教育基金”的三千万元留学专款,三千名学生获得了留学的机会,这甚至是在教育部派出的第一批学生尚未入学的前提下再次派出的。

    “求知识于世界”

    对于落后世界百年的中国而言,只有求知识于世界,方才有国家富强的一天,而在外国人看来,中国大规模派出留学生,从来只是中国意欲以教育振兴国家的一点一滴罢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前江南学政的签押房内,现在的教育大臣、教育部长办公室的北墙上,一副字痕有力的中堂悬于墙上,而这么一句话,悬于教育大臣办公室的中墙之上,而非陛下的挂像,总会让人感觉有些异样。

    而这种异样,恰就表露出教育部与其它政府机构的不同。

    虽说天色已晚,早到了下班时间,但蔡元培却依然在翻阅着,傍晚时分刚刚送达的信件,是十几封从各地寄来的信件,他的办公室跟大多数官员的办公室相比,并没没有什么不同——面积不是很大,墙边是钢制的文件柜,柜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资料,还有一个大书柜,其中摆放着大量的书籍。

    这个办公室有一扇窗,望出去可以看到那个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