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志-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老汉道:“三口里村儿,你们干啥?”
“我们行脚的,这个借宿一宿,方便不方便?”
“方便,方便。”
对于这些闲人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反而是能够有客人过来,对于村子里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热闹。所以这父子俩竟然是直接被请到了村正的家里休息,一群人全部挤了进去,问长问短。
端上了水,简单的吃的。
老村正问:“什么地方的人啊?”
“也山里的,童家村。”
“哦,童家村啊,那地方可远了,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还去过童家村呢。那个老伴儿诶,童家村来人了,过来看看认得不?”
“婶子?”
随着老村正一叫,一个女人就出来了。
这个女人看起来很老了,一脸的皱纹,皮肤黝黑,但是狗剩子还是记起来了这个面目依稀有些熟悉的女人,叫了一声嫂子。这个女人出嫁的时候他还小,但是这个女人现在的亲人却依旧还是在童家村的。
“诶?你是……我想想啊,你是那个狗剩子?小娃娃都这么大了。”
老太太有些激动的语无伦次。
“喜事儿,哭啥?”
老村正见老伴儿流泪,训斥了一声,实际上心里也为老伴儿高兴。这么多年,能够再次见到村里的人,那是缘分诶。老太太赶紧擦擦眼泪:“是,是,喜事儿啊,哭啥?你们等等,我去弄些吃的!”
“婶子,不用了,我们其实就是路过的。”
这个老太太可不听他们的,自顾自的去杀鸡去了。随后老村正就问起了童家村的境况,那些老人还在不在,现在怎么样了,他们父子俩出来是干啥的。狗剩子嘻嘻哈哈了一阵,却没有说。
儿子和他说过,这个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他找了一个借口,说是出来找一样东西的……而至于这个东西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后来就问起了附近的村子,这个老村正走过的地方实在不少,不长时间就画出了一片地图来,小家伙则是借着机会全部记了下来——
好家伙,那可是大半个谷地内所有的村子啊。
以后,他们父子俩的工作就简单多了。至少不用到处都去跑,先回村儿一趟,然后去那些老头儿不知道的村子走一走,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
今天三更到了,大大们发发慈悲吧,磕头了,红票,收藏,偶要。呜呜呜,来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胡了摸不得,也碰不得,明日一更的时候公布答案,看看大家知道不?无耻的电视党路过,哈哈。



第二十八章 抓狐狸
养殖基地的蚯蚓养殖区正式开工,蠕动的蚯蚓成了孩子们每天必看的东西,在编纂完成了村儿里的村规以后,仝大明就着手进入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工作——他要做身份证,他要做户口本,他要……
这些东西最好都要统计一下,而且有了这个,以后的管理也方便一些。甚至于仝大明都有野心将营业执照这个东西弄出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
仝大明想要自己过得好,过得舒坦,就必须要考虑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安全问题,比如说怎么样让人不眼红的问题,比如说共同致富,一起过好日子的问题。什么人才喜欢折腾呢?穷人才会折腾——
为什么?
为了日子好过那么一点点罢了。
仝大明用沉淀在打浆池子地下的废料配合上自己睡觉的地方压制出了一批硬纸板,也算是废物利用了。他就是想要用这些硬纸板做那个户口本的外壳,到时候再印上字,打上蜡,外面包一层绸布,多好!
准备好了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硬纸板,然后弄了防水处理以后,仝大明就将纸板裁剪成了长十五厘米左右,宽十厘米左右的样子,找了一群女人弄浆糊糊本本……
“他叔,这是做啥的呢?”
一个小媳妇问了一句。
“就是啊,做这么多纸片片弄啥呢?”
这些本本一个本本仝大明同志准备了十五页,他心说以后就让你们一夫一妻,还不相信你们生孩子能一家儿超过十个,绝对的物超所值了。仝大明哼哼道:“干啥到时候你们不就知道了吗?对了,你们谁以前住的村儿里有啥能人,好东西,都别忘了和咱们说啊……”
一个小媳妇说道:“他叔不会想出去坑人吧?”
“别胡说。”
跟一群娘们儿在一起工作,很显然是一种痛苦——哎,耳朵的煎熬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但是仝大明同志为了表达一下自己对于男女平等,自由一些思想的实践,忍了!
自己做不到的东西不能强求别人。
而为了以后自己的好日子,现在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他做着一切那是心甘情愿。重获新生以后,自然不能如同上辈子一样走下去了。这一生,就是要弥补遗憾的。
糊了大半以后,户口本就糊完了,剩下的是身份证,这个东西先不能蒙皮儿,只能等上面的信息全了以后再说了。还不等仝大明解散这些妇女同志们,一群小屁孩儿就进来了……“叔,你看我们抓啥了?”
一群小家伙儿很显摆的将一只狐狸奉上!
那个狐狸看起来不大,似乎还没断奶呢,天知道这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儿是怎么给人家小狐狸逮来的,不过既然小狐狸来了,那就养着吧!
养狐狸也赚钱的。
当然了,仝大明为的不是赚钱,他想的是多找几窝小狐狸养着,这样冬天就不用担心天气冷了。狐狸皮那可是好东西,冬天的一身毛皮穿出去那都是面子诶——你说一村子的人一人一件,还不把人吓死?
但是……仝大明喜欢。
想想看这个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仝大明问道:“就这么一只小狐狸?”
几个孩子点头。
仝大明想了想,就想出了一个非常阴损的办法来,让孩子们出去以后,和大人们一起将小狐狸关进了木头笼子里,放在了村外,在那个笼子的附近则是布置了陷阱,等待着老狐狸的上钩。
狐狸是一种奸诈的动物,但是这个山里的猎人却实在太少了。大家都是老实人,种种地罢了,所以山里的狐狸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陷阱。
或许,这个可以成为成功的一个基础!
当天临近傍晚的时候,村里的青壮都没有去睡觉,他们的身上覆盖了柴草,泥土,将自己的人味儿也全部隐藏了起来,埋伏在附近,等待老狐狸的上钩。
“唔——”
黑暗中,有狐狸的叫声传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等待着什么,不多时,他们就看到了两只狐狸朝着这里跑了过来,然后在距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
两只狐狸谨慎的查看周围的环境,最后碰了一下头,一只远远的看着,一只则是靠近了村子,在村子的周围转了一圈。发现没有什么危险以后,才是叫了一声,朝着这里靠近过来,但是另外一只狐狸却原地不动。
果然是一种狡诈的动物,这个时候都小心翼翼的。
那一只狐狸靠近了小狐狸,仝大明将手中的绳子紧了紧,但是还是忍住没有拉陷阱上面的木板。他必须要等……而且他对木头笼子的质量有信心。果然,那个狐狸没有办法,远处那只也只能够过来帮忙了。
当两只狐狸都站在了陷阱上的时候。
仝大明猛然的拉动了绳子。
“抓住了!”
扯了一嗓子以后,一群人就朝着两只狐狸冲了上去。
仝大明一边儿和人一起捆住了两只大狐狸,一边儿说道:“大家伙儿注意一下,别伤着了狐狸。以后谁进山就继续注意一下,遇到狐狸窝要报告,光是这几只根本就不够养的……”说话间,狐狸一家三口算是倒了血霉了。
本来嘛,村民可都没有仝大明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本着友好相处的原则,村民一般对待狐狸这一类的野兽都是敬而远之的策略。
狐狸一家三口进了笼子。
可是给狐狸吃什么,一村子人都犯愁了。现在猪还没养呢,要供应这三只狐狸显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最后这个任务只能够分配给了几个娃娃,去野地里抓野鸡什么的,想尽一切办法,肉来!
囧。
仝大明感觉这个村子太小了。
人太少了。
面对劳动力严重缺乏,还需要童子军上阵的情况,痛定思痛之下,仝大明希望今年的第一年的阵痛尽快过去,好让他着手对于别的村子的侵略工作!想想以后的幸福生活,闭着眼睛睡觉的时候都在笑。
===
今天一更到了,顺便公布昨天答案:麻将。
读者大大们,你们的每一个点击和收藏,每一张红票和书评,都是偶写作的动力,请不要吝啬啊,相信您的书架一定不会满了吧?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儿上,收了吧!呜呜。。。



第二十九章 户口登记,煎饼
按照仝大明同志的战略规划,第一步就是利用今年的农闲时节将烧砖,水泥,造纸,养殖的基础搞起来。而现在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一般,剩下的就是养殖了。至于说抱着一个铁矿资源不用,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个却需要押后处理!
要供应三只狐狸的吃喝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他们养得起,仝大明第二天一大早还专程去看了那狐狸家的一家三口,仝大明告诉小朋友们,狐狸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
狡诈不是缺点,聪明不是错误。
相反,这样的品行才是所谓的优点,所以仝大明同志绞尽脑汁,给孩子们讲《聪明的小狐狸》的故事,他要将自己的前途砸这些孩子身上,首先就要让他们的思想趋于和自己一致才可以,但是这个却并不容易。
“小狐狸聪明吗?”
仝大明很无耻自己居然可以说话这么嗲。
“聪明。”
不过,小朋友对他说话的语气非常受用,仝大明同志仅仅是利用了不到一个月的努力,就将自己曾经可以小儿止哭的恶名转化了。现在你问孩子们村儿里的大人最喜欢谁的话,估计仝大明可以排第一了。
第二个就是老娘,第三个是老爹。
看完了小狐狸以后,则是继续巩固以前学过的一些东西,仝大明的题目很古怪,如果1+1=3;2+2=8,那么1+2=?
这是一个代数问题。
但是任何人,即便是这些孩子都是知道一加一是等于二,不是等于三的。二加二也不可能等于八,但是为什么就出来了这么奇怪的问题呢?因为仝大明要的就是颠覆孩子们眼中的数字世界。
在他的代数中,一不是一,二不是二,这些符号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代表的是几!
所以这个不是计算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
这个问题比起平时的那些来可是难多了,不过仝大明教过他们代数里面的东西,而这个问题恰恰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简单了,孩子们会抄袭,为题太难了,孩子们会放弃,只有这样一种可以解决,有意思,又杀脑细胞的,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明天给我答案,现在全体解散!”
仝大明打发了这些孩子以后,就开始去用自己的雕版印户口本上面的框框,还有一些户主,配偶之类的直接印上,留出手写的空当。
大概是快到了中午的时候,两百套东西就印刷完毕了。仝大明小心珍藏了自己的雕版,虽然这里面要剩下一大半,仅仅需要三十几分儿,但是有备无患是必须的。多余的都被仝大明小心的房好了。
下午的时候,走家串户。
户主是谁,家庭成员,一一填写,问清楚了。如下是仝大明和村民的对话:
“什么是户主啊?”
“就是说你们家谁说话算!”
“那个他媳妇儿……”
看来男尊女卑的这个事情在农村也不是绝对的。有很多人家媳妇都好像是老祖宗的供着,户主自然也写得是媳妇儿的名字。当然了,这个并不是绝大部分,但是也很让仝大明同志感觉到欣慰的。
男女平等任重而道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三十多家跑完了以后,仝大明也自己点了一下最后的数字,全村一共三十三户人家,二百一十四口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而有趣的是,仝大明在登记这些人家的时候,个别人家是两个老婆的,虽然地位是小妾,或者奴婢,但是仝大明却在上面写了“保姆”两个字,这个就将性质给错开了,保姆是给人干活儿的,不是卖身的。
仝大明自己都感觉自己很仁慈——
这样那些保姆以后想要干啥也有个方便不是?自己的劳动法以后一立,小妾能够被大妇随意收拾掉,可是保姆却是受到了劳动法保护的,这样一来……仝大明的心中开始了自己的意淫不止。
三十三份户口本。
仝大明抓紧时间将上面的内容编辑,誊写到了一个大本子上。
然后,伸伸懒腰……继续想为什么山里男尊女卑的思想并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恍恍惚惚的,一个答案就浮现在了脑海中。这里没有读书人,这里没人有文化,所以男女对他们来说差不多哈?
恩,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想到了自以为正确的答案以后,仝大明舒舒服服的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起来锻炼了一下身体以后,仝大明就将自己弄出来的户口本挨家挨户的发了下去,让他们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本村人是会受到本村的保护的,仝大明神秘兮兮的一笑,说还有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